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红色文化主题党课讲稿-9篇(第4/4页)

转载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596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7分钟

2.设计红色参观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实地参观这些红色场馆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能够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将学生带入到革命历史情景当中,让他们"触摸"历史事实、追溯革命记忆、感悟红色情怀。参观活动应与理论教学的目标紧密契合,通过教材内容与实地实物的相互映照,让青年学生找到红色历史存在的证据,进而与红色精神产生更紧密的情感联系,生发出与当年革命者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信仰追求,使历史与当下得到连接、理论与实践实现统一。参观路线的设计,最重要的是结合地方红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本质特点,如此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发挥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和引领作用。事物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因此应注意各个"红色坐标"的彼此关联,据此科学合理地设计参观路线,力图呈现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规律和历史真理。以武汉"国民大革命"路线为例,可设计从武昌洪山施洋烈士墓和独立团烈士陵园起始,途经司门口"红巷",至汉口鄱阳街八七会议旧址结束,把二七大罢工、北伐战争、中共五大、八七会议等历史事件有序连接起来,回顾二七大罢工的失败加快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国共合作的步伐并成功掀起大革命风暴的恢宏历史;总结在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吞下了大革命失败苦果的原因;了解中国共产党人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并不懈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从工农运动的衰落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伟大转变。此类历史经纬清晰、实践目标明确的参观路线必然能够增强红色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得到切实提升。

3.创建思政教育实践基地。高校联合红色场馆共建思政教育实践基地,能够促进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推动思政教育由校园走向社会,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储备转化为社会实践的动能并在实践活动中检视和深化理论认知。根据实际情况,可与本地红色场馆合作打造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实践基地,通过开展现场教学、主题展览、志愿服务等活动,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让学生深入地参与红色场馆的日常运行,如展览的策划和宣传、展品的布置和维护、场馆的建设和管理等等,在"沉浸式"的实践环境中,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使其爱基地、爱场馆、爱红色文化的真实情感升华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思政教育实践基地的创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激活课堂上的理论习得,充分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4.成立红色文化研究团队。中国近代史波澜壮阔又错综复杂,而红色文化贯穿其中,有诸多问题尚待深入探讨和研究。教师可带领学生组成团队,结合学生兴趣,确定课题方向,制定研究计划,依托地方红色文化独特的地域优势和人文环境,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活动。通过赴红色场馆和民间收集革命史料、开展田野调查和撰写课题论文,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研究。深入的研究能够让学生对研究对象产生共情,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涵养高尚品德、形成行为自觉。此外,针对地方红色文化中某些疑点的成功研究,有助于学生的历史认知得到提高。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可转化为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地方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能够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补和统一,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有益于新时代青年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智慧和力量。

党课:利用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指明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性。作为曾经的革命根据地,长期的革命实践给广大农村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乡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乡村振兴建设推进过程中,明确红色文化之地位及重要性,探讨红色文化价值如何发挥,有助于更好地利用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一、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一)红色文化培育农村文化自信

梁漱溟先生认为文化"就是一个社会过日子的方法",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革命先辈们英勇奋战、不畏牺牲精神的凝结,具有丰厚历史内涵,蕴含着系列红色革命战争故事,在新时代起着重要的教育传承作用。红色文化以口口相传、书面表达、红色建筑等形式流传下来,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都对村民具有重要教育作用。村民"生于斯、死于斯",以"乡土"为核心的生活与"耕植"为中心的生产,是乡村独特的文化形态,农村红色文化的认同与传承通过"点线面"的发展,潜移默化地浸润社会,为乡村振兴提供价值坐标。推动社会红色文化发展,又形成反推力促进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增强农民对于农村的信任感、责任感,增强农民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二)红色文化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在脱贫攻坚时期,文化是乡村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扶贫工作强调物质和精神脱贫,在实现全面脱贫战略性目标后,同样也应关注乡村后续发展。在过去的农村发展工作中,诸多农村不断深挖本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打造特色红色旅游项目,并衍生出众多相关产业链,成功实现以一带多。部分地区以文化旅游产业力促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将文化潜在的经济功能注入社会发展领域中,成为乡村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机制。红色文化与他类乡村文化如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等共融发展,能将各类文化整合形成更强大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实现文化振兴,发挥出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物质与精神双重带动作用,经济支撑乡村发展,文化指引前进方向。因而,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的同步发展。

(三)红色文化渗透农村社会治理体系

以文化治理创新创造出本土化、多元化的农村社会治理方式,是解决乡村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有效方式。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宝贵文化财富,中国共产党人在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农村社会治理方式,寻求革命解放的最佳路径,中国共产党人是农村社会治理的主要领导者,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与能力的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农村社会生活焕然一新,可以说,红色文化是农村社会治理的精神源泉,指引农村社会治理朝着科学化、民主化的方向前进。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也提倡科学合理挖掘红色文化的资源价值,将红色文化与时代文化相结合,实现红色文化与时俱进,从而更新发展农村社会治理观念,提高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性。

二、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一)红色文化建设主体流失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乡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为城市建设提供大量劳动力,但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并未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而且客观上导致乡村社会出现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弱势群体。在乡村红色文化建设过程中,中青年群体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文化建设的受益者,他们大规模进城务工,因长期与乡村脱离,对乡村文化缺乏归属感,乡村成为一个"回不去的故乡",留守于乡村中的多数为妇女、老人、儿童,文化素质较低、文化建设能力较弱、文化消费动力不足,难以组织村民有效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导致村民对乡村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日渐式微。

