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46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944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82分钟

目 录

1.华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曲晓鹏:

"八个统一"精神引领下思政课创新模式探索 1

2.张劲松、刘惠燕:

"大思政课"必须准确把握"事、时、势" 9

3.李钰清、黄芳:

"大思政课"理念的三重逻辑 14

4.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林龙、马浩冉:

"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进路探究 20

5.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世阳:

"六位一体"的"大思政课"建设模式探索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29

6.任志锋:

把爱国主义教育这门"大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 38

7.湖南理工学院卢先明:

党的创新理论怎样融入思政课教学 44

8.顾海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高校思政课教材建设'高端学术研讨会"笔谈党的二十大精神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要求 46

9.秦书生: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49

10.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崴浩、郑育琛:

党史学习论析: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融入高校思政课为例 55

11.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汪园超:

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专题教学实践 65

12.长沙卫生职业学院韩丹丹:

高校思政课讲好红色故事的瓶颈及突破路径 70

13.陈慧、李芳: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逻辑理路 77

14.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宋奇、杨亚蒙:

关于在国有企业中推进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研究 85

15.李佳颖:

红旗渠精神融入河南高校思政课探析 93

16.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王耀媛:

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99

17.鲁新民:

讲好"爱国主义"这堂思政课 105

18.周荷秀:

讲好"家国情怀"这堂思政课 110

19.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赵锋:

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大思政课" 115

20.牡丹江师范学院范文婷: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索 121

21.扬州职业大学钱国平:

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建设路径探析 127

22.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陈明青:

牢记嘱托上好"大思政课" 133

23.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刘平:

论新时代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理路 137

24.黄德雄、陈宝: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原则和路径 143

25.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着力点 153

26.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楠:

善用"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155

27.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一博:

善用"大思政课"讲道理:南开大学十年苏区实践的探索与经验 162

28.成都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罗芳芳:

思政课教师讲好"四史"的思路探讨 171

29.孙赫: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75

30.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万小燕: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181

31.桂林理工大学蒋晓俊: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要义 187

3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郑彦妮: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194

33.王娇、王仕民:

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刍议 201

34.韩冰、曹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206

35.黑龙江财经学院金德龙:

新时代背景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215

36.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边凤花:

新时代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究 221

37.包美霞: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探析 229

38.内蒙古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菲: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 237

39.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殷培凤:

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43

40.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王沂: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策略与路径 250

41.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叶季夏: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

有使命担当习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期望及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目标256

42.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钟哲:

在思政课上讲好中国故事 264

43.王岩、郭凤龙:

在着力"六个结合"中展现"大思政课"的善用之道 270

44.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本乾:

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思政课 283

45.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贺立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 287

46.侯晨晨:

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融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策略探析 292

"八个统一"精神引领下

思政课创新模式探索

华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曲晓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建设,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于如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统一"思想,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这八个统一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每一对关系均以辩证统一和全面发展的思维阐述了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规律和经验。

一、"八个统一"是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在遵循

(一)"八个统一"思想多维度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整体规范

"八个统一"从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和视角出发,阐明了思政课的宗旨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八个统一"对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即明确了思政课的课程属性为政治性,"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则强调了思政课的价值属性,这两对关系实则指明了高校思政课的宗旨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思政课要遵循"八个统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厚植青年学生的政治底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二)"八个统一"思想对思政课建设的经验和成效进行科学的总结和提

"八个统一"为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明确了方向。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规定了思政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要遵循的基本规律,把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贯通起来、把热点问题与学生成长联系起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则强调了思政课建设和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统一性教学内容和

多样性教学方法相结合,要求高校思政课在落实课程建设的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做到在教学方法上的因时、因地、因材等多样化施教。

(三)"八个统一"思想指明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目标方向性

"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是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观点。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则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八个统一"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指导方针和重要原则,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以"八个统一"为根本遵循,系统、深刻地把握其精髓要义和科学方法。

二、以"八个统一"推进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创新

扫码添加扣扣,获得更多文稿实用素材

(一)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理念

1."八个统一"规定了思政课开放性的教学理念,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辩证统一即体现这一教学理念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无疑是属于显性教育,显性教育是一种目的性较强、全面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育方式,一般通过灌输达到育人的目的。以"纲要"课程为例,显性教育的主要表现是向学生阐明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脉络,挖掘这一期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出丰功伟绩的历史人物,用他们的伟大壮举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用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来启发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如何做出了"四个选择",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但显性教育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教育的目的性很强、意图很明显,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而隐性教育能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隐性教育一般采用隐蔽、间接的教育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学效果卓著,所以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是思政课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在"纲要"课程的教学中,可采用线上的方式,加大网络资源库的建设,线上教学最大的优势是容量巨大,教师可将文献资料、视频资源等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如历史记录片、电视政论片、影视作品,这些扩展资料的使用可增加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理解,如《建党伟业》《1921》《革命者》

