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党课素材: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故事13个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816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4分钟

目 录

"建党先声"自此起............................................................2林伯渠:手举马灯照万人......................................................6她是刘少奇的革命伴侣,32岁牺牲后丈夫悼念:女共产党员之杰出者..............................................................................9为了让工友们记住,他把名字改了....................................12阁楼里的革命火种...............................................................14中共小源支部:画一面党旗,执一盏马灯,护一方平安18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21毛主席为他的亲属签发了第壹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26半条被子鱼水深情..............................................................30向警予:中国共产党"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34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见证烽火岁月,传承红色基因38星火起湘南...........................................................................43贺龙的《党员登记表》:我什么都没有了..........................48陈赓的家风家训...................................................................52

"血洒龙州"的忠诚故事....................................................55

"建党先声"自此起......

巍巍麓山下,熙攘闹市中,长沙市岳麓区新民路,藏着一个安静的农家小院。院子四周竹篱环绕、香樟耸立,静谧古朴。这便是新民学会旧址处。

新民学会成立于1918年4月14日,由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湖湘爱国青年志士创建,是中国共产党长沙早期组织的策源地、湖南革命斗争的核心组织,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了思想理论的探索和干部队伍的准备,被誉为"建党先声"。

这里的历史:农舍里成立新民学会

1917年至1919年,蔡和森全家迁居于此。出于共同的志向,蔡和森、毛泽东、萧子升等人慢慢聚到了一起。

他们都是湖南第一师范教授杨昌济的学生,受其影响,接触到新文化运动民主之风,并形成"奋斗、向上的人生观",决心探求国家民族的兴盛之道。蔡和森租住的这间房子,成为大家聚会的场所。

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萧子升、陈绍休、萧三、邹蕴真、张昆第、陈书农、邹彝鼎、周明谛、叶兆

桢、罗章龙共13人,聚会于岳麓山下蔡和森寓所"沩痴寄庐",

举行了新民学会的成立会。会上,讨论并通过了由毛泽东、邹彝鼎起草的会章。会章采"大学之道在新民"之意,定名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会议选举萧子升为总干事,毛泽东、陈书农为干事。由于萧子升不久后即赴法勤工俭学,新民学会的会务工作实际上由毛泽东主持。

新民学会一成立就是一个认真、严肃、健康向上的青年团体,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学会内部充溢着求知、发展、创造和开放精神,会员素质良好,富有奋斗、牺牲精神,勇于向外进取发展,无所畏惧地创造新的生活。

学会会章要求每个会员做到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等5条纪律,如有不正当行为或故意违反会章,经多数会员议决,开除出会。在1920年5月上海半淞园会议上,又规定会员必须有"潜在切实,不务虚荣,不出风头"的作风。凡新会员入会,必须具备"纯洁""诚恳""奋斗"和"服从真理"等条件。

新民学会在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人的倡导下,坚持了"向外发展"和"国内研究"两头并重的方针,一支在国内,主要在湖南,散布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地;一支在国外,主要在法国,还有俄国、日本、法国和南洋。他们共同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同心协力创建中国共产党。

1920年7月在法国蒙达尼会议上,蔡和森率先提出"组织

共产党",及时向国内的毛泽东等传递,并相互探讨、磋商。特

别是就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进行了多次重要通信,反复沟通,从而使建党思想趋于完臻。9月,蔡和森给毛泽东的通信中明确提出"必须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对此表态"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何叔衡、彭璜、陈子博、熊瑾玎、陈书农等会员也都认为"有组党之必要"。

至此,组建中国共产党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毛泽东、何叔衡等人的积极活动下,1920年冬,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新民学会的先进知识分子中诞生了。最初成员为毛泽东、何叔衡、彭璜、贺民范、陈子博、易礼容等6人。

这里的故事:嘤鸣求友

1915年9月中旬,长沙城内中等学校传达室门口均贴有一张征友启事,有几百字,古典文体。大意是,今日祖国正处在危急存亡之秋,特邀请有志于爱国之士,大家一起砥砺品行,储备才能,共同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启示原文引用了诗经中愿嘤鸣以求友,并指出要结交对学问时政感兴趣,能够吃苦耐劳,意志坚定,并随时愿意为祖国捐躯的青年。

