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第2/2页)
3.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深入落实稳外贸各项政策举措,鼓励企业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18.8亿美元。持续加强出口企业品牌建设,支持林海集团、罡阳股份等企业开展国际认证和海外商标注册,稳步提升一般贸易出口比重,全年新增外贸自营企业20家。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加大金融、医疗、教育等服务领域开放力度,减少准入、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隐性限制,鼓励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推动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引导工程外包企业"攀大附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拓展境外市场,以外经带动外资、外贸联动发展,力争完成境外投资项目4个,实现外经营业额2亿美元。
四、深化标本兼治,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1.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紧扣"收入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高标准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建立防贫预警机制,对973户建档立卡户进行"回头看",重点关注边缘人口,采取动态评估和调整,及时启动应急救助绿色通道,防止边缘户因病、因灾返贫。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扶贫产业,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固化收入保障,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积极探索集体土地入市、农村产权入市、宅基地"三权分置"等农村改革,安排专项资金扶持经济薄弱村集体增收,全面消除集体经营性收入35万元以下的涉农村(社区)。继续做好与长武扶贫协作、明山对口合作。
2.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瞄准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目标,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擦亮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撤案销号,认真做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工作。严格执行环境准入、重金属减排、排污许可等各项制度,健全重大环境问题责任追究体系,始终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散乱污"企业、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等专项整治,建设4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力争空气优良天数比例、PM2.5浓度双达标。深化河长制管理,强化水系周边空间管控,实施入河排污口整治工程,启动实施城市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打通茶庵桥河、大寨河等断头河,健全人大代表、自媒体监督机制,实现水环境管护常态长效。启动实施原化肥厂地块土壤修复项目,不断扩大中丹土壤治理合作项目示范效应。推进西北片区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强化危废固废处置全周期监管,坚决遏制危废固废污染事件发生。
3.着力防范重大风险。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重中之重,全力营造和谐、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监管责任,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非法集资、套路贷等金融犯罪行为,密切监测互保联保企业运行情况,建立风险处置"一企一专班"工作制,稳步推进罗兰金都、宝典财富、泰茂城等风险化解工作,加强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严格落实债务化解和担保压降措施,强化预算执行约束,确保实现政府债务"三年降一等"目标。主动接受国务院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督导,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贯穿全年,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进一步织密安全防护网,实体化运行安委办,加快建设应急指挥平台,开展安全生产巡查,加大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力度,推动工作重心由监管向执法转变。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整改,推进东部市场群搬迁提升,强化财富广场、坡子街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防控,实质性启动东联化工、中海沥青生产装置拆除,梅兰化工再拆除装置4台(套),确保重点安全风险稳定可控。
五、推进城建惠民,提升中心城区美誉度
以"惠民、人文、精致"为追求,牢固确立"城建靓区"理念,在塑造特色风貌、彰显文化内涵、提升城建品质上狠下功夫,倾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宜业宜居城市。
1.打造城建精品。以城建惠民"6+3"两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精心组织实施8大类城建项目,让市民体验到便捷、感受到温度、看得到变化。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持续攻坚征收搬迁"扫尾清零",有序推进海阳路南侧、江州路西侧等5个地块上市,切实增加土地资源供给;聚焦城市"暗角",系统整治23个老旧小区,实施运河社区、丰乐二村等17个地块、50万平方米征收搬迁项目;加快建设森园路北侧、智堡学校南侧等安置区。提升道路功能,完成东河路、西仓路等10条道路无障碍设施改造,建设智堡路、运辉路慢行系统,新改建伟光路、运辉路东延等10条道路。修建华庄大道、江州路北延等主干道,加快华港镇融入主城区发展。实施"绿色银行"建设行动,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拆墙透绿",建设2座城市公园,打造20个"微记忆""微地标"绿化节点,新增提升绿化面积5000亩。
2.复兴老城文化。致力"让城市留下记忆,让百姓记住乡愁",结合古盐运河文化带建设,实施文化复兴工程,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推动历史街区复兴,加快涵东、城中等历史文化街区和八字、邑庙等特色风貌街区改造步伐,提升钟楼巷、新华巷等现有特色街区业态,重现"泰式生活"城市记忆。注重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改造复建古钟楼、地下党活动旧址等30个历史文化地标,复原张怀瓘、储巏等名人记忆,整合吴同甲纪念馆、梅兰芳纪念馆等资源,串联一批历史文化名人馆,形成精品旅游路线,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彰显新时代海陵城市风貌,运用现代艺术创作手段,精心打造麒麟大道、扬州路、税务桥、智堡后河桥等路桥,刻画讲述海陵故事的"网红路""网红桥"。
