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银行系统工作的汇报材料稿
关于2023年银行系统工作的汇报材料稿
2023年二季度,在总行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本行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和压力,深入贯彻落实省联社2023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及监管部门相关要求,践行稳健经营理念,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全行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信贷管理质量,风险防控能力有效提升,风险水平总体可控。现将2023年第二季度风险分析报告如下:
一、整体风险状况
(一)风险偏好执行情况
2023年6月末,本行资本充足率为13.53%,较年初下降0.67个百分点,流动性比率为43.63%,较年初下降10.8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66.14%,较年初上升7.1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2.13%,较年初下降0.89个百分点。各项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2023年6月末,本行存贷比为97.71%,较一季度末下降6.01个百分点,较年初上升2.36个百分点。一、二季度本行提早加大贷款投放量,各项贷款较年初增加16685.66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1.24%;通过积极营销各类项目资金及储蓄存款,存款较年初增加11287.83万元。核心负债依存度指标为73.63%,较年初增加6.29个百分点,优于省联社不低于62%的考核要求。本行将持续加强资金组织工作,加大揽储力度,通过大力营销储蓄定期存款、发行大额定期存单等方式增加存款稳定性,将存贷比及核心负债依存度指标控制值合理阈值内。
(二)信用风险总体情况
截止2023年6月末,本行各项贷款余额为244889.31万元,不良贷款余额为5227.56万元,较年初减少1665.43万元,不良贷款率为2.13%,较年初下降0.89%。全辖不良贷款中,公司类不良贷款共11笔,余额5035.31万元(其中社团贷款3笔,余额2061.31万元),占不良贷款比例96.32%;个人类不良贷款余额8笔,余额192.25万元,占不良贷款比例3.68%,其中循环卡不良贷款2笔,余额49.25万元。
(三)信用风险方面具体开展工作情况
本行围绕"风险出清年"为主题,坚持全面做实资产质量底数,压实不良资产清收处置责任为导向,强化对全量不良资产的清收处置力度,全面推动不良资产攻坚工作。一是通过一季度不良贷款分析会、"大干50天"不良贷款清收化解动员部署会,对二季度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做了详细安排,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明确清收目标,层层压实责任,有效开展了表内外不良贷款的清收活动。截止6月末,共计清收化解表内不良贷款26笔,金额3994.43万元,其中现金清收80.35万元,核销3914.08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99%。二是全面压紧压实全行表外不良贷款管理及清收责任,明确清收目标、清收措施,强化责任担当与履职,多措并举加强管理与清收工作力度。截止6月末,共计清收表外不良贷款本金150万元,清收利息14.12万元。其中,清收核销贷款本金146.68万元,利息14.12万元;置换贷款本金3.33万元,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58%,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9%。三是积极对接县法院成立联合执行清收工作领导小组,并签订了《法银深度合作协议》,通过与县法院联合开展"执行风暴""雷霆清收"等专项行动,截止6月末,共执行本行涉金融案件7件,专项执行累计清收金额195.27万元。其中,清收高院表单内案件金额75.61万元,清收高院表单外案件金额119.66万元,诉讼费申退金额2.19万元,专项执行行动取得一定成效。四是强化"四色"预警机制,严控新增不良贷款。根据每周"四色"预警监测数据,及时向全行下发《关于逾期贷款清收的督办通知》和监测数据,对现有本金或利息已逾期的贷款,明确清收化解措施及时间节点,严控新增风险,防止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确保信贷质量。
(四)流动性风险情况
截止2023年6月末,本行流动性比率为43.63%,优于目标值(30%)0.3个百分点;流动性缺口率为67.37%,核心负债依存度为73.63%,较年初增加6.29个百分点;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为151.3%,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流动性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
(五)操作风险情况
1."清底提质"案防排查治理专项活动有序开展。为有效全面解决本行操作风险管控短板痛点,遏制操作风险频发及屡查屡犯问题多发态势,重点整治违规多发领域和案件风险,提升案防工作成效,如期完成二季度阶段性案防排查治理工作。一是柜面操作领域方面,针对各网点开展的自查自纠情况,对龙羊峡支行、绿洲支行、恰卜恰支行进行了现场督导检查,共发现问题16笔,已整改11笔,未完成整改5笔持续督促完成整改。二是信贷操作领域方面,针对龙羊峡支行、绿洲支行、恰卜恰支行表内外贷款、员工家园卡贷款进行了现场督导检查,共发现问题5笔,已整改3笔,未完成整改2笔持续督促完成整改。三是对2018年借名、假冒名贷款专项处置活动回头看方面进行了全面排查,经排查,目前本行信贷机构均不存在假冒名、借名贷款。