《觉醒年代》等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很强的,学生在观感极强的文艺作品中不知不觉地获取了重要的讯息: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身处羸弱之时代的青年为了家国,敢于奋斗、甘愿牺牲。回顾历史的过往,关照今天的自我,新时代的青年人,始终要将自身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将小我融入大我,胸怀家国。隐性教育在无声无息间实现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春风化雨中达到了育人之功效。

2."八个统一"规定了思政课多样性的教学理念,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即体现了这一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国家统一设置的必修课程,且所使用的教材也是由教育部规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及教材使用等必须坚持统一性的原则,这是各大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依据。

但另一方面,高校的区域、性质、层次、专业及生源素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授课在坚持统一性原则的同时,必须兼顾个性化的需求。习总书记指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1]教师应根据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授课教案,切勿一本教案讲到底。此外,不同区域的高校应合理利用地方史资源,将这些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革命精神融入到教学中,可以和教材互相呼应,互为补充,增强学生的新鲜感和认同感。选择学生能够实际接触到、实地参观的文化资源,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八个统一"规定了思政课的双主体教学理念,必须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的辩证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重塑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大学生群体作为被改造、被塑造的对象,如果全程被动接受是无法达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甚至会遭到学生的抗拒和排斥,学生只有亲身体验、主动参与,才有可能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课堂讨论可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

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精心设计讨论题目,讨论题目必须

立足于历史事实,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并且讨论题目还需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实际,能够使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创新能力。例如给学生设计"历史洪流中的青年与我"的讨论题目,在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个历史阶段中的青年都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康有为、康启超、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杰出青年对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引领作用,让学生在课下查阅资料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进而提炼出"敢为天下先"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并思考"我"在那个时代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在讲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近代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被与我们年级相仿的一代青年人所改写,老师做总结点评,近代中国的命运掌握在青年人的手中,而当今中国的未来同样掌握在青年一代的手里,我们每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韶华,用我们的智慧、汗水和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绵薄之力。这个过程使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的转换,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以发挥,教师对论题的设计和总结发言则要紧紧扣住思政课塑造学生价值观念的主题,真正达到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的目标。

(二)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抓手

1."八个统一"规定了思政课鲜明的政治属性,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2]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因此思政课首要的就是坚持政治性,明确政治立场,"纲要"课程讲授的理论知识必须以政治为导向,让学生在了解近现代中国国史和国情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政治引领同时又需要学理支撑,即坚持学理性,否则极易陷入空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内容,要求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这表明政治性和学理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政论从学理中来,学理服务于政论,以学理阐释为根基,增强政论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教师需通过学理逻辑作为基础、系统的知识体系为手段、正确的政治导向

为引领,将学理性和政治性相统一,做到"论从史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从根本上说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走上了抗争和救亡之路,但屡遭失败,直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社会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和奋斗,最终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独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站起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开启了改革开放之旅,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奋斗,日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人民实现了"强起来"。教师通过厘清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学理逻辑,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增进学生对中国政治制度合理性的理解,培植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认同感,进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目标。

2."八个统一"规定了思政课鲜明的价值属性,必须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的辩证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性与其他学科无异,体现在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就是传递和讲授本学科的理论知识。以"纲要"课为例,本门课程阐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迄今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系统讲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所以教师必须讲清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知识理论。但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接受的层面上是一种非常肤浅的"教与学"的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理念也无从谈起,所以,在"纲要"课程的教学中,必须遵循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即传授知识理论的目的在于突出育人理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寓价值观教育于知识理论的传授中,让学生深入了解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华民族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才取得了今天辉煌瞩目的成绩,我们幸福的今天是多少先烈们奢望的明天,学生只有认识到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是多么的艰辛和不易,才能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在对知识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实现了知识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大学生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念。

3."八个统一"规定了思政课的批判性取向,必须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的辩证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立足于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立德树人是其根本目的。鉴于此,思想政治理论课首要的是聚焦和传递正面信息,充分肯定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瞩目成绩,选择正能量的案例材料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但学生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速度快,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错误思想和言论,尤其是一些诋毁我们民族和国家的虚无主义思想,造成了学生思想的混乱。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纲要"教师应旗帜鲜明地予以批判,引导学生理性地分析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用史实对其进行批判,如在讲授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这一问题时,将"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福音"作为讨论的主题,引导学生首先阅读马克思的《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了解这些言论的立论依据,即马克思所提出的"双重作用"的命题,即建设性的使命和破坏性的使命,历史虚无主义者过分地夸大了西方侵略的建设性使命,所得出的必然是谬论。然后引导学生阅读《鸦片贸易史》《鸦片战争》《天朝的崩溃》等文献和专著,了解列强在中国的种种暴行,认清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真相,西方对中国乃至所有落后国家的侵略,其破坏性的作用远远大于积极性的作用,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社会贫穷和落后的总根源。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查阅史料自觉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使学生自觉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理性客观地分析和判断一些所谓的"新观点",有助于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三)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方式

