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46篇(第8/11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944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82分钟

三、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必须抓紧落实,把组织育人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1.以党组织引领构建协同育人体系。首先,将"三全育人"融入高校学生组织建设,从顶层设计角度强化组织领导。党组织、群团组织和学生自治组织是开展育人活动的组织载体,对加强大学生党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思想引领"为目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必须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贯穿各类组织,协同推进,建设有思想的组织、社团、团队,并以此引领高校的学生活动,发挥各类组织的育人作用,使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落到实处。其次,构建学校党委为领

导核心、院系党组织为政治引领、学生党支部为战斗堡垒的三级组织架构,层层压实党的核心领导作用,落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制,明确组织育人协同体系领导核心。再次,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与引领作用,发挥"党支部建在社团上"的优势,学院党委中心组成员作为联系委员,通过深入基层党组织开展学生活动,对支部和群团组织、学生自治组织进行监督和促进。既可以让党委对各类组织运行成效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又能让学生活动"活"起来。

2.完善高校各类组织协同育人机制。高校群团组织、学生自治组织及其相互之间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系统有序规范的组织章程和协同制度是实现党组织引领各类组织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组织保障,也是党自身组织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求。首先,各类组织协同育人管理就是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组织模式和各种活动形式的规章管理办法,来规范各类组织工作的开展,为协同育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健全完备的组织协同育人管理制度既能规范各类组织正常运行,又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要探索适应党组织建设和群团组织、学生自治组织实际和特色的各项工作制度,让每项工作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促成高校组织育人协同工作科学化、一体化、规范化、长效化。其次,要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党组织-群团组织-学生自治组织的党员骨干力量队伍。高校学生组织育人体系既要把握学生组织的主体,也要提高协同队伍成员的素质,培养优秀的学生骨干,这些是提高大学生组织发展质量和育人效果的重要保证。要着重强化育人队伍的理论教育、加强全面协同、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运行机制,以期实现学生组织骨干力量的价值引领作用。

3.创新平台载体增强协同育人效果。首先,通过拓宽平台载体,实现党组织、群团组织、学生自治组织协同工作信息化。一是要注重引导性,通过生动活泼、思想性强的网上教育阵地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二是要突出层次性,贴近学生不同的需求去设置专属网络服务内容。三是要体现时效性,及时扩展并传播网上党、团阵地的内涵。其次,创新组织协同工作新载体,支持和鼓励各类组织开通网上交流平台,挂靠学院官方网站开设组织协同育人网络窗口,借助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实时宣传组织协同育人工作通知和新闻报道,实现信息化和高效化。重视榜样引领作用,发挥协同平台的政治引领、凝聚师生的作用,让广大学生充分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再次,加强组织活力,增强各类组织协同育人效果。一方面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推动活动创新,注

重时代性、层次化、高品位,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创新理念的新时代学生自治组织,开展形式丰富新颖、主题鲜明突出的学习教育活动,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要大力扶持优秀学生组织,加强经费投入、组织管理,形成结构合理、类型多样、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学生组织协同发展新格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韩冰、曹文

2021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

-2025年)》发布,明确指出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安排。[1]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美丽中国建设者的前沿阵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的主战场。如何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生态法治意识的时代新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积极思考和努力探索的现实问题。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2]51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再一次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生态环境保护仍然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对全体公民而言,生态文明教育仍然是一个持续而长久的任务。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有效、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独特的育人功能。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推动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必要环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了全新的概括,对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这些生态建设的成就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取得的。新成就、新实践又不断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我国呈现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例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等。这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论断集中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认识,科学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么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问题[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我国得到运用与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承载着用新思

想铸魂育人的光荣使命,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让生态文明理念走入学生心灵深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树立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消费观,不仅能增进思政课的时代感和现实性,还能使学生树立为建设美丽中国不懈奋斗的人生理想。北京科技大学先后组织开展了"亲近自然·生态科普""倡导绿色GDP评价体系"等思政实践活动[4],山东大学组织学生进行"地球一小时"活动课程实践①,清华大学成为中国首个绿色校园建设大学 越来越多的高校正日益重视将生态思维潜移默化地融入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引导大学生绿色生活。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传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现实需要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曾多次强调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生命体,人与自然界具有天然的同一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新的时代内涵。高校青年学子是未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只有从内心深处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肩负起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传承者的历史重任。在思政课教学中,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全过程体系,将思政课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由碎片化转为系统化,由教材体系转为教学体系,讲好、讲深、讲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作用,使大学生将对生态观念的认知转化为日常的行动。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也是对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这六个方面的科学内涵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在思政课必修的四门课中,结合教材的契合点讲清楚其中蕴含的这些核心要义,才能积极回应实践中的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需。目前,不少高校思政课教师已经开始进行有益的尝试。例如,北京邮电大学李全喜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要注意从宏观、中观、微观

