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39篇(第90/192页)
这一年,我们聚力项目投资、环境优化,发展支撑更加有力。投资拉动不断增强。实现到位内资5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935万美元,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7个,实施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连续两个季度荣获全市招商引资流动红旗。303个在库项目完成投资260亿元,30个省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运河经济开发区亩均投资强度突破100万元,入选全市唯一全省"两业"融合试点区域。要素保障有力有效。预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553亩,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土地5000亩。争取各类无偿资金15.8亿元,获批政策性银行贷款26.59亿元、政府专项债券11.51亿元。招引中国矿业大学等"中字头""国字号"大院大所4家,培育全区首名国家级领军人才,引进国外高端人才14名、重点产业紧缺人才305名、青年人才1.1万名,新增高技能人才2302名,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荣膺省级优秀。品牌强区战略深入实施,6家企业入选山东省高端品牌,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6项、团体标准4项,获批省级标准化创新发展项目3项。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加入9省16县"跨域通办"大联盟,实现22个省260个市"跨域通办"。创新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信用"制度,推行"政邮合作邮帮办",率先推出"助残""扶老"一件事,市政设施建设"一件事"审批服务全面推开。入选全市唯一"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县区"、全省首批"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建设试点"。
这一年,我们坚持建管并重、内外兼修,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运河新城核心区一体化综合开发项目开足马力、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全面展开,高压管廊主体完工、下穿大运河顶管实现贯通,释放土地3000余亩,创下7项全国全省之最。打通断头路18条,高铁北站站前枢纽工程全面竣工验收。新增公共停车场10处、停车位1070个,新建充电桩1500个。新改建口袋公园23处,新增绿地面积2.7万平方米,改造提升门户景观8处,新改建城区公厕22座。棚改旧改提速推进。10个边界外社区全部竣工交房,18个边界内项目建成销号,1.6万户居民喜迁新居。改造老旧小区21个,改善住宅面积93.92万平方米。完成合流制建筑小区改造178个,北门小区、竹竿巷片区纳入住建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联系点。城市管理规范有序。"信用+""小巷管家"模式、市政园林环卫一体化管养模式全面推开,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综合管理体系持续完善。建成精细化管理示范路3条,完成雨污分流道路改造68条,改造提升雨水泵站6座,铺设雨污管网24.85公里,治理积水点7处。"红色物业"建设扎实开展,水景花苑小区获评省级"齐鲁红色物业"示范小区,"四员"工作制度入选住建厅典型经验做法。
这一年,我们聚焦补齐短板、打造亮点,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粮食安全保障有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成耕地流出整改1.8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8万亩,粮食种植面积达到75.29万亩,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收。现代农业亮点纷呈。新增"稻+"生态种养面积1050亩,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个。珍稀菌产业园等6个按揭农业项目完成投资任务。农博菌社获评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季牡丹园被授予全市唯一国家级生态农场,裕隆苗木获评国家级示范合作社,长沟镇入选省级产业强镇。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农产品现代流通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0亿元。获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主体。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22个村庄规划编制,疏挖田间排水沟206公里,改造提升排灌站6座。农村清洁取暖实现全覆盖。完成129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全市唯一县级街巷片长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双线并行"。"信用+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在全市推广。创建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3个、市级示范村12个,顺利通过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验收。流转土地5000余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100万元的村分别达到39.84%、12.6%。脱贫人口收入稳步增长,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这一年,我们强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一排底线"更加稳固。疫情防控精准高效。面对新冠疫情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隐匿性高的严峻考验,各级干部、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闻令而动、逆行出征,广大居民群众自觉遵守防疫规定,给予最大理解、最多包容。全区上下众志成城,坚持以快制快,精准高效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转运、社区管控",果断处置多轮多点突发疫情。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不断优化防控措施,全社会疫情防控能力大幅提升。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和"八抓20项"创新举措,生产经营单位实现起底式调查摸底全覆盖,"五位一体"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创新实施安全生产清单化管理三项制度,安全生产"口诀童谣"在一线广泛传唱,燃气安全排查整治百日行动扎实开展,消除火灾隐患3万余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实现双下降。全省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站在我区试点建设,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大幅增强。生态环境更加优质。大气精细化管控和溯源体系建设全面完成,10台燃煤锅炉实现超低排放,401家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全部淘汰,淘汰更新国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191台,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6.7%,PM2.5浓度同比改善11.1%。老赵王河、洙赵新河综合治理项目顺利推进,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入湖河流水质达到考核标准。梁济运河任城段获评国家级美丽河湖。爱福地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接受生态环境部现场观摩。全省首创设立基层生态环境监管所,经验做法获生态环境部改革专刊推广。
这一年,我们牢记人民至上、为民初心,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深入实施"全民创业就业服务行动",城镇新增就业2.1万余人。实施"创e贷"稳就业专项行动,发放创业贷款3.29亿元。仙营社区获评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楼宇综合服务站入选全市唯一"中国地方就业创新事件"。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推进社会保险精准扩面,城镇职工新增参保人员1.4万名。发放各类救助资金8507万元,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临时救助人员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建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镇街为民服务大厅医保窗口实现全覆盖。改造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0处,"按需点单+精准派单"居家养老模式在全省推广,红星新村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新托育服务"六大模式",新增托位1501个,区妇幼保健院福佑托育园获评省级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教育医疗提质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本科上线进步幅度连续两年位居全市首位。集中配餐服务覆盖9.5万名学生,整合农村小规模定点学校13所,开通定制校车132辆、助学公交线路29条,4所农村中小学纳入名校教育集团管理,6所学校幼儿园建成使用,新增学位4100个,教育发展更加优质均衡。培育市级基层医疗特色专科7个、精品国医堂2个,市二院互联网医院启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肿瘤科入选第二批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整合社区网格要素资源,打造"四网合一"特色品牌。全域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村居善治""信用+"模式,入选全市唯一"全省基层治理试验区""山东省信用建设典型城市创建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指导工作成为全国典型。深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取得明显成效。市中公安分局法制大队获评全市唯一"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成功破获"8?23"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获国务院通报表扬。信访积案化解率达100%,进京非访量连续5年保持"零登记",获评全市唯一"平安山东建设示范区"。
上一篇: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7篇
下一篇: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