落款署名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发出之后,各校师生议论纷纷,思想守旧的人认为二十八画生是一个神经质的人,将其撕毁。有的猜测,二十八画生是找女朋友。湖南女子师范的马校长,平时都是禁止该校女学生与男学生来往,看到这张启事后更加防范了,特地跑到湖南第一师范调查二十八画生何许人也?后来经过

调查发现二十八画生是毛泽东繁体字的总笔画数。他湖南第一师

范第八班一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又有鸿鹄之志的青年。。

林伯渠:手举马灯照万人

林伯渠故居位于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修梅乡凉水井村,离县城约13公里,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为林伯渠曾祖父林长槐任四川邻水县县令时所修建,故居坐东朝西,为三进,共有正房14间,杂屋5间,建筑面积857平方米,整个建筑古朴典雅,且"诗礼传家"之气浓厚。共馆藏文物1221件,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20件,三级文物68件。

1985年,经中央办公厅批复,对林伯渠同志故居进行修缮。围绕"故园、田园、陵园"的思路,从2013年起累计投入1.2亿元,建设并完成了林伯渠广场、林修梅广场、林伯渠生平陈列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丰富了红色基地内涵,完善了观光教学接待条件,故居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

手举马灯照万人

长征路上,夜行军中,红军战士常常可以看到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穿着普通战士的灰色军装,提着一盏明亮的马灯,站在险隘的路口,叮嘱着同志们"小心,小心!"。他,就是时任中央苏区财政部长林伯渠同志。

在长途的夜行军中,林老年纪大,身体也较弱,自然比起青

年同志更要劳累和疲乏。但他有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毅力,从不说

苦。每次行军时,他总是提着那一盏小马灯或前或后的照顾着同志。他的小马灯从不个人占用,一定要把光亮照着大家。他不仅是在险隘难行的路口,举灯照耀着,让同志走过去,还交代后面的同志要注意险路。每次遇到溪流沼泽,他都要用一根竹棍子,走在前面探路,引导大家安全地通过。

一天夜晚,部队正在翻越四川天全境内的一座名叫老虎岭的大山,突然前面传来"哎哟"一声,林伯渠急忙询问,原来是前面有一条溪沟,一位小战士过沟时不慎掉了下去。林伯渠三步并作两步赶了上去,举着马灯一照,只见山沟足有一丈宽,沟上面仅搭着一根树,朝下看,黑咕隆咚不见底,隐隐传来流水声。这时,只听见从下面传来了小战士的声音:"我还活着,我看见小马灯了!我看见小马灯了!"听到那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喊声,林伯渠一边安排搭人梯,一边找来绳子吊马灯。只见马灯顺着人梯走,人梯随着马灯行,终于把小战士拉了上来,挽回了一条生命。

为了避免再次意外,林伯渠手持木棍举着马灯,照着独木桥大声果断地下命令:"快,迅速过桥!"这可急坏了警卫员小邓,他搓着双手心急如焚。"林部长,您这要举多长时间啊?""不管时间多长,都要保证战士们过桥无险情。来,我们两人轮流举,

20分钟为一轮"。就这样,在小马灯微弱的灯光下战士匆匆过桥,足足过了4个小时,等到部队全部通过时,已是午夜时分。林伯

渠这才带着警卫员最后一个踏上征程。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队伍

全部到达两河镇。迎面走来朱德总司令,拉住林伯渠笑盈盈地说:"辛苦您了,有一名女战士要为您唱首歌。"

"年过半百老英雄,又当部长又当兵,山高水深何足惧,手举马灯照万人。"

唱歌的女战士叫李坚真,是前一晚掉下山沟小战士的老乡。还有一位宣传员战士黄镇也以林老手提马灯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创作,在他所画下的素描里,林老提着小马灯,雄姿焕发,阔步朝前,真实地表现出了长征中老英雄的精神面貌。