1."八个统一"规定了思政课学与思的融合,必须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3]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采用灌输和启发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教师要通过灌输的手段,在教学中通过准确的讲解,使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国史和国情,这是理解近代中国革命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而部分学生对近代中国的国情国史不甚了解,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厘清近现代中国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使学生迅速建立起理论模式,进而使学生深刻理解近代中国"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和必要性,进而产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感,坚定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为学生塑造正确的理想信念。

必须指出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很难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在灌输历史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选取学生关心的、有兴趣的、贴近大学生实际的案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以事实验证规律,例如新冠疫情,每位学生都是亲历者,因此以新冠疫情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打赢2020年的武汉抗疫保卫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启发学生自己领会,寻求答案。相比于刻板的理论说教,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件更具说服力,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中,始终站在时代之巅,共担时代责任,坚定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八个统一"规定了思政课的实践性取向,必须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注重传授理论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纲要"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即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维能力。

对学生而言,单纯的理论学习具有枯燥感,且纲要课程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近二百年,很多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让学生有种距离感,无疑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环节,可有效地弥补这一问题,首先,可以利用地方史资源,组织学生的研学活动。这些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历史通往现实的桥梁,是历史鲜活生动的载体。以唐山为例,组织学生参观李大钊纪念馆,学生在实地参观展览馆中的革命文物,深入了解李大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对国共合作所做出的丰功伟绩之后,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有了直观、生动、深刻的认识,研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和革命传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记忆力,自己得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的结论,增强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确

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最终达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八个统一"内涵极为丰富,蕴含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指导原则,为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对于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增强了思政课的实效性和亲和力。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应全面落实和贯彻"八个统一",掌握和运用好"八个统一"精神和原则,努力将思政课打造成为使学生受益终身的理论课程,使思政课能够充分发挥其为青年一代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

"大思政课"必须准确把握"事、时、势"

张劲松、刘惠燕

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形成全社会协同育人格局的有效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科学把握并合理运用"事、时、势"是善用"大思政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总纲领和总要求。

一、因事而化:"大思政课"的鲜活场景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事"是指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事件、事实等活动和现象,"化"意味着"变化""强化"和"转化",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演变的过程和结果。"大思政课"以"事"为契机和抓手,与社会现实结合并在日常生活中展开,在具体场景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这一模式充分运用感染教育法和隐性方式,让受教育者在具体的事件中无意识地、不自觉地受到环境的影响、熏陶和感化。与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不同,"大思政课"关注的"事"是国际时事、国家大事和人民要事,其关注的群体不仅仅包括青年学生,而且包括社会中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因事而化"要求顺应、依照具体的事情,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和行动之中,实现对其认识的深化、情感的强化和行为的转化。

"大思政课"必须以国家发展的历史性任务、阶段性成就为讲述对象,围绕"国之大事"挖掘思政课教学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蓝天保卫战,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些鲜活的社会实践和现实素材是讲活思政课的生动场景。聚焦"国事"的全社会大课,集中体现了"大思政课"具有教学主体与实践主体、课堂与社会、传统授课与新媒体传播高度统一的鲜明特征。近年来,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是全社会共同完成"大思政课"的典型案例之一。脱贫攻坚"大思政课"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广泛宣传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大思政课"不仅要关注"国之大事",而且要直面国际事件,体现出其视野之大、格局之大。在全球一体化时代,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突发的热点事件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国的外部环境。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引导青年学生和社会公众合理地评价、辩证地分析、准确地把握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大思政课"要"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在纵向分析和横向对比中,引导受教育群体准确把握国际环境变化和世界发展趋势,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间的内在关联,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大局意识,明确自身的使命和责任。

二、因时而进:"大思政课"的时代背景

"变法者因时而化。""时"在字面上含有时机、时代、时期之意,"进"则有前进、进入之意。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大思政课"本身就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和理念创新的具体体现,是"因时而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机制和重要成果,具体表现为它"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因时而进"要求思政课立足于具体的时代,将时代的本质特征和历史使命融入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形式和载体。从国家层面看,"大思政课"应该面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内外出现重大事件时,特别是发生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利益的事件时,可能在人们的思想上引起强烈反响。二是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触及人们传统观念和利益时,必然会产生各种新的思想问题。"大思政课"的设计理念、传播主题只有置身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中,把握时代脉搏、融入时代步伐,才能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才能引导受教育者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并把握其特性,使其认知和行动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从而在履行使命和责任中把个人发展融入时代进步的洪流之中。