三个角度聚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解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概念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同度;[3]中山大学陈琼珍认为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要深挖中国近代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史实,加深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历史认知与了解;[6]北京科技大学张红霞提出,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时要注意加强生态文明的认知教育;[4]浙江科技学院俞敏则认为应通过讲解生态建设中相关法律案例,来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思想的法治信念。[7]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的精彩阐释,帮助学生系统完整地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助于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与自然的关系,了解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大政方针,促进学生自觉地做到知行合一。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辨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西方绿色思潮的本质区别

在20世纪中期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公害事件。为了应对环境污染的危机与挑战,西方学术界出现了流派众多的环境治理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所谓的绿色思潮,大致可以分为"深绿""红绿"和"浅绿"。尽管不同流派之间的学术争鸣比较激烈,但从现实来看,无论是重视人的作用、轻视自然功能的"浅绿"思潮,还是注重自然的地位、不屑于人的能动性的"深绿"思潮,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生产与环境污染的矛盾。中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西方绿色思潮本质上是以资本为根本出发点,追逐资本利益最大化,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放到了二元对立的关系之中。而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校思政课是关键。十八大以来,随着"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各高校加强生态文明宣传与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措施与保障的力度不断加大。但不可否认,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水平仍有待提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存在"有意识、无知识,有关注、无行动"

的问题

生态意识是人类形成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念与情感的总称,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态问题认知的敏感性。生态知识则是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行正确总结的系统理论,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总结等,它是确保公众能够理性维护生态环境、参与生态实践的基础。目前来看,随着全社会生态文明宣传力度的增强,以及21世纪以来非典、空气污染、水质污染、新冠疫情等事件的出现,中国民众开始从惨痛教训中审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党的十七大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社会普遍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被广泛接受。大学生群体对环境新闻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不仅对破坏环境、损害身体健康的事件密切关注,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国家提出的相关环境政策也表现出高度认同,还能够理性分析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活动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环保意识已经初步确立。但是由于鲜有大学生系统地接受过生态文明教育,很多知识来自网络,因此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措施、制度只是一知半解,对"碳中和""碳达峰""两型社会"等概念仅仅限于听说过的层面。大学生生态知识的缺乏,使他们的生态意识难以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自觉的程度。不少大学生虽然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离自己很远,是国家的事情、企业的事情,所以他们在践行绿色消费、减少污染产生、关注生态环境、参加环保志愿活动和分类投放垃圾等行为领域,仍然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加之世界大变局下,多元社会思潮借助互联网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在商家的各种打折促销活动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因此高校中舌尖上的浪费、频点外卖、冲动消费、过度消费等现象层出不穷。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存在"有要素、无体系"的问题

当前高校主要的四门思政课,教材中都或多或少体现了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学科知识的科学体系,仅仅在教学中引用生态文明方面相关论述的只言片语远远不够,需要将其系统融入高校思政课。从目前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情况来看,生态文明教育存在"有要素、无体系"的问题。其一,受教材体系与篇幅所限,目前各门思政课教材内所涉及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知识不多,

且较为零散,只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门课在第七章、第十章中相对系统地介绍了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等相关内容。要使学生真正系统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形成生态文明理念,需要教师在备课、授课中提前把握本门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增补相关内容。其二,由于各门思政课开设学期不同,授课教师不同,再加上内容比较分散,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甚至由于不能互通有无,可能盲目地认为其他课程会讲而舍弃该部分内容,出现该内容在教学中失踪、在课程中失语的现象,生态文明教育难以得到有效整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只是只言片语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门思政课教师互通有无,通过集体备课,深入挖掘各自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如将生态自然观、生态发展观、生态价值观同新中国生态建设的历史探索、中国精神、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各门思政课的重要章节与知识点相互融合,科学系统地设计教学内容,形成四门课程联动体系,从而帮助学生系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塑造完整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

(三)高校思政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形式单一,存在"有理论、无实践"的问题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外化于行,使理念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与生活习惯。一方面,受各方面条件所限,讲授式的大班集中教学仍然是当前多数高校思政课常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偏重于以教师为主体,更多的是进行"是什么"的理论知识灌输,在"为什么"以及"如何做"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受教者的自我探究性与学习积极性难以有效地调动。然而,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内容本身具有实践性强、时代性明显的典型特征,如果只是进行讲授式理论教育,学生难以形成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认识,会影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入脑入心效果。另一方面,思政课本身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课程,各高校虽然已经广泛开展了社会实践课程,但是水平参差不齐,在缺乏教师有效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关注生态问题的社会实践少之又少。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9]501学校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文明思想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及实践的支撑,因而思政课应该利用各种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环保宣传、

社团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夯实生态意识,养成生态生活习惯。

(四)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经验不足,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教师是思政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也是学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接收与理念的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内容的综合理论体,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讲好生态文明,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理论深度与全球视角,不仅要有历史眼光,还要有生态情怀,这对一名教师来讲要求极高。在现实工作中,不少思政课教师由于专业背景所限,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不够深入,在学术话语、学术思想方面还不够成熟,特别是成体系的研究较少,这样在授课中就不能很好地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课程章节中。另外,生态文明教育只靠思政课单枪匹马来完成还远远不够,它需要学校从顶层进行设计,在校园文化、专业课程、社团活动等多方面与思政课相配合,共同形成合力,建立起立体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从而真正增强学生对生态文明思想的认同感。但目前多数学校没有相关制度和文化建设,造成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思政课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路径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思政课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思路。

