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4篇(第111/14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1761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93分钟

释放市场消费潜力。聚焦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深化促进消费增长三年行动,恢复拓展接触型、聚集型、流动型消费,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7个。探索"陕菜之都"公用品牌、地标品牌建设,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举办"渭南美食"大赛,打造一批特色小吃、传统美食"打卡地"。开展优质产品展销、连锁零售促销、智能家电扩销活动,促进大宗消费、重点消费扩面增量,让渭南人气"旺"起来、消费"活"起来、市场"火"起来!

(六)坚持绿色低碳、改善生态环境,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坚决落实双碳战略。稳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完善"两高一低"项目审查机制,创建省级绿色园区1个,市级绿色工厂达到20户。启动氢燃料电池基地建设,推动生物质制绿氢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大唐风电、农光互补等新能源项目建设,确保富平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建设,渭南国家新能源基地建成投产,新增绿电10亿千瓦时,打造黄河中游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示范区。扎实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推进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细胞"创建,构建绿色文明新风。

切实构建生态屏障。实施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加快"智慧秦岭"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完成桥山生态保护立法,修复治理露天矿山1000亩以上。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开展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推进黄河流域"清废行动"。突出南山支流、北洛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平方公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个、中小河流治理15公里。全面落实"林长制",完成营造林35万亩,提升森林质量10万亩,确保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全部达标。

持续加强环境保护。聚力"四尘"管控,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推动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加快"五水"治理,夯实河(湖)长制责任,确保国考河流断面稳定达标。编制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规划,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推进"六废"清除,抓好尾矿库综合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潼关土壤防治先行区建设。狠抓中省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按期销号、清仓见底。我们将以最大努力、最高标准,保护好渭南的生态环境,让蓝天碧水、青山净土与人民群众朝夕相伴!

(七)坚持区域协同、提升城市能级,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加快西渭融合发展。深化城市融合,突出西渭东区在西安都市圈特色功能单元,完成起步区5平方公里规划编制,构建西渭相融互补、相互赋能的先行示范区。深化产业融合,筹划布局渭北工业新区,加快国际现代物流港、富阎融合双创园、莱德智造产业园建设,力争新舟700支线飞机等项目尽快落地。深化交通融合,加快推进西安地铁线延伸、西安都市圈环线北段等项目建设,让西渭协同发展之势奋力跃起。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聚焦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深化"三四五"行动,建立全市"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启动中心城区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编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实施内涝治理系统工程等48个海绵项目,推进蒋家水厂、沋河城区段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加快城区自备井关停、老旧燃气管网更新。开展城市"双修",片区化推进城市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30个。狠抓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富平县、蒲城县、大荔县市域副中心城市提质升级,韩城市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力不断提升,年内创建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1个,城镇化率达到53%。

做强县域经济板块。对标落实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县域发展位次整体前移,确保县域经济增速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大力支持首位产业,坚持一县一策、错位发展,用好中省专项资金,加快形成临渭区、渭南高新区南区城市服务型,韩城市、富平县、蒲城县(渭南经开区)、大荔县工业主导型,合阳县、澄城县、白水县农业优先型,华阴市文旅赋能型,华州区、潼关县生态功能型"五大县域经济板块"。补齐基础短板,推进引汉济渭、桥(涧)峪水库引水入城二期、东涧峪水库建设,实施西气东输三线、天然气应急储备库二期项目。加快北洛河水库、富永高速、108省道和208省道渭河特大桥前期工作。启动京昆高速合阳至蒲城段提升改造,确保蒲城至涝峪段顺利通车。

(八)坚持创新引领、全面深化改革,聚集高质量发展势能

增强创新竞争力。以科技创新"六大行动"为抓手,完善"一中心一平台一团队"服务体系,打造一批"三器"示范样板。突出秦创原农业创新谷建设,构建"一核+两翼+N产业链"格局。支持渭南高新区建设秦创原开放型区域创新示范区,推动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创建国家级孵化器,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亿元以上。实施兴渭英才计划,"带土移植"引团队、引技术、引人才,新增省级研发中心2个。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融互促,创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激发改革新活力。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进"治企有方、兴企有为"三年强优计划,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800亿元。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建立高效工作机制,强化资源统筹能力,明确主导产业定位,推动"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和"标准地"改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提升开放牵引力。强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作,推动设施联通、市场互通、产业融通,加快沿黄经济带一体化协同发展。深化东西部协作,加强产业、科技、文化、旅游、人才等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推动"一县一园"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与国际友好城市合作领域,打造国际友城产业转移示范高地。依托"渭西欧"班列,探索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增外贸企业30户、跨境电商2户,全年进出口总值增长10%。

(九)坚持人民至上、增进百姓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实施创业服务提升行动,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发放创业贷款4亿元,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打造渭南技工品牌,推进职教"双高计划",定向培养技术工匠,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输转技能型劳动力1.8万人。实施收入扩中提低行动,完善工资合理增长、支付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提升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让劳动者技有所长、业有所就、劳有所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