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深化强工兴产实施工业倍增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第2/2页)
二要锤炼干大事的本领能力。企业要行稳致远关键是练好"内功"。要增强创新能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是增长的重要引擎。像2022年华为研发费用占全年收入的25.1%,比亚迪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0.3%,我市泰和科技近三年的研发投入均占净利润的30%左右,这些企业亮眼成绩背后靠的都是创新。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借力科研院所等资源,瞄准前沿加大科技投入,集中精力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全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提升管理能力。牢固树立"管理也是生产力"理念,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抓精抓实企业战略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管理,以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扩大利润空间,形成比较优势。要提高防风险能力。底线就是红线,不守底线就会一失万无。像安全生产人命关天,要以零容忍态度开展隐患排查整改,把问题消灭在萌芽。像金融风险不容忽视,要坚决克服盲目举债、违规拆借、非法集资行为,防止无序扩张。像治理污染不能心存侥幸,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上足环保设施,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真正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三要扛起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为激励企业在工业倍增中唱主角当主力,我们专门制定了支持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对营业收入首次突破3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分档给予最高300万元"过门槛"奖励,对承诺营收三年年均增长25%以上的给予增量奖励,对存量企业扩能扩产的享受招商引资同等优惠,对首次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总之就是一句话,企业对全市发展的贡献越大,我们的支持力度就越大。希望每位企业家科学制定年度"登高"计划,像鲁南化工、联泓新科未来4年投资均超过200亿元,将带动规模和效益双倍增,泉为科技、丰元锂能等企业也都摩拳擦掌、蓄势待发。企业家流汗出力,党委政府必须给力,我们将依托"枣惠达"服务平台,推动各类奖补资金免申即享、即申即办,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兑现。
四、 实现工业倍增,必须园区升级、做优支撑。
园区是工业发展的第一战场,园区强则工业强。各级要把园区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化工园区、特色工业园区协同发展,全力打造工业倍增的主阵地。
一要找准发展定位。园区不是企业的简单扎堆,而是产业的有序集聚。目前我市部分园区主导产业不够明晰,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在同一个园区分散布局,既占用了宝贵的配套空间,又制约了园区的长远发展。在2022年全省160家省级以上开发区产业集聚度排名中,我市7个开发区均排名在50位之后。下一步,每个园区都要明确1-2个主导产业,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育集群"的思路大力发展区中园,努力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不出园就有产业链"。对不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的项目,要大力推行"飞地经济"合作模式,建立完善科学便捷的利益分享机制,让招引方"舍得给"、落地方"接得住"。
二要提高承载能力。自1984年我国第一批经济开发区设立以来,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发展历程,开发区建设也从最初"三通一平"的1.0时代进入了集研发设计、基金赋能等于一体的4.0时代。我市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批准成立时间最早的1988年,最晚的2006年,相关功能已经落后于产业发展需求。要深入实施园区设施更新行动,对照智慧园区标准加快道路、供电、供气、供水、治污、消防、安全生产监管等设施升级改造,提早布局5G基站、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配齐配强标准厂房、产品认证、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服务等公共平台,为项目入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按照产城融合理念经营园区,规划建设人才公寓、公共食堂等配套设施,推动城园互动、产城共兴。
三要全面对标夺标。标杆就是标尺,榜样就是样板。像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从对标美国硅谷开始起步,逐步成长为全国自主创新的龙头、世界领先的科技中心;像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向高而攀,2022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850亿元,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评价中实现七连冠。今年我省将实施开发区分类考核,对领导班子实行"末位淘汰"。各开发区要瞄准"全市领先、全省争先、全国率先"目标,集中精力推动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规上工业产值及利润、亩均销售收入、亩均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倍增,确保XX高新区和滕州经开区在全国考核中每年前移5个位次以上,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在全省分类考核中每年都要"争二等冲一等"并实现位次前移,全面提升各类园区的产业能级和发展质效。