(一)把握侧重点,充实完善不同思政课程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思政课教师要在深入学习和系统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生态文献进行细致的梳理,把握四门思政课程的各自特点,找到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有效融合的切入点。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以生态道德知识和生态法律知识为侧重点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比如以《环境保护法》为切入点,让学生从道德与法治的视角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企业追逐利润丧失良知而造成环境污染,那么生态法治是公民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武器,也是规范企业行为的"紧箍咒"。大学生树立生态法治观,才能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地以法律为武器,维护公民生态安全的合法权益。[10]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从哲学维度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的等观点;阐明在习

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积极倡导"环境就是民生"的理念,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的愿望作为执政党最终的价值追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可以将集中介绍生态文明内容的第七章"科学发展观"与第十章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结合起来授课,如在"科学发展观"一章中从国际国内状况与趋势,介绍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面临新难题的背景下,吸收和借鉴世界上发展观演变的新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以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历史发展和具体表现为基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在"建设美丽中国"一章中重点讲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如何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观点,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为什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可增加中国历史上儒家、道家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经验总结,通过典型案例如塞罕坝的建设、治沙的成就以及"大跃进"时期对自然的破坏等,从正反两面讲清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走过的曲折历程。

(二)运用新媒体,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全方位融入教学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大学生喜爱的自媒体、微视频具有易操作、互动性强的特点,为我们丰富思政课堂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注入了新的活力。基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一是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将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而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的短视频穿插在教学内容里与学生分享,通过视觉体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生态保护是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进一步强化年轻一代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社会责任。二是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上,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新形式使学生获得生态文明教育的沉浸式体验。如,购置或与科技公司合作研发生态教育的教学项目,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邃内容变成虚拟现实场景,使学生置身于虚拟仿真场景中,获得身临其境之感,以快乐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感悟。三是借助新媒体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将与生态文明教育有关的节日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向学生布置视频作业。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需要搜集大量

的资料,既丰富了相关知识,在课堂展示与讨论的过程中又宣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实践教学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通过社会实践教学的方式使学生置身于生态文化环境之中,是外化于行的重要环节。从形式上来看,生态文明实践教学可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社会实践。在课内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以学生生活为中心,开展生态知识竞赛、生态问题辩论赛等,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生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而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理念。此外,聘请专家做生态文明教育的专题讲座,也是课内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者从学术的视角为学生做报告,能够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美丽中国建设所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就。在社会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思政课四门主要课程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为学生设计好选题,指导学生在暑假进行专题调研。例如,指导学生选题时,引导学生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更多地关注家乡水资源保护状态、空气质量状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状况等,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获取调研数据,撰写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生动的社会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实地调研中能更加透彻地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所蕴含的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和全球共赢观。实践是无止境的,探索的脚步永无休止,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教学中还有许多好的模式可以学习和借鉴,如,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生态农业观光园和有机农业生产企业等。

(四)加大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生态文明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生态理论水平是生态文明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弄懂学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又要具备生态交叉学科知识。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生态理论和知识素养,通过多学科学习、集体备课等方式进行充实;同时厘清高校四门思政课程的框架结构,自觉建立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联系,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13]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专门从事生态文明研究的专家请进来,通过讲座、座谈等方式帮助思政课教师全面透彻地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我国的生态政策与发展方向等;同时,积极

鼓励教师通过到生态省、市、中国绿色大学联盟中的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学术交流,以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系统认识。从学校角度来看,应通过设置课题、开展多学科交流等方式给予激励,调动教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性。

(五)实施绿色校园建设,让绿色文化引领校园

校园是培养未来生态文明建设者的主平台,既是进行知识直接传授的有力场所,又是实施隐性教育的空间载体。思政课是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主干道,但不是唯一渠道,如果缺少学校各方面的配合,生态文明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高校需要形成生态文明教育合力,发挥其隐性教育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高校管理者应当认识到校园文化的巨大影响,积极营造绿色校园氛围,传播绿色文化,使学生体验绿色生活。生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外化于行,无声的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因此可以开展节能校园行动、光盘行动,做好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宣传,组织绿色实践社团,等等。另一方面,需要从制度入手,建设校园生态制度文化。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纳入绿色低碳、节约节能、文明健康等要求,并完善奖惩制度与监督制度,通过生态负面清单、朋辈榜样、相互监督等方式,使学生绿色生态实践真正达到强落实、强监督、强反馈的效果。

新时代背景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黑龙江财经学院 金德龙

引言

从古至今,儒家思想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思想影响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儒家学说以及儒家理论思想等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同样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大思政"发展的视域和新时代背景之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开展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积极推进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之间的融合发展,着力建设全面育人、立德树人的良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开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意识形态及舆论阵地影响

