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46篇(第10/11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944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82分钟

三、结论

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培养青年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思政课教师身处立德树人的关键岗位,是铸魂

育人的中坚力量,必须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瞄准教学目标,以︶讲什么道理、如何讲道理:为导向找准教学发力点,精心

组织和利用好教学资源,运用生动的案例和准确的数据讲好思政课,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年学生解决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的思想困惑,努力培养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使命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在思政课上讲好中国故事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金钟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上涌现出的一个个中国故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生动的历史教材。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1]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一、讲好近代以来的中国故事,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探索的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既是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苦难史,更是中国人民奋力抗击外来侵略的不屈不挠、艰辛探索的奋斗史。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旧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种政治力量"你方唱罢我登场",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开展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开展的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无论是旧有的政治力量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还是新生的政治力量资产阶级,都没能解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根本任务。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尽管没能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胜利,但先驱者救亡图存的历史业绩不可磨灭,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能忽视。无数仁人志士为找到新的救国方案奔走呐喊。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文化思想,中国人民在艰辛探索中不断学习,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更加全面,对清政府卖国行径的认知更加透彻,对找寻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更加渴望。中国人民在艰苦斗争中赓续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精神血脉,坚贞不屈,奋起反抗,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义不独生、奋掷自沉"的邓世昌,"同仇敌忾、抵抗外侮"的三元里人民,"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的邹容,"不忍独善其身,

矢志兼济天下"的林觉民等。这些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支撑起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脊梁,进一步铸成中华民族的民族魂。这种上下求索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要教育引导学生不能忘记苦难历史。近代中国落后与苦难的历史是整个中华民族文明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既不能忘,也不敢忘。歪曲历史发展进程的本质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特点。要讲清楚近代中国蒙受苦难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腐朽。西方列强在经济上大搞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政治上大肆扶植和收买代理人,文化上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西方列强带给中国的绝不是进步和文明,而是痛苦和灾难。讲好中国苦难故事,教育工作者要用好这段苦难历史,引导学生在是非曲直面前保持头脑清醒,以坚定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评判历史,对中国近代以来的苦难史给予正确和全面的评价。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中走来,正是因为经受过被人奴役的苦难历史,崛起之后的中国和中国人民才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在国际事务和国际环境中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对话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胁迫。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指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悲惨屈辱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史。历经苦难的中国人民珍惜和平,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民族。"

第二,讲好中国故事,要教育引导学生坚持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是不懈斗争和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在同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者的压迫进行抗争中唤醒不屈不挠、上下求索斗争精神的历史。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能够为了民族大义抛头颅、洒热血,以一腔赤诚探寻救亡图存之路。不屈不挠既是一种坚韧不拔的品格,也是一种不懈奋斗的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不畏强权、敢于抗争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敢于斗争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支撑着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坚韧不拔、上下求索,从黑暗走向光明。讲好中国故事,教育工作者要激发学生的斗争精神,既要使学生敢于斗争,发扬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夺取伟大胜利;也要使学生善于斗争,练就过硬斗争本领,增长斗争经验。当代青年只有具备斗争精神,掌握斗争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站稳立场,才能在时代赋予的人生际遇中大有作为。

二、讲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故事,在党带领中国人民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凝聚思想共识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己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团结带领人民展开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面对军阀割据、满目疮痍的腐朽社会,与国民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为目标进行革命,使中国民主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建立起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赴国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出一条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光明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中华民族进入发展进步的新纪元。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国家工业化建设,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奋发有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复杂多变的风险挑战中勇毅前行,成功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从原来的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原来的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明确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要教育引导学生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总结出的基本经验。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教育工作者要引导青年学生秉持"人民至上"理念,站稳人民立场,将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与实现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青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

张思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雷锋、焦裕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孔繁森等向青年一代诠释了何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善于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穿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将思政课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第二,讲好中国故事,要教育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奋斗。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守人民立场,并在不懈奋斗的实践中践行。奋斗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品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得到更加强有力的彰显。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话语中对当代青年发扬奋斗精神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中国青年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接续奋斗。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引导学生坚持奋斗本色,发扬奋斗精神,把奋斗创造幸福的"奋斗幸福观"落实到具体行动上。风好正扬帆,奋斗正当时。时代赋予当代青年难得的人生机遇和广阔的施展平台,中国青年要勇立时代潮流,搏风击浪,争做时代的弄潮儿,在中国大地上书写崭新的人生华章。

三、讲好新时代以来的中国故事,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历史中汇聚磅礴伟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历史,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逐梦史。新的历史方位赋予中国共产党新的使命任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新征程上不断前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伟大胜利。"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北斗"组网

