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41篇(第33/79页)
(十)聚焦优服务、强队伍,奋力交出"组织变革"的高分报表。以建设变革型财政组织为依托,全力打造一支堪当推进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先行大任的先锋队伍。一是干部变革力"提能提档"。创新制定财政"八大变革+八型机关"实施方案,获评市直机关唯一公务员考核工作市级示范点,变革型组织建设工作荣获全省财政系统变革型组织创建优秀试点单位,得到了省财政厅副厅长王广兵、市委组织部张健部长的肯定性批示。开展财政业务大培训,先后就债务管理、招商引智、管财理财、投融资等领域开展专题授课,培训扩围至县(市、区)党政领导,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次,得到了刘小涛书记、张振丰市长、杨胜杰常务的批示肯定。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严把选人用人质量关,严守组织人事纪律,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全年共有1名中层干部提拔副县;首次调任1名正科干部,晋升1名三级调研员、6名四级调研员,提拔任用3名正科、8名副科干部,其中90后干部4名。二是服务引领力"聚势聚效"。推动五好服务向制度、治理、智慧跃升,全年开展五好服务3307次,解决困难问题3567个,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点赞。扎实推进"万人双评议"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财政的服务意识、服务规范、服务效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深化"'会'行动"服务品牌,通过"线上问诊+上门服务"的方式,切实打通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已线上服务企业3.6万余次,解决问题5.1万余个,得到了人民日报、中国会计报、财政部的报道推广,以及广大企业家的真情点赞,并专程送来"红色服务促发展,利国利民惠企业"答谢锦旗。抽调机关干部926人次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干出了新风采、展现了硬担当、赢得了好口碑。三是财政影响力"增色增彩"。聚焦"财政声音"高频奏响,全年累计报送信息专报261篇,获市委市政府、省财政厅录用125篇,获省厅和市领导肯定性批示79余次,省厅信息考核居全省第一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基层财政新闻宣传工作示范点,进一步深化全媒体立体式宣传格局,今年以来累计在新华网、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影响广泛的主流媒体发声113余篇,营造了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2023年工作思路
党的二十大为今后五年的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2023年市财政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秉承"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持科学谋划、系统推进,持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收支结构,厉行勤俭节约,深化体制改革,主动融入"千年商港、幸福XX"建设,为XX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提供有力保障,以实战实绩实效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主要目标: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GDP增速保持同步。具体措施如下:
(一)千方百计抓财源增收,稳住经济运行大盘。一要健全市县纵向联动、财税横向贯通的收入组织长效机制,做好组织收入牵头、预判和谋划工作,强化与税务、资规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压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优化土地出让政策"工具箱",进一步挖掘潜在非税收入,千方百计挖存量、扩增量、争指标,全力稳定预期、稳住基本盘;二要颗粒化打造分行业、分税种的数据分析库,持续提升收入监测和分析的精细化水平;加速"结构生财"制度改革成果转化,形成实打实的增收效益;三要加强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争取力度,驰而不息做好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工作,努力实现更大突破。四要抢抓政策机遇,联合发改部门强化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物流等方面的债券项目储备,以更多的优质项目储备实现更大的专项债券额度支持;五要实行政府债券资金"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加强债券资金使用进度的督促指导,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二)强化约束抓节用裕民,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一要落实落细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突出"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导向,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全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二要全力保障民生支出,继续将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提升支出政策和资金的指向性、精准性、有效性,让"幸福XX"成色更足。三要加快推进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建立预算支出标准库,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水平。四要强化绩效刚性约束,对低效、无效的政策和支出,坚决予以削减取消,重塑"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导向。深化政府投资项目事前"两库两机制"运用,严控政府投资项目支出,打造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样板。
(三)和衷共济抓助企纾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一要高效执行落实中央和省系列助企纾困惠企政策,最短时间研究政策、吃透政策、配套政策、落实政策。全力保障一揽子惠企措施落地见效,迭代升级惠企政策"直通车",加快政策资金的直达快享、精准兑现,确保资金跑在风险前面。二要做好五大产业政策的评估修订工作,丰富政策工具箱,把握政策时度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为企业"雪中送炭"。三要全面释放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的政策资金红利,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加大对小微企业给予担保额度、期限、费率等政策倾斜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和重点领域信贷支持,促进普惠金融服务扩量增面、降本增效。四要持续深化财政资金竞存招标体系,进一步完善以综合招标为主体、专场招标为补充的多层次多维度公款竞争性存放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实体经济的引导支持作用。
(四)创新机制抓要素支撑,促进城市精彩蝶变。一要全面激活投融资中心强支撑、促发展作用,统筹土地、资本、技术、制度各方面要素,推动财政金融政策与投融资实践相结合,更好保障城市能级提升。二要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基金体系,不断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激发创新活力。三要全力推进"数安港"基金落地见效,服务数安港培育招引大数据领域企业主体,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数据生产要素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四要创新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财政机制体系,出台道路保洁分级标准,优化市对区的道路保洁经费补助机制和污水处理费收入分配机制,助力提升城市品质。五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新一轮高校激励性政策,落实教师礼遇优待,推动XX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六要优化文化艺术发展基金管理,完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明确朔门古港遗址资金保障机制、亚运会XX赛区资金保障机制,持续撬动社会资本办文化、办体育,构建文体全方位繁荣新格局。七要持续深化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和县域医共体建设,保障"一院一站"建设,助力打造"健康XX"。八要重点保障市域铁路S3线、XX南动车所、苍泰高速等项目开工建设,提速推进杭温高铁、金丽温高速东延段、瑞平苍高速等项目,深入谋划轨道交通M线、东部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投融资方案,助力打造"521"高铁时空圈、都市"一小时"交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