2.员工异常行为管理方面。一是通过收集员工个人征信报告、对外担保、负债情况、员工涉诉、涉刑情况、考勤、员工轮岗等方面排查,及时掌握、甄别员工异常负债、社交、资金往来等行为,前移案件防控关口,开展员工全面风险排查工作。二季度共排查员工130人,谈心谈话31人次,经排查,对31名存在信贷非恶意逾期5次以上或网贷公司查询记录达5次以上、存在征信报告显示逾期记录达70次,且存在一笔他行呆账及存在民间及员工间借贷、涉诉现象、征信报告显示逾期记录达92次,且存在4笔呆账的员工,及时纳入《员工借贷及异常行为专项排查发现重大风险重点关注人员名单》,指派监管责任人进行教育化解。二是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农商银行(农信社)系统异常行为人员处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31名重点关注人员异常行为问题移交内部审计部区分不同情况进行了问责,除对30名重点关注人员分别进行约谈或提醒谈话外,对1名存在民间及员工间借贷、涉诉等异常行为的员工给予"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处理。三是更新员工网格化管理台账、员工风险等级名单,至6月末,本行重大风险岗位共51人,较大风险岗位19人,一般风险岗位72人。
3.深入开展屡查屡犯问题整治集中攻坚专项活动。本行积极落实省联社党委关于屡查屡犯问题整治工作相关安排部署,切实履行屡查屡犯问题整治的主体责任,及时制定《青海共和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屡查屡犯问题整治管理办法(试行)》《青海共和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屡查屡犯问题整治集中攻坚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开展分级管理及全流程管理。一是以"扫雷排雷"工程为主线,深入开展屡查屡犯问题整治集中攻坚专项活动。围绕当前全行易发、多发的柜面、信贷等领域屡查屡犯问题,建立《屡查屡犯问题台账》《屡查屡犯问题销号台账》《屡查屡犯问题全流程管理台账》共梳理屡查屡犯问题36个,其中红色问题5个,黄色问题13个,蓝色问题18个,涉及柜面领域问题9个,信贷领域14个,其他领域问题13个,逐一明确问题发现部门、问题统筹管理部门、问题整改部门、问题整改指导审核部门,按照全流程管理工作要求,开展问题移交、问题整改、指导审核等工作,推动屡查屡犯全流程管理的及时跟进与落地;二是在月度例会、季度案防分析会、党组织工作会上梳理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领导带头组织相关部门讨论典型问题,对问题进行剖析;三是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及处罚,通过以查代教的方式,指导支行进行全面自查,及时发现风险苗头,从源头杜绝问题的发生;四是制定了《青海共和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屡查屡犯问题调研方案》,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基层网点进行调研、监督、指导,跟进后续的整改落实情况。
(六)市场风险情况
目前影响本行的市场风险因素主要有贷款利率风险、存款利率风险、综合收益风险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及大型商业银行业务不断下沉等影响,银行业竞争压力加大,风险暴露加剧。本行为贯彻实施普惠金融的战略部署,落实稳经济大盘政策,对部分小微企业及农牧户适当下调利率;鉴于存款方面面临的巨大压力大额存单和定期存款等存款利率小幅上升,收入利差进一步减小。同时为化解信用风险压降不良,减轻不良资产包袱,增加拨备计提进行核销贷款,本行成本收入比指标较年初有小幅下降。
(七)声誉风险情况
本行充分认识声誉风险防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持以"前瞻性、匹配性、覆盖性、有效性"为原则,积极开展声誉风险防控工作。持续开展负面舆情信息监测,特别是网络负面舆情,及时收集民意及客户反馈,二季度未发现行内、行外及网络负面舆情风险。
二、存在的问题
(一)表内不良贷款集中度高,压降难度较大。二季度本行不良贷款率虽较年初下降0.89个百分点,但在全辖不良贷款占比中,公司类不良贷款共11笔,余额5035.31万元(其中社团贷款3笔,余额2061.31万元),占比96.32%;个人类不良贷款余额8笔,余额192.25万元,占比3.68%,公司类不良贷款集中度高,清收化解难度较大。
(二)表外不良贷款举措不多,清收化解进度缓慢。近两年本行充分利用核销的方式化解不良,表内不良贷款化解效果明显,但由于各信贷机构负责人思想认识还不够不到位、不够高度重视管理缺位、清收方法缺少创新、举措不多等问题,清收化解速度较慢。
(三)屡查屡犯问题整治成效不明显。自屡查屡犯问题整治集中攻坚专项活动开展以来,虽然严格按要求开展分级管理和全流程管理,并在相关会议上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进行了剖析,明确整改策略,但因员工合规意识、防范风险意识不强,被动、消极或选择性的执行各项制度办法现象依然存在,加之各业务条线管理不到位,未对整改过程进行督导,造成屡查屡犯问题整改治标不治本。
三、取得成效和亮点
表内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成效显著。截止6月末,本行共计清收化解表内不良贷款26笔,金额3994.43万元,其中现金清收5笔,金额80.35万元,核销21笔,金额3914.08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99%。为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及时处置资产损失,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奠定了基础。
四、风险清单整改推进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求,精准把握关键风险点,强化风险防控管理,压实本行风险防控主体责任,推动全年风险处置化解工作落实落细,本行通过各条线梳理,针对2022年银保监分局现场检查出的问题,领导班子、各部门进行集中讨论,认真剖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风险事项,明确风险化解处置举措和路线图,重新梳理风险清单。2023年本行制定风险清单事项32项,截止二季度末,已完成整改23项,完成阶段性整改8项,其余1项正在持续整改当中,通过建立挂牌督办和动态调整机制,实现风险化险的集中管控和常态化管理。
