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党史党课故事-20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831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2分钟

目录

1.深藏半世纪,他记录下南京大屠杀现存唯一动态影像 3

2."立德树人,勤俭持家",这是朱德的家风 6

3."中国的北斗"如何成为"世界的北斗"? 10

4.老父亲谎称儿子亡故,将秘密埋进"衣冠冢 18

5.曲谱手稿微微泛黄,是送给"北马"40岁的生日礼物 21

6.1929年冬,他们身着红军军服齐聚xx古田 23

7.八路军用这门迫击炮当场击毙日军"名将之花" 26

8.这里"十只蚊子一盘菜",老两口却舍不得走 29

9.以郝西史、黄公略等人命名的三所军校 36

10.赓续北大荒精神推进农业现代化 42

11.是谁让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 49

12.她挎着竹篮送情报,还曾这样智救陈毅 52

13.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54

14.白山黑水间,东北抗联精神这样铸就! 60

15.从朝鲜战场载誉归来的他,把军功章压到了箱底 68

16.人民大会堂的建成,为何仅用一年时间? 70

17.焕然"衣"新!第一套红军军装是这样诞生的 73

18.开国财经首脑陈云 76

19.他为何"皮靴不穿穿草鞋",屡次要求加入共产党? 81

20.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 84

深藏半世纪,他记录下南京大屠杀现存唯一动态影像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史料陈列厅里,陈列着一架16毫米的贝尔牌摄影机。这架摄影机本是当年教会发给美国牧师约翰·马吉记录工作用的,正是这台摄影机,拍下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血证。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在此后长达六个星期的时间里,灭绝人性的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是当时留在南京城内参与救助和保护中国难民的二十多位外籍人士之一。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亲眼目睹日军暴行的约翰·马吉,冒着生命危险,用手中的16毫米摄影机悄悄拍摄了4盘、总时长达105分钟的胶片,秘密记录下日军屠城的血证。他在影片的引言中写道:"必须小心谨慎地行动,摄影时千万不可让日本人看见。"

为了将胶片安全送出南京城,马吉牧师找到了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干事的乔治·费奇。他负责药品和食品的采购,多次往返于南京上海之间。费奇先生将胶片缝在大衣里,成功躲过了日军的盘查。一到上海,他就立即与英国记者田伯烈一起到柯达公司做了四盘胶片拷贝,并加上英文说明,将侵华日军的暴行公之于世。

在马吉秘密拍摄的镜头中,有日军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平民的场景,也有遭受日军摧残的百姓在鼓楼医院接受救治的画面。这是留存至今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动态画面,亦被称为"马吉影像"。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约翰·马吉回到美国继续担任牧师传教,曾经拍下日军罪行的16毫米摄影机和胶片被他藏于家中。日本宣布投降后,"马吉影像"曾作为关键证据在南京法庭中当庭播放,成为审判日军战犯和揭露侵华日军罪行的关键证据,约翰·马吉本人也作为关键证人,出席了1946年的东京审判。1953年,69岁的马吉于美国匹兹堡去世。

东京审判之后,"马吉影像"几乎不曾在任何公开史料或媒体中出现。因下落不明,日本右翼势力污蔑其为并不存在的"鬼片",并公开宣扬南京大屠杀是谎言。这彻底激怒了爱国华人。1991年,为寻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铁证,"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在纽约成立,邵子平任总干事。他首先将目光锁定于"马吉影像",专赴马吉牧师当年所属的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圣公会总部寻找线索,寻迹找到华盛顿特区的圣约翰教堂,又赶到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的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万里奔走,几番辗转,邵子平最终问到了马吉牧师的儿子大卫·马吉的下落。

当年7月12日,在大卫·马吉家中地下室里堆放的杂物中,邵子平翻找到装有影像胶片的铜盒,盒子上有马吉牧师亲笔标注的镜头说明目录。邵子平逐个查看,"一个中国孕妇被刺了29刀""一个小男孩被刺"......这正是马吉当年拍下的胶片!