无论是在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上还是在文化产业、教育等"软实力"上,中国都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强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党中央统筹全局,强化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国人民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上下一心,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形成了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是当下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最为亮丽的精神标识,也是对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有力彰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在脱贫攻坚战中,无数党员干部扎根基层,带领"老、少、边、穷"地区群众创造财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原本偏僻贫穷的农村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少村庄还被打造为旅游景区和新型产业平台乡村振兴示范区,中国人民真真切切地过上了幸

福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要教育引导学生胸怀伟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激励中国青年昂首阔步、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思政课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思政课教师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开展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时代发展大势中讲好中国故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党在新时代的使命任务,讲好"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我们将要做的事情"这两个大问题,把握时代规律,锚定时代方向。"行百里者半九十",实现民族复兴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风险和挑战,既不能忽视客观规律而急躁冒进,也不能疏忽懈怠、麻痹大意。教育工作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在教学中引导青年学生全面把握民族复兴发展规律,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蓝图中积极作为。

第二,讲好中国故事,要教育引导学生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自信才能自强,守正方可创新。自信自强是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深切认同和主动坚守。自信自强始终是中国人民团结主动、阔步前行的精神力量和支撑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动力源泉。思政课教师肩负铸魂育人崇高使命,要善于将中国之自信、民族之自信、时代之自信、理论之自信、复兴之自信融入教学活动中,推动自信自强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实现思政课"育人"和"化人"功能,既要确保教育方向正确,又要准确切中时代脉搏。思政课教师要立足实际、面向时代,将理论知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素养和理论储备,为民族复兴大业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四、小结

教师要在思政课上讲好中国故事,用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承载观点,用感人肺腑的故事传递真情,从而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理想与信仰的认识,对奋斗和担当的理解、对梦想和未来的憧憬。思政课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精心挑选故事素材,注意把教材上要求的、老师擅长的和学生爱听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讲故事。特别是要善于挖掘、提炼、加工并讲好"以小事讲大道"的短故事、小故事,切忌长篇大论讲故事。思政课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

和规律,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媒介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要善于通过提炼观点、总结反思等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学生从生动的故事中领悟故事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效果最大化。

在着力"六个结合"中展现"大思政课"的善用之道

王岩、郭凤龙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关涉"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为高校思政课改革把稳了"方向盘"。立足立德树人的使命要求,贯彻落实"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既要重视"大"的特色,又要注重"善"的手段,从小处着手。"思政课"之"大",源自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与时俱进的党的创新理论,源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发展大势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大课堂;"善用之"之"善",最本质的特点在于"跟现实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时效与实效的结合、教书与育人的结合。从"善"来把握"大"要精准"小",从"小"坐实内功,从"小"着力方法,从"小"凝练艺术,从而练就一种"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睹始知终、见微知著的教学能力,达到"跟现实结合"的"善用"之道。"六个结合"之"小"包含着内容之丰富、孕育着思想之深刻、体现着方法之精致、展示着功力之扎实。因此,思政课要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讲好思政的"理论大课""实践大课"和"人生大课"。

一、教学内容的严肃性与教学方法的鲜活性相结合

思政课之"大"在于立德树人的时代大任。思政课是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思想洗礼,以塑造正确的价值观、锤炼坚强的意志、培养健全的人格的关键课程,是为了"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艰巨使命使思政课区别于其他专业课程,较强的思想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教育的严肃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学语境和言说方式必须要有自己的定位。但是,思政课说到底是"课",时代发展的形势与任务赋予思政课教学内容以严肃性,而鲜活的教学方法是确保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因此,在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和教学方法的鲜活性相结合的善用之道。

严肃的教学内容是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底色。思政课教学必须始终坚持"内

容为王",教学内容的选择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鲜明的政治性、透彻的学理性、彻底的思想性、强大的真理性规制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严肃性。近年来,面对花样多变的教学形式对思政课思想性的削弱、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对思政课政治性的消解、知识结构的碎片化对思政课理论性的降低,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思政课教学必须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开展,这就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严肃性之所在,向广大青年学生讲清楚这个道理是关键。但是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并不等于强制性、固定性,方法的鲜活性可以为教学内容注入"营养液"和"催化剂",使思政课能够以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入脑入心。

教学方法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教学不是"传教士"式的照本宣科、更不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而是讲故事与讲道理的统一。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既要故事伴着道理讲,凸显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和学理性,又要道理伴着故事讲,彰显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鲜活性,避免形式大于内容的"一边倒"。一些教师为了改变思政课"枯燥乏味"的论调,本着"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的初衷,却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了"泛娱乐化"的现象。一方面,在追求时尚话语和理论通俗化中走向庸俗化,偏离政治性和学理性。一些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教学模式,偏离了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遮蔽了教学内容的严肃性,与立德树人目标背道而驰。另一方面,陷入灌输与启发的极端实践困境。一些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启发性"而忽视必要的理论灌输,使学生在"舒适快乐"的教学环境中结束了思政课的学习。同时,也存在着一味对学生进行"大水漫灌"式的理论说教而缺乏"精准滴灌"有温度的方法,照本宣科、自言自语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在思政课堂上并不少见。

