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党课素材:中国精神故事30个(含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科研、初心)(第4/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415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8分钟

50.78%。"父亲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杨善洲的三

女儿杨慧琴说,我们会以他为榜样继续前行。

2.以赤子之心圆山区女孩上学梦

8月16日,走进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华坪女高"),操场边上"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旁边就是入党誓词,这是华坪女高每周一举行思政教育仪式的地方。

提到华坪女高,就不得不提华坪女高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1996年,张桂梅从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调动到丽江市华坪县任教。从此,她便扎根于华坪县,几十年如一日在基层教育战线上辛勤奉献,将爱心播撒在金沙江畔。

"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张桂梅说。

23年来,张桂梅为130多名山区孤残儿童建起充满温情的"爱心之家";帮助1527个山区贫困家庭的学子搭建起通过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生舞台;将自己获得的70多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教育事业;跋涉10万多公里对1527户贫困家庭进行深入走访。

坚守教育扶贫初心创办女高让贫困山区女孩走出大山"让每一名来自大山的女孩能够上学。"23年来,张桂梅不

忘初心,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华坪女高于2008年9月正式开办,当年招收了100名学生。建校初期,学校条件极其艰苦,没有食堂、围墙,把教室当宿舍。

"当时学校没有厕所,晚上老师们都要护送学生到隔壁学校上厕

所。"第一批进校的老师陈建华说。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第一批进校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

名相继辞职离开,6名学生也提出转学。红色文化育人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困境中,张桂梅将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入党誓词,诵读红色经典。

随后,她将学校办学宗旨改成"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做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并开创了"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每周一次理论学习、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并写观后感交流"的"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

华坪女高还将红色教育、信仰教育融入日常。张桂梅表示,老师和学生都需要一种仪式感,把革命精神、红色文化印在脑子里。

华坪县委书记余丽军介绍,华坪女高已成为华坪县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党性教育的基地。自2016年起,全县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分批轮流到女高进行党性锻炼,进一步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截至目前,已开展了87期培训,13000余人次参加。

坚持家访为学生解后顾之忧家访是张桂梅的工作常态,她用无私的母爱关心着学校的每

一个孩子。最近,她重点关注了高二学生陈明思的思想状态。一

年前,陈明思因家中变故无心学习。张桂梅了解情况后,及时到陈明思家家访,劝解她的父母,

并协调当地政府多次到家里做思想工作。此外,张桂梅还了解到陈明思的父亲患了糖尿病后,提出承担陈明思以后学校里的生活费。

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学生解决后顾之忧......每一次家访,张桂梅都倾注着对学生的爱和帮助山区贫困女孩的初心。截至目前,她已到贫困山区家访1500余次。

张桂梅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她不仅帮助学生家庭解决困难、改善贫困家庭基础设施,更是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贫困家庭里,点燃了大山深处贫困群众教育脱贫的希望。

华坪县委书记余丽军表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张桂梅"守初心,担使命"的先进事迹感染和鼓舞着华坪人民不懈奋斗,已经成为华坪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3.英雄无言

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战军的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炸掉敌人四个碉堡,战功卓著,是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

64年前,他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穷山区奉献一生。从此,赫赫战功被他埋在心底,只字不提。

7年前,他88岁,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更为了让子女"安心为党和人民工作",装上假肢,顽强地站了起来。现在,他95岁,仍然坚持学习。他说:"人离休了,政治上

思想上绝不能离休。"

......所有这些,只因他是一名共产党员。

他就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张富清。

(一)

2018年12月3日,来凤县城。来凤县委政法委干部张健全,小心翼翼地怀揣着一个包裹来

到县人社局。彼时,县里正在按照上级统一安排,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

张健全带来的东西,是父亲张富清一生珍藏的宝贝。"那是下午5点20分,我正准备下班。看到闪耀着光芒的勋

章,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对那天的情景,来凤县退役军人信

息采集工作专班信息采集员聂海波记忆犹新。

在聂海波注视下,张健全郑重地一一取出包裹里的物品--一本立功证书,记录着张富清在解放战争时立下的战功:立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团一等功一次,两次

获"战斗英雄"称号。一份西北野战军的报功书,讲述着张富清"因在陕西永丰城

战斗中勇敢杀敌",荣获特等功。一枚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奖章,镌刻着"人民功臣"四个

大字......激动地看完张健全带来的材料,聂海波深感震撼:"没想到

我们来凤还隐藏着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大英雄!"