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对于全党而言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而高校思政课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在高校现有教育体系中始终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生群体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国家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后备力量,如果大学生群体内部出现思想阵地不稳定的问题,则同样也更容易被西方错误思潮和消极思想侵蚀和渗透,对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和舆论阵地的主动权。但是对于很多高校而言,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时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大学生意识形态和舆论阵地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对于各类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需要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及舆论阵地的引导力量,通过不同类型的思政宣传和思政教育活动,让广大大学生群体能够真正坚守思想意识阵地,实现与时俱进。

(二)高校对于思政课的认知误区影响

一部分学校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是仍旧存在较多的认知误区,一方面存在思政课不重要的错误思想,甚至一些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浅显易懂,学了也没什么作用,此类认知误区极大地影响了高校思政课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的体现。另一方面,高校一部分教辅人员和思政课教师从思想根本上也并没有过多重视思政课,他们更加侧重于专业课的教学和测试,而思政课只是众多专业课中为学生调节课程压力的"边缘化"课程而已,此类错误认知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学习相对松散,亟须着力改善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和问题。

(三)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元素的影响

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群体沉迷网络或新媒体设备,高校开展的思政课学生参与度不足,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中各类信息层出不穷,导致思政课教学效果无法充分凸显,再加上一些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授课与传输,忽视了各类新型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引导,导致现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理论化色彩过重,有一定的"说教"意味,无法充分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严重制约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和优化。

二、新时代背景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探索

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进一步促进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之间的融合,可以从现有的儒家文化出发汲取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并探讨二者之间融合的可能性,基于此可以从儒家的忠孝节义观、五常思想、知行合一思想以及中庸思想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论证。

(一)儒家忠孝仁义观

对于很多高校而言,思想政治课不论是哪一学科、哪一专业都需要进行学习,作为一门公共课,不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理解有所不同,因此教师也可以应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将儒家忠孝仁义观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能够积极体会儒家经典文化,并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真正成为懂得感恩、心存孝心、保持仁爱、讲究正义的时代新人。除此之外,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准进行衡量时,也可以应用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节义思想,很多学生当前过于重视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甚至在日常生活之中缺少责任担当精神,对父母始终不心存感激,甚至逐渐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尤为严重,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进一步宣讲和传承儒家传统文化中忠孝仁义的思想精华,也能够不断提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宣传与教育价值,让学生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儒家五常思想

儒家所推崇的五常思想与忠孝仁义观有一定的联系性,五常主要体现为仁义礼智信,因此可以从现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五常思想精髓的融入和发展,可以在现有大学生思政课程中和思想道德修养等相关内容中积极延伸和拓展儒家五常思想的重要内容。例如在进行人生观相关内容的讲解与授课中,可以从现有的儒家五常思想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家国大业的伟大情怀,特别是在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和道德观进行讲解时,可以充分汲取儒家五常思想的精髓和品德智慧,以学生广泛接受的形式,提高儒家五常思想对于学生思政课学习内容的启发与促进效果。

(三)儒家知行合一思想

在现代教育中越发重视实践课程的教育与培养,让大学生群体从不同类型的实践课程出发,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分析,现如今高等教育大思政的格局逐渐形成,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开展过程中,同样也要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双重化特点,逐渐打破以往思政教育存在死角和教学综合效率水平不高等多方面问题。在很多学生针对高校思政课进行学习和研究时,往往停留于课堂作业以及老师布置的各项专业内容为主,甚至一部分学校在思政课期末测试中也往往会以应用撰写学科论文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这也逐渐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高校思政课堂侧重于理论内容的论述而缺少实践,因此应用儒家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思想,能够进一步加深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培育目标和综合思想,真正实现理论认知与实践培养的有效统一。例如可以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组织学生参加多种校园文化活动、帮扶活动、支教活动等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在思政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效结合,打破原有"知而不行"的局面和弊端,充分焕发儒家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思想的重要内涵和价值。

(四)儒家中庸思想

儒家将中庸之道是做人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和评估体系,中庸之道强调多方的协调共处,在看待外界事物时要始终站在整体和全面化的布局,而在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儒家的中庸思想也逐渐演化为调和的观念和折中的观念。虽然有些人在其他思想的引导和推动之下,将儒家中庸思想进行误读,片面地认为中庸之道所强调的是"保守"和"庸常",这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相距甚远,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开展过程中,同样也可以积极应用中庸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现如今大学生群体主要为00后,这些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但是受到个人成长环境和物质生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的性格沉稳性不强,思想更加极端,缺少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和科学客观的定位,此种思想也会在学生逐渐走入社会之后,造成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极大反差,在如此冲击之下,个别大学生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进而引发更为严重的隐患,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开展过程中,可以积极应用中庸思想和中庸

之道进行学生个人定位以及角色的全面化考虑,在思政教育的发展环境之下,通过中庸思想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均匀和调和,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对照,让自身逐渐成长为有坚定理想信念、宽厚精神胸怀的正人君子,实现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三、新时代背景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现路径