思政课教学不仅要为学生"扣好扣子",也要使教师"走对路子"。"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④讲道理就是要讲人类社会发展的道理,厚植道路自信;讲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道理,坚定制度自信;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塑造健全的人格。要将道理"讲深"

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展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严肃性、政治性、规范性;将道理"讲透"就是要建立思政课的知识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呈现思政课的系统性、全面性、一致性;将道理"讲活"就是要以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展示思政课方法的鲜活性、生动性、灵活性。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讲透真理的味道之甘甜、信仰的力量之磅礴的救国志向;以"半条被子"的故事讲透军民的鱼水情;以"'腰缠万贯'讨米人"的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艰苦奋斗精神 通过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大思政课"视域下,面对"立德树人"的时代大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小处着手达成善用之道。既要以科学的理论、明确的立场、严密的逻辑和严谨的表达"讲道理"说服人,又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①,以"讲故事"感染人,实现思政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使理论教育与情感渗透同频共振。

二、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实践素材的生动性与网络多样性相结合

思政课之"大"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思政课聚焦"两个大局"和"两个一百年"的时代背景,彰显出世界观的科学性、人生观的正确性、价值观的先进性,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求真与求善、求美的统一。因此,要构建理论有深度、践行有力度、思考有广度的思政课,务必要巧妙做到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实践素材的生动性与网络多样性的统一。以"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教育场域,发挥课堂教学拼实力、实践教学增动力、网络教学添活力的"三课堂"相结合的善用之道。引导学生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让思政课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同行,真正发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

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置身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全球化的世界视域下,校园"桃花源"和"象牙塔"的围墙和边界已被打破,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角逐场。因此,必须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讲原理、讲规律、讲思想,核心是讲

道理。以马克思主义真理确立学生的信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遵循,学深、悟透、读懂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蚀。网络教学是充盈思政课教学的新场景,它最大优势就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通过聚焦一个知识点和教学点进行微而深、小而精、细而全的讲解,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课,依托学习强国、网易公开课等网络平台优势直面当代世界、新时代中国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使思政课不受时空限制而达到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实践素材的生动性体现在实践教学的"体悟"和"践行"中。思政课教学要与现实相结合,一方面要做到"引进来",即要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生态文明建设等党的百年奋斗成就为素材,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增强志气、底气和骨气。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即"利用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教学"。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将学生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用,以实践教学反哺理论知识的空缺,使理想信念进一步升华。鉴于此,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务必要巧妙地做到三个课堂的完美结合。

在思政课教学中,三课堂"各显神通"助力思政课的实效性。其中,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为思政课教学强内力、挖潜力,构建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实践教学是必然要求,为思政课教学增动力、聚合力,创设知行环境和凝聚力量;网络教学是重要环节,为思政课教学添活力、提效力,创造辅助平台和更新技术手段。三课堂各有千秋、相辅相成,构成思政课教学的场景。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网络教学越界而导致的"泛网络化"和实践教学落实不力而导致的"放羊"现象,这使思政课教学失去了"真温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出现"泛网络化"倾向。一些思政课教师对网媒工具的过度依赖造成以"放映"代替必要的灌输、以"白板"代替黑板、以鼠标代替肢体语言、以"弹幕"代替提问,匿名化的交流、虚拟化的身份、符号化的手法降低了思政课的温度,弱化了教师的权威,而使思政课教师不善于或没有自信"讲道理"。网络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是不可使用,关键是要避免粗制滥造和过分倚重,做到精品打造、适可而止。另一方面,一些教师打着实践教学的名号却对学生实践轻指导、弱参与、虚管理,全程学生自行组队、自己联系实践基地、撰写实践报告,使实践教学流于"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导致学生一无所获。更有甚者,以课

堂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参与感为由,缩短、占用课堂理论教学时间进行实践,在学生没有清晰、完整、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的背景下开展实践教学,背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思政课教学收效甚微。实践教学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需要"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大纲,坚决避免实践教学娱乐化、形式化、表面化"。

"大思政课"的善用之道就在于将社会大课堂的鲜活素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构建"课堂引领、理论深化、实践感悟、网络渗透"相融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协调好三课堂的比例关系,贯彻落实"三全育人"协同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学有专攻的特殊性相结合

思政课之"大"在于思政课师资的大整合。思政课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是传授知识、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实践平台,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摇篮。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关键。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中提出,"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教师岗位,制定计划加快配齐建强专职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应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或相关学科背景;新任专职教师原则上是中共党员"。政策的出台,使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春天。2019年3月,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面对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跻身"马列圈",如何"转型"实现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学有专攻的特殊性相结合的"善用之道",成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问题。