"因时而进"的前提是立足于"大时代",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最为融洽的社会背景,是进行"大思政课"的信心和底气。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角度看,新时代为"大思政课"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即有利于传播民族

精神和弘扬中国道路的国际环境、对公众的价值观和政治认同具有积极促进的社会环境、多元力量互通协同的开放环境。如,新时代的"大思政课"紧紧抓住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建国七十周年、建军九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增强了青年学生和社会公众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极大地提升了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因时而进"的目的在于服务"大格局",即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从国内看,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逆转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格局正在发生深度调整,东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成为大变局加速演变的推动力、催化剂。"大思政课"可以将"两个大局"的焦点、热点事件转化为教学资源,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中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此外,将相关事件的当事人、参与人和亲历者作为教学的主体,可以实现"大思政课"教学主体的多样化和社会化。例如,在疫情防控"大思政课"中,抗疫一线的医生、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患者等群体化身为教学主体,以现身说法展现抗疫中的中国制度优势和伟大抗疫精神。总之,"大思政课"要"因时而进"地把握并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抓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转换时机,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及时"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三、因势而新:"大思政课"的传播创新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势"包含了局势、形势、态势等含义,"新"则含有新颖、更新、创新之义。因势而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照社会变革的新趋势、国家发展的新形势和事件进展的新态势,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从而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思政课"要充分运用新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来拓展传统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社会现实

和鲜活的典型案例,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提升思政课育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因势而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国家发展的新态势,不断进行载体创新,建构全员育人、全民参与的"大思政课"。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家发展新态势由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构成,它既表现为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多元交流和交锋的文化思潮,也包括我国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新时代也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话语体系冲击最为猛烈的时期,中国在国际舆论格局依然处于不利地位。"大思政课"是应对意识形态交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内容和资源上,"大思政课"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增强防范意识形态渗透的能力,切实筑牢意识形态的防护墙和安全网。在传播对象和范围上,"大思政课"不仅要引导青年学生善于在批判借鉴中明辨是非,而且也要面向广大的人民群众,构建起全党动员、全民行动、全网协同的育人格局。

因势而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地进行形式更新和方法创新。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时代,人类的认知活动被信息传递、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条件深刻改变。"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新传播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和运用,扩大了媒体在影响力和渗透力,使社会公众随时处于信息传播和媒介环境之中。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是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举措",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大思政课"要突破传统的线下形式,开辟网络空间、移动互联网、融媒体等新领域,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从而掌握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话语权和宣传教育的主动权。一方面,"大思政课"通过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不断地扩大传播范围、提升社会影响力"。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11

(]P317)。目前,高校思政课有效运用超星、学习通、课堂派、学习强国等应用软件,贯彻MOOC教学、翻转课堂等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教室转向线上,从校园走向社会,从青年学生转向社会公众,实现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

的深度结合。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新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打造数字网络时代的"大思政课"精品课程。"大思政课"精品课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中心,其传播形式包括短视频、微电影、有声读物、动漫产品、文献纪录片等,其传播方式包括QQ、B站、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兴媒体。从传统思政课转向"大思政课"要充分把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态势,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扩音器"和"放大器",探索形式多样、传播高效的思想宣传方式,不断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大思政课"理念的三重逻辑

李钰清、黄芳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办好思政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思政课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同时指出"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①。这些重要论述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南,对思政课改革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从"大思政课"理念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三方面探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思政课"理念的理论逻辑

把握"大思政课"理念的理论逻辑就是把握住"大思政课"的科学内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视角下"大思政课"强调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遵循"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强调"古今中外"的广阔视野,主张"齐心协力"的多元主体育人格局。"大思政课"理念阐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逻辑,亦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的着力点和理论遵循。

1."大思政课"理念遵循"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目标的实现决定着思政课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意味着要实现小我与大我的贯通,引导学生在"小我融入大我"中彰显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这要求思政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生提供价值引领;在教学实践中,要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贯通,引导学生在追求真理、观察社会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引导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育内容上,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中国与世界的融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一度苦难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在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中,进一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将"小我"融入"大我",用点滴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

2."大思政课"理念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强调思政课将教室教学的小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大课

堂,将课堂与社会联系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促使课堂教学的隐性效果得以在课堂之外彰显。"大思政课"强调课堂内外相结合,鼓励探索不同方法和路径,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中体悟,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感悟,在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感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伟大力量。历史古迹、博物馆、展览馆都是与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绝佳场所,在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中增强对祖国伟大复兴之路的认可,增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主人翁意识和信心。

