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46篇(第3/11页)
二、《决议》融入高校思政课之内涵机理
《决议》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含有的理论创新成果众多,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与高校思政课共同发挥铸魂育人的作用,以"两个确立"的政治论断强化大学生政治之魂,以"三次飞跃"的理论创新筑牢大学生信念之基,以
"四个时期"的历史总结砥砺大学生初心之本。
(一)以"两个确立"的政治论断强化大学生政治之魂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包含了诸多创新性成果,其中一个富含政治含量的重要成果便是旗帜鲜明提出了"两个确立"的政治论断,即"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6]。对于一个拥有数亿人民的国家而言,能否拥有坚实有力的领导核心、能否拥有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导,不仅影响和关系到党与国家事业成败、命运兴衰,同时也事关民族生死存亡。"两个确立"的提出,不单是党和人民众望所归、党心民心所向,而且具有十分厚重的历史依据、充分的实践依据以及科学的理论依据。
从历史维度看,纵观党百年奋进的历史轨迹,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为广泛凝聚各革命力量,矢志推动革命取得胜利,所确立的以毛泽东思想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亦或是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为确保伟大社会革命的实现,汇集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历史合力,所确立的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历届领导同志为主要代表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还是进入新时代,为更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推进新的伟大斗争,所确立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都是我们党在历史长河实践中为推进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经验产物,是为了广泛凝聚政治共识、争取最大化团结、聚合强大政治力量的关键所在。从实践维度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带领国家和人民发生历史性巨变,从破除"旧世界"、解放人民到建立"新世界"、实现民主,从创造经济发展"赶超"奇迹、实现社会长期繁荣稳定到建设美丽富饶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所取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显著成就,正是坚强的领导核心、先进理论指导的优势彰显,为党的杰出领袖的核心领导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进理论指导的成功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从理论维度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充分肯定了杰出领袖人物对促进社会发展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性质与使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必然是民主集中制,另一方面,民主集中制的有效厉行落实势必离不开领导核心的推动与保障。对于任何一个领导集体而言,"如果不强调集中、不强调权
威,没有自己坚强的领导核心,就无法形成统一意志,无法形成号召力和战斗力,就势必陷入一盘散沙而无法完成革命任务和崇高使命"[7]。一百年来,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正是在中国共产党杰出领袖的领航掌舵,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指引下,"坚持正确前进方向,乘风破浪不迷航"[8],最终扭转了民族衰弱的历史命运,铸就了今日灿烂辉煌的历史成就。
"两个确立"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统筹推进"四个伟大"、确保人民与民族同心同德向前迈进培根铸魂、凝心聚力,"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9]。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关口,青年大学生作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生力军与中坚力量,理应要站在党和国家的政治高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深刻内涵与决定性意义,善于从历史深度正确分析当前国际局势变化,从现实广度理性看待当前国内发展、社会进步等现实素材,在具体实践境况中加强思想淬炼与政治锻炼,强化党性修养,站稳政治立场,进一步涵养对党忠诚的政治信仰与执着追求,真正做到"在思想上高度信赖核心、感情上衷心爱戴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始终紧跟核心"。
(二)以"三次飞跃"的理论创新筑牢大学生信念之基
回望百年过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中国共产党的实践进程始终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交相促进,党的理论自信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交相辉映。习近平提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决议》基于百年来对理论不懈思考与探索的基础上鲜明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三次历史性创新飞跃。其中,在革命与建设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进入新时代以来所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别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和"新的飞跃"。新飞跃意味着新变化,一方面,对于马克思主义本身而言,"三次飞跃"的过程都取得了重大的创新性理论成果,不仅激发了马克思主义所内蕴的真理之光与思想光芒,使其在中国大地焕发崭新活力与蓬勃生机,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本身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涵,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使其获得了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围绕实现"民族复兴"这一历史主题,"三次飞跃"所处历史方位具有阶段性差异,所面对的主要矛盾错综复杂,所需解决的主要任务也有所不同,但是其每一次
飞跃的最终目标却是一致的。前一次飞跃为后一次飞跃提供理论范式、经验积累,后一次飞跃则在前面飞跃的基础上递进形成,三者之间一脉相承,即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实现基础,创造实现条件。正是有了这些条件,中国人民得以造就一个又一个新的思想结晶与理论精华,中国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不可阻挡的强劲势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高光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够解决民族复兴发展过程的现实之问、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新伟业与新局面以及不断造就众多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13]。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青年大学生理应深入学习、认真领悟《决议》内容和真谛,从党的伟大实践和百年奋斗史中感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从中汲取丰厚的思想智慧和历史启迪,树牢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终生的志气,自觉坚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学思践悟、真信笃行中诠释青年的担当作为。
(三)以"四个时期"的历史总结砥砺大学生初心之本
百年征程风雨无阻,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这一历史主题,这一伟大梦想承载了中国人民对更加美好社会、更好发展状态的殷切希冀与执着追求,给予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强大动力和精神引领。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拯救广大人民于沉沦危亡之际,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一同勠力同心、奋起抗争,成功探索出了一
条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指引下经过多年不懈的拼搏奋战,毅然决然推翻了长久积压于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结束了国门被践踏、民族被欺凌、人民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将一盘散沙的旧中国重新聚合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夯实了开创未来的历史根基。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为顺应内外环境发展变化、确保兴国大业历史任务的完成与实现,我们党针对当时社会发展的现实境况提出了关于推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一系列前瞻性重要思想与路线方针,并紧紧依靠、团结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以无所畏惧的战略定力创造性开展社
会主义革命,持续性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历史上其他政治力量所难以完成的艰巨且复杂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大踏步赶上时代、赢得历史主动,我们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克服各方面艰难险阻,多点突破,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新局面,开辟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性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科学研判当前局势,并根据党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防范化解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四个时期"的百年实践历程告诉我们,通向这一伟大梦想的奋斗之路没有休止符,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完成的每一项历史任务都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充分的实现条件,每一个奋斗目标的达成与实现都将成为人民与民族坚定走向伟大复兴的一个里程碑与崭新起点。身处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青年大学生要坚持从党史学习教育中重温党的百年峥嵘岁月,厚植为党、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中,在脚踏实地、建功立业的实际行动与现实考验中砥砺初心使命、锤炼过硬本领,不断提升攻坚克难所需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勇做有担当、善作为、为党分忧、为国尽责的时代新人。