"长途不疲伴同仁,掌握光明赖一灯。总是前进好风景,目标注定有南针。"这首《记长征马灯》,是1959年9月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林伯渠同志写下的诗句。当时,他参加中国人民革命历史博物馆开馆仪式,在众多展品中,他在长征中自己曾使用过的马灯前久久驻足凝望,即兴赋诗。老一辈革命家在极其艰难的环境里,总是能锁定目标,以革命的大无畏胸怀欣赏一路前进中的好风景,只因为心中有一盏明亮的灯。这盏灯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她是刘少奇的革命伴侣,32岁牺牲后丈夫悼

念:

女共产党员之杰出者

何宝珍故居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梅花镇贵头村洑水河畔,占地面积200平方米,是典型的清代抬梁式湘南传统民居。

家乡人民十分重视何宝珍故居保护利用,先后修复何宝珍故居、纪念馆、铜像广场,于2017年4月何宝珍诞辰115周年正式对外开放,一代革命英烈的英勇事迹,远播四方,成为重要的红色文化教育、党性教育基地,2019年参观游客达30万人次。何宝珍故居与道县烈士纪念园、何氏宗祠、海龙庙、宝珍小学、宝珍大桥、天然浴场和300亩连片荷花和200亩生态水果采摘园连成一片,形成人文荟萃、风景秀美的何宝珍故里景区,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永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女党员之杰出者何宝珍是湖南省道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女党员,刘少

奇同志妻子、早期革命战友。1918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春加入中国

共产党,她经毛泽东、杨开慧介绍认识刘少奇并派往江西萍乡安

源担任路矿工人俱乐部工人夜校教员,1923年4月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她与刘少奇结婚。

何宝珍与刘少奇一道走南闯北,先后在长沙、广州、上海、武汉、天津、沈阳、哈尔滨、满洲等地从事党的白区工作、工人运动、抗日斗争、妇女工作,先后担任武汉妇女协会组织部长、全国互济总会副主任兼营救部长等职。1933年为营救革命同志不幸在上海被捕,坚持狱中斗争,宁死不屈保守党的机密,1934年深秋壮烈牺牲在南京雨花台,时年32岁。刘少奇对何宝珍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英勇坚决,为女党员之杰出者"。

何宝珍被捕

1930年6月,刘少奇率团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执委并留驻莫斯科。何宝珍孤身留在哈尔滨待产,等到毛毛出生后返回上海,化名王芬芳,以教师身份作掩护,担任中华全国互济总会负责人兼营救部长。

因为长期行走在刀光剑影的白色恐怖中,奋不顾身地营救被捕的革命同志,引起了敌人的注意。1933年一个春寒料峭的黄昏,何宝珍为送营救廖承志的情报给何香凝,返回途中被国民党特务盯梢,她发现敌情后在大街小巷几经辗转回到驻地,反锁庭院大门后,快步走进房间,迅速抱起熟睡中的毛毛,依依不舍地托付给邻居张妈,母子连心的毛毛在怀中伸出干瘪的小手,紧紧揪住妈妈的衣袖,拼命地哭喊着"妈妈、妈妈、妈妈......"

儿子的哭喊声撕心裂肺,如一把尖刀插在母亲的心上!危情

时刻,她忍痛割爱丢下眼泪汪汪的孩子,转身回到房间焚烧机密文件......天空乌云密布,院外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紧张的气氛让人窒息,一秒、两秒、三秒......一帮气势汹汹的便衣特务破门而入,强行带走何宝珍。

她这一走,也成了永别。

为了让工友们记住,他把名字改了

李立三同志故居位于醴陵市城区阳三石街道立三村,始建于晚清,原系他人产业,1891年为李立三的祖父所购置。占地面积2355平方米,建筑面积922平方米,坐东朝西,黄色围墙,八字柴门,门额题"芋园"。

李立三同志故居陈列馆"投笔效班侯工运领先锋"--李立三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展厅面积525平方米,展示了200余张鲜活生动的图片展板、230多件(套)饱经沧桑的文物资料、3处形象逼真的浮雕场景。展览共分为"渌水孕育忧国青年、工人运动杰出领袖、耿耿忠心为国为民、铮铮铁骨风范永存"四个部分,以李立三同志的鞠躬尽瘁的革命生涯为主线,通过运用图片、浮雕、场景及视频播放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李立三同志的革命生涯和历史功绩。

