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躺平主义”的群像特征、时代成因及其应对策略(第2/2页)
3. 培育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
劳动能力是劳动者劳动素养的外在表现,也是劳动者实现劳动幸福的具体能力展现。劳动幸福的实现层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劳动能力的高低。一方面,在劳动分工趋于专业化和复杂化的时代背景下,劳动幸福的实现有赖于劳动者能够掌握与自身职业相匹配的专业化的劳动能力。青年人如果拥有专业精湛、技能卓越的劳动能力,具备在某个专业领域不断开拓的创造力、主动性和进取心,他们就更有可能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荣誉感、满足感和获得感。另一方面,劳动幸福也有赖于劳动能力的全面提升。马克思认为,劳动幸福本质上是人的自由本性的不断彰显,是人的个性和潜能得以全面展露和丰富呈现的过程。一旦青年人长期困滞在狭隘的劳动范围和狭窄的专业环境,他们的身心就可能产生强烈的被压迫感和被剥夺感。因而,要积极引导青年群体走出劳动舒适区,主动参与丰富多彩的劳动体验,通过不断挖掘自身的各项潜能和各种可能性,使自己能够逐渐获得可以凭借个人的兴趣与爱好自主选择、支配和开展不同劳动的劳动能力。这种劳动能力能够不断地将"新的内涵、内容加入到人的规定性之中",[9]从而使劳动者获得更高层次的劳动自由和劳动幸福。
下一篇:市城乡公共交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