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16篇(第69/86页)
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全力以赴打好稳消费拓市场攻坚战,出台购买新建商品房补贴政策,开展"清凉夏季,缤纷购物"主题系列消费活动,促进消费市场进一步回暖。充分利用直播带货新业态,建成运营思高村、工业园区直播村,成功举办"2022年网上年货节""中秋乡情"等直播活动,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实现电商交易额3.91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农产品销售额达1.2亿元,同比增长21.2%。狠抓服务业企业管理培育,大力开展批发零售业零散整合,搭建零售采供平台,推动锦象水泥主辅分离,新增"限上""规上"服务业企业17家,新增产值8.1亿元,带动批发业、零售业分别增长99%、7.7%。深挖文旅潜力,突出"全域怡养",创新文旅产业融合营销模式,积极开展"象州人游象州"等系列文旅活动,成功打造"象州温泉-运江古镇-白石村"精品旅游线路及"龙头村-象州博物馆-联合村-交址村"红色旅游线路,纳禄古村农庄获评广西五星级农家乐,累计接待游客372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33.88亿元,旅游消费持续恢复。
(二)着力优环境、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坚持"项目为王",用活用好"项目工作20法",持续实行重大项目"六个一"服务机制和前期工作代办制度,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35个,推动柳梧铁路(象州段)、象州火车站、下六甲灌区罗柳引水枢纽工程开工建设,贺巴高速(象来段)建成通车,全年实现新开工项目33个,竣工项目13个。瞄准国家、自治区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积极争取和申报项目,获批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3.93亿元。加强项目要素保障,为企业协调解决60万吨标准煤用能指标,积极盘活存量土地161.79公顷,核销使用自治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0.88公顷,9个项目获批用地3405.69公顷,27个项目获批林地定额254.43公顷。探索建立招商链长制,成功引进补链延链强链产业项目17个,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0.6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7万美元。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持"环境为本",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以赴打好稳主体激活力攻坚战,创新"政务进企"模式,设立"企业服务"专窗,持续推出跨省通办、全区通办、新生儿"出生即入户"等办事材料"免费寄"、营业执照"微信快办"等便民利民"微改革",实现政务办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314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办事效率综合提速60%以上。设置"办不成事"监督投诉窗口,为群众提供快捷反映渠道,全面监督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坚持"政策为大",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以及自治区、来宾市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各项政策"一站式、无障碍"直达企业,投放"桂惠贷"21.76亿元,直接降低1311家市场主体融资成本4667万元;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累计办理留抵退税2.4亿元,为企业减税降费降成本7200万元以上;发放一般稳岗补贴289.18万元,惠及254家企业6587名职工。新增市场主体3856户,同比增长15.27%。
(三)着力防返贫、拓成果,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开展"防返贫 守底线"专项行动,完善精准防贫监测预警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年内消除风险246户859人,"防返贫 守底线"专项行动工作经验在全区会议上推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选派132名驻村工作队员驻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统筹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3亿元,推进实施141个乡村振兴项目,发放雨露计划补助481.82万元,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四大保障"有效提升。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发放"以奖代补"产业扶持资金3497.76万元,惠及脱贫户和监测对象9275户3.6万人,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811.82万元,同比增长67.28%。深入推进稳岗就业,使用公益岗位安置脱贫人口、监测对象1601人,28家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人口310人就业,脱贫人口外出务工人数达1.9万人。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易地搬迁户家庭实现1人以上稳定就业目标,落实"以奖代补"资金115.5万元,帮助291户搬迁户发展柑橘、优质稻、糖料蔗等特色产业。全县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达1.66万元,同比增长12.76%。在2021年度市县巩固脱贫成果评估综合评价中,我县获评"好"的等次。
乡村面貌持续改善。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推动乡村建设,完成18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乡镇覆盖率达100%。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安装太阳能路灯761盏,建成"一事一议"村屯道路24.2公里,完成10个自然屯畅通工程;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象州库区移民安置完成投资7337万元,投资2130万元完成罗秀河麦棉段、水晶河外古段等4个河段整治工程,对9座小型水库进行维修养护,完成63处饮水项目改造提升。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2个村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新建9个农村黑、灰污水处理项目,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0户,完成800座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6.35%。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力以赴打好稳生态促转型攻坚战,基本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事项28项,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7.5%,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7%;主要河流控制断面、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各水功能区水质稳定达标,地表水质量排名全国前列;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达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深做实"林长制",扎实推进16.5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基地建设,完成植树造林7.69万亩;建立"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开展巡河8300次,完成河湖"四乱"问题整改48个。严厉打击破坏环境违法行为,办理群众环保投诉119起,查处违规用林用地、采矿采砂案件153件,查处违法图斑721个。
(四)着力强功能、补短板,城乡品质稳步提升
城乡融合步伐加快。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全面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为城乡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运作模式,投入420万元改造更新7个镇级垃圾中转站设施设备,实施9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改造项目,补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短板。G355国道象州县城至象州东道路改建工程(一期)、金秀桐木经导江至武宣河马(象州段)公路开工建设,寺村经中平至大樟公路(寺村至中平段)建设加快,完成5条农村公路路面大中修,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16.7公里,城乡联结更加紧密。
下一篇: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