"联合会"迅速将这些珍贵胶片送到影片处理公司翻拍后剪辑,制成两套能直接在电视台播放的时长约37分钟的"一寸盘"。8月2日,邵子平所在的"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在纽约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37分05秒的"马吉影像",引发广泛关注。

2002年10月,在"联合会"的大力推动下,约翰·马吉的儿子大卫·马吉将摄影机和4盒胶片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xx年,纪念馆再次获赠"37分钟"版马吉珍贵影像,这是目前已发现的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内容最为丰富的版本。20xx年xx月,《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约翰·马吉的这架16毫米摄影机及其胶片母片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20xx年,约翰·马吉先生的孙子克里斯·马吉来到南京,扛起摄影机,沿着祖父当年的足迹,在相同的地点拍摄,与祖父展开了穿越xx年历史的镜头对话,记录这座城市xx年的沧桑巨变,见证今日南京的繁荣景象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立德树人,勤俭持家",这是朱德的家风

xx月xx日,第x届环球人物年度盛典"百年·启航2022"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在活动现场,朱德嫡孙,空军少将朱和平为我们讲述了朱德家风的几个小故事。

今年是我的爷爷朱德诞辰135周年,奶奶康克清诞辰110周年。爷爷奶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一生,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事迹。我从亲人的视角,体会最深的是他们留下的朴素的家风。

我们家的家风是:"立德树人,勤俭持家"。

"立德"不是一句空话,"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既体现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工作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我了解最多的爷爷是日常生活中的爷爷。有两个方面感触至深,难以忘怀。

一是一生学习、一生向前的奋斗精神。他经常用"革命到老,学习到老,改造到老"鞭策自己,勉励全家。他强调"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不能跟社会一道前进"。

爷爷既读过私塾,参加过科举考试,又读过新式中学堂;既上过地方大学,又上过讲武堂;既在德国学习历史、哲学,又在苏联学习军事。他的一生,可谓读万卷书,走几十万里路。延安时期,为了鼓励干部学习,党中央曾规定以马克思的诞辰5月5日为"干部学习节",他被评为第一届学习节的"模范学生"。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爷爷已经80岁高龄,还坚持研读党中央规定学习的32本马列著作。我长大后,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陪爷爷读书。1973年以前,他已通读毛选四卷8遍,1974年,88岁高龄的爷爷又完成了第9次通读。1975年,89岁高龄的爷爷,亲自赴中央党校,看望成仿吾,切磋《共产党宣言》新译本。

爷爷送给我最多的"礼物"就是书籍。1972年我参军后入了党,爷爷特别高兴,送了我两本书《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章程》。我提干后,爷爷对我说:"未来的战争是高技术战争,你一定要补上自然科学这一课。"他让秘书给我寄来当时北京市高中的全套课本,鼓励我自学。

为什么爷爷这么重视学习呢?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决定的。共产党追求信仰的过程是追求真理的过程。

爷爷既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在实践中向群众学习。

1952年至1966年,爷爷走遍了28个省,进行了130多次专项调研,亲自写调研报告,提出许多真知灼见。回京后,他一般都召集随行人员开会。他常说:"你们谈谈,看我这次外出,与人接触的时候,有什么欠周到和不谦虚、摆架子的地方?"

二是心系人民、艰苦朴素的公仆情怀。爷爷当年写诗赞扬我们党领导的解放区"只见公仆不见官",他自己就是人民公仆的典范。

爷爷反复对我们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强调:"粗茶淡饭,吃饱就行了,衣服干干净净,穿暖就行了,不然就不好到工农中去了。"

1962年,国家遭遇自然灾害。有一次吃饭,爷爷奶奶专门安排了由马齿菜、野苋菜、和苦苦菜组成的一桌菜,爷爷边吃边对我们说"这菜苦吗?长征时我们连这样的菜都没得吃!现在毛主席领导人民克服困难,带头不吃肉,我们都要听毛主席的话,同人民共艰苦!"爷爷还决定身边的孩子,能住校的、参加工作的、父母在京的一律离开中南海,到群众中生活。

爷爷身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生活却极为简朴。建国后他曾四次主动减薪:1955年实行工资制后,爷爷的工资是649.6元,那时正是我家人口最多的时期。尽管如此,为减轻国家负担,他又连续3次主动减薪。到了1957年1月,变成了579.5元。1959年4月,又变成了460元。从19xx年10月以后,爷爷的工资一直是404.8元。

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女士去世后,将她的稿费95008.30马克交给爷爷处理,爷爷在驻德使馆请示上批示:"买自然冶金新书、化学新书寄回"。爷爷去世后,奶奶让我协助她给中央办公厅写了一封信,按照爷爷的嘱咐,将爷爷的存款2万多元钱作为最后一次党费全部交给了党组织。

爷爷奶奶都出身贫寒,勤俭持家是他们从老一辈身上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而共产党员之"德",是他们为我们家风注入的信仰的内涵。

家风是一种文化。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民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中国的北斗"如何成为"世界的北斗"?