(二)"永丰战役带突击组,夜间上城,夺取敌人碉堡两个,缴机

枪两挺,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坚持到天明。我军进城消灭了敌人。"这是立功证书对张富清1948年11月参加永丰战役的记载。发生在陕西蒲城的永丰之战,是配合淮海战役的一次重要战

役。战况异常惨烈,"一夜之间换了八个连长"。对那场艰苦卓绝的战斗,95岁的张富清仍历历在目。张富清所在的连是永丰战役突击连。张富清又是突击连的突

击班成员。27日夜,他和两名战友匍匐前进,扒着墙砖缝隙攀上城墙。张富清第一个跳下城墙,与围上来的敌人激战。

"我一转身,看见敌人将我围住了,就端起冲锋枪扫射,一

下子打死七八个。"张富清说,交火的时候,他感觉到自己的头被猛砸了一下,消灭眼前的敌人后,手一摸,发现满脸都是血。原来,子弹擦着头顶飞过,把一块头皮掀了起来......

"打死七八个敌人后,我逼近碉堡,用刺刀在城墙底下刨了个洞,把我带的八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码在一起,拉着了手榴弹,炸毁了碉堡......"

那一夜,张富清接连炸毁两座碉堡,缴获两挺机枪、数箱弹药。战斗中,他幸存下来,两个战友却从此杳无音讯......

因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张富清获得军甲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48年3月参军,8月入党,在壶梯山、东马村、临皋、永丰城等战斗中都冲锋在前--这位陕西汉中小伙子历尽了九死一生。

(三)陕西、新疆、北京、南昌、武汉......

几经辗转,1955年初,已是连职军官的张富清面临退役转业的人生转折。听说湖北西部恩施条件艰苦,急缺干部,他二话不说:"我可以去!"

听说来凤县在恩施最偏远、最困难,没有丝毫犹豫,他又一口答应:"那我就去来凤。"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从武汉动身,一路向西,再向西。恩

施是湖北西部边陲,来凤更是边陲的边陲,怀着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憧憬,张富清来了。

"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

--带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赤诚,张富清来了。此后几十年,"人民功臣"张富清勤劳的身影,先后出现在

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行......双脚却很少再迈出来凤。母亲去世,他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工作挑最苦最难的干,从不争名争利。张富清把余生献给了来凤,献给了这片曾经毫无关联的大山。

浴血奋战,战功卓著......自从到了来凤,过去的一切,都被张富清刻意尘封起来。

60多年,无论顺境逆境,张富清从不提自己的战斗功绩。证书和军功章被他藏在一个随身几十年的皮箱里,连儿女也不知情。

(四)瞒得再紧,瞒不过最亲的人。妻子孙玉兰最清楚丈夫身上有多少伤。右身腋下,战争中被

燃烧弹灼烧,黑乎乎一大片;头顶的伤疤至今依稀可见......孙玉兰和张富清是同乡。战争期间及之后的几年,村里人都

以为张富清已经不在人世了。1954年,张富清回了趟家乡,大家才知道,他还活着。

共青团员、妇女主任孙玉兰,和长自己11岁的张富清一见钟

情。不久后,被爱情召唤的孙玉兰,追随张富清到了来凤。这一来,就是一辈子。

上世纪60年代,为给国家减轻负担,担任三胡区副区长的张富清率先动员妻子从供销社的铁饭碗"下岗"。他的理由很简单:"国家困难,我首先要看看自己有没有占群众、公家的好处......要精简人员,首先从我自己脑壳开刀......"

同挚爱的人在一起,多苦都是甜。夫妻俩生养了四个孩子。大女儿患病,至今未婚,常年在家

靠母亲看护;小女儿是卫生院普通职员;两个儿子凭自己的本事上学、工作,从基层教师干起,一步步成长为县里的干部。

几个子女,没有一个在张富清曾经任职的单位上班。如今,最小的儿子也快到退休年龄。形容自己眼中的父亲,

张健全用了一个词:"平凡"。从转业到离休,数十年如一日,张富清像一块砖头,哪里需

要就往哪里搬。乐观、朴实、真诚......在大家的印象中,他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差别。

(五)张富清是"战斗英雄"的消息,在来凤迅速传开了。不少人感到震惊。"只知道他当过兵,没想到他是那么大的

英雄。"

有人感到不解。"别人没他那么大的功劳,还整天问组织要

这要那。他老婆没有工作,大女儿又残疾,也没见他提什么要求。"有人感到惋惜。"那么大的战功,如果当初留在武汉,早就

成了高级干部。"更多的人深受教育和感动。去年,张富清做眼部手术。术前,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行

长李甘霖特意叮嘱,张老是离休干部,医药费全额报销,可以选好一些的晶体。但张富清听说同病房的农民病友用的是最便宜的,也选了最便宜的。

"我已经离休了,不能再为国家做什么,能节约一点是一点。"衣服的袖口都烂了,还在穿;儿子给他买的新衣服,他叠得

整整齐齐放在箱子里。张富清的心里,几乎没有他自己。"以前,只不过觉得他大我们一些,工作在我们前头;现在

他从我面前过,我都要在心里默默向他致敬!"72岁的来凤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昌恩说。