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是指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思想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这是上好思政课的有效武器。而学有专攻的特殊性是指师资整合中转型的思政课教师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上好思政课。近年来,高校面对思政课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刚性指标,通过人才引进、转岗专任和聘用兼职教师等措施迅速扩充思政课教师队伍,"截至2021年年底,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12.7万人,较2012年增加7.4万人,比2018年增加5万多人,队伍配备总体达到师生比1∶350的要求。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年轻化成为发展新态势"。面对教师数量的突增,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欣欣向荣的

表象背后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一味追求"量"的达标而忽视"质"的保证。一些高校面对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刚性要求,在对外招聘、教师转岗工作中,放宽条件限制、减少考核要求、降低准入门槛,使思政课教师队伍出现结构失衡、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其二,队伍建设"急功近利",忽视思政课教师练就"内功"的本领。思政课教师年轻化成为新态势,而一些高校由于思政课师资短缺,对于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赶鸭子上架",急于求成,却忽视了青年教师从学生本位到教师本位的身份转换问题。在被迫站上讲台后,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短时间内难以达到思政课教学要求,难以胜任思政课学科建设,难以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要求,影响思政课教师的梯队建设;其三,师资整合中的思政课教师转型困难。因跨学科的专业背景而表现出两个极端,一些思政课教师感到原来的学科被荒废,又因无法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学科知识结构而感到困惑和迷茫,从而失去学科自信和专业自信;还有一些冠着思政课之名对原来的专业或者自己熟悉的领域高谈阔步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边缘化。毛泽东曾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但是,思政课教师"多而不优"的现象却反映出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不扎实、专业素养不牢固和人文素养不达标的问题。因此,应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练就内功的本领,从"小"着眼,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处理好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学有专攻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大思政课"提倡全员育人,要形成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一些高校将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或者有理工科背景的教师纳入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思政课教师的视野、壮大了思政课教师的队伍、提升了思政课教师的站位,使思政课教学思维方式不断创新。但是"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教师要成功转型成为思政课教师,必须立足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学有专攻的特殊性相结合。一方面要功底扎实。来自不同学科背景和职业背景的思政课教师要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体系,通过深入学习和研读本科到博士的六本思政课教材,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框架和思想体系;通过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

通过关注马克思主义学科前沿的理论热点、社会热点和时代热点问题,培养敏锐的观察问题和辨别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政治意识,强化政治底色。思政课之"大"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此必须厚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锻造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架构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要实现转型。政治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思政课教师,要发掘自身原有专业的优势,实现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如有历史学学科背景的教师,要善用"大历史观"引导学生建立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政治认同,实现历史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相结合,以坚定历史自信,用宏大的历史视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大思政课"视域下,面对全员育人主体来源之广、专业之泛、技能之全,要以小为抓手,关注思政课教师队伍自身建设。转岗和跨学科的思政课教师不是对原来专业和背景的完全抛弃,而是扬长避短、实现原来专业在思政课中的创新发展,是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学有专攻的特殊性相结合的践行。只要有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③,思政课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使命就一定能够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四、教材体系的原则性与课堂把握的灵活性相结合

思政课之"大"在于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与时俱进的党的理论。自高校思政课改革的"05方案"实施以来,思政课课程建设逐渐系统化和科学化,思政课教材结构设置不断合理,体系设置不断完善,内容设置不断更新健全,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思政课采用国家统编教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中心内容,以中国近现代史为历史观照,以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任务,成为彰显时代精神、融汇时代知识的重要载体,这是思政课教材体系的原则性所在。但是,教材并不等于教育本身,更不等同于教师。思政课教师需要使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理体系,在课堂的"实战场"上使思政课有血有肉、有理有据、有声有色,这是思政课的"善用之道"。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统编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同时也不能简单照本宣科"。因此,教材体系的原则性与课堂把握的灵活性相结

合的原则,对思政课教师融会贯通的境界、巧捷万端的备课本领要求非常高:要能够直面当前国际国内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高超的教学艺术使思政课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

思政课教材体系规范性、系统性、权威性等特征决定了教材内容的表述不那么鲜活生动,难以兼顾所有学情,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在坚持教材体系原则性的基础上实现课堂把握的灵活性,实现因材施教。但是,思政课教师在转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到位、教学思想因循守旧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课堂教学唯教材论。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依据,思政课教材内容体系本身比较庞杂,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没有对教材的全面把握,既想面面俱到,又往往"蜻蜓点水","大水漫灌"式教学导致学生把握不住重点。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关注"教"而忽视"育",拿着教材当"宣言书",甘作教材的"复读机",教学素材引用"配方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从而滋生思政课枯燥无聊的论调。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脱离教材。个别思政课教师游离于教材之外,对于自己擅长的部分高谈阔论,对教材体系没有整体的把握,导致思政课"天马行空"。

