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在2022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2/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456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2分钟

教育是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千秋基业。党的XX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筑牢教育体系"四梁八柱",保障XX教育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来源于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建筑结构,代表建筑的主要结构,靠四根梁和八根柱子支撑着整个建筑。对于XX教育来说,首先,就是架构起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四梁"。转换梁--特色教育强省纲要。转换梁是转换层结构的实现和延伸,是结构转换。20XX年出台的《XX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18-2027年)》所提出的教育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五项行动计划,所擘画的XX未来教育发展的蓝图,就是XX教育向教育现代化推进的转换,支撑起了XX教育未来高质量发展的转换结构和竖向构件连接。承重梁--攻坚行动计划。承重代表着承受的重量,而承重梁就承担着加固稳定性承重作用。《XX省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2021-2030年)》的制定和实施,是聚焦破解当前教育突出短板问题和瓶颈制约的政策设计,是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的重要支撑,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到加固短板稳定性承重的"承重梁"作用。基础梁--服务"四新""四化"意见。基础梁起到与柱之间连系的作用,使其基础形成较稳定的结构。XX推动高质量发展,主目标是"四新",主抓手是"四化"。教育服务"四新""四化"既是教育职责所在,又是教育价值的体现。《XX省教育厅关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四新""四化"的意见》,从如何推动XX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贡献度进行了谋划,为"四新""四化"提供稳定的荷载传递,构架起XX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框架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框架是地基之上的结构组成,而框架梁就是在基础构架结构下连接梁与梁、柱与柱的受力构件。《XX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是一个新起点上的规划,它所承担的作用就像建筑学中"框架梁"一样,承担着建筑结构中框架节点的主要受力结构性作用。

其次,就是要构筑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八柱"。当前,XX教育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座"教育高质量大厦"的建设,在搭建好"梁"的同时,还需要"柱"的力量支撑。构筑基础更牢的"政治柱"。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我们要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旗帜鲜明加强教育系统政治建设,确保教育系统始终成为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好、落实好。构筑底盘更稳的"体系柱"。教育体系具有相对完整性、内部协调性和互补性。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良好环境和制度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筑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系,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健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政策体系。构筑布局更优的"资源柱"。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适应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带来的人口流动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城区新增常住人口突破"3个100万"部署,提前研判学位供需变化,紧盯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目标,科学规划教育资源布局,推进城乡各级各类教育资源供给与城乡学龄人口教育需求协调匹配。构筑质量更高的"发展柱"。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发展,就是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科学谋划基础教育资源布局,加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快破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难题,大力补齐城乡中小学教育资源短板,全力做大做强高等教育,切实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构筑活力更足的"改革柱"。教育改革是激发教育生机活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必须坚持从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改起,从老百姓最关心、最闹心的地方改起,持续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坚持不懈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构筑动能更强的"能力柱"。面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大力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创新人才系统培养和开发利用,着力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推动智能时代教育改革创新。构筑落地更实的"服务柱"。要自觉肩负起服务"四新""四化"的政治责任,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系统观念,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发展方位,积极担当作为,主动融入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大局,全力以赴抓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推动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构筑力量更强的"保障柱"。教育是百年大计,是根本民生。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强化组织保障、强化经费保障、强化队伍保障、强化安全保障,全力将新时代XX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有了顶层设计,还需要基层落地;有了最先一公里,还需要最后一公里。好经如果念歪了,时间长了,既影响制度设计的实效性,也会影响制度设计的严肃性。我们要紧紧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抓紧做好"内部装修",办好"美的教育"。办好"美的教育"理当成为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工作的主轴和追求的目标。关于今年的教育工作,《2022年全省教育工作要点》作了具体部署。这里,我讲几个重点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奋力书写"六个美"(即:奋力书写培根铸魂之美、立德树人之美、教育公平之美、教育服务之美、改革开放之美、教育保障之美)。追求美,是我们生活、生存、事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永远的进行时。教育之美,美在理念树立、美在内涵丰富、美在形式灵活、美在评价多元。"美的教育"应当成为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成为美丽中国的亮点和特色。美好生活、美丽中国需要"美的教育"。"美的教育"不是追求简单而表象的外在美,而更应该重在追求品位、追求觉悟、追求自然、追求真实。今天在XX谈教育之美,不是XX教育办得有多好、有多美。我们都知道,XX教育还存在"两个不适应""四个突出问题"。我们提出"美的教育"理念,正是因为教育还不够美,我们才要追求教育之美。去年我们作了积极探索实践,以美为脉络举办"XX教育大讲堂",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这既是对我们的肯定,更是说明我们工作有差距,提升有空间,因此我们还要接力使劲、久久为功。全面塑造教育之美,大力传播"美的教育"理念,积极拓展"美的教育"内涵,不断丰富"美的教育"形式,不懈追求"美的教育"实效,促进"美的教育"绽放美的花朵、结出美的果实。