五、 实现工业倍增,必须完善机制、压实责任。
工业倍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比的是决心和毅力。各级各部门要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切实把责任落实到位,把压力传导到位,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要领导帮包打头阵。今年我们安排市级领导帮包161个重点项目和112家规上工业企业,并担任"6+3"产业链链长,区(市)也相应安排了县级和科级干部帮包重点企业及项目。任务已经明确,下一步关键看能否帮出实效。帮包领导要抓紧与企业对接,全面摸清底数,用心用情推动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帮包的关键是帮助解决问题,不在于到现场去了多少次,要建立与企业及项目负责人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主动留号码、加微信,做到24小时开机、24小时在线、24小时服务,对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拿出破解之策,对超出权限的事项及时提交市级层面会商,真正做到既不越位、更不缺位。服务好不好企业家最有发言权,要对帮包工作开展"背对背"测评,将考核"试卷"发放到企业家手中,无记名评价为企服务质效,鼓励企业家敢于给干部提意见,切实以严格考评提升帮包服务水平。
二要优化环境增信心。企业如鱼环境如水,水深则鱼悦。哪里的政府服务意识强、尊商重商氛围浓,项目人才资金就会流向哪里。要强化效率意识,全面推行"开工事项集成办",扩大"零增地"审批服务受益范围,实现政务服务由"一次办好"向"一次不用跑"迭代升级,使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要营造尊商氛围,真心实意对待企业家,召开重要会议邀请企业家参加,制定涉企政策征求企业家意见,聘请优秀企业家担任"经济发展顾问",办好"XX企业家日"系列活动,让"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在全市蔚然成风。要培养交友思维,鼓励领导干部光明磊落与企业家交朋友,对照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四张清单",把准边界和尺度,做到"亲"不越矩、"清"不疏远,真正成为服务企业的"贴心人"。市委市政府将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行为,对不担当、不作为、不尽责的干部绝不姑息迁就,对违法犯罪和违纪行为一律从重查处,谁给项目使绊子、我们就给谁挪位子,谁敢向企业伸黑手、我们就对谁下重手,切实让广大企业家感受到XX"营商之变",安心舒心放心在XX投资发展。
三要督考协同提效能。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工业倍增考核评价办法,将其纳入全市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并加大权重,树立了主攻工业的鲜明导向。"考"实关键在严"督",要建立晾晒警示机制,以"月监测通报、季考核上榜"形式,对区(市)、市直部门、镇(街)、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等5个层面进行定期评价通报,成绩靠前的上激励榜、排名落后的上警示榜,每季度以亮屏和媒体"双公开"形式发布,让先进"亮绩"后进"亮丑",使会干的有"舞台"、快干的有"擂台"、干成的有"奖台"。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联合市考核办向警示单位发出提醒函、督办单,及时督促整改弱项工作,对问题反复整改不到位、责任虚化不落实的,移交市纪委监委严肃问责,切实在全市形成"紧在平时、干在当下、成在实处"的良好氛围。
四要各方联动聚合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没有局外人,需要各级各部门全身心投入。市实施工业倍增计划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强化对议定事项的组织推进和跟踪问效。市级领导要发挥"头雁"作用,加强对分管领域和帮包联系事项的调度督导;市直部门要拉出任务清单,制定行动方案细化工作举措,承担链长制任务的部门要至少拿出50%精力投入产业链培育工作。需要强调的是,在聚力抓好工业倍增的前提下,也要明确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高效农业、新型商贸物流业、特色文旅康养业协同发展,促进三次产业同步实现倍增。各区(市)、XX高新区要对照倍增任务细致梳理增长点潜力点,全力冲刺总量倍增和年度倍增目标;各镇(街)要集中精力抓经济、守底线,"一镇一主业"壮大工业实力,持续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大、政协和组织、宣传、统战、群团等战线要围绕服务工业倍增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全面汇聚起"我就是XX、我奉献XX"的万众力量,齐心协力把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图景。
同志们,当前XX正处在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的关键时期,实施工业倍增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锚定目标不动摇,只争朝夕加油干,以大抓工业的实际成效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