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教材体系的原则性与课堂把握的灵活性相结合,从小处着手,认真做好教学中每一个细微环节,使教材体系"顺理成章"地向教学体系转化。面对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变化,要实现教学内容与时代同步、教学方法与时代同频,就需要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的"小"处做起,做到常备常新、常学常新。其一,备教材,就是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既要备"有字之书",也要备"无字之书"。"有字之书"是指国家统编的思政课教材,这是课堂教学的理论之本,是原则性所在。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对教材内容有宏观的把握,读熟教材、吃透教材,从而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理论教育完整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无字之书"是指教学素材的应用要与时俱进,要与现实紧密结合。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②社会生活处于不断的变动中,是与时俱进的、绝对的,而思政课教材的编写和更新是相对的,思政课教师要深入把握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要关注社会现实、洞悉时代前沿问题,不断"充血"和

"蓄水",善于将社会中的鲜活事例转化为教材体系的补充。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善于发问与疫情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观察力,将伟大的抗疫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其二,备学生,就是要实现教学体系向教学话语的转化。教师要探索话语转换模式,做好学生的"翻译官",将规范严谨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形成"情理交融"的教学艺术。毛泽东曾经说过:"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③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尽量做到表达生动形象,既要避免一味迎合学生的"口水化",又要避免"强制化",在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特点和理论旨趣中,创新课堂教学的话语模式,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和自觉的行动力。话语是思想的表达,说到底思政课教师必须以深厚的学术底蕴、扎实的理论功底、专业的教学素养说服学生,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④。其三,备教法,就是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课堂教学过于灵活,就会失去原则,偏离思政课教学的目标而失去本真、失去规律;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原则,就会失去温度,疏离学生而失去针对性和亲和力。因此,思政课教学既要坚守原则和底线,防止异质性的存在而导致"高级黑"和"低级红",又要在坚持原则性的基础上革新教学内容,不断灵活应对现实问题,抓住核心问题。总之,教材体系的原则性与课堂把握的灵活性是相辅相成的,原则性决定了灵活性,灵活性又反作用于原则性,要在二者的统一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思政课教材体系是教学目标的载体,肩负着使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任务,贯穿着思想价值引领的作用,这是原则性所在,不容偏离。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教材出发而不拘泥于教材,依据形势变化,以生动的语言、灵动的手段和鲜活的案例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转化,从而形成教材为教学服务、教学反哺教材的良序循环,推动思政课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五、教育技术的先进性与教学手段的传统性相结合

思政课之"大"在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大环境。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①。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

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②。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数据端的普及,思政课教学日益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向。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性、便捷性、形象性等特点,使思政课教学"花样百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思政课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价值观的引导,是社会理想的树立,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更是人格魅力的塑造,这种彰显"温度"的人文情怀绝不是冷冰冰的技术操作所能完全代替的。新时代的思政课,如何做到教育技术的先进性与教学手段的传统性相结合的"善用之道",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教学手段就是"教学活动借以展开的物质条件,特别是教学的物质技术方面,如黑板、粉笔、多媒体、网络技术等"③。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手段的物质条件,打破了时空的场域限制,通过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方式给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活力,使思政课走上了"全媒体""人工智能"等现代化道路。新兴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热话题",不禁引发相关的"冷思考",曾几何时,"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既是教师的美誉,也是教师的标配。④但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过度使用逐渐消解了这种极具感染力的人文情怀,并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盲目跟风。现代教育技术本应是思政课教学的辅助手段,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工具,但是一些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却本末倒置,将新技术的应用当成了教学目标,用纷繁芜杂的文字、图片、视频、音效等多媒体课件形式代替了规范的教案、标准的板书、优雅的肢体语言和构思巧妙的演讲,忽视了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的训练,瓦解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育。华丽的形式、高端的技术、多样的素材喧宾夺主,让本该冷思考的问题成为学生热情高涨后的彷徨和踌躇,其虚幻性时时挑战着学生的心灵。盲目跟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式使思政课意识形态的引导和价值观的培育功能微乎其微,既丢了信仰,又失了温度。另一方面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盲目固守。"拘旧方不可疗新疾,居夏日不可御冬裘",传统教学手段伴随着整个教育史的发展,之所以经久不衰固然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但是盲目的固守则会产生与学生交流的鸿沟。现代的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网生代",教师以"传道授业"的姿态登上讲台,加之在知识体系的完备性、理论认识的深刻性、教学艺术的丰富性等方面相对欠缺,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而丧失学习的动力。