三、《决议》融入高校思政课之现实路径
要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需瞄准融入关键点,把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探寻融入契合点,丰富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内容;聚焦融入着力点,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的主要载体,以提升其融入实效性。
(一)锚准融入关键点,把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任务
《决议》作为新时代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的优质教学素材,内容含量丰富,意境深远,要将其有机融入思政课,使得《决议》精神在大学生中得到传扬,主要关键点是要立足于对《决议》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性、学理性与价值性的研究。思政课教师通过充分利用、发挥自身的学术专长、学科素养以及研究功底,结合当下思政课教学的重点、难点与热点,深入开展对《决议》政治性、学理性与价值性的研究,以使《决议》融入思政课教学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政治性层面,《决议》融入思政课不仅是一项教学任务,更是一份政治责任。学深悟透《决议》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精神要义,不仅体现在全面了解和深入认识党在百年奋斗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的历史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够以《决议》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学习成效来引导、推动学生站在党与国家的政治大局上看待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大历史观与正确党史观为指导,强化自身政治敏锐性与政治责任感,深入挖掘《决议》所蕴含的重要政治价值,认真剖析《决议》所总结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所带来的重大政治意义与政治影响,并加以梳理概括,以此更好发挥《决议》的政治引导功能,增强《决议》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理性层面,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蕴含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思政课教师除了要对《决议》本身所蕴含的基本理论、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进行深入理解与透彻学习外,同时也要结合习近平在建党百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决议》的有关说明进行融汇贯通式的系统学习,在紧扣学理性基础上,将党的百年奋斗所涉及到的重大成就、重要成果、重要经验以及重要意义等给予客观阐述与充分解读,真正做到以彻底的理论说服力与思想感染力来教育引导学生。在价值性层面,思政课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这一"受教"主体的思想实际与行为特点,认真分析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特性与规律,注重直面学生的所想、所惑与所盼,以《决议》准确充分的客观叙事中蕴含的价值来启发和晓喻学生,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决议》精神所体现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规划个体自身的人生格局与发展未来,升华其思想境界,推动学生将自身发展融入社会发展当中,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探寻融入契合点,丰富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内容
《决议》的制定与形成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回溯历史,展望未来,推动党进一步实现螺旋式前进、渐进式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历史阶段性与时间连续性、主观条件与客观需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所总结的伟大成就、理
论创新、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这几个部分之间紧密联系,既具有一脉相承的思想共性,又凸显出了各自鲜明的理论表征。由于各门思政课程有着不同的功能定位,课程教材也呈现出不同理论视角和叙述样态,因而需要在把握整体性原则、坚持一体化理念的基础上,从《决议》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义出发,结合各门思政课程的鲜明主题和内容特质,探寻相契合的结合点,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构建合理有效、形式多样的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推动实现《决议》所蕴含的丰富思想与思政课教学在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维度的有机结合。
例如,在讲授《马原》这一具有相对突出哲学思辨色彩的课程时,以新教材修订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等内容为切入点,融入《决议》所总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历史性飞跃",从唯物辩证视角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如何在推进民族复兴伟大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三次飞跃",并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百年历程中取得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此验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使学生深湛掌握"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在讲授《毛概》课程内容时,以新教材增加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主题"等内容为入手点,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旨依归,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与理论成果这一历史轴线,融入
《决议》所总结的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核心内容以及"十三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以前后贯通的思维方式,深入阐述新思想所回答的新时代课题,讲清楚新时代以来党不断推动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程中所创造的变革性实践与突破性进展,使学生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树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在讲授《纲要》课程内容时,以新教材修订的关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等章节内容为衔接要点,融入
《决议》所总结的"十个方面"历史经验和"五个方面"历史意义,以史实为依据,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民族濒危之际应运而生,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各个时期以风雨无阻、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带领人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载入历史伟业的制胜法宝,推动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2],使学生深刻理解百年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历史自觉,从而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有更深体会,进一步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在讲授《德法》课程内容时,以新教材增加的习近平关
于理想信念、伟大精神等重要论述为结合点,融入《决议》关于"四个时期"历史总结以及"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论断,借助具体的党史故事与人物素材,以寓情于理的方式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如何在百年接续奋斗中永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1]的价值情怀,在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好生活目标的过程中塑造出党强大的道德优势,使学生深刻领悟"过去我们为何成功,未来如何继续成功",坚定做心怀"国之大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学实践中,以思政课教学的相关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为"纲",以各门思政课课程的具体逻辑和实际内容为"目",以彰显《决议》丰富思想内涵为"要",形成各有所论、导向明确、相互协同和衔接紧密的内容结构体系,共同推进思政课教学的教材优势向整体育人优势转化。
(三)聚焦融入着力点,创新思政课教学的主要载体
思政课教学须秉承时代变革的理念,聚焦融入着力点,推进实践载体范式更新和方法策略转换。第一,以红色资源为抓手,推动效能利用最大化。借助党史教育实践活动,联系当地实情,充分运用历史资源与本土资源,深挖整合史料资源,将《决议》学习融入红色文化传承中,依托鲜活生动的资源"素材"来诠释繁复抽象的理论内容,使学生在行走的历史情境中领悟《决议》思想真谛。第二,以主流应用为纽带,拓宽文化传播新途径。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以及微电影等"微渠道",把《决议》内容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术语转化为接地气的"微语言",打造吸引学生眼球、贴合学生观念、唤起学生情感的精品力作,引发思想共鸣,增进情感交融。第三,以网络平台为依托,构建多元学习新"矩阵"。运用"互联网+思政"的教学思维,创设"《决议》辅导百问"专题学习网站、搭建网络主题知识竞答平台、打造百年党史系列"翻转课堂",将《决议》学习有机负载于各类网络平台,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推动实现由被动式"理论灌输"向主动式"精神会餐"转变。第四,以虚拟技术为补充,激发感官协同浸入感。利用AR、VR及MR等全息化的呈现方式创新思政课教学话语表达语境和信息传递机制,将党的百年奋斗主流价值观及话语体系柔性嵌入其中,消弭思政教育的距离感,增强情景体悟的即视感,使学生在沉浸体验与场景融入中直观化、具象化感知百年大党雄浑激越的伟大成就。