李立三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重要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他早期赴法勤工俭学,投身革命。他曾组织领导轰轰烈烈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领导和指挥震惊中外的上海"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和收复汉口英租界,参加和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

朽的功勋。

"立三"的由来

李立三1924年3月到达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公开使用的名字仍是李隆郅,其间曾用过"李成"、"李诚"等笔名,过了半年多才改名为"李立三"的。

其过程颇为戏剧化。大概是1924年11月,上海吴淞口成立工人俱乐部,要投票选举俱乐部负责人。为了同黄色工会作斗争,党组织安排李隆郅当候选人,担任俱乐部主任。

邓中夏与李隆郅在去吴淞口的火车上,谈论到这次投票选举的一些具体问题,邓中夏突然说道:"今晚上的选举,你的名字太文了,像这个'郅'字,工友们别说写,连认也认不得,是不是改为一个简单的字?"

李隆郅觉得邓中夏说得有道理,表示接受他的建议,改一改

自己的名字,但是一时又想不起改什么名字,便反问道:"那么改个什么名字好呢?"邓中夏也一时被问住了,于是,两人思考起来。

突然,邓中夏见车厢门口站着三个人,便脱口说道:"叫三立吧!笔画简单,工人好认,写起来也方便。"李隆郅听了,略加思索后笑着说道:"三立不好听,就叫立三好了。"

阁楼里的革命火种

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村部。1925年,毛泽东回到韶山亲手创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这一颗诞生在毛泽东同志故居阁楼里的革命火种,很快就焕发出巨大的革命能量,在韶山点燃了农民运动的熊熊烈火,并以燎原之势迅速遍及全国,在中国革命史乃至现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播火韶山别样红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他认为,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中共三大上,毛泽东郑重的提出了农民运动的问题,并负责起草《农民问题决议案》。

1924年年底,毛泽东致信上海国民党执委会,以"脑病"名义请假回乡"养病"。1925年2月6日,毛泽东偕夫人杨开慧回到韶山,深入群众,领导和开展农民运动,他们开办农民夜校,建立秘密农协,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工作,发现毛新梅、庞叔侃、钟志申、李耿侯等人政治热情和阶级觉悟高,在与从安源煤矿回乡的共产党员毛福轩商量后,决定把他们作为韶山的革命骨干培养,依靠他们去发动组织贫苦农民起来革命。

回乡播火种

6月的一个夏夜,就在上屋场毛泽东卧室阁楼上,毛福轩简单介绍了这四位同志的简历后,毛泽东亲自主持了入党仪式。宣誓完毕,毛泽东宣布中共韶山支部成立,由毛福轩任支部书记代号"庞德甫",直属中共湘区执委(即当时的湖南省委)领导。自此,韶山有了党的组织,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在韶山燎原。

特别支部成立后,在毛泽东的指导下,有步骤有重点的领导开展革命活动,通过"雪耻会"进行反帝宣传、在反动派手中夺取乡村教育领导权、开展平粜阻禁运动,这些斗争相继获得了胜利,狠狠地打击了土豪劣绅,大大提高了韶山农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信心。毛泽东从农民高涨的革命热情中,已感到一场不可抗拒的农民运动正在孕育着摧枯拉朽的革命风暴。

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的发展沿革

1925年8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后,中共韶山特别支部领导韶山人民继续开展革命斗争。到1925年底,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由最开始的5名党员发展到110多人,建立了7个支部,韶山特支随后升格为中共韶山总支;1926年4月,党员人数由110多人增加到230多人,毛福轩遵照中共湖南区委的指示,在总支的基础上成立中共湘潭(韶山)特别区委员会;1926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组织问题议决案》的规定,成立中共湘潭第一区部委会(后改银田区委),此时,中共湘潭地方执行委员会(即县委)已成立,其隶属关系改为中共湘潭地执委领导。