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无论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盲目跟风还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盲目固守,都会使思政课失去实效性和亲和力。新时代,要始终坚持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发挥思政课的"靶向"功能,为国家培育时代新人。

要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就是要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秉持"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的原则,做到虚实结合、以虚补实。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稳扎稳打,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如果说教书是知识的传授,那么育人就是人文情怀的培养、人格魅力的塑造。面对面的交流是人与人沟通的最佳方式,通过最基础、最一般的、最具象的教学手段的挖掘,比如一套好的课件、一章规范的教案、一手标准的板书、一堂精彩的课程、一节鲜活的微课、一套优雅的肢体语言、一个构思精巧的演讲、一篇实用的教改文章,都是教师呈现给学生的生活态度、社会理想、思想价值、情感导向和生活境界,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真正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技术素养与能力。教育手段的信息化和技术化是与时俱进的表现,是大势所趋。作为思政课教师,既要避免受技术的奴役,又要避免思维固化而停滞不前。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素养,坚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用马克思主义辩证观点去看待问题。在适应教学技术革命的同时推动课堂革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大思政课"视域下更要注重思政课教学的小细节,切莫因为技术而消解了情怀,因为工具而失了温度。思政课是教人求真、向善、尚美的过程,真善美的追求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要守正创新,既要思维新也要情怀深,既要避免"新瓶装旧酒"的乏善可陈,又要追寻"旧瓶装新酒"的历久弥新,这就是教育技术的先进性和教学手段的传统性完美结合的善用之道。

六、教学方法的散在性与教学理念的统一性相结合

思政课之"大"在于思政课教师追寻"大先生"的情怀。思政课能否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能否达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起到了举旗定向、掌舵领航的作用。毛泽东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对于思政课而言,教学就是过河,方

法就是桥梁。一个好的思政课教师要将教书育人当作一项事业,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育理念,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到更高层次的教育理念的梳理,再到教育思想的最终形成,"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断追求,要有敢作思政课"大先生"的自信和担当。

坚持教学方法的散在性与教学理念的统一性相结合,要聚焦"立德树人"的使命任务,打造更多让广大学生听起来能"解渴"、学起来引"共鸣"、品起来增"回味"的高水平的思政"金课",这既是标准,也是要求。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又要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进而形成教学理念。但是目前依然存在使命的神圣性与现实的失范性之间的矛盾,如一些思政课教师只是将教学当作谋生的手段,沐着"思政课春天"的阳光,安于现状而不愿突破"舒适圈"。他们以完成任务的心理应对思政课教学,将"照本宣科"作为教学方法的摹本,对"灌输与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和政策熟视无睹,长期处于倦怠状态,既无与时俱进的知识涵养,又无守正创新的教学实力,更何谈追求思政课"大先生"的情怀。还有一些思政课教师受绩效考核和利益驱动,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本末倒置,往往将重心放在高回报率的科研上,而对教学应付差事,既不愿花心思进行教学方法的钻研与探索,也不愿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使教研与科研分离而忽视对学科建设的贡献。教师队伍中这种水平参差不齐、观念安常习故、方法因循守旧、思想停滞不前的现象,成为思政课改革的桎梏。突破思政课的藩篱,就要以思政课"大先生"为师德师风师范引领,以大胸怀、大情怀、大视野感染学生,以开朗的性格、自律的人格、完善的品格浸润学生,以走出小我、走向大我、塑造自我达成以身示范。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之课,因此"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思政课"大先生"是时代要求、实践指向和命运使然,更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善于整合散在的教学方法,总结有效的教学经验,形成完整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奔赴"大先生"的教育愿景。一方面,在思政课教学中深入探索、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善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积极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堂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组织课堂实践。"②摒弃单纯的理论灌输、PPT展示的固式思维,探究有效

运用专题教学、问题式教学、实践教学、案例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重教学方法,发挥教学方法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处理好思政课政治性与学术性、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辩证关系。探索以"思维助产术"为主要特色的启发式教学理论与方法,重视对学生良好思维方法的训练、严密论证方法的启迪和深层次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需求侧",实行教学的"供给侧"改革,自觉地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采取适应大学生特点、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打造可资借鉴和推广的"金课"。如在原理课教学中,采用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够用有趣的故事、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的思考,又能够寓道理于故事之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贯彻启发式教学理论。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散在性要升华至理念的统一性。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始终秉持"教学是立足之本,科研是发展之源,学科是强大之路,创新是进步之魂,育人是为师之道"的课程建设理念。"高校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

③教育本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总会遇见自己的"兴奋点",它可以是一个观点、一个方法,甚至是一个思考,并在学生的催化下实现其思考总结和升华,形成相关的科研成果,以科研论文、立项课题、出版专著的形式产出科研成果,然后再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构建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机制。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总结整理教学的方法和规律,不断升华和凝练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秉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大格局。