3."大思政课"理念强调"古今中外"的广阔视野。思政课教学涉猎广泛,不仅仅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更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密切相关,所含内容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涵盖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与国内外形势密切相关,与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紧密衔接。大背景大环境要求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并且,思政课涉猎面广的特性使得课堂中学生会提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往往涉及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思政课教师想要把这些问题讲清讲透并非易事。①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并在课堂中通过对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五百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一百八十多年中国人民近代斗争史、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实践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生动展示,着眼于学生感兴趣和有困惑的方面进行系统讲解,使授课内容更加生动、深入具体、清楚明白。思政课教学不应仅仅是抽象理论概念和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引领学生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

4."大思政课"理念主张"齐心协力"的全社会育人格局。实现思政课教学效果最优化需要教师、学生、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全方位齐参与齐助力。思政课教师和学生是最为核心的两个主体,思政课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是思政教师的职责所在。思政课教师要对自我有严格的要求,做到遵规守纪,表里如一,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同时打牢教学基本功,培养扎实的学科基础,避免出现怵于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担心祸从口出,总是绕开问题讲、避开难点讲的情况。②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在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的同时,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

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③同时,思政课的学习效果和家长、家庭、家风的作用密切相关。家庭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家校合作是强化思政课堂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内容,④通过家校合作,将课堂中所传授给学生的内容融入到家庭生活中,对学生有耳濡目染的浸润作用。政府和社会为"大思政课"的开展提供方向指引、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通过多元主体各自发力,确保思政课的实施效果,共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大思政课"理念的现实逻辑

"大思政课"理念的现实逻辑体现的是"思政课"的时代意义。与时俱进是思政课保持生命力、吸引力、活力的关键,"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是思政课与时俱进的展现,对于新时代思政课的未来方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及现存问题的解决都具有重要意义。

1."大思政课"理念为新时代思政课发展指明方向。思政课作为巩固和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要地位的主渠道,政治引导是其基本功能,同时也是学理性极强的理论课程,在思政课授课过程中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大思政课"理念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思路和方案,为新时代思政课创新发展指明方向。基于对思政课教学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把握,在授课过程中不能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各大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和空间,拓展思政课课堂,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深化课堂中的学理性内容,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融入现实生活,对于社会现象和热点新闻能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大思政课"理念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对思政课建设都作出过重要部署。步入新时代,"大思政课"理念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思政课"理念坚持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遵循"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导向,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培养学生"古今中外"的广阔视野,树立远大抱负,勇担时代使命。

3."大思政课"理念为解决现实困境提供破局之法。目前思政课建设还缺乏明确具体的规范性指导,仍存在着一些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课轻思政课的问题。①在具体的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仍有提升空间。如何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参与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思政课堂中学生抬头率不高、参与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足,部分教师教学内容古板、照本宣科、形式单一的现象,这些现实问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痛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对于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极大价值。办好思政课,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信心问题。②要强化思政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坚定政治立场,增强职业认同,提升职业素养。授课形式上应积极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专题式、分众式等新颖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信息化教学,建设智慧课堂,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三、"大思政课"理念的实践逻辑

新时代落实"大思政课"理念要增强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完善"大思政课"体制机制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促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1.增强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切实的效果,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课堂教学,更需要增强全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充分依靠各方力量,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新时代背景下,党和政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建立健全各项政策制度和机制,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落实"大思政课"理念提供根本保证。学校和教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大思政课"理念的贯彻落实,强化组织领导,增强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拓宽研究思路;加大对思政课教学的研究力度,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的针对性、鲜活性和实效性;对于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要严格把关,力求选优配强,优化思政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家庭和社会在推进"大思政课"理念的过程中是重要的配合者和支持者,只有全社会总动员、社会总体发力才能为"大思政课"的开展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树立将"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目标。

2.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一贯性的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大中小学思政课具有内容层次上

的传递性和目标上的一致性,需要强化一体化建设。首先,教育部不断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支持各地建设一批一体化基地,鼓励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的共建。其次,各地教育部门加强引导和协调,建立大中小学师资培育、听课评课、教研交流、集体备课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中小学思政课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推出一批思政"金课"。拓宽交流渠道,打造沟通平台,资源互通互享,促进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最后,要建立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及时获得学生反馈是促进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有效手段,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进行科学评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断深化。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历史底蕴,中华民族几千年源远流长的伟大文明史和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奋斗史,以及在百年进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根基、理论基础和文化内涵,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思政课中依旧占据首要位置。在强化理论教学,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紧扣思政课教学目标和要求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好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实践教学基地,采用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等形式,注重总结优秀的实践教学成果,推进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避免实践教学娱乐化、形式化、表面化。

