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党课素材:中国精神故事30个(含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科研、初心)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415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8分钟

"中国精神"党课素材30篇

目录

一、抗疫故事.....................................................................................3

1.十天,一座火神山医院.........................................................3

2.钟南山:健康所系生命相托...............................................6

3.疫情"暴风眼"里,"渐冻"之躯与时间赛跑...............10

4.用"中国方案"抗击疫情...................................................14

5."除了胜利,别无选择!"...............................................18

6."铁娘子"落泪:回到医院内心才平静...........................21

7.不告知丈夫写下请战书.......................................................23

8.隔离病房里的"拄拐大夫":把对女儿挂念压在心底...25

9."最美面罩姐姐":现在是一秒也不能停.......................26

10.白衣作征衣使命守生命..................................................27

11.冬夜一抹红平凡化不凡..................................................29

12.抗疫助复产海河到林海..................................................31

13.同道亦同袍合力筑防线..................................................32二、脱贫攻坚故事...........................................................................34

1.时代楷模黄文秀...................................................................34

2.绝壁凿出贵州"红旗渠"...................................................38

3.告别悬崖村,易地搬迁进县城...........................................43

4.产业扶贫实打实...................................................................44

5.治穷先治沙...........................................................................45

6.六联之法奔小康...................................................................47三、科研故事...................................................................................49

1.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49

2.中国"核司令"人民科学家.............................................53

3.黄大年:生命,为祖国澎湃...............................................56

4.倾其所有的"布衣院士"...................................................59

5.挚爱田园寻梦天下粮仓.....................................................63

6.送"天问一号"出征的航天人...........................................67四、"初心"故事...........................................................................71

1.绿了荒山造福百姓的"草鞋书记"...................................71

2.以赤子之心圆山区女孩上学梦...........................................73

3.英雄无言...............................................................................76

4.既是老师又是"爹",为学生奋斗一生,光辉灿烂永留人心...............................................................................................86

5.高擎信仰之炬.......................................................................89

一、抗疫故事

1.十天,一座火神山医院

10天建成一座医院的中国速度,是每一个环节高效叠加而成的奇迹。年近八旬的前小汤山医院设计者黄锡璆重新挂帅出征,仅78分钟就完成了资料整理;火神山设计团队,只一小时就实现团队集结,60小时便敲定了施工图纸;三大运营商36小时实现

5G信号覆盖......阿里、顺丰、联想、紫光等一个个行业的精英群集荟萃,在火神山飙出了行业速度的新标杆。

10天建成一座医院的中国速度,是每一个个体的牺牲,汇聚而成的巨大力量。驱车150公里,逆行投入建设的建筑工人;调度100多个工作群,每天接打200个电话起步的现场监理......。如果把4000名现场工作者的籍贯凑在一起,那将会拼出的是一份全国地图,他们叫''荆门",叫"宜昌",叫"安徽"......,也叫"全国各地"。

10天建成一座医院的中国速度,还是更多八竿子打不着的"局外人"所奉献的能量。他们中有在年三十驱车300公里,送来八千斤蔬菜的退伍老兵。有开业才一年,白送给工地400个板凳的淘宝店老板。还有在火神山工地附近加油站上班,为服务工人们生活,而烧坏了六个热水壶的加油站员工。他们看似与火神山无关,但却又是火神山奇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火神山,只因中国需要,中国的建设者们便会逆行而来。

所以哪有什么不可思议的速度,有的只是匹夫之责的信念与担当;

哪有什么史诗级的工程奇迹,有的只是众人拾薪的惊人伟力。蝼蚁般微弱的匹夫之力,成就了足以惊叹世界的"中国速度"。

而中国速度,恰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的缩写。这是中国人上至精英阶层下至贩夫走卒所共有的天下观,也是根植于我们文化基因中的家国情。当危机来临之时,它驱使心怀匹夫之志的中国人放下碗筷,诀别亲人,义无反顾,书写下这些即微小,又伟大的感动故事。这些故事,值得被时代纪录;这些故事中的温暖情感,值得我们去用心回味,举杯致敬。因为惟其如此,大时代的灰烬,飘零在我们每个人头上的,才不止是沉痛的背负,而是会激发出"人类明天会更好"的向上豪情。

如今,围绕新冠病毒的人类战争,已经从中国上半场进入到了全球下半场,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学习"中国抗疫模式",迅速新建方舱医院、火神山医院。而中国也在主动出击,向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物资和经验援助。科学抗疫积极干预的抗疫观,正在成为被越来越多国家采纳的"中国模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全民抗疫理念,也正在从中华世界观,成为这场与病毒的战争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共认的人类世界观。

而相比于短暂的疫情和危机,这些暖心的故事所包含的共同情感,这些世界观所传递的精神财富才是未来与希望,才是超越时间、跨越灾难的时代记忆。希望每一个心怀希望与温暖的你我

他,都能从这些温暖的故事中,感受到每一份珍贵的感情,获得

继续前行的力量,暖暖的中国,这就是中国!