(一)提升儒家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认识

在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时,要始终站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之下,全面考虑新时代发展背景中大学生群体的主要思想特点、个性特点,并着重分析与研讨当前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兴趣不高、积极性主动性不强等多方面问题,并以此作为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之一。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时可以积极应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重要的精髓和内涵,提高儒家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之间融合性发展的重要性认知,并在课程安排、师资力量配备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其次,教师方面可以围绕当前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课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等相关要求,深入研读儒家传统思想和文化精髓,也可以根据思政课不同授课章节的教学要求,积极挖掘儒家传统文化中更加符合教育需求的部分,实现儒家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之间的有效衔接。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引进儒家的五常思想和忠孝仁义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理解忠孝仁义以及五常思想的意义和内涵,但是也要特别注意在讲解儒家思想时可以对其中不适合时代发展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批判,剔除其中的糟粕,同时也可以在现有教育内容和体系中进行一定的升华,例如可以将对家国的忠诚理解为对现如今党和国家的忠诚和守护,引导学生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和引领作用,真正实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目标。

(二)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与授课模式

很多学生认为高校思政课过于单一、僵化,更加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授课课堂教学过于单调,无法充分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可以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深入探索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之间的联系。例如当前很多学校探索应用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师可以积极应用此类教学模式与方法在线下的课堂教学之外,积极引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等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学生线上

预习和学习效果检验的重要基础之一。

通过此类创新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现高校思政课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至关重要的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彻底转变以往的单向化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让师生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而教师也可以在此其中不断的融合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应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提前为学生布置课堂任务或课堂需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讲授者,结合自己对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及思想精髓内容的理解,为其他同学进行解读和示范,不仅能够推动学生综合表达素养的提高,也能强化学生之间的合理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始终站在主动学习的地位。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将现有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相符的部分制作为线上教育资源,让学生进行专项学习和消化理解,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的课堂感染力效果。

(三)优化和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课程评价体系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开展过程中,如果缺少必要的课程评价体系,则也无法充分评估和检验思政课教育成果。在新时代背景下,儒家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不断优化和改进课程评价体系,为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奠定良好的课程评估基础。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整体目标在于让学生具备思想道德修养,逐渐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也正因如此,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众多积极正向的部分可以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现有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和规划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性考核元素,并将此类考核标准进行一定的细化与分解,例如可以通过学生评估或学生打分的形式,分析与研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之间的融合效果,并将具体的考核与评价结果作为二者融合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和参考点之一,推进高校思政课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积极创建高校思政课特色实践活动平台

高校思政课不仅仅需要强化课堂上的理论化授课,同样也要实现课堂实践活动的积极应用,并将其作为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能够充分践行各类思想文化及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的良好目标。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将各类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进行学以致用,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组织特定的社会实践项目,如田野调查、社会调查、敬老助老活动等等,始终坚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

则,让学生在社会调查和敬老助老活动之中全面发现问题,并深入体会当前社会对于敬老助老的诸多探索和实践,并从中深入体味儒家传统文化的忠孝仁义精髓,推动学生自身向道德水平的提高,养成敬老、助老、爱老、孝老的良好风尚和品德。与此同时,可以在课堂思政教学之外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践行高校课程思政的全面发展理念,让学生积极应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既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特色,也能在其中集中宣扬和引导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教育内容,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和实践活动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价值。

总结

总而言之,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儒家文化是一朵璀璨的奇葩,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能够进一步体现课程思政的理念和价值,强化高校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精神,有利于不断赓续中华文化的基因和中华传统美德,既提高了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品质,也能反作用于高校的思政课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的全面提高。因此文章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分析,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综合质量和水平,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保障。

新时代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究

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边凤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当前我国已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面对世界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应着眼于思想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渠道"作用。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学重在以党史理论为引擎提升育人实效,涵养学生党史情怀,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深度融合需准确"把握党史教育的理论厚度、历史深度、价值温度、实践广度",切实发挥党史教育凝心聚力、协同育人的作用,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指导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一、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党中央从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论断,为高校党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推动党史教育走深走实的关键课程,要继续坚持以党的历史为抓手,学习好、总结好党的历史教训,传承好、发扬好党的历史经验,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觉悟,使其逐渐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石氐衙前行,以伟大实践践行初心使命,以伟大精神锤炼党性觉悟,构筑了党的红色精神谱系。百年党史贯穿于高校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实践教育的各环节,充实了思政课程体系的理论构成,丰富了思政教学的本质内涵。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融合是时代提出的新课题,需要以学术讲政治,以党史增信念,循序渐进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旗帜鲜明地上好新时代思政课,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党史学习进程。

(二)新时代培育正确党史观的重要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动荡,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国外敌对势力借此时机大肆宣扬历史虚无主义、历史相对主义,肆意夸大党史挫折,否定党的领导,严重影响了当代青年的价值判断。在此形势下,积极推动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千"四史"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发挥教育政治引导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提高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党史学习教育不是要简单的照搬历史、重复历史,而是要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将党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点人物放在所处时代去考察,把握党的性质宗旨,明确党的主题主线,形成关于党的历史的整体性认识。通过中西方历史和现实发展的纵横对比,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分析方法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挖掘党的历史根源,从世界发展进程中感悟党的伟大作用,警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消极社会思潮的渗透,提升自我主体意识。正确看待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反对和驳斥历史虚无主义,科学评价党史事件、党史人物,提高学生的政治判断力,培育正确党史观。