4.与时俱进促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地位不断提升,思政课建设成效显著,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教学方法得到不断创新,教师队伍规模和素质稳步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初显成效。与此同时,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不容忽视。"大思政课"理念把握时代脉搏,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提出新要求,要与时俱进促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围绕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弘扬伟大精神,展示生动实践成就,促进英雄模范先进事迹入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多样化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采用分小组、共探讨、齐展示等方式组织课堂实践;建好用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切实发挥好基地的育人功能。

"大思政课"理念坚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利用社会大课堂中的资源与平台,将思政课从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历史中,引向蓬勃的时代发展中,放眼世界大局,创新教学模式,心系学生思想、心理,了解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豪迈情怀和奋斗激情,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进路探究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林龙、马浩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领导"教育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0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这是首次对"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提出指导意见。思政课是大中小学的灵魂课程,也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加强"党的领导"教育并将"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对于全面提升青少年对党的领导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强化他们的使命担当,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战略性价值。因而,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党的领导"教育更好地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提供参考。

一、"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根据探寻

"党的领导"教育虽然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早已有之,但从其融入深度来看,这还是第一次。增强"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必须深入探寻"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根据。

第一,做好"党的领导"教育能够充分彰显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性质和方向。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党的领导"教育体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性质和方向,做好"党的领导"教育能够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引领作用。"党的领导"教育包含了党史学习教育、初心使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不同内容,开展"党的领导"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自觉认同党的全面领导并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现已开设的思政课涉及大中小学各个阶段和多方面内容,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课程,其最本质的规定就是培养拥护党的全面领导并确保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后继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对思政课建设都作出过重要部署。"[1]2思政课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并加强"党的领导"教育,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服务好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工作任务,才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造就一代又一代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正确和政治判断力强的后继人才。"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也必须体现出党的领导,也就是说,'党的领导'教育必须贯穿到所

有学生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之中。"[2]可见,"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体现了思政课最为本质的属性,彰显了用正确政治方向指导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有利于坚守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性质和方向。

第二,"党的领导"教育是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核心内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神圣使命,也是对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1]5在我国,培养为国家作贡献的人才,或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又或培养未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自觉认同和拥护党的领导的人才。所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聚焦"党的领导"教育,将"党的领导"教育作为其核心内容。同时,党的领导的独特地位也决定了"党的领导"教育是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所以,党的领导的独特重要性,决定了思政课要把"党的领导"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引导大中小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的领导,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政治认同,自觉投身于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见,"党的领导"教育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也是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核心内容。

第三,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主渠道是大中小学思政课。"党的领导"教育的客观要求和思政课的自身优势,决定了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主渠道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方面,"党的领导"教育涉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革命英雄事迹、指导思想、方针政策、体制机制等各方面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因而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教育过程。这意味着"党的领导"教育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组织环环相扣的实践活动。这些特点和要求使得"党的领导"教育必须有一个独特的主渠道来开展。另一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其是开展"党的领导"教育的主渠道。

思政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引导学生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一根本定位要求大中小学思政课本身必然是一体化设计,必然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必然要实现大中小学各个学段的有效衔接,实现协同育人和育人合力。所以,借助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承载优势,将"党的领导"教育循序渐进地融入国民教育之中,才能更好地造就无数拥护党的领导和投身党的事业的后继人才。可见,大中小学思政课只有发挥好"党的领导"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才能真正落实"党的领导"教育,实现"党的领导"教育的目标。

二、"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现状分析

从整体推进上看,目前"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育内容缺乏一体化设计,降低了"党的领导"教育融入的质量。目前,"党的领导"教育内容在大中小学各个学段都有涉及。例如,小学阶段思政课重点展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的故事或事迹,以此激发小学生爱党敬党的初步情感,同时也起到政治启蒙的作用。初中阶段思政课重点回顾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及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利于增强初中生对党的领导的政治常识的掌握和思想情感培养。高中阶段思政课的学习内容与目标是,更加全面地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并学会用党的指导思想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从而深化学生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大学阶段的思政课主要阐述党的发展历程与方针政策等,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与思想性。可见,每个学段"党的领导"教育有其侧重点。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学段思政课中"党的领导"教育内容存在对已学知识简单重复的问题,"党的领导"教育内容缺乏一体化设计。例如,大学阶段思政课的内容大多是对以往所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或扩展,对党的领导背后的深层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阐述得不够深入,没有实现与中小学阶段相关内容的有效衔接。此种现象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化对党的领导的认同,容易引发厌学情绪,无益于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升华、政治认同。可见,"党的领导"教育内容缺乏一体化设计已经成为影响"党的领导"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第二,教学方式缺少递进性与多样性,制约学生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的积极性。随着学生身心逐渐成熟,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提高了,同时