"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课教师要扎实涵养教学基本功、守正创新教学方法、触类旁通教学理念,从教书育人做起,从传道授业解惑做起,以"四有"好教师为标准,以思政课教师的"六要"为要求,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棵草去"的精神争做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大先生"。

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思政课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叶本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的现场教学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和结合现实的基础上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新时代办好思政课提供了科学指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坚守红色基因的底色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密码、初心原点,是共产党人攻坚克难历程的凝结,是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的显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结晶。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办有特色的思政课,就是要从红色基因中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明理增信崇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

首先,要传承好红色精神。先进的精神文化对社会发展进程具有先导性和指引性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传承。这些伟大精神历久弥新,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引领着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方向。办有中国特色的思政课,必须深刻认识到党的红色精神谱系的育人价值和作用,不断挖掘和拓宽红色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渠道和路径。

其次,要利用好红色资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每个地区所拥有的丰富红色文化遗产,是党领导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奋斗历史的鲜活再现。办有特色的思政课要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把红色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整合红色资源、凝聚红色力量,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打造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强化其教育功能,

科学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与交流,把红色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让红色基因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最后,要讲好红色故事。红色故事展现了历史的真实力量,真实的力量最能打动人心。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讲好红色故事,素材的选取要注重其精神内涵、情感温度,并把红色基因融入进去,进行再创造、再转化和再提炼;教学的形式要创新,使学生成为讲述的主体,让其在互教互学中产生共鸣,提升参与感,让思政课堂焕发新活力;讲好红色故事,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开创未来,要注重挖掘红色故事的时代价值,从红色文化故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二、凸显学科建设的特色

扎根中国大地,办有特色的思政课,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落实到特色上。特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生命力。要大力倡导和推进不同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立足学校学科优势、准确科学定位,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思政课,为思政课增添亮色。

利用好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要激发学校创造性,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特色校史资源,发掘学校自身的文化底蕴,发挥好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结合专业特色、学科发展历史、发展前景,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各个方面彰显学校特色。把专业教育和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依托学校特色打通学科和学科之间的经络,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

"两张皮"问题。同时要考虑到文科、工科学生思维模式差异、对思政课教学接受程度不一,结合国家对人才培养需求和发展的方向,鼓励探索多样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追求差异化卓越,因材施教、精准育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漫灌"和"滴灌"融合起来,坚持思政课教学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及教学规律,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推进学生动起来、思政课堂活起来、教学实效强起来。充分利用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背景、教学资源,营造全时空、全过程育人环境和氛围,进一步扩展思政课的教育空间。马克思指出:"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手段和方法,教育应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政课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既有文化素养又有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聚焦"两个大局""两个一百年"时代背景,面向社会实践,立足中国实际,以时代为观照,把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奇迹的现实答卷转化为思政课的生动素材,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思政金课。注重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手段因势而新。新时代背景下,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迅速发展,办有特色的思政课,就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媒体、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和创新思政课的媒介载体、教学方式,增强思政课的生动性、前瞻性、实效性。

三、永葆为党育人的本色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思政课,就是要牢牢掌握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权。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政课建设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把好"总开关",筑牢思想防线,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办好思政课是各级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鼓励党委书记、校长等领导主动带头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师比其他任课教师有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政治意识、更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洞察力。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讲好思政课,弘扬正能量,注重发挥思政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教学改革创新中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思政课作为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在学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正确引导学生牢记时代担当和历史使命。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

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立足基本国情,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贺立林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坚定弘扬者,一直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创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提出要"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因此,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契合性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工作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历史底蕴的基础上,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以此为前提,挖掘二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深度契合,为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提供可能。

(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包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深刻表明了高校思政课必须直接承担和完成立德树人这一历史使命。针对大学生在成长成才期间面临的思想、政治、道德领域的问题,要引导他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民主法治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培养有理想人格的道德人作为最高追求,修身立德是古代先贤始终践行的行为准则。《中庸》中提到,"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矣"。从修养自身出发,到影响和治理他人,再到治理天下的演变逻辑,充分体现了个体内在的德性培养需要为外在的社会道德秩序服务的基本理念。可见,其价值取向是培养有道德,胸怀天下,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

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身立德"的追求,从根本上都遵循以"德"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两者的教育旨归统摄融贯

的是培养从实现自我到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转变的人,"立德树人"是对"修身立德"的历史继承和内在要求。

(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绵延千年的过程中饱经风霜却屹立不倒,展现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蕴藏其中的自强不息精神品质更是在高校思政课的教育内容中得到了集中有效反映,并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育内容,以一条主线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始终贯穿其中。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列强的欺辱和压迫,展望未来,我们已经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上扬帆起航。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发生如此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取得巨大的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始终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及百折不挠的坚韧品质。