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要推广北斗系统应用,做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等后续各项工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20xx年7月31日在参观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展览展示时强调

20xx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从此走向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

这一刻,亲历了北斗研制的人们无比欢欣鼓舞。为了赶超世界先进卫星导航系统,几代北斗人接续奋斗、数十万建设者聚力托举,二十六载风雨兼程、九千日夜集智攻关,实现了北斗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区域到全球的历史性跨越,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速度",展现"中国精度",彰显"中国气度"。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专门发来贺电,高度肯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的重大意义和辉煌成就,勉励工程全线大力弘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这是中国航天人在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上树起的又一座精神丰碑,是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既血脉赓续、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质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同北斗指路,新时代北斗精神将持续伴随着中国航天人奔赴星辰大海、勇攀科技高峰。

永远不能把登山的保险绳交到别人手里

大国重器,惟有自力更生。

"永远不能把登山的保险绳交到别人手里。"建设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维护国防安全等,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战略意义。

1994年,研制发展中国独立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这一年做出的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当时,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各发射了20多颗卫星,已完成了全球组网。

给别人指路,自己先要走出一条路。在北斗系统研制建设过程中,工程全线始终坚持从现实国情出发,遵循"自主、开放、兼容、渐进"原则,探索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先解决有无、满足急需,切实做到"把每个铜板都用在刀刃上"。早在1983年,陈芳允院士就创造性地提出"双星定位"构想。这一方案,能以最小星座、最少投入、最短周期实现"从无到有"。此后,北斗系统首任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进一步组织研究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决定先建试验系统,再建区域系统,最后建成全球系统。

2000年,北斗一号又省又快地构建起兼具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双星定位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但许多人仍未料到,有朝一日中国能独立建成与美俄欧卫星导航系统比肩的世界一流系统。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建设航天强国伟大事业的感召下,在异常艰辛的自主创新过程中,北斗人在世界尖端科技挑战中牢牢握住了北斗导航的"勺柄",北斗星座在太空的组网更是加快了脚步。

2012年12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北斗系统成为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之一;20xx年11月,北斗三号系统首组双星发射;2018年12月,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设完成,向全球提供服务;20xx年12月,北斗三号核心组网星座部署完成;20xx年6月,仅仅不到3年时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服务。

作为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人民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中国建设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不仅兑现了承诺,还比原定计划提前了半年,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圆梦全球,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院士感慨万千:"北斗是党和国家调动千军万马干出来的,是工程全线几十万人团结一心拼出来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坚定支持共同托举起来的。"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认为,新时代北斗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航天领域的生动展示,是"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科技战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是中国精神极其鲜活、极其真切、极具特色的具体体现,是全体北斗人执着坚守的核心价值。

新时代北斗精神照亮几代北斗人一路的跋涉和跨越

20xx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飞向太空。

图像显示在大屏幕上:卫星徐徐展开太阳翼,翱翔在距地面200多公里的太空中,飞向距地面3.6万公里的太空。

这一幕,北斗三号系统卫星系统总设计师陈忠贵记忆深刻。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给北斗三号星座组网任务画上了圆满句号。

从"灯塔"卫星导航的未竟梦想,到北斗全球圆梦,"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照亮着几代北斗人一路的跋涉和跨越。

"自主创新"是北斗工程的核心价值。北斗系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坚决实践"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这是北斗人应对各种挑战的主动选择。

"国外成熟的导航系统做得很好,也很成功,但北斗决不能照搬照抄。"北斗三号系统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说,"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实现追赶和超越。"

北斗系统独创"三步走"发展路径、"混合式"星座构型和"一体化"功能设计,首创全星座星间链路支持自主运行,为全世界发展卫星导航系统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并创造两年半时间高密度发射18箭30星的世界导航卫星组网奇迹。北斗人先后攻克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核心器部件百分之百国产化,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

"开放融合"是北斗工程的世界胸襟。北斗人登高望远,多系统融合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北斗系统自建设之初,就坚持"开放、兼容"的发展原则。

北斗与美国、俄罗斯、欧洲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持续深化:与GPS在达成频率兼容共识基础上正式建立合作机制;与伽利略完成卫星导航频率协调工作;与格洛纳斯成功进行两大系统的兼容试验......如今,镶嵌在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标识上的4颗卫星中,有一颗就代表着中国北斗。