对思政课教学方式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当前开展"党的领导"教育主要采取课堂讲授、观看视频等教学方式。不可否认,思政课教师的知识讲解及视频展示对于低学段学生来说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所学知识难度的增加,单纯的知识讲授或视频观看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党的领导"教育的客观需求,课堂讨论、模拟课堂、角色扮演等亲身参与的方式能使学生对"党的领导"教育理解得更为透彻,激发学生在党的领导下担当使命的责任感。然而,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时间有限、教学能力不足等原因,教师在高中、大学等阶段仍普遍采用课堂讲授的单一方式开展"党的领导"教育。如果大中小学思政课长期采用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度较低,很容易造成学习氛围的压抑,不易调动学生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不仅影响当前学段对"党的领导"教育知识的理解吸收,还影响较高学段"党的领导"教育的学习效果。所以说,缺乏递进性和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实践教学活动缺乏深入性和衔接性,影响学生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的获得感。"党的领导"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开展,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教学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来讲,即要讲好思政大课。只有将课堂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优化"党的领导"教育,增强教育效果。通过开展体现"党的领导"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夯实课堂所学,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及其在治国理政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逐步增强学生对党的领导的自觉认同。但目前"党的领导"教育的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深入性与衔接性。例如高中阶段,教师在课堂上首先介绍党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然后组织学生到基层感受党领导群众实施自治的现实状况和制度优势,这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实践教学组织得不够充分,特别是由于学生自身调研的个案性或访谈的随意性,个别学生可能会得出与教材相反的结论,无法感受党领导的群众基层自治的优越性。再如,思政课与共青团共同开展活动是现实中"党的领导"教育的重要环节,但思政课与共青团共同开展的实践活动却没有体现出诸学段之间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导致诸学段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如此既不能充分发挥思政课的知识巩固或思想引领作用,也不能充分发挥共青团的育人作用。深入推进"党的领导"教育融入

大中小学思政课,必须下功夫解决实践教学活动缺乏深入性和衔接性的问题。

三、"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基本要求

第一,构建循序渐进的教育内容,形成诸学段之间有机衔接的教育内容体系。推进不同学段"党的领导"教育内容的衔接与递进是做好"党的领导"教育工作的首要之举。《学记》中有言:"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思政课教学要循序渐进,教学内容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学生在不同学段身心发展特点不同,能够接受的教育内容也不同。一方面,每一学段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这一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大脑、肌肉等生理系统仍在发育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更感兴趣,对其进行"党的领导"教育就要考虑到这一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再如,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大幅提升了,而且他们很重视如何解决问题。因此,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党的领导"教育内容应着重体现党的领导的内在规定性。另一方面,每一学段的教学内容必须层层递进、逐渐深化。例如,初中生认识水平比小学生有所提高、视野更加开阔,这为其深入观察各种社会现象提供了可能,所以要对其增强"党的领导"教育中的国情教育和思想情感教育。就是说,高学段"党的领导"教育内容不能停留在低学段,必须要有所扩展;即使是对同一内容的讲授也应该从不同方面进行加深,同时又不能超过该学段学生的认知状况,要随着学段的提高和年龄的变化,逐步加深学生对党的领导的认同感。

第二,要形成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党的领导的接受认同。改进教学方式是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关键之举。思政课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根据学段和年级要求,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总体而言,"增强对'党的领导'的理性认知,要重视运用经典著作、史实案例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形式呈现'党的领导'的相关内容,丰富感性材料、营造视听认知情境,增强学生对'党的领导'的感受力、认知力和思维力,促进政治认同"[5]。不同的教学方式所取得的教育效果是不一样的,但不论哪种教学方式,最关键的还是要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要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主,通过生动讲述党史故事激发学生敬党爱党的美好情感。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要多通过辩论、讨论等教学方式激发他们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的积极性。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逻辑思维逐渐成熟,对于社会问题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

和规律。这一时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影视教学等与理论讲授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思考较为深刻的理论问题,深化他们对党的领导的理论认同。所以,"党的领导"教育的关键是形成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自觉、主动地认同党的领导。

第三,要组织环环相扣的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的实际效果。从横向看,环环相扣的"党的领导"教育实践教学活动体现在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反馈调节三方面。"党的领导"教育实践教学目标是:基于学生成长发展特点,紧密结合该学段"党的领导"学习内容,夯实课堂学习成果,体现实践教学优势。实践教学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比如,红色历史资源、红色展览馆以及当地的发展成就展览等。同时,思政课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参与"党的领导"教育实践教学活动的感受及其反馈意见,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适时调整实践教学目标,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过程。从纵向看,要重视"党的领导"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在不同学段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形成各学段实践教学活动的环环相扣。例如,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实践教学活动,是开展"党的领导"教育较为经典的方式,在不同学段都可以采用,但应注意不同学段同一实践教学活动之间的衔接性和层次性。同一实践教学活动在不同学段有序衔接、环环相扣,才能提高不同学段学生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的获得感。所以,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上,建构环环相扣的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是逐步提升学生对党的领导认同的重要举措。