党组织的诞生与发展,谱写了韶山历史的新篇章,从此韶山

人民过去那种零散的自发的斗争有了指路明灯,荡漾的韶河水很快汇入了中国革命的洪流。

1927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的毛泽东实地考察湖南五县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写下重要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考察农运后,韶山党组织和区农协抓住机遇,马上召开各层次的会议,认真传达和贯彻毛泽东在考察期间的一系列讲话精神,韶山人民大受鼓舞,斗志更加旺盛,有力的促进了党建和农运工作的新发展。至1927年5月,韶山党组织已经发展到21个支部,党员人数增加到360

人。

但在1927年5月21日,长沙"马日事变"发生后,韶山的

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关系、党的集体活动中断达十年之久。中共韶山支部最早的5位成员毛新梅、李耿侯、钟志申、毛福轩、庞叔侃,都先后惨遭国民党杀害,"韶山五杰",名垂千古。

直到1938年1月,中共湘潭(韶山)特别支部在韶山冲青山坳毛月秋家恢复成立,特别支部隶属中共湖南省工委领导。

韶山的共产党人,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在党组织的创建-

-破坏重建--隐蔽--恢复的艰难曲折斗争中,英勇奋战,前仆后继;时刻发挥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平凡而又壮丽的凯歌。

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在湖南农民运动、秋收起义中大显身手,

直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从来没有停止过革命斗争,

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坚贞不屈的烈士。韶山这块只有247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在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有1700人献身革命,现在已正式认定为烈士的就有149位,韶山人民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懈努力。

中共小源支部:

画一面党旗,执一盏马灯,护一方平安

中共小源支部旧址位于岳阳临湘小源村棋子山下月亮湖畔,房屋坐西朝东,泥砖、木料、汉瓦结构,连三间民房,占地面积

80平方米,是棋子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代表性建筑之一。

1947年秋,中共长沙县榔梨区委派共产党员师兴生到临湘小源一带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发现这栋民房地理位置偏辟,当时便定为中共小源支部地下组织开展秘密活动场地。1949年2月中共小源支部成立后,有常盛华、陈新墅等多位同志先后在这里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941年初,国民党以"皖南事变"为开端制造了酝酿已久的全国性事变,劫波所及,地处湘鄂赣边苏区的临湘先后有30多名地下党员遇害牺牲。1941年5月至1947年秋,临湘境内的地下组织因遭严重破坏基本停止工作。

1947年秋,中共长沙县榔梨区委派遣地下党员师兴生、杜其生、易子富等来临湘小源一带,以佃田谋生为掩护,秘密开展党组织的恢复与重建工作。他们发现这栋民房位置偏僻,便将这

里定为开展秘密活动的场所。

1948年5月至12月间,在这里先后以口头方式吸收陈镜衢、陈新墅、常盛华、谭福先、谭福林、唐祥耀、童锡瑞、周仁福、张笑夫(张价)、吴丙生(吴应其)、唐福康等人入党。

1949年2月,中共小源地下支部成立,书记杜其生、副书记常盛华、组织委员陈镜衢、宣传委员谭福先,共有地下党员

13人。7月,常盛华、童锡瑞等步行至咸宁,秘密接应中共南下工作队安全进驻临湘,扎营小源黄板桥。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南渡长江。为迎接解放,中共临湘地下组织遵照党中央和湖南省工委的指示,组建地方武装,策反国民党军政人员,瓦解国民党临湘政权,为全县和平解放创造条件。小源支部收集了千针坪、小源一带国民党反动军政人员的活动情况,于1949年5月阻止了500多名被迷惑的群众去栗林杨家参加洪帮开坛的活动,避免了一次区域性的社会骚乱。开展二五减租、摸清敌情、监视土豪劣坤,以及护线护桥护路、筹粮支前等活动,为临湘的和平解放、土改镇反、兴修水利、改造荒山等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1949年7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临湘县城长安,临湘成为解放大军横渡长江后湖南第一个解放的县。一批从冀中老解放区抽调的南下干部进入临湘,与境内坚持斗争的地下党会合,共同组建了新的人民政权,临湘从此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49年2月,小源支部成立,地处白色恐怖下笼罩下的敌

战区,形式危及,为秘密发展党员,保证吸收党员过程不被发现,便在桌上置一盏马灯,照亮党的地下工作,墙上贴一面纸质党旗,穿上农民装扮的蓑衣,带上斗笠,开始宣誓,宣誓结束后,引燃一根火柴烧掉纸旗子,结束全部,保证不留痕迹。就这样,13人的地下组织逐渐形成。