五、下季度风控工作重点
(一)信用风险管控方面
一是充分运用"四色"预警机制,严控新增不良贷款。对新发放和存量按照贷款到期时间划分四级预警机制,高频次督导各信贷机构及时催收处置,采取一户一策、一户多策机制,对现有本金或利息已逾期的贷款,明确清收化解措施及时间节点,严控新增风险,加大绩效考核力度,防止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确保信贷质量。二是积极对接政法部门,依法加大司法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强与本地法院系统的沟通协调,建立金融案件专项执行长效机制,持续联合法院加大涉金融案件执行力度,加快表外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加大催收清偿力度、强化依法清收、中断诉讼时效等工作。三是强化大额贷款管理,降低大额信用风险。防范大额信用风险暴露。运用好"企业类"和"个人类"(20万元以上)贷款监测台账,结合"四色"做到大额信用风险早发现,早分析、早处置,提升大额贷款到期前后监测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大额信用风险处置化解能力。
(二)案件防控方面
一是扎实开展"清底提质"案防排查治理专项活动,各条线部门全方位参与,以业务看制度、以基层看上级、以行为看操守,坚持边排查边整改,边整改边教育,全面建立起"查、防、堵、惩、教"相结合的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形成整体联动的格局,有效遏制各类案件及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发生。二是动态跟踪和监督问题整改,推动各类问题的整改进度,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深入挖掘问题、深入查找短板、深入整改问题,从流程控制、岗位制约、监督检查、人员管理等根源上强化问题整治质效。三是针对重点关注人员及重要岗位关键人员,严格落实异常行为常态化排查机制,通过远程监控、实时预警系统、反洗钱监测等手段排查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四是开展案防及合规教育培训,引用检查发现的问题结合相关案例,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加强员工合规意识,构建案防长效机制。
(三)操作风险管控方面
一是结合"清底提质"案防排查治理专项活动,持续狠抓屡查屡犯问题集中攻坚整治工作。将屡查屡犯问题集中攻坚整治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融入"五责联动、一体推进"机制,坚持边查边治,即查即治,强化治理力度,有效遏制经营活动中的风险暴露;二是业务条线部门加强对各网点的检查和指导,将屡查屡犯问题整治工作与经营管理和风险防范有效结合,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对发现的问题查找根源,剖析问题成因,以查促改,做到由点带面,举一反三;三是加强学习培训力度,增强合规意识。提高员工风险识别能力,完善员工自我保护意识,杜绝习惯代替制度;四是建立健全责任认定与追究机制,优化问题整改考核机制,提高违规成本,切实发挥指挥棒作用,多管齐下强化制度执行意识,夯实规范管理基础。
(四)流动性风险防范方面
一是提高稳定资金来源。以存款营销活动为抓手,以稳存增存为目标,深入扎实做好网格化营销提升储蓄存款稳步增长,紧盯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拓展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账户营销,提升各领域资金沉淀。积极运用稳经济大盘优惠政策,争取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二是强化重点客户群体维护。对前10大存款客户进行定期回访及客户关系维护,积极掌握大额资金进出信息,监测分析对本行流动性指标影响,及时预警积极采取挽留措施,确保存款稳定性。三是强化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配置。合理调整贷款期限结构,调整短存长贷的业务结构。开通金融市场业务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优质流动性资产,压缩风险资产占比,缩短风险资产久期。
(五)其他风险管控方面
一是强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落实风险报告制度,提前预警,及时处置化解风险。强化应急演练质效,扎实开展日常演练工作,确保辖内网点和重要业务演练全覆盖,切实提升支行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沟通联系与应急、消防、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动协作机制。二是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全员皆兵密切关注网络、微信群、朋友圈、生活圈等的不良苗头和负面信息,加强对舆情信息的监测、分析和管理。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协同联动,及时接收信息,主动查找事由及时反馈处置,并接收监督。做优基础服务,加大一线网点的服务培训、督导及考核,严格晨会、夕会、风险排查等制度的执行,提升服务质效。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银行信誉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规范本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营销宣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