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16篇(第30/86页)
深化农村改革。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安排衔接资金1.3亿元以上,实施279个乡村振兴项目,拓宽联农带农路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三块地"和"三变"改革为牵引,引导土地有序流转,稳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消除18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新增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15个、50万元以上村2个、100万元以上村1个。培养一批"泾阳工匠",厚植乡村人才振兴沃土。
(四)聚焦城镇建设高质量,打造现代化活力之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向城镇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高扬县城龙头。抢抓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机遇,年度计划投资6.05亿元实施新一批城建"十大工程",集中资源打造西咸(共管)泾阳临空都市区。开展城市更新行动,重点推进大庄片区、北环路片区、县城南区开发和形象提升,加快泾干湖北片区规划,改造5个老旧小区,新建3个"口袋公园",提升县体育场综合功能。完善房地产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有序增加用地供应量,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织密城市路网体系,新(改)建中心街东延段、东环路南延至茶驼大道、金柳二路、幸福中路等市政道路,建成智慧停车场,协同推进智慧城管、智慧交管。实施中心街、泾干大街等部分路段雨污分流和线缆落地,完成十支渠黑臭水体治理。聚焦"干净、秩序、品质"主题,精细化管理县城,确保国家卫生县城复审一举成功,全力打好省级文明城市提名攻坚战。
建设示范城镇。云阳镇紧扣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主线,实施红军路、南大街等道路改造和镇区形象提升工程,将新开街打造成示范街、样板街,创建一批省级蔬菜产业示范园区,让云阳更具县域副中心城镇气质。王桥镇围绕"乡村振兴样板镇、食品产业聚集地、全域旅游排头兵"目标,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二期项目,建设奶山羊文化广场,聚合泾河粮液、鑫虎农业等资源构建关中环线旅游长廊,绘就"秦风古镇、水润王桥"新画卷。兴隆镇突出生态田园特色,建设污水处理厂,改造兴隆街道1.83公里、白王街道1.15公里,同步铺设雨污分流管网,走好农旅融合发展新路,擦亮"幽美小镇、生态兴隆"新名片。安吴镇按照"文旅小镇、农业强镇"定位,建设污水处理厂,铺设雨污分流管网1.8公里,同步实施沿街立面改造和线缆落地,建设一批农业后整理项目,推动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交融互促,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名镇。桥底镇、口镇、中张镇、三渠镇下势整治镇区、主干道路沿线交通和市场秩序,更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争创乡村振兴示范镇。
繁荣商贸服务。启动实施县域商业建设三年行动,建立以县城为中心、城镇为重点、农村为基础的一体化商业网络。参加第十八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和中国咸阳·国际茶文化养生节活动,举办泾阳茯茶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首届泾阳茯茶推介展销节活动。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商圈经济、夜间经济等新兴消费模式,建好数字经济产业园和创业园,提升大唐购物中心、莱茵东郡中心广场等商圈品质,加快泾阳大剧院周边商业配套,推进万丽·万达广场尽早开业,打造东环路、先锋大街等商业示范街,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建立"供销社+龙头企业+农户"的供销服务新模式,健全县镇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进一步激活农村消费潜力。
(五)聚焦生态保护高质量,厚植现代化建设底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朝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迈进。
攻坚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巩固扩大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工煤车尘燃"协同发力,帮扶4户企业完成治污设施升级改造,加强生物质禁烧工作,坚决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场硬仗。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实施泾河望泾段防洪暨生态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打造泾河"百里画廊"样板,保障清河、冶峪河生态基流,强化地下水超采治理,实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一体改善。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进一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争取实施世行贷款陕西城乡塑料垃圾减量项目。久久为功推进北部矿山生态修复和国土绿化行动,着力构建景观绿廊和生态林带,严厉打击盗运石料和倾倒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严格落实能耗"双控"等制度,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创优全域旅游。叫响"郑国渠首·茯都泾阳"口号,年度计划投资1.32亿元实施新一批文旅"十大工程",全力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继续朝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目标迈进。谋划郑国渠农文旅融合发展工程,强力推进郑国渠旅游风景区5A创建任务,对标启动安吴青训班创4A和大秦之水、冀东水泥工业旅游创3A进程。鼓励民宿经济、研学旅游和康养产业发展,实施雅泰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龙泉公社研学基地、大安文化康养中心等项目,丰富全域旅游业态。加强革命旧址、帝陵古建、馆藏文物保护,运用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面向都市人群编排周末旅游线路,打造山水游、田园游、民俗游、红色游等主题旅游及嘉年华,健全旅游商品体系,完善交通标识标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让"全域旅游·全景泾阳"更具魅力。
完善基础设施。年度计划投资1.69亿元实施新一批交通"十大工程",加快泾石口公路改扩建等项目进度,推动西安都市圈环线高速北段、211国道口镇至泾阳段改建、312国道泾阳过境段改建等项目早日开工,提升青训路、环山路等旅游公路环境品质,建成3条产业路,修缮80个村水泥路30公里、油返砂路25公里、排水渠26公里。加强能源保障,新建10千伏电力线路7.05公里,改造低压线路35.84公里,实施城区天然气扩容、清洁能源改造等项目,保障西气东输三线中段等重大工程建设。聚焦饮水安全,启动云阳智慧水厂前期工作,配合引汉济渭北干线二期和三期工程实施,提高城乡供水服务质量。
下一篇: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