(六)在张富清简陋的家中,珍藏着一个打满了补丁的搪瓷缸。一面是熠熠生辉的天安门、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一面写着:

赠给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祖国、保卫和平。孙玉兰说,这是丈夫最心爱的物件。

从1954年起,这个搪瓷缸就是张富清生活的一部分。如今,

补了又补,不能再用,张富清就把它认真保存了起来。

上世纪80年代初,张富清一家搬到现在仍居住的建行宿舍。

30多年过去,楼上楼下、左邻右舍都已翻修一新,老两口的家还是老样子。

斑驳的墙壁,褪色的家具......虽然朴素,这个家整洁而充满生气。阳台上整齐地养着一排绿植,像是一队整装待发的战士。面色红润,声音洪亮,精神矍铄--我们面前的张富清,仿

佛不是一位90多岁的老人。近几年,他仍然坚持自己下楼买菜,有时还下厨给老伴炒几个菜。透过窗户,常常听到他爽朗的笑声......

1985年离休后,张富清一直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他特别爱看《半月谈》。

卧室的写字台上,一本2016年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被他翻阅得封皮泛白。

第110页的一段文字旁,做着标记--"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

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这不正是共产党员张富清一生的写照吗?

(七)

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出生入死,张富清靠的是一个党员的信

仰--"我一直按我入党宣誓的去做......满脑子都是要消灭敌人,

要完成任务......所以也就不怕死了。"和平时期淡泊名利、扎根大山,张富清为的是不负入党的誓

言--"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几多(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

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摆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劳啊?!"

讲起这些,这位95岁的老人声音颤抖,泪水溢满了眼眶。英雄事迹传出后,有媒体闻讯而来。张富清拒绝接受采访。

记者越来越多,没有办法,张健全只好骗父亲:"这是组织的要求!"张富清这才答应--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服从组织的安排。

张富清最欣慰的,是一家四代有六个党员。考虑再三,让子女拿着立功证书去登记,出发点也是对党忠

诚--"党和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是一件大好事。如

果我不如实向党报告,那就是对党不老实......"

(八)

时光回溯到2018年3月17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

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近一个月后,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式挂牌。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

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军人是最可爱的人""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随着

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有序开展,许多英雄事迹,陆续被发掘出来。

九旬老兵张富清,不想给党、给国家、给军队添任何麻烦。不久前,在给曾经战斗部队的一封答谢信中,他情真意切地写道:

"希望你们坚决听党的话,坚决听从习主席指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

(九)新疆军区某红军团,张富清当年战斗的英雄部队。年轻的官

兵,正紧紧围绕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强军目标,学习老前辈张富清英雄事迹,立志做新时代革命军人。

3月2日,部队派员专程到来凤,探望老战士张富清。是夜,平素内敛沉默的张健全抑制不住内心激动。眼含热泪,

他写下深情的记录--部队来人了老兵心中掀起波澜

面对军装上的军徽

老兵用一条独腿坚强站立缓缓举起右手庄严地行上军礼

......

4.既是老师又是"爹",为学生奋斗一生,光辉灿烂永留人

教师这个职业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普遍,一个人的一生中会拥

有很多的老师,不仅有教我们知识的学校老师,还有我们生命中

遇到的每一个朋友,每一个人都会给你上一课,或许他们教给你的是做人的道理,或许他们教给你的是如何待人处事。总之,我们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受益。接下来就让我来介绍一位拥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的莫振高教师。

莫振高:"化缘"校长,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爹"莫振高,男,壮族,1957年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1975年到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学习。在大学里,他不甘堕落努力实现

梦想,脚踏实地刻苦努力,最终以优秀成绩从广西民族学院毕业。又经过不懈努力的他成为了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教给他的学生,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的他又迎来了自己新的成果。他被升任为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的校长,作为校长的他不仅要教好书,还要为贫困学生筹集资金。

都安瑶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学生几乎全部覆盖了,而且贫困家庭也不少,这就使得莫振高的工作又增加了难度。莫振高开始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去帮助那些因家庭贫困而不能上大学的学生们实现他们的大学梦。莫振高曾说过"只要考上了,不管遇到多大的

困难,我们都要想方设法送他读大学!找政府,找企业,找单位,

找个人,争取社会的辅助"这样振奋人心的话语。莫振高也为自己所说过的话付诸了行动,他经常带动学校领

导向各届校友"化缘",向各单位"化缘",一次次地放下身段去筹集资金,只为了自己学生未来的更好发展。莫振高说"学生们的未来是我最大的牵挂。一想起他们能够考上大学,走出去,拥有更好的前程,我心里就充满快乐。"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坚持去去全国各地进行演讲宣传"帮助贫困学子实现大学梦"的原因所在吧!他每天坚持早上六点准时到校,晚上十一点才回家,就这样他坚持了三十多年。"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切总算有了良好的发展和结果,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互联网也走进这所贫穷的学校。

