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工作报告、常委会工作报告-53篇(第166/256页)
我们全面推进深化改革,40个部门单位、1015项审批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结,群众满意度达到98%。330个行政村全部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并顺利通过省市验收。事业单位改革圆满完成。此外,人大、政协、党管武装、统一战线、宣传思想、意识形态、工青妇等工作全面推进,各有佳绩,值得肯
定。
过去的2020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回顾"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市第四次党代会、县第十九次党代会以来清涧走过的历程,发展成就可圈可点。
五年来,立足清涧县情、产业现状,通过调研论证,集思广益,提出了重点发展"优质枣果、文化旅游、生态养殖、特色农业、传统加工和新能源"六大产业战略思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切实形成了"六大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通过全力引进北国枣业、陕果集团、北京斛盛、中盛牧业、榆林旅投
等五大龙头企业在清涧落地,发挥了产业龙头的引擎作用,对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海量的资金投入,仅脫贫攻坚就投入30多亿元,水、电、路、气、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得到了全面改善通过积极解决教育、医疗、就业等
群众关心关切问题,低保、五保、残疾人补贴等政策措施严格落实,民生保障水平全面提升;通过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改善营商环境,吸引了一批优质项目落实落地,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更加优越;通过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厚优势,拓宽了群众增收的路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通过扎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县域特色文化符号,越来越多的"清涧故事"深入人心,"清涧文化"的品牌认同度持续提升;通过坚定不移正风反腐,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政治生态得到彻底扭转,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通过贯彻新时代基层党建总要求,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提高了县委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树立起真抓实干的工作导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走向深入。
总的来看,这五年是清涧打基础、谋长远的五年,是破瓶颈、补短板的五年,是抓脱贫、增福祉的五年,是强党建、重法治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走出了一条山区农业贫困县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不断优化思路、创新举措、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落实的结果。
对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我县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创新"不足表现为:在破解产业发展瓶颈上,科技和人才的支撑能力太弱;农村体制改革不够深入,在激活农村发展活力上还没有真正形
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协调"不足表现为:县城和农村在医疗、消费方面的差距还很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镇村之间产业发展良莠不齐。"绿色"不足表现为:作为传统农业县,清涧几乎没有工业,但是污染防治工作长期处于后进位次;农业产业要实现全方位的绿色、有机,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开放"不足表现为:清涧与省外地区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县域内的外地企业较少,土地、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还不能按市场规律顺畅运转。"共享"不足表现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跟不上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民生事业、公共服务与群众的期盼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基础教育水平较差成为严重影响群众生活、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关于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关键之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也迎来很多利好机遇。从国家层面看,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高质量发展成为鲜明主题,高品质生活成为主要发展目标,社会发展水平将得到更大提升。从省级层面看,我省正处在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跨越的关键时期,处在创新驱动与投资拉动并重的阶段,发展动力加快转化,发展空间拓展优化,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为我们提供了重要机遇。从市级层面看,"一个统领、三大目标、四个提升、一个推动、两个更好"发展战略的提出,明确了全市"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清涧作为承接榆林产业转移的南大门,将迈入大有可为的机遇期。
总体来看,"十四五"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不会改变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未来五年依然是清涧追赶超越的增长期、发展优势的培育期,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省情、市情变化,做到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关于"十四五"的发展,我们谋划得比较早,提出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与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是契合的、一致的。
根据"十四五"的发展实际,要突出解决好清涧"十四五"发展的八个重点难点问题。一是关于产业发展结构怎么"优"的问题。要科学制定一二三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全产业链建设目标,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打通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加快推进产业振兴。二是关于重大项目建设怎么"抓"的问
题。要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扩大有效投资,善谋项目、善争项目,提高项目落地率,以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高质量发展。三是关于文化旅游怎么"融"的问题。要着力破解制约文化旅游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意识不强、文化产业滞后、人才短板突出、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把文旅融合推向更高层次。四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怎么"强"的问题。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聘请专家团队指导,制定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久久为功抓好落实,综合运用市场、行政、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根治污染隐患。五是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怎么"干"的问题。要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抓好国家各项还富于民、藏富于民政策的贯彻与落实,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可持续增收。六是关于民生保障短板怎么"补"的问题。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下气力解决教育、卫生、养老、社保、文化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七是关于美丽宜居县城怎么"建"的问题。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中心城区总规和详规,全面理顺管理体制,将精细管理落实到每一条街巷、每一个时段,用共同价值追求凝聚社会共识、化育城市精神、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八是关于社会治理水平怎么"提"的问题。要加快补好疫情期间暴露出的城市管理、基层治理、应急体系、公共卫生服务等领域的短板,提升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维护好社会和谐安定。
上一篇:各单位巡视巡查整改报告-53篇
下一篇:2022年党员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