第一,学习新思想,奋力书写培根铸魂之美。新思想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在于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培根铸魂之美,美在育种、美在铸魂。要从学习宣传贯彻、建立完善机制、夯实基础引领、严格纪律监督4个方面来奋力书写培根铸魂之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最大政治优势和最本质特征,是建设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我们要坚持学习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系统性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深化"四史"宣传教育,开展高校师生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专项行动。深化办好"XX教育大讲堂"。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深入研究阐释,推出一批重大研究成果。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抓学习、作为"第一遵循"抓贯彻、作为"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推进"五级书记抓党建",持续开展"模范机关"创建。健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理顺独立学院转设后高校的党组织隶属关系,做好民办高校党组织书记选派相关工作。提高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全面推进新时代关工委建设。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地落实。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之以恒坚持严的总基调,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第二,贯彻新方针,奋力书写立德树人之美。新方针就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核心在于坚持"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教育根本,立德是育人关键。要从落实教育方针、强化思想政治、突出全面发展、铸牢共同意识4个方面来奋力书写立德树人之美。立德树人,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我们要涵养家国情怀、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涵养教育情怀、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涵养人民情怀、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要深入开展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生命线紧紧抓在手上,大力办好思政课。在高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启动"时代新人育人工程",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学校体育和体教融合改革发展,继续推进健康中国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推进"XX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系统"建设。大力发展交响乐(器乐)团,努力实现艺术展演活动覆盖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启动美育"手拉手"帮扶计划。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推进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开展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快构建XX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小学德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和质量。持续开展"同语同心?乡村振兴"语言文字品牌活动。

第三,推动新发展,奋力书写教育公平之美。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就是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核心在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公平是教育之美的核心要素之一。教育公平,则堪称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其中,起点公平是最基础的公平,主要体现为权利和机会公平。要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人人成才、终身学习4个方面来奋力书写教育公平之美。紧扣教育突出短板弱项,集中精力攻坚克难,着力实施"七大提升工程",全力推动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提升工程",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10个左右,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含升类)不少于15所,建设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不少于100个;实施"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升工程",支持5个县持续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推进控辍保学从动态清零转向常态清零。持续实施公办强校计划,新增遴选1000所公办强校计划项目校。推动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办同步,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两为主"入学政策;实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提升工程",统筹谋划市域内县中和城区普通高中发展,做强做优县中。支持有条件的市(州)发展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加快补齐教育发展短板,扎实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工程",职业教育"愿读尽读"、实施中职"强基"和高职"双高"工程、积极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升级;实施"高等教育突破发展提升工程",按照"一校一址"原则调整优化花溪大学城高校校区布局,加快推进花溪大学城、XX财经大学扩建工程、XX医科大学和XX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强师工程",在全省遴选10个左右试点县(区),开展"绩效改革""聘用改革""竞争上岗""末位轮岗"改革试点。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行教师全员坐班弹性制。推进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和"特岗计划",加强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实施"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推进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农民、集中力量对未上过学劳动力人员实施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加快提升15至59周岁87万未上过学劳动力人员受教育程度和人口素质及技能技术水平。

第四,融入新格局,奋力书写教育服务之美。新格局就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核心在于履行教育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要从履行职责、紧盯发展、搭建平台、服务战略4个方面来奋力书写教育服务之美。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我们要尽责担当,深度用好东西部帮扶政策,与广东省优质职业院校共建10所"XX"示范校。开展全省职业学院专业设置优化行动,积极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建设1-2所混合所有制或股份制二级产业学院。持续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超前谋划专业布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和基础学科深化行动。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推动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加快培养、引进急需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实施基础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条件等专项建设行动,加大"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建设,组织高校积极申报承担或参与国家"卡脖子"重大攻关任务和关键领域重大项目。选聘180名各类产业导师助推乡村振兴,完成好高职院校"订单班"毕业就业1.5万人。系统谋划新时代人才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和省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支持培育一大批学科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在服务宁德时代、磷化集团、汽车工业等有所作为。