(三)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席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从红船精神到西柏坡精神,从抗震救灾精神到抗疫精神,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培育了一系列红色精神,凝聚了伟大的精神力量。历史是最生动的教材,中华民族的成长史、中国的发展史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皆是新时代党史教育的应然内容,孕育着党的红色基因内核。红色基因熔铸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彰显了党的初心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怕牺牲的政治品格。传承红色基因的本质要求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党的精神内核,把牢党史教育的政治方向,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讲好红色故事特别是新时代党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只有讲深讲透党的理论成果,不断穷实红色基因的政治基石,才能帮助学生追寻党的红色足迹,激活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充分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传承红色基因,质续革命精神是新时代党史教育的历史必然,需要以史鉴今,凝聚奋进力量,筑牢学生信仰之基,帮助学生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真理的力扯,深化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认识以及对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理解。

二、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应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自上而下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要切实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突出党史教育的政治引领作用。推进高校党史教育进课堂关键在千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激发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年学子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用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自身,从而深化关于党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基础的理解。高校思政党史教育重在以学术讲政治,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使学生在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中进一步明晰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与政治责任,坚定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6]。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开展党史教育的有效途径,坚持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机统一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始终把牢政治方向、强化政治效能,从宏观以及微观多个层面做深做实党史教育的各项工作,构建起全面、立体、多元的思政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强化学生的政治担当。

(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要处理好"价值与知识"的辩证关系,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气坚持讲理论与讲情感并重,保证思想贯通、内容融通,切实发挥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知识是价值的载体,党的历史承载着伟大建党精神,以党的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用党的真实故事、真实人物阐释党的革命理论、革命精神,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正确把握党的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价值是知识的反映,当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其价值取向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高校作为系统开展党史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将意识形态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注重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在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中不断深化学生关于党史国史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党性修养,唤醒青年一代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推进高校思政党史教育常态化要持续传递正确的党史观念,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从"知情信意行"的统一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在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立足实际,把握实践要求,切实做到学史力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学习要始终保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以知行合一为落脚点。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内在规定了党史教育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片土壤,需将理论素材这本薄书和党的历史这本厚书结合起来,依托思政小课堂,衔接社会大课堂,客观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形成用于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理论。学懂弄通党史理论是前提,实干力行是根本,将党史元素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理论上的"知'勹更重要的是将党的理论、党的精神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了高校党史教育开展的基本方向,强调实践性教学、开放性教学,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亲身体悟中构建严整的党史观,实现沉浸式、体验式教学转化。历史、现实和未来是贯通的,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感悟党的历史成就,有利于学生从党的伟大实践中总结历史经验、汲取精神力量,以史鉴今,实学实干,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三、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路径

(一)统一教学关系,提升党史育人实效

推动党史教育创新融入高校思政课,要统筹好"教"与"学"两个方面,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高校思政课作为党史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使命,因此要进一步厚植思政党史元素,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升党史育人实效。

1.以教师为主导,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思政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高校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力量,其整体素质关系着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具体落实。高校思政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好思政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这不仅需要教育者穷实党史理论基础,更要拓宽党史视野,锤炼专业技能,提升党性修养。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9]'真正做到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有信仰者讲信仰。因此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做深做实教师的培育工作,组织思政教师系统学习党史知识、党史理论,进行岗前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引导教师坚定政治

信仰,形成良好的师风师德。其次高校应针对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相关的学术研讨与教学观摩活动,定期安排思政教师到党校以及基层挂职,通过学术交流及时更新教师教学观念,鼓励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开展党史教育,从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此外各地高校还可通过集体备课形式,实现教师队伍间的资源共享,促进思政教师通力合作、互帮互助,形成统一的教学标准,从而推动党史教育长效化发展。最后高校应建立多元教学评估机制,将党史教育成效以及授课情况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学生的满意程度作为教学质量评估的指标之一,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引起思政教师课后反思,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日常教学中,以自省、自觉做到"自身硬"'从而建立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人格正的思政教师队伍。

2.以学生为主体,合理安排思政教学内容

大学是学生思维方式、心理素质等价值观念逐步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主体意识凸显,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意愿,最需教育者的引导和栽培。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强调高校要重在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深入了解党史、国史,加强党史理论学习。高校思政课与学生个性发展存在耦合性,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要充分契合学生发展需求,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依据不同学段特点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高等教育包括本专科以及研究生等多个层次,高校对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思政教育历来是多渠道并举[10]'因此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也会依据不同层次人才培养要求有所差别,从而实现不同学段、不同门类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高校思政课程建设要聚焦党史教育,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开设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严格落实学分制,实现多层次教学。本专科思政课程设置要进一步按照课改要求,完善"马工程"教材的统一修订,重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研究生阶段重在探究新时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思政课程设计上要顺应时代要求,以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侧重党史理论与时事政治的联系,解读热点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党的历史发展规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脉络。