2.钟南山: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17年前,抗击"非典"勇挑重担;今年,抗击"新冠"再次出征。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付出的代价很大。把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我们做到了。"9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说。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84岁的钟南山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提出的防控策略和救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

逆行出征战新冠勇担当

1月18日,钟南山登上从广州开往武汉的高铁。他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为的是查明在武汉报告的一种未知的"新型肺炎"。此前几天,钟南山还向全国民众呼吁,普通人如果没有迫切需要,不要前往武汉。在武汉实地调研后,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确认,这种"新型肺炎"已经出现"人传人"现象。1月20日,钟南山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果断向社会公布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的情况,拉响了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警报。此后,他多次出席新闻发布会,为公众答疑解惑,为一线战"疫"注入信心。"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1月28日,在武汉抗击新冠肺

炎疫情最为焦灼的时刻,钟南山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动情地说。

这并不是钟南山第一次"敢医敢言"。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他在"衣原体是病因"几乎已成定论的背景下,提出并证实"非典"病因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2020年8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程中作出的杰出贡献。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什么是最大的人权?我们保住了这么多人的命,这是我们

最大人权的表现。"在全国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上,钟南山动情地说。8月27日,钟南山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对外宣布,一位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支持长达111天的新冠肺炎患者成功康复出院,创造了医学救治的奇迹。ECMO是目前针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被视为重症患者"最后的救命稻草"。钟南山说:"在救治过程中,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即便看起来必死无疑的患者,我们还是要像绣花一样抢救回来。"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钟南山一句"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落地有声、铿锵有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再次做出"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患者"的庄严承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钟南山还多次通过远程医疗平台为湖北等地危重症患者会诊,给当地

医生和患者吃下"定心丸"。"由于武汉的患者多,中央立刻组

织了全国42000多名医务人员来支援武汉,而且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建起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援鄂医务人员们,个个以能够参加抗疫为荣。"钟南山说:"把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我们做到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医疗工作者,能够得到'共和国勋章',很激动。但我更多考虑的还是'责任'两个字。"他说:"我们要加倍努力,建好呼吸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平台,为进一步战胜新冠肺炎和防控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贡献我们的力量。"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上,钟南山说,各

行各业的抗疫英雄目标一致,只因"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国际上的疫情还是比较严重的,我们不能就此停止,要提升科研、防治水平,为全世界贡献更大的力量。"他说。在一线指导救治的同时,钟南山始终坚守在国际医学研究一线,第一时间分享中国的抗疫做法和经验。"传染病是没有国界的,战胜疫情需要全球合作。"钟南山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未来可能暴发的其他疫情面前,人类更需要共同面对。"通过交流,可让其他国家少走弯路。因为我们走过了艰难的路,所以要相互支持。"1月21日,科技部宣布成立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14位专家组成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为一线

防控治疗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如今,钟南山带领的科研团队已经

在快速检测、老药新用、疫苗研发、院感防控、动物模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疫情"暴风眼"里,"渐冻"之躯与时间赛跑

在"疫情的风暴之眼",他拖着"渐冻"之躯,踩着高低不平的脚步,与病毒鏖战、与死神较量、与时间赛跑,带领医院干部职工救治2800余名患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他是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张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与病毒鏖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被称为"离炮火

最近的战场"。

2019年12月29日,随着首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这家老武汉人都未必熟悉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成为全民抗疫之战最早打响的地方,承担着大量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这个病毒和我们以前见到的都不一样,这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时间拉回到岁末年初,张定宇回忆说,春节前的一周,患者从一个一个转诊到一拨一拨地转诊。此后,保洁员告急,安保人员告急,医护人员告急,防护用品告急......"特别是早期收治的病人,所有手段都上了还是拉不回来,内心很煎熬。"

最初那一个多月,清早6点钟起床、次日凌晨1点左右睡觉,不知不觉成了张定宇的常态。好几个夜晚,凌晨2点刚躺下,4

点就被手机叫醒。

共产党员、院长、医生,是张定宇的三重身份。"无论哪个身份,在这非常时期、危急时刻,都没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他说。

在各方支援来前,张定宇领着全院干部职工在一线撑了近一个月。缺少医护,大家主动增加排班频次;缺少保洁员,后勤的顶上去;缺少保安,行政的撑起来......