第五,增添新活力,奋力书写改革开放之美。新活力就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一个持续推进改革的过程、一个持续扩大开放的过程,核心在于通过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来推动教育扩大开放。要从评价改革破"五唯"、"双减"落地降负担、高考改革转方式、合作交流提效率4个方面来奋力书写改革开放之美。党的XX届X中X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改革开放40多年来,教育既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储备和输送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人才,又为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人才支柱的作用。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改革更深化、开放更扩大。我们要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来推动教育扩大开放。全面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总体方案》落实落地,推进落实XX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两个清单"任务。继续打好"双减"攻坚落实战,坚持校外严格管理和校内体质增效协同发力,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着力巩固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成果,加大隐形变异查处力度,防止"打擦边球"。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要严格参照义务教育阶段执行,防止出现"破窗效应"。持续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提高"放管服"质量,激发基层和学校办学活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积极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理顺"公参民"学校体制机制,引导推动符合条件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逐渐转为公办学校。系统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督政、督学、评估"三维一体教育督导体系,以强有力的问责发挥督导实效,提高办学质量。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要坚持系统观念,有效增强开放韧性,提升开放质量。精心办好2022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深化交流周实化项目。持续推进高校外语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和国别与区域研究。支持高校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内薄弱、空白、紧缺学科专业,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第六,助力新征程,奋力书写教育保障之美。新征程就是新的赶考路、百年新起点。保障之美,美在真实、美在底气、美在担当。要从落实地位、把握方向、强化队伍、转变作风4个方面来奋力书写教育保障之美。"再穷不能穷教育"。重视教育不能"只踩油门不挂挡",而要拿出硬实措施,投入真金白银。省委省政府"铁了心"要抓好XX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铁了心"要投入真金白银、"铁了心"要强化队伍保障、强化安全保障、强化作风保障等,全方位筑牢XX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我们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协调落实省级资金,增强县级政府落实"两个只增不减"能力。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干部职工政治能力和专业素养。对市县政府分管领导、教育部门主要领导进行专项培训。实施"校农结合"助推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质行动。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提高幼儿园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健全完善师德师风问题"黑名单"制度。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指导高校筑牢"三微一端"等阵地。健全落实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等工作机制。全面加强疫情防控、校园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完善校园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抓好"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年有关工作,将《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服务发展的通知》作为2022年1号文件,切实加强教育系统作风建设,着力构筑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

四、狠抓落实,提升好"三个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蓝图已经绘就,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落实,就是要抓出效果;落实,就需要具备抓落实的能力。我们要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感使命感,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吹糠见米、真抓实干的行动,将落实落在初心使命上,落在政治方向上,落在实事求是上,落在战略全局上,落在具体问题上。抓好落实,就要不断提升本领、提升能力。

第一,提升把握大势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大势代表着方向,洞察大势才能登高望远;大事关系着全局,善谋大事才能抓纲举要。政治要清醒(从政治上看教育)。必须深刻认识"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必须深刻认识"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深刻认识"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必须深刻认识"讲政治从来都是具体实在的,而不是空洞虚化的",更加自觉地对标对表,时时处处事事从政治上审视、考虑、检验,真正把讲政治体现到一言一行之中、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视野要开阔(从民生上抓教育)。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我们要自觉站在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高度,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认识和把握XX教育的重要性。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谋划要科学(从规律上办教育)。教育工作极端重要、十分复杂。我们要站在时代前沿和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从政治高度深刻把握好、落实好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在历史方位和国际比较中准确判断教育"在哪里",在党和国家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期盼中深入梳理教育"存在什么问题""怎么进行改进",全面准确把握教育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从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中找方向、找题目,切实在调查研究实践中找办法、找举措,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真正将教育融入时代大格局。