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专题教学实践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汪园超
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里的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社会习俗、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等,是该地域特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域文化对于思政课也是一种财富,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果将其有效融入思政课中,就可以为思政课提供鲜活的学习素材和实践载体,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地域文化与思政课知识点的融合,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案例教学;二是地域文化与思政课知识体系的融合,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实施专题教学。这其中,基于地域文化开展专题教学是最系统、最有效的融合方式。那么,要按照什么依据,以什么路径开展此类专题教学呢?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版)第十一章第一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例,分析如何利用地域文化开展专题教学,如何利用地域文化活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实现知、情、意、行教学目标。
一、利用地域文化开展思政课专题教学的依据
笔者将地域文化多方面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学内容中,设计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思政专题"全面小康与幸福太仓"是基于以下依据:
(一)讲好书中的"大道理",需要运用身边的"活教材"。教材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涉及全面小康的内涵、目标要求和决胜阶段的重点任务等知识点,理论阐述多,案例分析少,学生对其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然而,该单元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全面小康、精准脱贫等相关概念,还要培养学生对小康社会的认同感、对小康成就的自豪感,甚至是参与社会建设的责任感,显然,仅仅通过讲解教材内容是无法直接实现这些目标的。如果将"全面小康"转化为"我身边的小康",就可以将"遥远的"的理论变成与我紧密相关的现实,从而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主人翁意识。如果将"全面小康"理论转化为"家乡的小康建设"实践,则可以通过实地参观、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理论变成可感可触、可亲可信的生活场景,从而提升对小康理论的认同感。
(二)选用身边的"活教材",需要与书中的"大道理"保持一致。身边的地域文化素材虽然很多,但不是所有的素材都能融入思政课,前提条件是融
入的地域文化元素要与思政课内容存在一致性。以"全面小康与幸福太仓"专题为例,"幸福太仓"之所以能将与全面小康融合,是因为"幸福太仓"实质是全面小康的具体体现,两者属于内在统一。表现如下:第一,"幸福太仓"涉及的领域与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形成呼应。"幸福太仓"是太仓市的城市主品牌,太仓在"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中曾9次上榜,其中还有5次位列县级市榜单首位。该评选在内容上涉及居民收入、公共安全、公民教育、生态环境等指标,这些指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形成呼应。第二,"幸福太仓"已经成为"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最佳注脚"。太仓2020年位列"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行"榜单第3名,在小康经济、生活、文化、生态等方面均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看出,"幸福太仓"已经成为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精彩缩影。
二、利用地域文化实施思政课专题教学的路径
专题"全面小康与幸福太仓",融入的地域文化主要以太仓地区为主,宏观方面会涉及江苏省情、苏州市情,因为太仓是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在地方政策、历史传统等方面与省情、市情存在一定的统一性。专题设计课时为4课时,其中理论和实践环节各占2课时。接下来,将从六个方面分析如何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
(一)地方历史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小康构想"印证地苏州来理解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可行性。"小康"原本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社会理想,它最早出自《诗经》,里面记载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原意为生活比较安定。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第一次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小康"从古代"朦胧的"社会理想转变为现代中国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可行性的依据是什么呢?为了让学生理解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可行性,笔者在此处播放历史短片《1983年邓小平同志调研苏州》,重点介绍苏州之行的背景是党的十二大刚刚确立小康目标,苏州之行的目的是验证小康目标在经济水平领先的地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当邓小平同志"看到城乡'到处喜气洋洋',了解到苏州准备提前5年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对实现"小康"目标充满了信心。由此,苏州成为邓小平同志"丰富小康社会思想、验证小康目标可行性的地方"。本部分引入地域文化元素即"小康构想"印证地苏州,意在通过"身边故事"去理解小康目标,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意在向学生明确小康目标经过了实践的验证,因而具备可行性。
(二)地方政策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小康先行者"江苏来理解全面小康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生产力水平差距较大,因而全面小康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各地要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那么江苏要建设什么水平的小康呢?笔者在此处引入两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讲话,分别是: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到"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江苏"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在此,向学生明确无论是"强富美高"新江苏还是"两争一前列"历史使命,都说明相对于其他地区,国家对江苏小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肩负为全国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的责任。本部分引入地域文化元素即"小康先行者"江苏,意在让学生真正领会全面小康中"全面"的具体内涵,理解江苏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定位,培养关心家乡发展的真挚情感。
(三)城市目标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幸福太仓"来理解
"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是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个领域的小康,那么这些领域的小康具体是如何体现的呢?笔者在此处引入"幸福太仓"目标定位,通过描述"幸福太仓"的五种幸福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全面发展的小康,第一是"富裕幸福",太仓经济发达、百姓共富,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百强县前十位,同时也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城市之一。第二是"平安幸福",太仓治理有效、社会和谐,是经济发达地区最平安的城市之一。第三是"文明幸福",太仓崇文重教、崇德向善,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好人频出的"全国文明城市",第四是"健康幸福",太仓老有颐养、病有良医,是长三角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第五是"美丽幸福",太仓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是优美宜居的现代田园城市。本部分引入地域文化元素即"幸福太仓",意在通过五个方面的幸福将全面小康具体化、形象化,意在让学生全方面了解所在城市增强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地方故事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太仓对口帮扶故事来理解脱贫攻坚战。打好脱贫攻坚战,要坚持"全国一盘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笔者在此处首先引入太仓对口帮扶陕西周至县、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的故事,向学生介绍太仓因地制宜,采取的多种对口扶贫方式,例如产业扶贫:落实资金重点扶持玉屏"黄桃、油茶、食用菌、生猪养
殖"四大主导产业;消费扶贫:落实周至优质农产品入驻太仓,开设专营店、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等;教育扶贫: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在2019年共录取玉屏籍学生42人,周至籍学生7人,为做好职教帮扶,学院为学生免除三年学费,提供困难补助,提供结对帮扶服务等。其次,引入健雄学院青年志愿者赴连云港灌南县开展暑期支教的故事,介绍大学生如何发挥才能为贫困地区留守儿童送去知识和温暖。本部分引入地域文化元素即太仓对口帮扶故事,意在帮助学生理解"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思想,提升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价值认同;意在通过介绍不同扶贫方式,使学生理解打好脱贫攻坚战需要有科学指引、精准施策;意在使学生懂得全面小康我们不仅是受益者,更应成为建设者