四、"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学段逻辑

第一,小学阶段要以激发学生对党的领导的情感认同为主。小学阶段是系统接受国民教育的开始阶段,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一阶段要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主渠道,激发学生初步形成热爱党、拥护党的领导的朴素情感。总体来说,这一阶段的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印象较为深刻,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并具有较强的情感体验。根据以上特点,要以讲述党史故事和展示图片为主要形式,让小学生通过课本认识党徽党旗,了解党的领袖故事以及革命英雄事迹,并对党史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留有印象。对教师而言,对"党的领导"教育的有关内容要选取得当,同时注意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讲好党史故事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关键;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要注意"以可

视、可听、可感的形式让党史内容'活'起来,如此方可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6]。尤其要利用好当地的红色资源,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红色纪念馆等,以深化小学生对党的热爱和尊崇之情。同时,要认识到少先队也是对小学生开展"党的领导"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要让小学生以加入少先队、佩戴红领巾为荣;学习少先队队歌、参加队员入队仪式、参与各种主题队日活动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政治启蒙作用。

第二,初中阶段以深化对党的领导的思想观念认同为重点。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思想观念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一阶段"党的领导"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养成良好思想品德。初中学生在这一时期的鲜明特点是:身体机能发育处于猛增期,思维、想象、记忆等认知能力较小学生明显增强,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学习理解能力明显提升,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突出。基于以上特点,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主渠道对初中生开展"党的领导"教育,重点是要增强他们对党的领导的思想观念认同,在教育内容上要强调知识性和历史性。可与历史课等其他课程相配合,重点介绍党的理论探索成果和自身建设等内容,帮助学生厘清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拼搏奋斗的历史脉络。同时,教育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衔接,引导学生建立起中国共产党与自身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关心社会的意识,进而激发其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情感。初中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教师应当尊重、理解、包容学生的这种心理状况,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分析教材内容与现实美好生活的关联,深化学生对党的领导的接受认同。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采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社区调研访谈等方式,高度重视初中生的自主感受和自主活动并适时予以引导。此外,要组织好入团活动,在共青团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情感,使得他们初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信心。可以说,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对党的领导思想观念认同的关键节点,是"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关键阶段。

第三,高中阶段要以形成对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认同为统领。高中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已逐渐趋于成年,是认知、判断尤其是辩证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党的领导"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形成对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认同。高中阶段的学生已能够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事物进行逻辑性和抽象性分析,辩证思维逐渐成熟。为满足高中生的认知发展需要,在教育内容上要更加体现

学理性:重点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学生充分理解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革命性、人民性以及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略,让学生充分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教学能力,注重案例设计,促动学生对"党的领导"相关内容真正理解吃透;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自主探究、发表意见;肯定学生的思想进步,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在实践教学上,教师要鼓励尚有余力的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访那些为建立新中国作出贡献的革命军人,采访一些优秀共产党员和模范人物等,促动学生通过生动的素材和亲身实践理解党的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高中生学业压力较重,做好"党的领导"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要体现学理性和针对性,以引导学生形成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为旨归。

第四,大学阶段要以增强拥护党的领导的使命担当为核心。大学阶段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学生不仅要加强对党的领导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及政治认同,还要将党的领导与自身未来发展相结合,自觉增强拥护党的领导的使命担当。大学生身心发展已经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趋于完善,已经完全进入理论型思维发展阶段,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提升。在教育内容安排上,要"集中阐释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本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论述,深入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重点阐释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精神谱系和政治品格,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永远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就是说,教育内容要充分体现学理性,"从理论上说清楚'坚持党的领导'相关重要理论问题,夯实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的直接思想前提",引导学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信念。同时,"大学阶段是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创造的阶段,是逐步产生问题意识的阶段,是形成一定理性认知的阶段,要鼓励大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多采用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经典著作导读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党的领导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认识,增强信心信念信仰,形成坚定的爱党、敬党、护党行

为,努力投身党领导的民族复兴事业。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深刻感受党的坚强领导和初心使命。同时,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解决社会问题,在投身实践中增强对党的领导的认同并形成自觉拥护党的领导的使命担当。

概而言之,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办好思政课,致力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党的领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之策,是保障思政课根本性质与方向的重要之举。深入推动"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构建循序渐进的教育内容,形成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组织环环相扣的实践教学活动,才能切实发挥大中小学思政课作为"党的领导"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才能使学生通过不同学段的学习逐渐增强对党的全面领导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