与时间赛跑"搞快点!搞快点!"在医院楼道里、病房里,大家常常听

到张定宇的大嗓门。可伴随嗓门越来越大,他的脚步却越来越迟缓,跛行越来越严重。曾经,张定宇因为担心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和情绪而说是"自己膝关节不好"。可面对一遍遍追问,他终于承认说:"我得了渐冻症。"

张定宇的病情让不少同事感到惊讶。"他明明走得好快!"金银潭医院北7病区护士长贾春敏说。有一次,张定宇打电话让她5分钟内到达病区,"他从办公室到北7楼比我远,等我到的时候,他已经在那儿了。平时他老跟不上我们,但他拼的时候,我们跟不上他。"贾春敏说。

可张定宇仍觉得时间不够用。在妻子感染新冠肺炎入院3天后,晚上11点多,张定宇才赶紧跑去10多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探望,陪了不到半小时。

"看到他很疲惫,就催着他赶快回去休息。"张定宇妻子程

琳回忆说,直到出院,那是丈夫唯一一次去医院陪她。"知道她确诊,我都懵了,心里很害怕。"张定宇说。即便

有再多牵挂,他还是选择在抗疫前线坚守。早上7点半,往往换班的医护人员还没到,张定宇就已经到了。"收病人、转病人、管病人,按道理有些事他可以不管,但他都会到现场亲自过问。"金银潭医院南三病区主任张丽说。

与死神较量

从医30余年,1963年出生的张定宇在不少前线奋战过。他曾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2011年除夕,作为湖北第一位"无国界医生",出现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医院;

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后,他带领湖北省第三医疗队出现在重灾区什邡市......

每一次在患者和自己之间做选择,他都选择以患者为先。以"渐冻"之躯,张定宇硬是与疫魔拼出了惊心动魄的"中国速度"。

"他太累了,病情也加重了,原来左腿还能正常走路,现在也跛了。遇到天气降温,更是完全挪不开步子。"程琳说,有次降温,张定宇从停车场走到楼下电梯口,200多米走了15分钟。张定宇在车后备厢里放了一根登山杖,扛不住时他会拿出来支撑自己行走。面对因拼命"赛跑"而加剧萎缩的双腿,他淡然

地说,既然拦不住时间流逝,那就让它更有意义。

"我从没想过做英雄。是所有人一起做出了牺牲与贡献,而

我仅仅是他们中的一分子。"在张定宇心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不是授予他个人的,而是授予抗疫前线所有基层医务工作者的。

4.用"中国方案"抗击疫情

在9日"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刚刚从武汉回来的张伯礼脸上洋溢着微笑,"我去武汉市中医医院,他们写了个大横幅,欢迎张伯礼回家,我感到很亲切,就像是回家的感觉。"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通过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将"中国方案"应用于抗击疫情中。

这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人民英雄",心中最惦念的永远是患者。他说自己每两个月就会去一趟武汉,因为那里有正在康复的病人,希望他们彻底治愈,回归正常生活。

不负人民一切为了救人"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他在

抗击"非典"时立下的铮铮誓言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又一次兑现。

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三,正在天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的张伯礼临危受命飞赴武汉,作为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投身抗疫最前线。

然而,在武汉超负荷的工作下,张伯礼胆囊炎发作,并于2月19日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他调侃道,"这回我把胆留在了武汉,更加与武汉市民肝胆相照了。"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从一线撤回?"武汉一线的工作还需要

我,不可能撤回。我就是去给人治病的,自己得病是关键时刻掉链子,不值得说。但是病了怎么办?赶紧手术,继续上前线战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张伯礼说。

手术后,医生要求他至少休息两个星期,张伯礼却说:"多给点药,住院一个星期就行。"

在今年全国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上,张伯礼动情地说:"中医把胆叫'胆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虽然没了,但做决断的勇气不能少。"