(五)市民角色融入教学内容:通过"我是城市主人翁"研讨来理解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涉及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协调性、人民生活、国民素质、生态环境、制度建设等七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如果仅仅阐述相关理论,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因此笔者在此处设置了一个"我是城市主人翁"的分组研讨环节,首先,引导学生针对以下问题做分组发言,即作为太仓的城市主人翁,你觉得太仓要实现以上七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分别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需要怎么做?其次,引入近年来影响太仓城市发展的大事件,对分组研讨进行最后总结。例如,为了提高创新驱动成效,太仓成立德国研究中心,重点发展航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对于学生而言,学院所开设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医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将迎来发展机遇期。为了增强发展协调性,太仓提出"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的城市标识,推进"沪苏同城"建设,对于学生而言,区域合作将带来广阔的就业前景。本部分利用"我是城市主人翁"的角色,为太仓发展建言献策,意在通过问题导向,启发学生学以致用;意在鼓励学生关注或服务于所在城市的发展,将个人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统一起来
(六)文化载体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太仓小康村"实地参观来感受百姓的小康生活。本专题不仅利用地域文化活化教学内容,还依托地域文化载体开展实践教学,即组织学生赴"全国文明村镇"太仓中荷村实地参观,让学生在沉浸式的社会大课堂中亲身感受百姓的小康生活。中荷村是太仓众多小康村的其中之一,该村集体经济兴旺、便民设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乡村治理有效,是全面小康的典型案例。笔者首先邀请该村工作人员担任本次专题教学的校外
指导教师,由他介绍中荷村的小康之路、村情民情特色等。其次,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该村公共设施如文体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并详细了解该村的全天候的联动网格巡察、物业管理配备、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置等工作情况。最后,利用该村"田园课堂"开展学生主题实践汇报,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学、所见,说出对全面小康的所思、所想。本部分利用"太仓小康村"实地参观,意在使学生对小康生活产生最直观、最真实的感受,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意在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调查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三、利用地域文化实施思政课专题教学的反思
专题"全面小康与幸福太仓",融入了地方历史、地方政策、城市目标、地方故事等地域文化元素,采用了讲授法、分组讨论法、视频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方法,活化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形式,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此类专题教学,除了方法得当以外,还需要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一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的关系。地域文化对于思政课是一种优质的社会资源,何时运用、多大程度运用,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不能为了利用地域文化,偏离教学目标。二是统一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思政课在教学目标、内容体系上有统一要求,因此,融入地域文化,打造地域特色的思政课,要始终坚持统一性这个前提,不能脱离教材知识体系。总之,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目标是:要将思政课打造成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地域特色的"金课"。
良好氛围。一是以点带面开展特色课程思政建设。根据学校的学科优势、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情况、课程内容设计情况、授课教师思政素养准备情况,选取成熟的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试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全面倡导;二是选树课程思政建设品牌。通过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抓典型、树标杆、强激励,形成品牌效应,不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
高校思政课讲好红色故事的瓶颈及突破路径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韩丹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红色故事,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把蕴含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传递给学生,通过故事悟精神,通过精神启示人,通过故事寓道理,将道理渗透故事,把道理讲清楚、讲明白。这是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永葆爱党爱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也是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和有效性的重要抓手。
一、红色故事的内涵
红色故事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2],蕴含着党的伟大革命精神,彰显了时代价值,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红色故事是中国故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人、物、事、魂"四个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人",主要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历程中涌现出来的革命烈士和仁人志士,既有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又有普通的革命群众。在革命斗争中,他们勇于牺牲、视死如归,抛头颅、洒热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他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锐意进取。李大钊、毛泽东、董存瑞、雷锋等都是中国红色故事中当之无愧的主角。二是"物",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革命文物、革命遗址和博物馆、纪念馆、历史人物故居等。例如,湖南汝城的"半条被子"、解放战争的小推车、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杨开慧烈士牺牲前写给毛泽东的信件等都是重要的红色资源,这些红色遗址遗迹、革命文物见证了建党百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伟大的人民群众筚路蓝缕、创造伟业的坚强意志,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三是"事"和"魂",是指在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这一伟大历程中有重大影响的伟大历史事迹及蕴含其中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气节。建党百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大地上出现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在革命战争时期,涌现出无数不怕牺牲、坚守信仰的革命先烈,铸就
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革命斗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先进模范,形成了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艰苦创业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发生了无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创业故事,创造了小岗精神、特区精神、孔繁森精神等锐意改革精神。这些伟大故事彰显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勤劳勇敢、敢于创新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和红色故事的灵魂。
二、高校思政课讲好红色故事的价值意蕴
高校思政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意识形态性,承担着教化的重大任务。红色故事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资源,因此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红色故事是推动其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一)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亲和力
