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市XX局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为核心,积极践行现代警务的新理念,构建协同高效、法治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警务体制机制。通过数据驱动、专班研判、情报先行、机制保障和精准防控为方针,逐步形成了一套集成"情指行"为一体的公安交管运行机制,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情报先行驱动,推动警务从汗水辛劳到智能管控的转型。科技护航交通,打造安全防控三重网。基于"科技管交通"理念和科技兴警战略的全面推进,市公安局加速前端感知设备的升级和补盲,密织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形成结构层次分明的"三重防控网"。其中,完成新建或改造高速公路与国省道人脸识别卡口共41处,并通过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和"警保共建"模式,新建农村劝道站120多处,配置视频卡口240多处,综合汇聚并整合超过1200路的卡口视频资源,全面采集、反映道路上的各类交通信息,包括车辆动态与违法行为。机制创新引领,保障研判落地生根。积极稳固六大机制:月初分析、指令发布、月末反馈、警种协作、指挥调度及考评监督。实现信息的常态化和动态化研判,每日进行信息通报以便及时预警响应;对来自上级的指令跟踪确保最快速度执行核实;对困难和重点问题进行深入专题分析,形成巡查、预警、调度、处理和反馈的闭环工作链条。精准打击违法,提升交通监控实效。自2023年9月"三重网"防控体系投入使用以来,成功分析并研判交通违法记录达121,500条,精准查处75,300起。其中,严厉打击无证驾驶560起、失驾640起、准驾不符150起、假套牌80起、逾期未报废车辆220起,分别同比增长85%、75%、98%、120%和32%,大大提高对重大交通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能力。
以优化指挥体系为主轴,市公安局着力推动指挥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围绕"一切面向实战、一切为了实战"这一核心理念,印发《关于加强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建设和实体化运行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市、县两级公安交通指挥中心的功能定位和职责界限,逐步形成扁平化、可视化的"一张图"指挥体系。强化指挥中心建设,夯实指挥服务基础。自2023年以来,新建7个高速公路大队综合指挥室,全面配备4G执法记录仪190部、4G对讲机230部以及手持警务终端200部,加强指挥中心的人力、经费和技术保障。利用视频会议系统以及4G设备,实时传递辖区内的天气、路况、交通警情及执法信息,以实现有效的动态信息交流。完善指挥机制,优化警务运行模式。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深化情报研判预警机制,健全重要节点的领导值班指挥调度模式,实施指挥中心中央协调、值班部门联合值守的联勤指挥体系。坚持"情报主导警务,警力跟随警情派遣,勤务随形势调整",强化对事故多发路段和节假日、农忙时等出行高峰的路面管控,细化"常态、专项、安保、应急"多种模式的运作方式。通过针对性优化警务实战各环节,实现"网上巡查、勤务监控、精准指挥、应急处置、警种协同"一体化的扁平化指挥调度。
以警务实战为重心,市公安机关积极推动单兵作战模式向合成作战模式转型,提升警务效能。合力协作共推进,提升管理新格局。通过"警种整合、职能融合、效能聚合"策略,构建"农村派出所管面、交警中队管线"管理新模式。截至目前,市内已融合112个派出所,760余名派出所民辅警参与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有效缓解了警力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1+1>2"的改革效果。同时,深化与治安、刑侦、禁毒、网安等警种的沟通合作,提前预警和处置在逃人员3名,协助破获重大贩毒案件1起、团伙盗窃案件1起,核实并移交多身份证案件127起,显著提高侦查破案和社会治理的效率。队伍建设强基础,打牢警务内功。以实际战斗为基础,通过战训结合、专题培训、月度评估以及外出考察等多种方式,提升民辅警的业务能力,已经组织开展了11次"情指行"实战培训,累计培训500余人次,其中192人获得初级数据建模资格证书,大幅提高了对警综平台和公安交通管理大数据系统的应用能力,持续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的警务队伍。科技赋能添活力,服务模式多元化。深入推进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广泛宣传推广交管12123APP使用,加强群众对该平台的认知和使用意愿,实现随时随地的45项车驾管业务在线办理。积极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新格局,实现城乡服务网点全覆盖。数据分析促提升,助力驾培机构规范化。加强与交通运输部门的合作,深度剖析全市驾培机构的培训质量、驾驶人交通违法率等数据,将这些信息转换为具有预警性和指导性的情报,促使驾培机构提升培训水平。与此同时,大力推进轻微交通事故的线上视频快速处理,自5月1日以来,"110"平台转警35起,"122"平台转警123起,分别占接警总数的10.3%和36.3%,显著提升交通事故处理效率。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