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躺平”担当作为系列评论-17篇(第5/7页)
平心而论,多数干部在工作之初,还是很希望干出一番事业的。但是,当遇到了挫折与困境,心理上受到了打击,一些干部就"躺平"了。因此,我们要聚焦干部短板精准发力,为其"充电"蓄力量,使其在学习中锻造过硬本领,提升能力、增强自信。
针对干部知识盲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要建立常态化、多元化、系统化培训,提升干部专业素养、破解问题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对干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社会风险防控能力、运用法治方式工作的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持续政策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工作方式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强调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定期组织干部开班学习,到先进地区考察交流、跟班学习。通过实施"精准"学习,补齐干部能力短板,全方位提升干部担当作为能力,让干部在工作中愿出力、会出力、善出力,在敢于向问题叫板、赢得群众叫好中获得干事动力。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何种原因,都不能成为"躺平"的借口。当前,我市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契机,担负起身上的责任,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接最烫手的山芋,啃最硬的骨头,让"站起来""干起来""拼起来"成为应有的姿态。
"躺平"不能支撑起事业发展的"大厦"。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的开局之年,是各项工作干出成果、快见成效的关键一年,容不得半点"歇歇脚"的懈怠。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向"躺平"说"不",拉满弓,铆足劲,在干事创业中建功立业。
容错纠错 温暖护航
列宁说过:"只有什么事也不干的人才不会犯错误。"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只要不做"躺平式干部",犯错误在所难免。尤其是当下的南阳,各项工作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迫切需要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直面困难挑战,主动担当作为,大胆开拓创新。但如何更好地为敢担当的干部负责,帮他们打消顾虑、扔掉包袱、轻装上阵?完善以"三个区分开来"为指导原则的容错纠错机制正当其时。
容错纠错必须甄别"失误"与"错误"的关系。一方面,同样的错误不能一犯再犯,再小的错误"屡教不改"也是不能容忍的。应当坚持有错必纠、有过必改,对失误、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汲取教训,改进提高。另一方面,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一旦失了"街亭",就是"挥泪斩马谡"也无济于事。应着眼建立一套发现错误防范风险的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叫停、早纠正,绝不能让小问题积成大错误,更不能让个别的局部的小差错,蔓延成全局性系统性的风险。
容错纠错必须明辨"为公"与"谋私"的关系。旗帜鲜明地鼓励和保护改革创新的干部,切实运用好容错纠错机制,把干部从困惑困扰中解脱出来。对那些敢闯敢试、担责有为的干部给予公正评价,实行容错免责、减责,及时划清"为公"和"谋私"的界限,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避免今后工作中再犯类似错误。有错必须纠错,但决不能只容不纠,只有把容错与纠错相结合,才能正确引导干部既勇于担当、大胆创新,又注意改正错误、少走弯路。
容错纠错必须分清"干事"与"误事"的关系。要宽容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不断完善考核机制,树立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正确导向,使想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得到褒奖和鼓励,使庸、懒等"躺平式干部"受到警醒。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发生,形成"为官有为""为官敢为"的干事创业新风尚。同时,对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敢抓敢管而得罪人、遭受非议、被人诬告陷害的干部及时澄清正名。对不实信访举报者,坚决运用党纪国法进行惩戒曝光,对诬告者视情节情况按党纪国法相关条款给予严肃处理。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只有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才能让改革永不停顿、创新永无止境。鼓励大胆探索者,宽容改革失误者,鞭策改革滞后者,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形成千帆竞发的干事创业氛围,真正让能干事的人,敢干事、干成事。
精准问责 倒逼落实
时下,一提起"躺平式干部",不少群众就深恶痛绝:他们拈轻怕重、一心想当"太平官",遇到困难就躲闪,服务群众靠"表演",习惯"遥控指挥",甘当"甩手掌柜";他们推诿扯皮,不批不干当"陀螺",乐于"撸起袖子一边看",庸碌无为"混日子";更有甚者,有事一问三不知,见到工作"两手一摊",碰到问题"两眼一黑"。可谓丑态百出,出尽洋相。
这些干部以虚字当头,空字挂帅,着实损了形象,伤了民心。
如此花样的"躺平",让人眼花缭乱,其实还是"作风"老问题。说得直白点,就是为官不为,是典型的懒政行为。当前,全市上下,正在铆足劲,奋力建设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出现这样的"躺平式干部",虽是少数,但危害极大,腐蚀性很强。他们在其位不谋其政,"当天和尚不撞钟",不仅误事,更贻误发展、错失良机。倘若不对他们精准问责,任其蔓延,势必会破坏全市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影响干事者的士气,进而拖慢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步伐。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精准问责是推进工作落实的利器。古语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是聚力发展,情系民生,勇挑重担。但在具体工作推进中,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总有种种"躺平式干部",忘掉肩头的责任,不抓落实,避重就轻,让政策空转,致使美好蓝图沦为一纸空文。
对这种干部进行精准问责,就能起到警钟作用,让他们幡然醒悟,认识到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而推进工作落实就是最好的担当。同时,通过精准问责释放出的强烈信号,也能让更多干部引以为戒,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从而营造出"敢于担责、真抓落实"的良好风气。
问责是一把"利剑",不仅在于剑之锋利,更须挥剑精准。何谓精准?精准就是不出差错,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在问责时,既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挡道的"躺平"者,如此方能让人心服口服。如果"一人生病,众人吃药",或者夸大错误,随意问责,不仅有违问责的初衷,也会影响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上一篇:中央党校理论文章-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