莫振高的成就与学生的努力莫振高连续三十五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将近三百多名

贫困生,实现了他们的大学梦并顺利进入大学。除了他之外,还有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共捐出三千万元善款,资助了一万八千多名贫困生完成学业。这一切离不开莫校长的奔波宣传,让更多的人民了解他们的困境,并积极鼓舞人民献出自己的一点支持。都安高中学生陆晓兰说过"我是大山里的孩子,在最困难的时候,是莫校长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可见,莫振高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他真不愧是"既当校长又当爹"。

都安高中学校的学生们也是不负众望,连续十年来本科上线

率已超过百分之七十以上,专科上线率已达到百分之九十八,可算是在众多学校中名列前茅。因为突出的成绩,这所普通的县级高中成为了示范性高中,这种荣誉是不能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是每一位老师默默奉献兢兢业业努力的成果,当然也离不开每一位学生的刻苦努力。

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就会收到相应的成果。因此,在1996年,莫振高就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再接再厉的他在2000年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然而,他并不是一个贪图名利的一个人,虽获得了很高的称号但仍不忘初心继续坚持自己的初衷,在2006年,荣获"感动广西十大新闻人物"。之后,又是一路坚持,获得过"十佳校长""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奖等等荣誉称号。

5.高擎信仰之炬

去世前还在认真准备论文,悉心听取学生谈学习心得,谆谆教诲学生......92岁的郑德荣将生命誓言履行到最后一息。

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德荣,用一生高擎信仰之炬。

"这是责任,不能拒绝"

郑德荣1926年出生于吉林延吉。1948年,还在读大学的他从国统区投奔解放区,在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短训班学习时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被深深吸引。1952年从东北师大毕业留校后,从事党史研究教学,从此与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结缘,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

郑德荣与人合著的《毛泽东思想史稿》是系统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第一部专著,在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他主编的

《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创立概论体系的教材,印刷13次发行100多万册,至今在全国高校广泛使用。东北师范大学于1981年成立的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是全国高校成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毛泽东思想研究机构之一。

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曾评价:"郑德荣的著作对宣传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推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贡献。"

他的思考与研究总是与时代同步。改革开放后,他的研究领

域拓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后,又专注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老师身上有一种强烈的担当意识。"郑德荣的学生、东北

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王占仁说,每遇党和国家的重大纪念日和重要活动,无论工作多忙,也不管身体状态,他都积极关注,并举行相关讲座,即时进行解读。他说:"这是责任,不能拒绝。"

"要有为党工作的意识"郑德荣从教几十年,桃李满天下。他的博士生清晰地记得,

他上的第一堂,不是讲学术,而是讲做人。他告诫学生,作为党史工作者,永远要站在党的立场上,"要有为党工作的意识"。郑德荣治学严谨。他常说,理论必须彻底才能说服人,要彻

底,必须靠科学的建构和阐述,靠历史资料和历史事实说话。作为党史研究的大家,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不以权威压

人。郑德荣的学生,上至"50后"下至"90后";他宣讲的对象,既有党的高级领导也有普通群众,他总能因人而异,深入浅出,让人入脑入心。很多学生表示,就是因为听了郑德荣的课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共党史产生了兴趣。

近年来,考虑他年事已高,学院不再给他安排本科课程,郑德荣不同意,依然定期给学生做专题讲座。去年11月,郑德荣面向东北师大政法学院全体学生作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报告,全程2个多小时,充满激情,声如洪钟。"结束时已是汗流

浃背,但依然拉着我的手问,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学生刘强回

忆。

"永久奋斗"

郑德荣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的理论研究内化成他的行为准则和理想信念,铸就了他坚定的党性原则。

20世纪80年代他担任东北师大副校长,曾主管招生工作,个别领导给他打招呼,让他招生时"网开一面",被他一口回绝。

郑德荣一生珍视共产党员这一身份,直至90多岁时,仍坚持过组织生活。每次参加支部会时,他总是早早出发,提前到会议室等候。

郑德荣60岁时曾立下"宏愿",退下来后,要用10年时间培养出10个博士,出版10部专著。30多年过去了,郑德荣培养了49名博士生,出版了40部专著,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

85岁那年,他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91岁的郑德荣立即申报十九大专项重大课题;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92岁高龄的郑德荣带病准备纪念文章......

王占仁回忆,郑德荣生前爱用毛泽东当年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的讲话教育学生"永久奋斗",他表示:"老师真正做到了。"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