自强不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崇尚的精神品质,《周易》中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知识分子对君子提出了自强不息的基本要求,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积极追求人生的进步、激励自我奋发向上,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也依然要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永不放弃的心态抵御克服。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品质,自强不息被深刻反映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使当代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

(三)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

回顾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汇聚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包括有教无类、以德为先、循序渐进、学思结合等,最为典型的知行合一教学方法更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借鉴启示意义。

高校思政课的本质是价值-信仰教育"。从政治、知识和生活的基本维度出发,以大学生政治立场的站位、客观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帮助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4]为价值归旨。以此为指引,高校思政课始终遵循着理论认知、价值认同、实践养成的基本规律,从大学生的基础认知入手,以他们的实践养成为目标,充分体现知行合一的逻辑结构。

《大学》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

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明确"求知"与"力行"的基本内容为出发点,通过构建一种积累式、渐进式、发展式的修养模式,达到实现理想人格的目标境界,这也就内在地决定了个体在修养自身时需具备知行合一的精神品格。王守仁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既充分肯定了知与行不可分割的联系,又强调了二者同步并进、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

高校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彰显知不离行、行是知成的"知行合一"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弘扬,对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历史的流变积淀而成,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并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创新高校思政课的现实需要,也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

(一)创新高校思政课的现实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越千年、历久弥新,蕴含了丰富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思想文化基因。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历史节点,高校思政课亟须推陈出新,提质增效。在此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能为高校思政课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对于提高高校思政课创新性、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大意义。

以爱国主义教育与仁爱和谐思想为例,《大学》中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递进式的人生抱负,反映了将个体的前景、家庭的未来、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休戚与共的内在本质,深刻要求独立个体从单纯的"小我"中得到解放,将目标转向心怀天地境界的"大我"。同时,它始终强调国家、集体利益的得失,为民为国的担当奉献精神。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讲授,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充分领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爱国情怀。同时,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对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崇仁爱、讲究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思想精华,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基本主张,根据情感的亲疏有别,实现从个体对父母、兄长的爱亲扩展至朋友、百姓,最后达到"泛爱众"的境界。将孔子的仁爱和谐思想置于高校思政课的课堂,不仅能够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资源,也对于当代大学生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具有重大启示意义,帮助他们调节个体内在的道德情感,践行积极的道德行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因此,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政课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目的就是要使高校思政课更加生动鲜活,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

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总结了时代发展的特点,在践行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三个自信"基础上提出富有创新性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孕育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我们必须予以总结,并加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积淀,有其独特的精神标识,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又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和源泉,因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给予我们的重大课题。由于高校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辩证统一的内在关系,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坚持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主体地位不动摇,通过课堂讲授,不断加深和巩固作为教育对象的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践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历不断探索、实践和发展的过程。同时,必须坚持从多角度、多方面完成这一任务。因此,尝试从融入的内容、方式、主体几个层面入手,寻求二者有机融合的对策。

(一)高校思政课要科学规划融入内容,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整合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繁多且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科学合理选取融入内容,发挥文化选择整合的独特功能,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价值导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括提炼、突出重点。

首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丈夫"人格,能够激励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终生。其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和精神鼓舞作用,培育和巩固家国意识与民族责任感,增强爱国情怀。最

后,强调道德情操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就是道德文化,修身立德是中华民族始终践行的教育理念,能够引导大学生修养身心,不断提高道德境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高校思政课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化作用

高校思政课必须通过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化作用,激励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崇高的人格。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重视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课堂,比如在讲授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儒家知识分子追求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和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并相互分享看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使大学生充分领略爱国主义,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与教化。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大学生走进博物馆、文化馆、书院、历史古村、家风家教示范基地等文化文物单位,使大学生在亲身体验的社会实践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高校思政课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

作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其主体地位,在积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引领作用的过程中,加快推动二者的有机融合。

首先,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蕴藏其中的价值理念、思想精髓对高校思政课教学依然具有重大意义,能够激励和鼓舞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其次,鼓励大学生积极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义、理、智、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将其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使他们学会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营造友善和睦的校园氛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从内心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自觉转化到实践行动中,才能实现高校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融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策略探析

侯晨晨

当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影响的背景下,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重要意义。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理论遵循,加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能力,进而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举措之一。思政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按照"三进"工作的要求融入思政课,是加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一项全局性和紧迫性的任务,自2020年9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有效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以来,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制定出台了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措施。然而,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贯彻落实《指导纲要》要求,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思政课堂的有效实施过程中面临三个紧要问题。第一,如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在思政课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合理有效地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所涉及的十六个领域的丰富内容?第二,如何使总体国家安全观和高校思政课内容有效融合?第三,如何让当代大学生深刻领会个人命运与民族、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具备总体国家安全观实践能力?为此,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还需要从多方面发力。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