3.精细城乡管理。坚持系统化思维,以"绣花功夫"推动城市管理与服务更加暖心细致。深入开展重点区域"三违"整治,实施森园路、江州路等主次干道两侧环境提档升级工程,启动五一路、公园路等4条道路沿线立面、杆线整治工程,实现城市面貌清爽整洁。严格执行违法用地卫片图斑整改工作要求,加大违法用地行为打击力度,做到违法用地项目一律不予审批落户,违法用地建筑一律查处整改,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用地。积极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实现城区垃圾分类设施、小区"四不一有"?公厕全覆盖,有效推进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深化"党建+物业"工作模式,推行"三方共治""三方同审"机制,开展百个小区星级评定工作,不断提升居民满意度。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农村公厕建设力度,完成8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力争创成特色田园乡村1个。
六、坚持民生为本,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创新社会治理举措,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好,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加强民生保障。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创业富民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强化技能培训,新增就业9000人、创业5000人,扶持创业1500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动社会保障提标扩面,新增职工养老保险4000人、失业保险2500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以上。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大力实施低保人群和建档立卡户医疗阳光救助行动,精准高效帮扶城乡困难群体,稳步提高被征地农民保障待遇,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和困难儿童权益保障措施。深化医疗养老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机构,启动华港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城乡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分别达80%、40%,力争通过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中期评估。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实施"食安海陵"放心工程,重点提升豆制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完善公共服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争创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加大教育资源投入,集中开展小区配套园达标整治,力争建成投用海陵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加快建设城东小学春晖校区,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90%以上。提升医疗服务功能,试点区域内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积极推进第四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4家,完善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全面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广泛组织"悦动海陵"系列活动,扩大"红粟"文化节品牌影响力,提档升级海陵图书馆,建成档案馆、非遗展示馆,配合做好省运会筹备相关工作。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青妇、人武双拥、退役军人事务、红十字等方面工作。
3.创新社会治理。稳步推进"党建引领、街(镇)呼区应"综合执法改革,实行区级部门与镇街联动执法、联合整治,实施农村安防建设全覆盖工程,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全力打造"社会治理首善区"。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12个以上。打好社区用房达标建设收官战,确保达标率100%。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查基层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推进信访工作标准化建设,健全信访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包案等工作机制,持续攻坚化解信访积案,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宣传贯彻《泰州市文明行为条例》,开展"树文明新风做文明市民"十大行动,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巩固扩大烟花爆竹禁放成果,提升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迎接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考"。积极推进法律惠民工作,做好"七五"普法终期考核迎检工作,推广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海陵模式"。
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水平
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正确判断上来,统一到省市区委的最新要求和具体部署上来,不忘初心坚信念,务实奋进勇担当,自觉用新发展理念审视和解决问题,勇于亮丑、敢于亮剑、勤于亮相,打破思维惯性、行为惯性,与时俱进转变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真正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拿出"会当凌绝顶"的斗志,披荆斩棘,踏步留印,即便"人到半山路更陡",终将"无限风光在险峰"。
转变思维方式。在发展模式上树立集约思维。加快改变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工艺改进、劳动力素质提高、管理能力提升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发展速度上树立底线思维。科学确定经济增长容忍度,摆脱传统的"速度情结",既不好高骛远,追求不切实际的增长;又时刻警惕轻视增长的危险,牢牢把握海陵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动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内取上限。在发展目的上树立为民思维。坚持"四民"导向?,从最小的事、最具体的事、最实在的事和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例如,公办幼儿园"一席难求"、民办幼儿园"天价难进",新建小区规划配套幼儿园却未建到位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在发展举措上树立系统思维。持续弘扬"三个不相信"精神,强化"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工作方法,上下同欲对标干、突出重点精准干、撸起袖子加油干、遵循规律科学干、扑下身子务实干。充分释放"三项机制"?功效,鼓励引导广大干部闯难关、涉险滩,真正为干事创业者遮风挡雨、撑腰鼓劲。