(二)整合党史资源,创新融通三大课堂

传统的理论说教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要正确处理理论、实践、网络"三大课堂"的辩证关系,切实发挥"三大课堂"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根据党中央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要求,高校思政教学要立足百年党史的新起点,形成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的教学体系,创新高校党史教育形式。

1.改进理论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是穷实学生理论基础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用科学的知识教育人、培养人,传统的思政教学往往偏重教学结果,采用单向灌输的方式传授教材知识,以老师"教"为主体,忽视了学生"学"的主动性,导致"教"与"学"相分离,教学过程机械枯燥,教学效果大大折扣。高校思政理论教学应侧重方式方法改进,坚持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并重,遵循思政课程的学科属性,发挥学科合力,形成联动效应,自觉将学生熟知的党史事件、党史人物穿插在课堂教学,创设相关历史情境,打造"红色理论课堂'\引发学生共鸣,强化情感认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问答式、情境式教学方法面对面进行理论授课,消除灌输式教学的弊端,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主体参与,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完善授课机制,提高授课质最,推进教学整改,科学设定党史教育目标,完善相关课程体系规划,对党史教育课程进行动态调整。

2.创新实践课堂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一种立体式教学模式,以思想政治理论为基础,兼具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双重功能。推动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融通要协调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内在联系,秉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拓展思政教学空间。实践教学不等同于简单的"社会实践'勹因此要统筹课内、课外实践教学资源,创建实践教学平台,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党的历史。校内通过开展党史纪念活动,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潜移默化地进行党史教育;围绕党史教育专题定期开展团日活动,创办党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增加党史学习教育趣味性。对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引导学生参加寒暑假社会调研、教育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历史事件发生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历史痕迹,厚植爱国爱党情怀。

3.搭建网络课堂教学平台

信息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使"线上"思政教学成为可能,迎合了高校学生的发展需要,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思政课实践教学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将新媒体技术有机融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借助多种媒介形式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打造校园专题网站,定期发布党史资料、党史视频,吸引学生进行点击学习;开设慕课、易班、学习通等线上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海量精品思政课程,弥补传统课堂信息滞后的缺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高校还可创设自媒体平台,借助新闻客户端、校园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媒体发布党史教育的有关动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党史知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畅通师生交流渠道,掌握学生思想动向。网络课堂建设适应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利于党史教育的深入开展,因此要进一步推进立体式网络课堂建设,构建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一体化教学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思政教学的高效化。

(三)用好红色资源,让党史教育入脑入心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铸就的红色资源,蕴含了党的精神实质,穷实了党的历史底蕴。红色资源是党史学习的重要载体和生动教材,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须多维度挖掘红色资源的育人元素,糜续红色血脉,从红色基因中汲取信仰之力。

1.立足本土红色资源,创新思政实践教学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期创建了大批革命根据地,构成了红色党史资源的主体模块。不同地区的高校应立足本土红色资源,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延伸党史教育与思政课程的实践场域,将"大思政课"善用之。做深做实校外红色研学,定期组织学生游览红色历史文化遗迹、党史纪念馆、红色历史博物馆等场所,致敬革命先辈,传承伟大革命精神。同时高校思政教学还需创新实践载体,整合校内校外党史资源,建立红色教学实践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联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强化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开放性,引导学生领悟党的思想伟力,强化党性修养。因时、因地开发红色资源,搭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在思政教学中渗透党史元素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举措,新时代推动党史教育和高校思政课的互动融合要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第二课堂"阵地建设,通过创新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情感培育以及精神塑造。

2.讲好红色故事,提升思政教学感染力

百年党史是党的立身之本,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构筑起来的恢弘篇章,学习党的历史要根植红色土壤,讲好红色故事,延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育人职责",因此需先学、先知、先行,阅读大量历史文献,扩充历史知识储备,提高自身文化底蕴。教师只有正心明道,才能讲深讲透不同时期中共党史理论以及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以榜样力最激发学生的使命感,深化学生关于党的伟大精神的认识。党史教育带有一定的政治属性,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关注社会热点,衔接党史理论,让学生学习和理解红色政权从何而来、为何而来。此外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特色党课、红色经典诵读等活动,邀请优秀党员、时代楷模等先进模范走进课堂与学生开展深度交流,讲好新时代党的故事,以党史精神滋养初心,培养学生的人民立场,坚定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党的故事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高校思政教学要积极推动党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学生关于党的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的准确认识,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亲和力。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双向融合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要充分利用好党史资源,创新实践教学路径,构建思政课程体系新格局,强化青年学子对于党的历史的深入理解,听从党的正确领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肩负时代重任、贡献青春之力。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探析