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难懂,单纯的理论讲授很难吸引学生。对此,将红色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可以丰富教学内容。红色故事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历久弥新、与时俱进,其蕴含的深邃优秀的民族文化、革命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高校思政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党在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中获得的基本经验的升华。教师将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堂,用学生喜欢听、听得懂的方式,讲清楚故事情节,讲清楚红色故事背后蕴含的中国精神和民族品格,即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诠释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等理论知识,可以为枯燥的理论注入生机和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的抬头率和参与度,增强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入学生耳、入学生脑和入学生心,切实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性。
(二)有助于增强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坚定"四个自信"的自觉性
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红色故事,对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在新媒体和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愈发强势,呈现碎片化、隐蔽化等新特点,容易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产生不良影响。这些错误言论和错误思想的蔓延,对身心发展不成熟、判断能力不强且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容易扭曲学生的价值观,弱化学生理想信念和民族认同,不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进而形成报国之志。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3]红色故事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实现民族独立、民族富强和民族复兴的真实反映,是无数革命先辈坚定的革命意志
和崇高的革命精神的生动写照,故真实性是红色故事的重要特征。红色故事是开展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依托一个个遗址遗迹、有史料记载的文献印证,以及一封封饱含真情实感的红色家书,讲好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的故事,讲清楚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在物资匮乏、生存条件恶劣的环境下领导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逐梦历史,呈现历史真相、客观评价历史事实,有助于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还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价值观,坚定崇高的信仰和增强民族认同感。
(三)有助于传承红色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在各种文化中,红色文化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崇高的价值取向、深厚的群众基础、坚决的奋斗精神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民族解放和独立的红色事迹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旦得到全体中华儿女的认同,就会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中华民族情感和价值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5]因此,在思政课中讲好红色故事,有助于传承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教师要充分引用大量的红色资源,做好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和把控,阐述红色故事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深刻感悟革命精神、激发爱国之情、强化报国之志,从而真正做到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入学生的耳、入学生的脑、入学生的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三、高校思政课讲好红色故事的瓶颈
(一)认识不深
红色故事寓意深刻,作用重大,或悲壮感人、可歌可泣;或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在高校思政课上讲好红色故事,有助于弘扬中国革命文化、维护共产党人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学生传承中国革命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和"四个自信"。但是当前在高校存在很多教师对讲好红色故事的重要性认识不深的问题。有的教师认为,高校思政课是偏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过多地讲故事会弱化思政课的理论性;还有的教师过于看重课堂故事的趣味性和故事性,把课堂变成个人的脱口秀场,课堂中充满了故事,反而失去了思政课的理论深度和政治高度;还有一些高校教师在课堂上选择的红色故事更加偏
向于学生所学专业,这样虽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也缩小了红色故事的选择范围。因此,教师只有深刻认识到高校思政课讲好红色故事的重要性,才能讲出设计精巧、紧贴时代、紧贴学生、真实可信且具有价值引领的红色故事。
(二)能力不足
红色故事包括"人、事、物、魂",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共同的智慧、经验与情感,内涵丰富,而这对讲授红色故事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团结协作,精心选择和设计故事,避免同一故事在不同课程中重复出现。但是目前的思政课教学中,较多思政课教师仅靠自己选择和设计故事,缺乏教研团队的整体设计。其次,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具备讲好红色故事的综合能力,如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红色故事、挖掘红色故事价值的能力,语言表达力,语音语调的控制力,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力等。但现实情况是,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欠佳,有的教师做到了选择的红色故事紧贴教学内容,但是在故事的表述上不够形象生动,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教师对红色故事的价值挖掘不够,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协同度不够
只有做到学校、社会和一线思政课教师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形成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红色故事的聚合力,彰显讲好红色故事在高校思政课中的重要价值。从学校方面来看,目前高校都在强调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文化,但是在具体的经费使用、运行机制上缺乏有效的支持。高校思政课不仅要在理论课堂上讲好红色故事,还要在思政实践课上引导学生到真实的红色场馆中去感知,需要学生身体力行地进行实践,但是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讲好红色故事的实际效果。从社会层面来看,众所周知,红色故事发生在中国的各个角落,故思政课上的红色故事除了出自教师之口,还需要学生去挖掘和讲授。具体来说,学生可以发挥特长,在实践中利用新媒体技术拍摄视频,基于视频讲授红色故事,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传承红色文化,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人员的配合和支持。但是据调查,很多学生在完成类似作业时,出现部分单位不能充分配合的情况。
四、高校思政课讲好红色故事的突破路径
基于讲好红色故事在高校思政课中的重要意义,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必
须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这一立足点,讲契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红色故事,突出价值导向,坚持立德树人,采用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讲述方法,讲出红色故事的思想性、价值性、生活性,同时必须选取契合教学目标的教学主题,设计科学可行的实践理路与机制,从而更好地实现"明其意""宣其旨""示其髓",实现教学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信仰体系的转化,最终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一)聚合力量,共建联动课堂,寓"理"于故事
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应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聚合高校、社会、教师和学生的力量,共建理论课堂、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三位一体"的联动课堂体系,打造整体性、系统性和立体性的"大思政课",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学理性、趣味性,提升思政课的"聚合力"和"粘合度"。
第一,创新思政理论课堂。传统的思政理论课堂需要守正创新,这样才能提高教学实效,增强学生获得感。一方面,教师要精选故事,提高教学的科学性。红色故事繁多,故思政课教师要精选红色故事,把紧贴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多元发展、启迪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红色故事精选出来,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伟大形象,发挥红色故事的价值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要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思政理论课堂要杜绝教师"脱口秀",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应通过主题辩论、小组探究、情景模拟等方式,把握意识形态原则,做好前期指导,鼓励学生成为"讲红色故事的人"。教师也可以把红色故事的主人公或家人请进课堂,与学生共上一堂思政课,实现"教师讲"和"学生讲"相结合、"教师讲"和"红色人物讲"相结合,让理论彰显生机、焕发活力,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从而切实提升思政理论课堂的吸引力。
第二,善用思政实践课堂。要想把红色故事讲好,就一定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史实考察,因为掌握精彩丰富、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是讲好红色故事的前提。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挖掘家乡红色故事资源,通过走访革命故里,实地参观历史文化古迹,查阅历史文献,考究红色经典故事,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红色故事蕴含的价值指引,用红色故事中蕴含高尚的爱国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武装头脑,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其成长为能