"万众一心"是北斗工程的制胜基因。北斗系统按期成功建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也是全体北斗人协作奉献的具体体现。

"我们常说,北斗是'五千万'工程,调动了千军万马,经历了千难万险,付出了千辛万苦,要走进千家万户,将造福千秋万代。"杨长风院士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运控、星间链路、应用验证等七大系统组成,为了同一个梦想,30余万名科研人员聚力攻关,超过50万人从事系统应用推广,共同谱写"举国上下一盘棋、千军万马大会战"的动人篇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研制队伍曾经做过一项统计,如果按照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来计算,几乎每个"北斗人"都相当于一年工作了400多天。这个团队里有老院士、老专家,更多的则是"80后"。

"追求卓越"是北斗工程的目标追求。北斗人对"一流的北斗"始终不懈追求。

北斗三号第九颗卫星某关键单机测试中,总体主任设计师发现了一个关键指标超标,超差小于1纳秒。1纳秒,短到难以想象,比十亿分之一秒还短,用"刹那""瞬间"都难以形容。尽管排查会平添很多工作量,但这1纳秒背后可能存在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隐患。有问题就绝不忽视,1纳秒再短也不放过,北斗团队的精益求精、严慎细实,为北斗三号任务的全面成功又加了一道保险。

仰望星空,北斗璀璨。围绕地球飞翔的一颗颗北斗导航卫星,见证着北斗事业星空筑梦的历史,也闪耀着熠熠生辉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走向全球的中国北斗大有可为

一段文字这样描述着北斗的作用:

"在城市,它记录着公交车轨迹,提供实时到站预报;在乡间,它精确引导拖拉机;在高原无人区,它守护着藏羚羊迁徙路线;在东南沿海,它像'保护神'一样陪伴渔民驾船出海......"

"天上好用、地上用好。"北斗系统已逐步应用到各行各业,走进千家万户,如同水和电一样,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港珠澳大桥采用北斗高精度形变监测系统,保障安全运行;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大部分支持北斗;"北斗+"让生活变得更便利、更精彩......北斗系统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各行各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综合效益不断显现。

随着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开通服务,属于北斗的"全球时代"进一步到来,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享受北斗系统开放、免费、高质量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每一项功能服务都饱含北斗的特色和中国的情怀。全球半数以上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中国的北斗"已真正成为"世界的北斗"。

北斗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北斗系统正在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北斗系统在和平利用外太空、参与联合国空间活动国际合作方面作出巨大贡献,得到联合国外空司赞赏。

"北斗应用只受想象力限制。"这句广为流传的话语,生动勾勒出北斗应用发展的无限可能和广阔前景。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走向全球的中国北斗,大有可为。

"北斗前进的脚步没有停止,创新发展的精神也不会停歇。不论走多远,我们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北斗将永远走在'为全人类提供导航服务'的路上。"杨长风院士说。

老父亲谎称儿子亡故,将秘密埋进"衣冠冢

上海静安区繁华的闹市里,一排灰白色的石库门建筑在绿树映衬下显得庄重而静谧,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当年,就是在这里通过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会后铅印成册,仅200本。

作为早期党员的张静泉也得到了一本。这份被他视若珍宝的册子辗转30年后又回到了这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陈列在纪念馆里。而随着这本册子一起被揭开的,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

深夜带回的"遗产"

1898年,张静泉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户普通农家。十五六岁时,为了分担家累,他辍学到上海当学徒。1921年,张静泉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上海最早的21名工人党员之一,并改名为"人亚"。

1923至1928年,张静泉先后担任中共上海地委直属第二党小组组长、中共上海浦东支部联合干事会书记和上海浦东部委书记,后任中共江浙区委宣传部分配局负责人,领导上海总工会机关报《平民日报》筹备工作。

张静泉喜欢看书,也喜欢藏书。在外漂泊的这几年,他收集了不少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的中译本,还有一批中共"二大""三大"会议决议的秘密文件。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突如其来,上海被白色恐怖的阴霾笼罩,张静泉悉心收集的党内文件和书刊极有可能为他引来杀身之祸。这些珍贵资料既不能被国民党搜去,又不忍心烧掉,该怎么办呢?再三考虑后,1928年的一个冬日,张静泉冒险将这些文件、书刊秘密带回宁波乡下,亲手托付给父亲张爵谦代为保管。

