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4月调研报告-70篇(第31/88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8968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99分钟

党组织领导者改善工作方式

加强自身建设。高校学生党支部委员应发挥好模范作用,带头研究理论知识,关注国家大政方针,积极响应学校上级领导的安排,及时宣传和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开好专题学习会,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组织好党员生活会,

增进情感、交流思想,增强支部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带头端正思想、真诚地进行自我剖析,提高支部全体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支部发展和学校发展中的问题,紧扣当前形势,联系支部实际,找准定位,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要意识到党务和行政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有着共同的工作目标。因此在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时,不忘联系党建工作,让二者相互结合,统筹兼顾,做到工作与学习齐头并进,促进整体发展。具体表现为:

(1)加强理念转化。支部领导者在理念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转变自己的定位,将自己从理论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开展者, 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来达成知识的内化。

(2)要学会与时俱进,运用VR等新兴多媒体设备增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趣味性,提高支部党员参与的积极性。

(3)要多动脑筋,不畏困难、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人勇于改变,就会带动其他人改变,从而让支部形成良好氛围,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支部活动。

开展多样性党员活动,注重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性

陶行知批判继承了杜威的教育理念,关注教育与社会生活以及实践的关系, 反对脱离社会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则依据中国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情况,更强调的是教与学、教与做、学与做的和谐关系,做是教的中心,但教和学也密不可分,突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结合。学生党组织也可以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理念,利用本地红色资源,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更多地开展类似党总支党建品牌建设的灵活多样的党日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评论、绘画与表演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思想,积极开展"学原著、悟思想"读书分享会、"党员心声大家讲"主题演讲比赛、"党史知识竞"、"追寻革命先烈足迹"等活动。除了开展具体活动可结合实践,培养联系人与入党介绍人的确定亦要结合实际情况。除安排辅导员老师或者班主任老师作培养联系人以外,尽可能地选择同年级同班级的正式党员同志担任此角色。这可让正式党员同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示范作用,真正呼应"办实事"的方针政策,更好地对发展对象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与考察,更高效地解答与解决发展对象有关入党的种种疑惑与难题。

3.结束语

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下,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融入学生党组织学习教育过程中,是推动学生党组织教育实践创新的重要举措,对高校学

生党组织的建设具有启发意义。随着党建工作的要求变高,如何突破传统组织教学形式,将党史学习教育有效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育出有理想信念、有爱国主义情怀、有品德修养、有知识见识、有奋斗精神、有综合素质的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是学生党支部的重要任务。本文以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党员学习教育过程中普遍出现的一些问题,以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为引领, 提出可行的建议对策,为其他学生党组织的教育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以西南大学为例

西南大学 程龙

办好继续教育,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发展继续教育有了新的定位,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并进一步指出,要强化高校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因此,在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的大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应按照国家的要求、社会的意愿以及自身的转型诉求,重新定位,实现其高质量发展[1],在我国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时代之问: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国家对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继续教育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

教育部办公厅2019年印发《关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促进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2],对新形势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转型提质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历继续教育工作面临新要求、新任务。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

(试行)》的通知[3],对高校举办非学历教育从制度建设、归口管理、合作办学、财务支出、合同签署、质量管理等六个方面作出具体要求。继续教育市场空间虽然广阔,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十分注重继续教育的转型升级发展,以中短期教育培训为主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已成为各大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非学历教育培训或将成为新时代继续教育竞争的主战场。继续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十分艰巨。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决策,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一战略决策的作出,意味着除了东部沿海的三大城市群以外,成渝双城经济圈将成为带动中国发展的新增长极。经济发展,教育先行,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学校办学的重要使命,继续教育是体现办学实力与服务地方的重要窗口。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推进实施,高校继续教育将呈现哪些新趋势?又有什么新变局?各高校又该如何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这既是高校继续教育发展面临的良好机遇,

也是严峻挑战。

(三)"双一流"建设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提出以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来建成高等教育强国。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探索开展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情况评价,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面对"双一流"建设以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高校继续教育需要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增强办学实力,突出办学优势特色,创新继续教育运行机制,激发办学活力,为校地(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培训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探索开展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情况评价,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推动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实现不同类型教育、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校内与校外教育之间互通衔接,畅通终身学习和人才成长的渠道。

二、现实之困: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成人高等函授教育,随着时代变迁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经历了函授、夜大、自考助学、网络教育等多种类型,每一种学历继续教育类型都有其举办的必要性,它们在推动大众化教育进程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高质量发展不足。质量是发展的生命线,要办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就必须强化管理, 做好服务,提高质量,创立品牌。目前学历继续教育存在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精品课程数量不多、生源数量和质量下降、重大政策调整及本身发展转型等问题,阻碍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第二,管理创新举措不多。在"十三五"期间,学历继续教育规模偏大,学生人数分布不均衡,个别专业招生较多,招生人数多的前10个专业在籍生人数占总人数的60%,增加了日常运行和管理难度。而在教学管理中创新举措不多,缺乏对学生心理与道德情感的关注,同时课程思政建设等有关内容有待加强。第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开展不足。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以及人们对非全日制教育的误解,主要利用平台进行线上学习,没有很好整合线上线下学习活动,学生与教师及其他学习者的互动不共时,教与学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第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

融合不够。学生和教师对信息技术与网络教学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目前主要的关注点更多体现在信息技术的简单展示和运用上,未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各专业管理和学科教学工作中。

(二)非学历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一是归口管理推进乏力,培训合同管理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归口管理的诸多问题不明确,边界不清晰,难以推动落实;二是绩效政策影响较大,收益分配比例不明确,影响了各办学单位开展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三是办学未形成有效合力,各单位资源分散、重复建设, 整合共享不足,未形成合力,整体竞争力不强,优质教育培训资源难以充分发挥效益。

2.培训核心竞争力不足,培训品牌优势不明显。部分办学单位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精品特色意识不强,承接的高端培训较少,中低层次培训较多,同质竞争严重,学校学科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都未能很好地发挥利用,未形成特色鲜明的培训品牌;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缺乏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及体系,培训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办学单位对培训政策和要求理解不到位、不透彻,缺乏训前调研,培训方案定位不够清晰,课程设置不够精准, 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广度和深度不够,现场教学流程管理不规范,训后总结凝练和跟踪指导服务不够。

3.培训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培训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整体有待提升。大多数二级办学学院配备一两名培训管理人员,且兼职较多,数量严重不足,对培训的相关规定、要求、规律等不熟悉;班主任队伍缺乏专业的训练和培养, 对政治安全保障、突发性事件处理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尚未形成高水平的培训师资团队,师资遴选没有统一标准,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价手段,重使用轻培育,对优秀年轻教师发现和培养不够,没有形成以知名专家领衔、人员相对稳定的核心师资团队,师资数量和质量均有待提升。

4.培训办学硬件条件严重滞后。教育培训的硬件资源(教室、住宿、就餐)严重短缺,智慧教室、多功能可变动教室、讨论室、实景体验场所、学员活动场所匮乏,教学设施设备技术滞后,无法承接高端培训;培训安排在学校周边的酒店宾馆,食宿、交通和安全等问题较大,既增加了办学成本和管理风险,也严重影响了学员的培训体验。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