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评估报告
XX区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评估报告
去年来,作为XX省26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之一,团XX区委牢牢把握改革契机,按照团中央《关于扩大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对区县共青团改革工作的具体要求,制定改革方案,扎实推进改革举措。多次向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改革进度,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改革工作1次,分管领导参与改革会议3次。积极同组织部、巡察办、财政局、教育局、民政局等区直部门衔接,争取部门支持,积极向社会领域筹集资源,扩大团的影响力。目前改革已初显成效,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显著增强,服务中心能力明显提升。现在我从四个方面汇报如下:
一、聚焦改革团的工作力量选用机制
1、拓宽团的工作骨干来源渠道。一是配齐配强团区委工作力量。借助此次改革契机,XX团区委专职团干部从改革前的2人增加到4人,同时在区直单位青年、社会领域优秀青年中选配兼职副书记2名,挂职副书记1名,聘请区少先队总辅导员一名,目前各乡镇、学校团干部队伍稳定,无非党员、团员担任团干部情况。二是成立XX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事务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聘2名青少年社工,由团区委统一管理,后期将按每乡镇一名的比例配齐。未来青少年服务中心将承接更多的青年服务项目,坚持常态化、制度化、项目化开展青年服务工作。三是选优配齐村团支部书记。利用换届契机,完成全区村(社区)团组织换届工作,团支部书记由35岁以下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兼任或者"两委"班子中较年轻的干部担任。目前村(社区)团支部已配齐团干部,其中团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27.6岁。四是畅通基层团干成长渠道。定期同组织部门召开团干部座谈会,向党组组积极推荐优秀基层团干,改革后,所有符合提拔条件乡镇团委书记均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乡镇副科级团委书记提拔为团区委书记。积极与组织部门沟通,对于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团干部,经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后,可招录为事业编制人员。2021年,段店镇团代表李杨因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招录为段店镇事业编制人员。积极为青年团干争取政治荣誉,推荐多名青年团干任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2、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一是增强工作实绩刚性约束。针对挂兼职团干部,明确工作岗位和分工,设定年度工作目标,定期汇报工作进展。针对团区委聘用干部,明确工作目标,制定《XX区青少年事务社工考核办法》,实行绩效管理,工资与绩效挂钩。针对乡镇、学校共青团工作,开展乡镇、学校共青团竞赛工作,将工作任务清单化管理,根据清单任务,乡镇每季度开展一次述职评议,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述职评议,对清单任务完成情况量化打分,将年度评价结果区分等次向党组织及组织人事部门反馈。推动基层团组织建设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二是建立工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在共青团竞赛考核结果优秀的团组织给予经费、资源、政策的倾斜与支持。改革后乡镇团委书记可列席乡镇党委会,符合提拔晋升条件的,优先落实副科级待遇,优先纳入乡镇党委班子后备人选。
二、聚焦改革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
1、健全县域团的组织体系。一是按期换届。团区委最近一次换届时间为20XX年,今年全区XX个村(社区)团支部完成换届,没有超过5年未换届的基层团支部。团区委现有委员12人,候补委员6人。团区委计划今年年底完成换届。二是巩固团的基层阵地建设。加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学校、乡镇、村等传统领域团的组织覆盖,确保应建尽建,提升团的建设质量。继续深化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以"两新"组织为重点,大力开展社会领域建团工作。改革后新建60家非公领域团组织。三是创新团的基层组织形态。成立区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农村青年创业者联盟、青年兴趣社团等社会组织,广泛建立团组织主导的青年组织,延伸工作手臂。推进"青年之家"建设,全区共建"青年之家"7家,5个乡镇全覆盖,"两新"组织1家。20XX年活动60次、报名1500余人,参加活动1200余人,平均每场活动20人参与。
2、推进资源配置方式社会化。一是完善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制定《XX区关于做好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明确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清单。二是探索建立"共青团+社会组织"的一体化青少年服务力量,培育孵化具有承接能力的共青团主导的青年社会组织,使其成为共青团工作的有力抓手。XX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XX团区委指导下,坚持项目化、市场化、品牌化工作方法,截止目前共承接项目6个,项目资金10余万元。通过项目化接单方式提升青年社工机构生存能力,通过市场化合作方式提升社工机构专业水平,通过品牌化创建方式提升社工机构服务效能。三是保障共青团工作经费。照全区6至14岁少先队员人数和14至35岁青年人数,以每人每年1.5元的标准安排青少年工作经费,并根据人数动态调整。共青团工作经费从20XX年XX万元增长到20XX年XX万元,增幅达148%。
三、聚焦改革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机制
1、严格入团标准和程序。建立推优入团、积分入团、评议入团制度,把思政课考评优良、8学时团课学习合格、年度2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等作为入团必备条件。
2、改进团员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机制。一是加强团员教育实践。重点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团的"三会两制一课"和主题团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强化思想引领。在中学团校实施"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组织学生团员到村(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公益关爱、劳动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完善团员管理方式。依托"智慧团建"系统,深入开展团员清理工作,删除虚假团员、寻找失联团员、评议不合格团员,确保团员底数清、信息明,建立完善的团员数据库和电子团员档案。出台《团员档案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团员档案,在学生电子学籍档案"政治面貌"一栏明确共青团员身份,沟通教育局将团员档案进入学生纸质学籍档案,工作后进入人事档案。三是深化"青"字号品牌项目时代内涵和育人功能。建立"河小青"、"青"阅读、"青"心向党巡讲团等品牌项目,推动团组织影响力向纵深发展。
四、聚焦推动完善地方党的领导机制和支持保障
1、推动增强基层党建带团建实效。一是将团建纳入党建总体规划。去年区组织部已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全区年度党建考核,占10分;今年区教育局按照不低于10%的分值比例,将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年度目标考核。由团区委和区教育局组成联合考核组进行评价打分。区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1次共青团工作汇报,目前区巡察办已将党建带团建、工作纳入党委巡察监督内容,区教育局将党建带团建、队建纳入教育评价考核。二是落实"推优"入党制度。制定出台《XX区"推优入党"工作方案》,制定完整的操作程序,落实"两个一般、两个主要"要求,完善党团组织联合培养教育机制,将共青团员荣誉激励和先进性评价结果作为"推优"的重要依据,经过团组织规范程序推优入党的优秀团员比例达70%以上。
2、强化区级团教协作机制。加强教育团工委建设,落实人员配备,教育团工委书记同时担任团区委兼职副书记,团区委书记任区教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局督学。建立团教协作联席会议机制,每学年至少召开1次联系会议,对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加强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干部队伍建设,保持学校团委书记和少先队辅导员的稳定性,任职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明确学校团委书记和少先队辅导员享受中层正职待遇,任职等同于担任班主任;从事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多年,且成绩特别突出者,可列入教育系统后备干部培养序列;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课时应折算成相应的教学工作量,学校团委书记和少先队辅导员节假日组织开展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学校应给予适当调休。
3、全面从严治团。落实团干部双重管理制度,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配备管理工作的通知》,联合乡镇党组织做好乡镇团委班子选配考核,对团委书记任免调动提出意见建议,加强基层团干部管理。严格落实团内请示报告制度,每年定期向区委和团市委报告团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和配备情况。对党委巡视巡察团组织发现的问题,做好协同整改、指导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