肩负使命提出抗疫的"中国方案"初到武汉时,疫情形势正值最严峻的时刻。医院里人满为患,

各类患者交织在一起,极易交互传染。深入了解情况后,张伯礼和专家组认为,要迅速采取措施,

对疑似、发热、密接和确诊四类人,进行分类管理、集中隔离。还要采用"中药漫灌"的方式,让患者普遍服用治湿毒疫的中药汤剂。

在张伯礼看来,整建制承包方舱医院,按中医的理论指导治疗,可以观察出中医药疗效特点和规律,更好指导治疗。2月12日,他率来自天津、江苏、湖南、陕西、河南等地的35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

看舌象、摸脉象......张伯礼白天指导临床会诊巡查病区,晚

上召集会议研究治疗方案。此外,怎样设置床位、床位间距留多

少、空气循环问题、患者吃饭情况......他都要亲自考察过问。许多医生劝张伯礼好好休息,"老爷子干活太拼命了,每天

少的时候就睡一两个小时。"但他依旧"我行我素"。在这位"无胆英雄"的推动下,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

救治。武汉16家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超过1.2万人,每个方舱医院都配备了中医药专家,同步配送中药方剂,中药使用率达

90%。

截至3月10日休舱,江夏方舱医院总共收治的564名患者中无一例转为重症,无一例复阳。3月19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现有疑似病例首次全部归零,这一天也恰逢张伯礼72岁生日,"'武汉清零'对我就是最好的祝贺了"。

载誉归来"人民英雄"时刻坚守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中

医药人守正创新、传承精华,交出一张漂亮的答卷。疫情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与意大利、德国、日本等

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交流中国的中医药诊疗方案、有效方药和临床经验。

截至目前,连花清瘟胶囊已在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上市许可。张伯礼也在几十场海外连线中,分享中国抗疫经验。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2020年人类有个共同的心

愿,就是尽快战胜疫情。"张伯礼说。

今年9月,张伯礼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面对荣誉,他填了一首词--《人民才英雄》,词中写道:"白甲十万,战'疫'三月酣。江城生死皆好汉,数英雄独颜汗。"

如今,张伯礼还会来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诊。身穿白大褂的他,一如往常步履矫健、面带微笑地走进诊室。"要把荣誉珍藏起来,化作一种精神和力量,更加努力地工作。"

5."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武汉被按下"暂停键"。

号令如山,冲锋向前。中央军委一声令下,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带领军事医学专家组奔赴武汉,连续奋战113天,和全国人民一同打赢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

陈薇无法忘记初到武汉时的场景。宽阔的街道空空荡荡,医院挤满了人......她难以想象,这还是那个九省通衢、繁华锦绣的武汉吗?

军事医学专家组第一时间与有关部门对接,得知当时武汉的核酸检测力量非常急缺,急需专家组的帮助。

"一个个样本的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大疫当前,救命是天大的事。"她当即决定,挑起核酸检测的担子。仅用一天时间,他们就完成了帐篷式负压实验室和检测平台的搭建,24小时"三班倒""白加黑"连续作业,每天能检测1000人份以上,而且很快就能出报告。这为缓解当时的核酸检测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段时间,许多武汉市民通过各种渠道向他们求助。虽然每天的检测任务已经超负荷,但是面对那些期盼的眼神,哪怕已经筋疲力尽,他们还是会穿上防护服,返回实验室。

在医院红区,一名产妇红着眼睛问她:"我以后还能给孩子

喂母乳吗?我还能抱我的宝宝吗?"同样身为母亲,陈薇的心一下子被揪了起来,她完全理解这名产妇的心情。

他们立即开展相关研究,从医院红区到院外隔离点、再到家中,全程跟踪检测了泪液、汗液、血液、乳液、尿液等,用实验数据告诉她如何安全哺乳。"前段时间去武汉,得知这对母女现在都很健康,顿时觉得心里满满的幸福感。"陈薇说。

陈薇团队长期专注重大传染病疫苗研发,成功研制过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等,具有成熟的技术平台。对这次疫苗攻关,陈薇一行人认为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何时能拿出安全有效的疫苗?疫情防控任务能否高标准完成?陈薇坦言当时的内心感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团队成员每天都是从睁开眼一直忙到凌晨三四点钟,第二天一早又投身到紧张的工作中,始终坚守在与疫魔对垒的岗位上。很快,陈薇带领团队完成了疫苗设计、重组疫苗株构建和安全质控条件下生产制备。

"实行3条基因工程技术路线并行,优中选优、快中求快,按照国际规范和国内法规完成疫苗研发制备。"陈薇介绍说。

3月16日,疫苗获批进入临床,并在当天20时18分完成了第一针免疫接种。不久,疫苗率先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公开发布临床试验数据。现在,他们研发的疫苗正在顺利推进Ⅲ期国际多

中心临床试验......