包美霞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因此,高校思政课的首要教学目标,也是最根本的教学目标,就是其意识形态目标,即为党和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要全面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的群体特点,提升其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并通过意识形态实践活动,将意识逐渐地升华为稳定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凝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青春力量,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青春根基;要提升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科学研判意识形态现象,正确认识各种社会思潮,合理辨别社会意识流向,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通过科学理论引领,构筑意识形态安全主阵地、守正创新,构建高校思政课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整合教育资源,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协作化模式等路径,提升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实效性。

一、全面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

高校思政课应当重视大学生主体性的问题视域。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满足青年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善于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洞察大学生认知特点和接受规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深入青年学生群体,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形态和兴趣关切,充分认识与了解青年亚文化所展现出的正面价值观、文化创造力及青少年群体的热情与活力。"可以从认知水平、思想特点、课堂期待三个维度把握大学生在理论接受上的天性和特点,探索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科学路径增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可接受性的重要基础。

(一)新时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作为大学生主体的"00后",在认知上具有如下鲜明特征。第一,主体意识增强,认知逻辑多样化。他们认为"集体之所以存在,是

因为集体可以包容、拓展个体的个性,集体能够帮助个体实现价值,如果集体不能达到上述功能,则集体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主体意识的增强使他们勇于表达自己,更喜欢以自己的习惯和逻辑对教育活动和教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第二,学习目标更关注现实需求。在他们看来,宏观抽象的远大理想不如老老实实在现实社会中奋斗出自己的未来。在他们的人生规划中,首先考虑的大多还是自己的成长和未来,在此基础上考虑国家、社会和他人。可以说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第三,信息获取能力强,接收内容碎片化。从他们的思维方式到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无不体现出"移动互联网一代"的特征。

(二)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大学生的思想信念主流是积极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第一,理想信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一代,从小生活在和平的社会环境下,充分享受着和平时代的美好生活。因此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鲜明,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对待社会正义问题上,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也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作用,积极参与校园、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第二,思想上也存在不和谐的因素。一是价值取向多元化。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带来了国际间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广泛交流,一元价值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价值取向开始动摇、呈多元化的状态并且还有进一步发展之态势,这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理想信仰危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难免给他们带来局限性"。

[6]我国社会转型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仰带来了冲击,在理想选择上存在着困惑与迷茫。

(三)新时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课堂期待

大学生学习上普遍存在实用主义倾向,而思政课往往偏理论化,让学生感觉距离比较远。许多大学生认为思政课除了用来考试和综合测评外,对自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获得感不强,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他们倾向于关注和参与形式多样、体验感十足、趣味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一,期待内容呈现的情境化,增强沉浸性体验。相较单一的讲授法而言,大学生更期待情境式体验教学和多维立体的沉浸学习。第二,关注社会热点,期待时事教育常态化与自主参与性。除了理论重难点问题之外,大学生更加期待教师对社会现实问题、思想热点问题和道德难点问题作出讲解,课堂期待表现出更多的现

实性和实用性特征。第三,期待教学用具多样化。"大学生对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素材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以丰富生动的教学素材适当消解理论学习的晦涩和枯燥,课堂期待表现出趣味性和愉悦性。"

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意识形态能力

扫码添加扣扣,获得更多文稿实用素材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8]指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守好高校意识形态责任田,要提升自身的意识形态能力。意识形态能力是通过新的理论观念理论概括理论创新来辨别引领掌控社会思潮社会主流意识的实际水平

(一)"在马言马""在马信马",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价值

2022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用好学校思政课这个渠道,推动党的历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因此,"要激发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孔子曰:"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政治能力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生命线,是旗帜鲜明地回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核心问题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参与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每位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而作为被党和国家寄予厚望的知识分子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建设者。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始终接纳、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才能防止'心门'的突破,才能把好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才能成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坚定守护者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积极传播者。"思

政课教师要"在马言马""在马信马",高校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发挥好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二)学原著原文原理和最新成果,知信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信、行"的统一。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真学、真懂、真信、真传主流意识形态,不断提升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增强政治领悟能力,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指明奋斗方向,任何时候不发布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言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行动和观察分析周围事物,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带头参与法治中国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引领社会风尚。

(三)提升辨别非主流意识形态陷阱的能力,增强政治判断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面临深刻调整,国际力量对比发生转捩,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渗透遏制,这势必会在意识形态领域引发新的变化,使得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斗争之尖锐前所未有。当前,"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关键时期,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攻势和力度加大,"加大对我国的舆论攻击力度,持续制造不利于中国发展的舆论氛围,"相继炮制出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对中国的指导思想、社会制度、文化基础展开了全面的攻击。"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远离非主流意识形态陷阱,善用马克思主义这个"照妖镜"和"显微镜"识别陷阱,提升辨别非主流意识形态陷阱的能力,增强政治判断力。不断强化斗争意识,培养斗争精神,树立"'心门'即国门,'心防'即国防"理念,争当意识形态战场冲锋陷阵的战士,随时随地理直气壮批驳错误观点言论,尤其对政治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问题要敢于亮剑、挺身而出,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顶得住、冲得上、斗得赢,坚决捍卫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