(二)村民文化价值观受到冲击

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性加大,社会流动性增强,乡村由熟人社会逐渐转变为半熟人社会,农民不再固定于乡村当中,而是在乡村与城市中游走。过去农民的生活生产以土地为中心,土地孕育红色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乡村红色文化存在的根基。网络时代也带来异质文化的冲击,大量现代性经济与异质文化进入乡村社会,使得乡村民俗等传统文化处于边缘化地位。现代性文化的加入极大地冲击农民的内心世界。异质文化的多样性、新鲜性影响了农民的价值选择,主观上盲目选择服从于现代性文化与行为,拜金主义与消费主义等价值观在农村蔓延。有些辨别力不高的农民盲目崇拜城市文化、外来文化,试图舍弃乡村文化、摆脱乡风民俗和乡村红色文化的道德约束。原有的乡村文化价值观念包括乡村红色文化被挤压,日益失去其在精神文化中的引领地位。

(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片面、浅显化

作为农村的特色文化之一,红色文化与其他乡村传统文化结合更能发挥出最优效果,然现实却存在政府引导不到位、顶层设计谋划不健全、二者结合尚不深入的现象。例如,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红色建筑,由于分布零星、规模较小不成群、集中程度低,极大加深了保护与修复的难度,发展相关旅游等产业也需建设更加庞大的基础设施,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种种因素造成红色文化后续发展力不足,影响红色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开发。红色文化具有公益性和市场化双重属性,但部分农村地区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着重点放在经济层面,更多聚焦于发挥红色文化潜在的经济价值,文化资源开发过于看重静态展示价值,文化利用片面化与浅显化,其最深层次的精神引领价值被弱化。

(四)红色文化对农村社会治理渗透力薄弱

在乡村红色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少数部门采取行政命令的强硬方式推进国家文化意识建设,忽视了村民在建设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削弱了村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导致乡村红色文化管理模式出现"格式化"现象。在建设过程中,政府与村民之间的文化利益关系未能得到平衡,使得由政府主导建设的一些文化项目与工程流于表面,并不能满足村民的内心需求,公共文化政策效果无法达到最优化。"一刀切"的文化建设政策,标准化格式化的文化改造方式,将地域性的红色文化特点抹杀,形成"流水线"文化。部分农村地区对红色文化的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加之文化遗址分布零散、投入力度不足等原因,导致农村红色文化缺乏完善的文化管理机制,管理模式较为粗放,难以形成系统的宣传保护机制。由于受到传统呈现模式的影响,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发挥不健全。同时,农村地区由于资金、技术及人力等资源有限,红色文化的宣传形式仍局限于传统的媒介形式,缺少与时俱进,与新时代审美不相契合,宣传效果欠佳。

三、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突破路径

(一)培育乡村文化建设者主体意识

对于农村人口外流问题,必须加大人际能量场的能力输出,动员村民积极参与乡村红色文化的建设,让更多的人回到乡村社会"网络"上来,建立起新的社会关联和能量场。首先,在红色文化浓厚的农村地区,可以发挥老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动员村民参与到乡村红色文化建设中。其次,人口的流动导致建设主体的改变,因而在教育过程中需根据主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例如,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可利用农闲时间开办补习班,以提高妇女的文化素养水平。除此以外,可有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以更多外源力量促乡村发展,利用本村优势吸引外地人员的加盟,通过建立乡村创新创业小镇,提供创业就业机遇,吸引青年、大学生群体来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通过年轻人的加入加强乡村与外部的沟通交流。

(二)凝练文化价值,重塑村民文化价值观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作为乡村红色文化建设的主体,村民应自觉主动了解本村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人文意义,在熟识过程中唤醒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在文化认同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参与到红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共同为乡村红色文化的未来发展找到出路。乡村红色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相契合,作为我国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科学性、人民性、先进性引领着乡村红色文化的发展。其中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的价值追求都能与乡村红色文化理念相对应,应尽量找寻二者契合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红色文化与时俱进,推进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加强引导规划,推动红色文化"双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红色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需依靠内生外引,内需要发挥人的主动性,外需则要有制度保障。红色文化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科学引导与合理顶层设计。政府需充分了解认识当地所存在的红色文化,有效利用地方政策的支持提高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要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价值最优化,就要实现文化的再生产,延长文化产业链,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红色文化资本。文化作为精神存在,要实现价值变现,需提取出可视、可听、可体验的现实物质形式,例如,从红色历史、红色人物中创设出具有特色的卡通形象、文化衫、特色书签等衍生品,通过文化演出节目、VR虚拟现实、场景体验等形式进行体验,以丰富的文化产品供给产生现实的经济效益,增强游客身临其境的观感体验。

(四)强化农村社会治理,将红色文化融入基层组织建设

一方面,借鉴红色文化中的党建经验,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并完善其治理体系。在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可以充分参考当地红色文化中的制度建设文化。革命建设时期,党仍处于幼年摸索期,其党建经验更适合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可提取出其一般经验,例如如何做好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党员吃苦耐劳的经验,应该也适应于如今的党建工作。党员干部应加强自我革命,提升自身素养,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就是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乡村地区以红色文化的制度文化为依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将其融入党性修养中,并贯穿于为官用权之中,体现于实践服务当中,用红色文化中的理想信念激励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浪潮中,为推动乡村发展干事创业。除此之外,还应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投身于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发当中,在参与过程中让村民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充分发挥村民的积极主动性,集中民智,让他们在文化的传承保护措施方案中建言献策,既能体现村民对文化的认知看法,又能以红色文化助推村民自我意识的提升,村民与红色文化不再是脱轨的关系,而成为相生相长、互促发展的关系。

文化与乡村振兴是相生相长、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中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红色精神力量尤能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凝魂聚力,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生发展动力,弘扬红色文化也将为乡村振兴贡献独特的文化力量。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