够肩负时代重任的时代青年。
第三,活用网络课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7]活用网络课堂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创新举措。网络时代,信息资源丰富且传播迅速,故思政课教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把握当前学生"网络原住民特点",借助网络时代的信息技术,打造符合学生审美、深受学生喜欢的微思政课,同时精选红色故事阐释理论问题,把鲜活的红色故事讲给学生听,把历史虚无主义的假消息进行剖析,以培养学生思辨意识。
(二)提升能力,激发情感,寓"情"于教师
"情感是一种判断的能力,是联结知性和理性的一种特殊的能力。"[8]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讲红色故事时必须"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课教师除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还肩负着引导学生塑造信仰和正确价值观的重大使命,对此,正确的政治立场是确保讲好红色故事的前提。故思政课教师要树立职业自信,将情感根植于教学,赋予红色故事深情和温度,用真情实感讲好红色故事。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讲好红色故事时"情怀要深",要融入"情",讲真情实感,用情绪号召和感染学生,用人格征服学生。高校思政课教师既要从大处着"笔",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史,宣传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又要在小处着"墨",重情节,精细节,以满腔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感染学生。长期以来,红色故事给人带来的刻板印象是老生常谈的英雄事迹或革命故事,这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要想打破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红色故事的刻板印象,适应日益变化的学生心理和情感发展的需要,教师就必须要选好红色故事,讲好情节,刻画细节,在尊重史实的原则下,利用网络技术,不断创新叙事形式和情感艺术,将老故事讲出新味道,于细节中展现精神,在情节中体现力量,从而引发学生共鸣,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9]。
(三)明确目标,构建话语体系,寓"新"于话语
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是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关乎思政课教学质量及思政课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能否深得学生心,实现立德树人,除了与教学内容具有的魅力有关,还与教师运用的教学话语体系密切相关。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话语要坚持推陈出新,紧跟时代,立足中国国情和学生发展实际,用学
生喜闻、易懂、易接受的教学语言,讲好"中国话""时代话""大众话",不断创新讲好红色故事的话语表达,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校思政课具有政治性,教学话语要符合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思政课教师讲述红色故事时需要注意讲好"中国话",就是要立足中国实际,用中国最新的红色文化研究成果诠释红色故事内涵和国家发展实际,回应学生疑惑,向学生阐明"我们从哪来、走什么路、到哪去",消解"历史虚无主义"论,增强红色故事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思政课教师讲述中国故事时还要注意讲好"时代话",因为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话语体系,而讲"时代话"可使话语表达更有价值、更有生气。高校思政课教师讲述红色故事时,要从时代发展中汲取鲜活生动的"时代话",使教学表达鲜活生动,使学生更愿意听、更乐意学。比如,习近平总书记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我们都是追梦人""撸起袖子加油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等时代语言被社会大众广为传之,教师就可以把这些形象生动的时代语言融入教学话语体系,用"时代话"更好地解读红色故事,让思政课富有时代感。高校思政课教师讲述红色故事时需要注意讲"大众话"。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当今学生尤其喜欢用网络流行语作为自己的话语表达方式,因此思政课教师讲述红色故事时要把网络流行语融入其中,肯定赞扬革命先烈的无畏奉献和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实力,强调红色故事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这样既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思政课教学氛围,又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红色文化的提炼和传承,多次在重要场合深情讲述红色故事。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到湖南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时,在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的基础上指出:"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故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光辉史和辉煌卓越的奋斗史的重要体现。将红色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永葆爱党爱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教师通过故事讲道理、通过事迹悟精神、通过精神启示人,有利于学生锤炼坚毅品格,坚定人生信仰,培育家国情怀,也有利于学生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发扬革命精神。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逻辑理路
陈慧、李芳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这里面,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2021年12月6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总结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阐发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②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关照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和实践逻辑。回答和解决好这一现实课题,应从为什么讲、讲什么以及怎么讲等方面厘清和探究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价值意蕴、内容选择和基本路径。
一、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重要意义
所谓故事,一般是指通过记忆和口述形式传播特定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叙事或典故。故事侧重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具有生动性、内隐性和情境性特征。①中国法治故事是中华民族法治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缩影,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一般表达和传播的重要载体。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方法,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是阐释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提升教学亲和力以及增进法治道路自信的基本要求,从而有力促进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首先,有利于提升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实效性。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当前我国高校法治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法治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效性还有待提高。其中,法治重难点理论讲得不透彻不清楚,其为学生吸收和认同的满意度还有待提升。现实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法治素质与知识能力远不能适应法治教育的需要,缺乏专业理论基础,无法系统地、全面地讲授法律知识"。②讲故事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是思想文化传播的生动载体。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英国学者卡拉瑟斯曾经指出:"历史上最有说服力的人物都是讲故事的高手。"③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充分汲取中国法治故事这一铸魂育人的素材和资源,可以通过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中国法治故事将晦涩难懂的法治理论讲清楚,做到深入浅出和传情达意,以小故事引出大道理,以问题链、中西对比
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优势,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法律法规、基本法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以讲好故事赢得受众,逐步提升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感染力和实效性。
其次,有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教师是引领学生立大志、成大才和担大任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肩负着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重任。当前,高校思政课尤其是法治理论部分在教学效果上面临抬头率和点头率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的现实困境。比如,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学习兴趣不浓,认为其与学生实际联系不紧密、实用性不强。④部分教师因学科背景受限没能深刻领会教材中涉及的法治理论,拈轻怕重的思维习惯,导致教学过程中重德轻法的现象普遍存在。以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为切入点,以法治故事阐释中国法治智慧和法治发展,以激发教师学习和思考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期待,变"教师导学"为"师生互学",提升学习法治理论的自觉性和内驱力,进而不断提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法治素养。