"在这惊心动魄的113天里,很多人用实际行动支持着我们的工作,让人非常感动。"陈薇铭记在心,84岁的熊先生报名参与疫苗临床试验,说趁着身子骨还硬朗,为抗疫作一点微薄的贡献;一位物业公司负责人自发组织车队接送疫苗参试者,半天时间就有20多人冒险驾车而来;一位负责安保的民警,发现团队专家总是忙到凌晨才回驻地,他就送来了武汉小吃......

当理发师心疼地对陈薇说:"您怎么有那么多白头发呀!"陈薇这才发现,短短3个多月,不仅人瘦了一大圈,头发也变白了。

从研制出首个SARS预防生物新药"重组人干扰素ω",到全球首个获批新药证书的埃博拉疫苗,再到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从军29载,陈薇潜心于生物危害防控研究,带领团队不懈冲击、奋力前进,为人民构筑起一道道生物安全防护坚盾。

在军事科学院召开的庆祝陈薇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大会上,陈薇动情地说:"这是军人的使命,这份荣誉属于全国全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战线的所有同志!"

6."铁娘子"落泪:回到医院内心才平静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严丽,从医22年。因为行事果敢、性格爽直坚毅,她是急诊科医护团队眼里的"铁娘子"。武汉发现新型肺炎后病人骤增。急诊科下夜班后,严丽还要去支援发热门诊,白天黑夜连轴转。

"说不怕是假话,但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春暖花开。"严丽说,"面对新疾病,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失去信心。"

穿上隔离服,坐在一个地方,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坐诊10到12个小时,是坐发热门诊的常态。"呼吸也会受影响,时常感觉胸闷呼吸困难,说话明显费力。写病例也会变慢。"

1月5日,严丽发现自己发烧了。"当时最害怕的不是自己发烧,第一反应是我去过哪里,有没有可能给别人带来危害。"严丽说,"非典"时,她还年轻,老师们怎么说,她就怎么执行。如今,她成了那个"说"的人。

所幸严丽患上的并非新型肺炎。退烧后第三天,严丽返回工作岗位。"病人太多,医生很紧缺。我多休息一天,同事们就要多承担一些,而他们已快到身体极限了。"

三个月前,为了兑现对丈夫和孩子的承诺,严丽提交了休假申请,获得医院批准。疫情严峻,但考虑她是肿瘤患者,开过4次刀,长时间连轴转没有休息,科室建议她按原计划正常休假。

20日,严丽带着丈夫和孩子来到机场。临近登机时她却改变

主意,决定重回医院,与同事们一起继续抗击新型肺炎,"去机

场的路上心就慌慌的,回到医院内心才平静。""孩子不理解,抱着我哭,说我从来就没有兑现过承诺。"

严丽说,"不是觉得自己高尚,只觉得一线医护人员紧缺,自己一辈子没当过逃兵。这一次也不能离开。"

7.不告知丈夫写下请战书

"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本来处处都是战场!"在一封抗击新型肺炎的请战书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女医生张旃副教授这样写道。

本次新型肺炎疫情以来,她一开始就奋战在一线,并随手记录下所行所思。

"周日夜班......要兼顾发热门诊和二楼留观室。凌晨5点到上午10点45分,一共24个医疗电话。精神一直处在高度紧张之中,体力也是极大的消耗。"

张旃所在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II科,在本次疫情暴发前已治愈出院了两批近10个病人。根据她的记录,这些病人来的时候基本都有呼吸困难的症状。经精心诊治,大都10到14天明显好转出院。此时,专家已高度警惕,要求患者出院后居家隔离。

"周二上班,我戴上了N95口罩查房。我一般不戴N95,因为戴上后呼吸没那么顺畅。周二白天感到身体疲乏无力,但无其他症状......"

繁重工作之余,张旃不忘结合临床思考。"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死亡几千万人。多年后总结,固然有病毒本身原因,更多是当年过于恐慌,病人拥至医院。呼吸道变异病毒不是第一次侵袭人类,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恐慌没有必要。"

1月18日,随着疫情全面发展,作为科室党支部书记的张旃,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