小源支部的活动长期处于地下状态。虽然这间房屋地处偏僻,相对隐蔽,但在革命时期,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安全,时刻都得"谨小慎微",保持高度警戒。先辈们有时候需要在这里逗留,商量一些事,就点燃一支香绑在脚上,当香烫到脚的时候,意味着时间到了,议事便结束,就不能在此继续逗留。

一直到现在,小源支部旧址义务讲解员徐康炎大爷带领游客走到这里的时候都会点上一支香,以纪念先辈,并表达对这十三名先烈革命精神的崇高敬意。

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

龙山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茨岩塘境内,2007年10月正式成立,占地2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808平方米。目前纪念馆藏文物共221件,湘鄂川黔革命斗争史相关照片71张,其下管理的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共4处:其中茨岩塘3处(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红二、六军团兵工厂旧址,红二、六军团医院旧址),兴隆街1处(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下辖省级文保单位3处:龙山县革命委员会旧址,红二、六军团供给部旧址,红二、六军团随营学校旧址。

红六军团红十八师是中国工农红军最后出发长征的队伍。湘西龙山茨岩塘,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

1934年11月26日,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机关在大庸县(今张家界永定区)正式成立。后因国民党政府的残酷军事围剿和严密经济封锁辗转迁至永顺塔卧、龙山兴隆街,最后在1935年5月6日迁至茨岩塘。这个红色政权从成立到退出历史舞台共计395天,其中红军在龙山257天,在茨岩塘233天。这一时期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逐步进入了鼎盛时期。

为了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红二、六军团主动吸引了

30余万国民党兵力,极大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国民党集中40余万兵力围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或红二、六军团)。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主力决定从桑植刘家坪、瑞塔铺誓师突围,红六军团旗下红十八师则留守茨岩塘,牵制敌军,掩护红二六军团主力长征。这支队伍共4000余人,像一块磁铁一样把10多万的敌人牢牢吸引在根据地,向北佯攻为主力南下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935年12月8日,红二、六军团主力顺利长征后,完成掩护任务的红十八师奉命从茨岩塘开始突围长征。

二十三根麻纱

一个来自于江西萍乡,一个来自株洲茶陵。两个天南地北的人,却因共同的理想信念,在烽火岁月中相识相知相爱,他们用赤诚和热血在龙山大地谱写了一曲悲壮的革命赞歌!

方汉英,又名方献宇,出生于1912年。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慈桑县工作期间,因为为部队输送兵员、供给及时而多次受到省委领导的表扬。1935年5月,湘鄂川黔省委迁到茨岩塘,急需稳定后方。根据上级指示,6月,方汉英临危受命赶赴龙山担任第三任县委书记。

来到茨岩塘后,方汉英马上融入老百姓当中。他包上青布帕,穿上对胸衣,脚踏水草鞋,打扮成土家后生的样子沉到区、乡。在方汉英的带动下,农车、茅坪、兴隆街、茨岩塘、水田等地的

土地革命搞得如火如荼。广大翻身农民在"保卫分田粮的胜利果

实"、"工农武装上前线"的号召下,踊跃参军支前,妇女们也运粮草、抬担架、做军鞋、送亲人当红军。

方汉英的能力和才干,被时任妇女干部的段五姑深深地看在眼里。而英姿飒爽、清爽干练的段五姑,也深受方汉英的赞赏。两个年轻人的心,因为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长期的工作接触,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一起。

方汉英总是说,等打赢茨岩塘保卫战,等打了一个大胜仗再结婚吧。

板栗园战斗、芭蕉坨战斗......红军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而婚期却遥遥无期,段五姑掩不住心头的失落。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当段五姑讲起婚期的时候,方汉英指着天上的星星说,"你看牛郎和织女,一年只有一次相会的时候,就是因为他们斗争不彻底。我们都还年轻,现在形势十分严峻,你愿意因为我们的结婚而影响工作吗?等革命胜利了,推翻了压在我们头上的大山,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扰我们在一起了。"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