最后,有利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道路问题不能含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又明确的信号。我们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践中,必须始终牢牢把握这条红线,不断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自觉,不为噪音杂音所扰,不为错误思潮所惑,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法治故事构成了法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法治道路的历史符号记忆。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有利于从传统和现实两个角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利于充分发挥故事的教化功能,引导大学生从内心深处信仰法治,引导大学生增强法治中国建设的底气和士气,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内在道理,继续坚定不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内容选择
讲故事作为案例教学法的必要环节被广泛应用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然而,"讲好故事并非易事。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缺一不可。同时,也要看到案例教学法的效用边界,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育时机和教育对象,精选案例,讲好
故事"。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应坚持内容为王。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教学要求蕴含于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中,具体包括教育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治概念法治术语的认知,引导学生了解法律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本质,在认识法律的起源与发展演进、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知识基础上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特质与优势等,不断提升大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
(一)讲中国传统经典法治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历经各个时代的千锤百炼后凝练而成的文明瑰宝。传统文化和中华古典古籍中蕴含丰富法治资源和法治文化精华,积淀了丰富多彩蕴含深意的传统法治故事。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中国法治故事是我国优秀文化的基因,承载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②在树立"四个自信"的当下,我们必须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用中国独特的文化和语言来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了解中国传统法治故事的故事情境和法治人物的个性特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法律文化。比如讲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皋陶以獬豸决狱断案的故事,商鞅为推进变法徙木立信的故事、子产铸刑鼎、包公案百家公案之铡美案、廷尉罚金等故事,中国古籍中《执法如山》的故事、《黄浮惩恶》的故事、《私不废公》的故事等,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秉持公平、正义、诚信等核心价值理念,通过对传统"引礼入法"、"隆礼重法"、"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理论的分析,认识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德法共治的优良传统,认识到国家治理需要道德和法律协同发力。
(二)讲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中国法治故事
没有游离生活实际的真实故事才能让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精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时代感的法治故事,让青年大学生理解宪法法律不是水中月镜中花,不是束之高阁的白纸,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讲好中国法治故事,能引导大学生理解法治能够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能够帮助公民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引导公民知晓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明白道德诉求的弘扬需要法律的强力支撑。而法律的公平正义则需要道德加以周详诠释,理解当情与法发生冲突时司法机关是怎样处理和思考解决类似的两难问题,如何在执法决定和司法案件中守护公平正义。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孙志刚案例、劝阻吸烟致死第一案、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老人摔倒扶不扶故事,涉及天理、国法、人情等诸多方面的于欢案、情与理冲突的陆勇案等大众关注度较高的案例故事,通过讲授这些与生活密切关联的法治人物真实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发展完善过程,理解法治中国建设的与时俱进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法治建设过程。讲上海民警教科书式执法、公民参与民法典的编撰和修改故事,可以让大学生整体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建设新十六字方针。
(三)讲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法治榜样人物故事
人物是故事的集结体,人的成长经历让人物变得更加人格化并充满命运感,人物的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会影响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选择,可以说人物是故事的助推器。①法治榜样、法治典型人物的故事,往往因其法治实践上的硬核奉献和破釜沉舟的担当,因其接地气、敢担当和守护公平正义身先士卒,能给民众带来极大的心灵震撼,让听故事的受众产生受感染、受教育的组场效应,从而激发民众向榜样学习的自觉性。比如讲获得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缉毒专家周脉军的故事,讲把爱融入为民服务基础工作中的上海铁路公安局虹桥站派出所所长张雷的故事,讲热情执著让社区矫正见实效的广东省社区矫正工作者胡丽雅的故事,讲矢志不渝精耕刑法学三尺讲台"人民教育家"高铭暄的故事,等等。以此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认识到法治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关联,认识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成离不开法治榜样的示范和引领,离不开每一个中国公民尤其是青年学子的奉献与奋斗,引导大学生用自身的法治实践行动为法治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四)讲与大学生青年群体密切关联的鲜活法治故事
讲故事需要满足教育客体的实际需求,消除学生在思政课法治理论学习问题上存在的消极思想和心理,认可法治理论学习的价值意义。同时,选择的故事素材贴近学生现实,来源于真实生活,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与大学
生相关且鲜活典型的法治故事,能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法治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认同法治的实用性,让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耳入脑入心。教师通过讲授校园贷、复旦大学求情信、冒名顶替读大学以及其他社会实践中的大学生法治故事,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学习法治观念能够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培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的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向学生讲解因为考试舞弊而受罚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关于考试作弊的相关规定,对违背道德的法律后果进行警示。向学生讲解在求职和工作过程中遭受歧视和不公正待遇而运用法律维权的故事,运用法治故事赋能,激发大学生学法的热情和兴趣,努力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和表率,提高大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严守法律底线。
(五)讲与中国法治建设国情契合的法治焦点故事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要树立法治道路自信,就需要依据中国法治建设的国情,善于发现、挖掘和传播在法治建设中生成的法治故事。比如马锡五断案的故事、毛主席参与五四宪法制定的相关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征集民智民意的故事、枫桥经验的形成以及向全国推广的故事,以此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进程,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领导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而做出的努力,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法律的演进历程以及各阶段法律的特点,认识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把握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深刻认识宪法的至上地位,自觉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和法治精神,从而引导学生全面整体认识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和实践基础,充分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容和重大意义。
