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全会工作报告、常委会工作报告-53篇(第53/25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75452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516分钟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3%;剔除去产能、背基数因素,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与去年持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实现财政总收入12.5亿元,增长3.3%,地方财政收入5.1亿元,增长9.9%。
转型升级难中求成。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实现28亿元。蝉联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区),段园镇荣获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区获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全区科级以上干部"一对一"帮联企业复工复产,新增省、市"专精特新""五个一百"专项行动企业19家。中芬矿机获批全国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冶淮海入选首批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苏宁、五星等零售巨头顺利入住,奥莱广场、格林豪泰加快建设,海上海商业街、米兰广场顺利招商,服务业态、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商业氛围全面活跃。
发展格局变中育新。突出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促消费,统筹线上线下消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6.5亿元,电商交易额突破1亿元,实现旅游收入4200万元。全力畅流通,完成公路货运量3.1亿吨。"快递进村"稳步推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渠道有效畅通。积极扩投资,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地方专项债项目20个,申请资金78.5亿元。新开工淮北理工学院等重大项目25个。推进全区9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9亿元。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建设,为杜集高质量转型发展拓展了空间、赢得了主动。
一年奋战攻坚,我们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破题之举,以先行夺先机,内生动力实现新增强。
区委常委会认为,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关键,必须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持续为转型开路,为发展赋能。
改革提速。全区8类60项年度改革任务按序时进度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档升级,"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持续深化,全年受理各类事项9.2万件,办结率100%,新增市场主体2998户。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位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一。深入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为企业发放疫情稳岗补贴、就业创业补贴1600余万元。推深做实东昱建投改革,资产由改革前的8.48亿元发展到目前的107亿元。推进融资创新,实现企业四板挂牌上市8家。深化教师"无校籍"改革、探索校长职级制改革,跨区域跨学段交流150余人。
创新提质。投入13亿元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9个。完成康迪纳电力设备、三星环保等技术中心申报、两化融合认证企业11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1家。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中国矿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8个,技术合同交易额2.6亿元,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强化制度创新,金融法庭等3个案例入选全市改革经验。
开放提效。支持外贸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新增可爱鹿商贸等出口企业14家,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97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610万美元、跨境电商交易额600万元。全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设立"一网通办"窗口,实现长三角区域便民服务和企业开办等证照审批跨城市办理。加强与铜山、太仓、七宝、洋河等地产业发展合作对接。杜集经济开发区与江苏广陵经济开发区缔结为友好开发区。坚持远接沪苏浙、近融徐州圈,积极"走出去、引进来",
杰豹空压机、金鹏门窗等33个项目签约落地,协议投资额55亿元。
一年奋战攻坚,我们坚持把城乡一体作为关键抓手,以融入助融合,发展空间获得新拓展。
区委常委会认为,城乡融合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强劲动力,必须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素双向流动上加力提效,着力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产城融合拉开框架。科创北城、东湖商圈、段园飞地、东山生态产业带等"一城一圈一地一带"稳步发展。淮北理工学院主体完工,朔西湖环境治理成效初显。东湖商圈900余家经营户交易活跃。绿地文旅小镇二期成功摘地,淮徐快速通道建设正式启动,段园飞地接轨融入徐州步伐进一步加快。以现代农业、酿酒、旅游为主的东山生态产业带状布局初步形成。创新产业园一期竣工,二期全面开工。开发区荣获"安徽省装备制造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称号。小东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道路应急抢险工程建设完成,新湖路、龙发路等市政道路建成通车。投入6000余万元实施集贸市场改造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桩444组。新建足球场、健身苑、社区体育俱乐部8个,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乡村振兴铺开画卷。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多规合一,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率达100%。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农村"三大革命",高质量改厕
4500户,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
90%以上。建成"四好农村路"31千米、养护提升工程18千米。完成雨污水管网建设29千米。新增公交线路5条,建成镇村交通服务站点43个,实现客运班车村村通"。拆除农村无功能住房2011间。建设省、市级美丽乡村19个。南山村获评"省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首批省特色旅游名村"。
绿色发展打开局面。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验收销号,秸秆禁烧连续7年实现"零火点",空气质量年平均优良天数263天,PM2.5平均浓度48.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8%。全年完成造林1005亩,新增省级森林村庄3个,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持续抓好龙河、岱河、闸河三大河流整治,全区4个监测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IV类水标准。荣获全省河湖长制工作"先进单位",入选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的市、县(市、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