没有说何时回来,也没有说把这些"违禁品"藏哪儿,因局势紧张,张静泉在家中一刻也未敢多留,当天就趁着夜色返回了上海,父子俩都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此生最后一面。

空棺里的"秘密"

儿子走后,老父亲一夜未眠,儿子的托付怎么完成?一番深思熟虑后,张爵谦编造了一个"儿子在外亡故"的故事,向邻居们佯称:不肖子静泉长期在外不归,又毫无音信,恐怕早已死了。

接着,老人就在家乡的长山岗上为张静泉和他早逝的妻子修了一座合葬墓,把张静泉带回去的那一大包文件、书报用油纸裹好藏进空棺,埋在墓穴里。老人本想在墓碑上刻"张静泉",为了稳妥起见,最终删去"静"字,以"泉张公墓"之名埋藏了儿子的秘密。

埋骨异乡志传百年

书页秘藏之后,老人始终将这件事深埋心底,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将"原物奉还"。遗憾的是,那之后的20多年里,老人只盼到张静泉捎来的一封信,告知家人他已到了苏区。那么,张静泉去了哪里呢?

实际上,那个冬日的夜晚,张静泉与父亲匆匆一别后,辗转上海、xx芜湖,继续进行共产党地下工作。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张静泉前往江西瑞金,但因环境危险、条件艰苦、精神紧张、工作繁重,积劳成疾,最终于1932年逝世,年仅34岁。

而此时,老家的父亲还在日日盼望儿子回家。1949年5月,上海解放,老人登报寻人,却因山河阻隔,战争年代讯息难通,许久未有消息。直到1950年,张静泉还是没有消息。张爵谦亲手从长山岗张静泉衣冠冢的空棺中,取出儿子当年带回的党的文件、书刊,让三儿子张静茂带回上海,交给党组织。张静茂回到上海后,将这些文件、书刊上交给上海有关部门,后又呈交中央档案馆予以保存。

1933年1月7日《红色中华》报刊发《追悼张人亚同志》

交还文件后,张家的亲属与后辈们没有放弃找寻,最终于2005年得知张静泉逝世的消息。此时,距张爵谦老人离世,已过去了整整五十年,他在生命的最后,也没能等到自己的儿子。

一副空棺埋藏着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财富;一个秘密镌刻着一位共产党人舍身为国的赤子之心;一段故事记录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复兴民族的伟大梦想。少年不老,初心如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将奋勇向前,接过前辈手中的火炬,用坚定的信仰捍卫永不熄灭的红色火焰!

曲谱手稿微微泛黄,是送给"北马"40岁的生日礼物

"马拉松,马拉松,全世界的朋友们在青春的跑道上夺取光荣......"这是一份微微泛黄的曲谱手稿,也是北京马拉松40岁的生日礼物。黑色的音符在作曲家谷建芬的串联下,跳跃幻化成这曲《马拉松之歌》,见证着马拉松的种子在中国生根发芽。

1981年,北京,一场只有86名选手参加的马拉松鸣枪开跑。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新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场马拉松,意义非凡。

中国是否有能力组织重大赛事?能否为中外体育交流提供新的窗口?这一跑,就是最好的回答。沉寂已久的中国体育,找到了一条全新的"赛道"。

40年间,作为中国马拉松的开山之作,"北马"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打磨。

上世纪90年代,"北马"遭遇了一段瓶颈期,甚至一度找不到赞助商。为了吸引人气,主办方曾经不得不在终点处办一场足球赛,才能保证马拉松选手完赛过线时有一些观众。

经历了发展的阵痛之后,通过增设女子比赛、组织"大众跑"等方式,"北马"终于有了起色,民间马拉松爱好者也悄然增多。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激发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北马"也获得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拉松运动步入发展快车道,智慧体育助力城市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跑步、坚持运动,他们是健康中国战略的见证者、受益者、参与者、推动者。

20xx年,新中国xx华诞,"北马"迎来高光时刻--16万人报名,3万人中签,沿途观者如潮。

如今,"北马"已成为首都北京的独特风景线。从天安门出发,跑者们一路向北,感受历史与现代的激情碰撞,用脚步丈量城市发展的速度与力量,最后在奥林匹克公园庆典广场撞线完赛。为了赢得属于自己的那枚奖牌,奔跑向前,耳边回响的,正是穿越时代而来的《马拉松之歌》。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