第二,提升攻坚克难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广大领导干部必须直面问题矛盾,勇于攻坚克难、善于改革创新。要敢于担当。拿出迎难而上、克难奋进的勇气和决心,敢于"吃螃蟹",敢于像邓小平同志说的那样"杀出一条血路来",努力锻造敢于碰硬、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精神和锐气。按照全省政府系统开展"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活动的要求,认真落实谌贻琴书记"三个决不允许"(部署了的工作必须坚决执行,决不允许置若罔闻、敷衍应付;定了的事情必须雷厉风行干,决不允许拖拖拉拉、疲疲沓沓;明确了的责任必须坚决担起来,决不允许上推下卸、左躲右闪)、李炳军省长"六个大力整治"(大力整治慢作为、大力整治不作为、大力整治乱作为、大力整治文山会海、大力整治官僚作风、大力整治弄虚作假)的要求,自觉践行"高效率、快节奏、勇担当、抓落实、令行禁止"的优良作风。要抓住重点。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高等教育普及水平、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等是当务之急,"七大提升工程"是2022年工作的统揽和重点。要善于找准全局工作中的重点环节、关键要害,努力做到"牵牛牵鼻子、提衣提领子"。要合理调配力量,按照任务与力量相匹配、时间与精力相一致、质量与效率相兼顾的原则,合理整合资源、科学调配力量。要及时跟进推动,把落实领导责任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特别是重点工作、紧急任务,必须全力靠上、有力指导、强力推动,务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地方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的职能作用,有效提高议事协调能力水平。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要主动加强研究谋划,提出好的议题建议,为领导小组发挥作用提供有力支撑。要深入一线。"一线规则"集群众观念、工作方法、纪律要求为一体,是一个大概念大范畴,是管总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要把落实"一线规则"作为深入抓工作、深化抓落实的重要途径,深入到群众的具体实践中去,深入到群众的创造性工作中去,与群众建立有温度的、实实在在的联系,切实做到学习一线、服务一线,工作干在一线、成效落在一线。

第三,提升底线管理能力。工作中,把底线思维筑牢,加强底线管理,把各种可能的因素想深、想细、想透,我们就能够从容应对"不测"因素,因地制宜在实践中调整、总结、创新。坚持底线思维。要坚守法律底线,始终把法律的红线、底线当作"警戒线""高压线",真正把法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行使权力,善于以法治的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落实。要坚守政治底线,旗帜鲜明讲政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坚守纪律底线,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提醒自己防微杜渐、洁身自好。强化闭环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说了就必须做到。只说不做不行,说了做了没有成效也不行,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加强闭环管理,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坚决杜绝把文件发了、工作部署了就当作工作落实了的现象和问题。实施闭环管理,就是要重实干、看实效。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立足目标看过程,盯着问题去发力,奔着效果抓管理,坚决防止闭而不管、闭而不理,切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强化对基层政策执行的指导服务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严守安全底线。要全面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深入推进校园安全专项整顿,确保教育政治安全无死角、校园和谐稳定有实效,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创造良好环境。切实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聚焦消防、燃气、电力、校车、实验室、网络、食品卫生等日常管理,针对校园欺凌、涉校违法犯罪、学生心理健康、外籍教师管理等关键内容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有效防止校园安全和学生伤亡事件发生。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推动相关部门认真履职尽责。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握好改革的时度效,统筹工作的力度与社会的可承受度,确保各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要特别注意防范因防风险而引发的风险,把握好各项防风险举措之间的平衡,避免大起大落、大松大紧,确保风险防控落地见效。2022届高校毕业生达27.3万人,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就业形势十分复杂严峻。要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确保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教育系统要切实强化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确保师生安全有序流动,健康平安过节。

同志们,回望走过的路,我们准确识变、顺应大势;看清脚下的路,我们科学应变、聚势而强;走好前行的路,我们主动求变、乘势而上。2021年,是全省教育系统描绘未来、兜住底线、突破发展的一年,也是全省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学生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最强的一年。志士惜日短,奋斗路正长。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凝聚奋斗的共识、激扬奋进的力量。面向未来,只争朝夕、勤勉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新年贺词中说:"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厚植"美的教育"理念,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美字为先、美美与共,始终把"倍感振奋"转化为"倍加勤奋",始终把"倍感信心"转化为"倍加用心",始终把"倍感压力"转化为"倍加努力",延续"牛气冲天"的干劲,使出"虎虎生威"的力量,铆足劲、加油干,共同唱响新时代XX教育的奋斗者之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