运用市场机制。明晰政府与市场行为边界,促进市场主体在自由竞争下自我调节和发展。市场化培育产业。清理各类违反规定的优惠政策,充分运用产业发展基金,精准扶持主导产业及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优化科技扶持政策,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利用资源。深化投资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投资办理环节,拓宽社会投资领域,创新投资合作方式,通过市场换投资、设备换投资等模式,吸引更多项目落户海陵;构建合理的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把政府的政策导向和社会资本的运营效率结合起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海陵建设发展。市场化配置要素。加快建立土地先租后售弹性出让机制、企业用地亩均效益评价机制和开发园区建设导则,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
创新治理模式。更加注重社会自身调节和自我管理,让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发挥作用。构建现代治理体系。继续深化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区域发展、城乡融合、教育医疗、生态环境、安全稳定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社会组织培育。以购买服务等方式,培育发展一批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更好地助推产业发展。健全信用管理体系。坚持诚信施政,推行重点部门和重点领域第三方信用报告制度,以诚信服务取信于民、取信于企。推动营商环境提升。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把做强实体经济作为稳增长、强产业的重要支撑,推动生产要素、政策资源、政府服务更多地向实体经济集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建立民营企业与政府沟通的"直通车",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加强依法行政。提高政治站位。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设,真正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融入血脉、见诸行动,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决策程序。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出台和调整政策举措必须进行综合影响评估,坚决不搞"一刀切",完善法律顾问咨询机制,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等法定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深化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纪委监委监督、司法监督和审计监督,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虚心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每一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永葆廉洁本色。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区委具体办法,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厉行节约,严肃预算执行,严格财政收支管理,严控"三公"经费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深化廉政风险防控,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程序,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绩效管理。全面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和审计监督全覆盖,支持纪委监委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廉政警示教育,让广大公职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众志成城、砥砺前行,全力打造泰州硬核地位,雄赳赳气昂昂,阔步迈向充满希望的2020年,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强富美高"新海陵的精彩篇章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1358"招商行动:是指全年开展1个大型签约、3个专题签约、5个境外招商活动和8个精准招商活动。
2.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六个100%":是指施工现场围挡率、进出道路硬化率、工地物料篷盖率、场地洒水清扫保洁率、密闭运输率、出入车辆清洗率均达到100%。
3."四不两直":是指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检查方式。
4."1123"示范镇村:根据市委农工办《关于做好乡村振兴"1123"示范镇村建设工程目标任务分解和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启动100个集镇的规划建设工作,创建100个示范引领村(含特色田园乡村)、200个特色发展村、300个集聚提升村。
5.新时代文明实践"365+"工作模式:是指构建区、镇街(园区)、村(居)"3级"组织体系,制定有标识、有阵地、有人员、有机制、有菜单、有品牌"6有"建设标准,创新政府+社会、集中+分散、志愿者+群众、线上+线下、服务+引导"5+"融合方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6."五个一"工作机制:是指每半月组织一次问题会办,每月开展一次座谈问诊,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签约,每半年组织一次集中开工和集中观摩。
7."一图一表一书":是指每年盘活存量土地2000亩的图谱、盘活存量厂房10万平方米的一览表、亩均税收每年提高1万元的任务书。
8."三比一提升":《泰州市重点开发园区高质量项目建设"三比一提升"行动方案》中明确,对重点开发园区比质量规模、比推进效率、比产出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
9.服务业"9633"工程:是指构筑"九大文化产业园"(电竞产业园、梅兰文创园、海立方体育产业园、花卉文玩园、教育培训园、林海乐业产业园、总部经济园、商务服务园、非遗共享园),建设"六大特色街区"(涵东涵西街区、八字街区、海鲜夜市街区、城西集装箱街区、戏曲小镇、邑庙街区),打造"三大商圈"(中骏世界城、阳光天地、居然之家),培育"三大专业市场"(高端石材、特色中药材、花卉小镇)。
10.创新载体"1234"工程:是指建成1个科技人才广场、2个产业研究院、3类双创基地、4个科技产业园。
11."四不一有":是指地面不滑、气味不臭、光线不黑、蚊虫不叮、如厕有纸。
12.残疾人"两项补贴":是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13."四民"导向:是指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是最大的福祉、民众是最大的依靠、民意是最终的评判。
14."三项机制":是指鼓励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能上能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