三、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着力点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八个相统一"的整体要求,在讲中国法治故事的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授课教师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方法得当、教育目的明确。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需要在深耕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依托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知情信意行"的一般逻辑,从政治要求、教学用语、基本准则、核心要求和教学技巧等方面着力。
(一)遵循政治要求
思政课教师必须懂政治讲政治,必须始终坚持思想性和政治性相结合。法治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政治决定法治,法治服务政治,世界上从来不存在完全脱离政治的纯粹的法治。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需要紧扣政治原则和要求。首先,授课教师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三者有机统一的理论基点下讲中国法治故事,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讲中国法治故事,帮助学生弄清党大还是法大为何是个伪命题,法大还是权大为何是真命题的理论依据,精准把握党和国家对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期待,立足高度的政治站位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其次,要树立历史观,结合中华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斗争史、建党奋斗史、新中国的发展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历史,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结合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分析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和法治理论的创新,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再次,需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讲清楚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在坚定"四个自信"的精神指引下讲好中国法治故事。
(二)用好法言法语
法治故事和其他类型的故事相比,在话语使用方面有其独特性。法言法语作为法律领域中的专用语,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法律职业者执行法律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文字等。法言法语作为党内法规建设与法律制度建设的话语体系支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表达与全面依法治国要义的彰显。在讲中国法治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注意法学语言和法学词汇的运用,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用语准确、逻辑严密、内容与形式俱佳,方便学生理解和识记。比如:"法无授权不可为"、"疑罪从无"的法学术语;列宁说:"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伏尔泰说:"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培根在《论司法》中所说的"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的违法行为更严重。因为这些违法行为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这些经典法言法语的合理适时运用还能提升故事的吸引力。为帮助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淀教学的知识厚度,活学活用法言法语,高校可以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法治知识集体备
课和培训,以教学重难点为切入口,研究探讨如何将教材体系合理转化为教学体系。授课教师自身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法治基础知识的理论学习,深入研读马克思恩格斯法学经典著作、中央文件以及《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等法学专著,形成专博结合的法治理论知识结构,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时政敏感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依托校内外合作平台,深化法治实践,扎实法学根底。
(三)注重德法结合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方式方法。"一方面,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只有那些合乎道德、具有深厚道德基础的法律才能为更多人所自觉遵行。另一方面,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可以通过强制性规范人们行为、惩罚违法行为来引领道德风尚。"做德法兼修的时代新人,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大学师生的叮嘱,也是对全国大学生成长成才目标的具体要求。教师应结合现代化国家治理理论,结合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历史角度和实践需求分析德治和法治被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然性,讲中国法治故事的同时注意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探究故事背后道德与法律的协同效应,透析法治故事背后的道德情怀和哲学底蕴,引导学生认知道德与法律同属于上层建筑,都能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规范作用,都能调节人们的思想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协调人际关系,二者不可偏废,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顾此失彼。
(四)聚焦法治价值
任何故事本身都蕴含着国家和社会共有的价值与理想。讲中国法治故事的重要理念就是要通过故事的叙事传递公平、平等、正义、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核心价值理念,在讲授中国法治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历史底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中国法治故事要紧扣法治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初衷和目的,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将人民作为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授课教师应借助法治故事的讲授,让大学生移情于故事人物、沉浸于故事节奏、专注于故事发展,在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中感悟到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是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的必然选择,是民心所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法治建设的成就来源于一代代人民群众的接力奋斗,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
众尽享法治建设的成果。通过法治故事的讲授,不断提升大学生进行科学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
(五)活用叙事技巧
好听的故事往往能带给学生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其中教师的叙事技巧是有效方法。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合理运用故事叙事技巧和叙事用语,将法治人物、法治历史、法治过程、法治思维的运用等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教师在科学设计故事叙述环节之时巧妙安排适宜的叙事方法,比如将负面案例正面引导,巧用设问、反问、排比等叙事方法,直接叙事和侧面叙事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逻辑思辨中探究法理,领悟法治精神。再比如,运用起承转合、浓郁的情感叙事能引人入胜,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从知情意等方面达到和谐与统一,做到朴实而有温度,凝练而有深度。教师在讲故事过程中手势等肢体语言的运用,语气语调眼神的合理运用,都能更好地表达好故事,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认知的共鸣,或娓娓道来或抑扬顿挫。比如伤感的法治故事,用满含忧伤的语气表达;幽默的法治故事,用轻松、愉快的甚至是故弄玄虚的语调来表达;促人奋进的、论说严密的法治故事,用严肃的态度、慷慨激昂的演讲似的语气来表达,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效果,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品味的兴趣和自觉。授课之余教师可以多学习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增强自己的语言素养。除此之外,还需灵活使用教学多媒体。运用相关的音乐、动漫、视频和影像资料等,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能凸显故事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最后,授课教师需要构建起既"顶天"又"立地"的教育叙事立体框架,可以直接邀请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法治人物、法治英雄到课堂现场来讲故事,通过这些法治亲历者的切身经历的讲授,引导学生感悟法治精神的磅礴伟力。
关于在国有企业中推进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研究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宋奇、杨亚蒙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工作,曾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我们谋划推动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