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在2024年全县乡村振兴推进会上的讲话(第2/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257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2分钟

三、冷静分析,找准××乡村振兴之困的深层原因

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其主体性的发挥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效,是能否推进乡村振兴的决定因素。然而,在××农民主体性缺失已经成为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最大问题,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及创造性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致使××的资源优势与发展优势无法转化为振兴效能,乡村振兴工作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制约××农民主体性发挥的原因有很多,概括下来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尽管国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和实施中多次强调农民主体的核心地位,但由于千百年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传统思想和小农意识以及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中形成的依赖性,仍然深植于农民的思想品质与价值取向中,不可避免地阻碍了农民政治意识的现代化"。××的农村大多位于深山之中,这种地理上的隔阂使得人们与外界交流甚少,尤其是资源丰富使其不需要对外交流也能够生存,从而加剧了传统思想观念对农民主体意识的束缚。农民往往认识不到自己是乡村振兴的主人,缺乏自主意识,影响了农民主体性的发挥。

第一,传统的纲常伦理观念严重束缚了农民自主意识的形成。在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下,"三纲五常""官尊民卑"等陈旧观念根深蒂固。一般而言,××地理位置偏远,与外界交流有限,农民群众更易受这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形成强烈的"官本位"思想,习惯于顺从权力,缺乏自主意识,并由此成为乡村振兴的被动接受者,而非积极参与者。他们普遍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政府任务,自己只需服从安排、听从指挥即可。因此,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农民以"配合"的态度参与,对集体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事务持观望态度,认为这些都是政府和干部的职责,与自己关系不大。这种心态导致农民在乡村振兴中主体缺失,严重影响了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和成效。

第二,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严重阻碍了农民自主行为的培育。小富即安观念本质上是一种小农意识,它是一种以"物质基础"和"安全保障"为前提的思想观念,表现出自我满足、自我平衡、自我保全的心态。××县由于大山连绵、沟壑纵横、资源丰富且交通不便,农民长期依赖资源过着自给自足的逍遥生活。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促使农民产生强烈的资源依赖感和土地附着感,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和发展眼光,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尤其严重。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但××的农民在小富即安的心态支配下,往往满足于现状,缺乏奋斗动力,不愿或不敢尝试新的发展方式和机遇。这种心态不仅制约了农民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也阻碍了农民自主行为的培育。

(二)村干部内生动力不足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只有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才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但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不是农民个体或家庭可以单独完成的任务,无论是乡村产业发展,还是乡风文明建设,抑或村居环境维护等,都是单家独户的小农难以承担的重任。因此,只有通过村干部动员农民、组织农民,形成团结力和凝聚力,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农民的主体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正如毛泽东所言:"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农村长期以来的发展经验也充分证明了村干部的重要性,如"农村富不富,关键在干部;农村强不强,关键在'领羊'"等都是农民总结的谚语。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是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又是农民群众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村干部内生动力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农民主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的村干部普遍缺乏组织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村干部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缺乏干事创业的热情。村干部不同于其他层次的领导干部,他们来自农民,从事农村工作,既是农村的领导者更是农民群众的一员。因此,××的村干部同农民群众一样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存在着严重的"小富即安"思想,认为当地的资源就可以让农民生活得很好,不需要"折腾这""折腾那"。正是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村干部习惯于简单执行上级政府指令,缺乏主动作为和创新创业精神。这种被动工作方式不仅使村干部难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引领作用,也影响了村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村干部受个人主观意愿的影响,缺乏利用优势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县农村大多依山而建,中草药、食用菌等资源极为丰富,且市场需求旺盛。然而,由于村干部缺乏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组织农民的主观意愿,没有采取机制创新的方式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发展林下经济,连续多年错失了产业发展的良机。同时,由于村干部在组织农民和资源开发等方面能力有限,导致中草药、食用菌等资源被无序挖采,甚至破坏了部分资源的再生能力,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第三,村干部受"官本位"思想影响,缺乏对农民主体地位的重视。许多村干部由于"官本位"思想严重,认为村民群众只关心自家的事情,根本不关心村集体的发展,也不懂村庄如何发展,村庄如何发展还是由他们这些村干部来决定,没有认识到农民群众蕴藏着无穷的智慧,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宝贵财富。正是由于村干部的这一错误观念,最终导致乡村建设中的许多决策和措施未能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也未能遵从农民主体意愿,脱离了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所以很难得到农民群众的支持和响应。

(三)政府激发农村内生动力的机制不健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离不开创新意识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实践。当创新意识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它便转化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力量,进而塑造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崭新面貌,加速社会前行的步伐。农民主体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但创造性并非天然就有,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激发。村干部是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带头人,更是乡村振兴中培育和激发农民创造性的关键力量。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村干部内生动力明显不足,难以有效激发农民主体的创造性。在××,尽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在政策供给、规划设计、项目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但由于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稍显不足,使得村干部内生动力不足,无法有效激发农民主体的创造性。

第一,村干部培训机制亟待完善。一方面,培训内容缺乏精准性,普遍采用专家或相关领导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培训,未能深入研讨各类型村庄的实际情况,更没有根据村干部的需要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导致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未能得到有效激发。另一方面,培训方式过于刻板,以讲授为主,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即使有实地考察,也不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村干部难以通过专题培训和实地考察提升自身能力,最终导致村干部自身内生动力不足,更谈不上激发农民创造性了。

第二,村干部约束监督机制运转不畅。在保障村民知情权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于涉及村民和村集体利益的惠农政策,如乡村振兴战略及其各项补贴、项目落地等都需要村干部通过信息公开栏、广播、会议等方式向村民传达,但村干部却不注重惠农政策的宣传,认为这些信息与村民没有多大关系,村民也不需要知道这些信息。在落实"四议两公开"民主程序方面,尽管按要求各村都设有公告栏,但涉及村民和村集体的重大事项如乡村振兴相关信息公布并不及时,更不会组织村民讨论协商具体办法。除非村民主动到村委会了解,否则很难获取相关信息,这种信息获取渠道的有限性进一步制约了农民创造性的发挥。

第三,村干部激励机制不健全。一是村干部缺乏晋升渠道,导致他们失去了奋斗动力;二是村干部经济待遇偏低,村集体经济不强,而且行政任务多、负担重,限制了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能力发挥;三是对村干部的人文关怀不够,很多村干部面临着"对下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对上完不成任务、办不好事情挨批评"的窘境,导致他们失去了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村干部往往更关注个人利益而非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利益,难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引领作用,激发农民主体性更是无从谈起。

四、聚力攻坚,不断汇聚××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合力

毛泽东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然而,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由于受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主体性缺位的问题更为严重,亟须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加强农民群众的培训教育

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不仅需要高素质的村干部,更需要高素质的农民。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方式,只有通过教育增强农民主体意识、提升农民主体能力,才能具备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条件。

第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唤醒农民主体意识。一是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及其他惠农政策的内容、目标及实施途径,唤醒农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心理预期。二是制定政策宣传规划、宣传周期,确保政策宣讲成为农民生活的常态,及时让农民群众了解政策的最新动态。三是创新宣传形式,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宣传政策,既能让农民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随时了解政策,又能通过宣讲、专题讲座等线下活动深入理解政策,达到唤醒农民主体意识的效果。

第二,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培育农民集体意识。一是充分挖掘并通过秧歌、小调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乡土文化中的民俗礼仪与价值追求,增强农民对村集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二是开发并利用好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组织农民宣讲抗战故事,让农民深刻铭记历史,培养农民家国情怀,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更加关心公共政策和农村发展。三是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引导农民听党话、跟党走,将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主体作用。

第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主体能力。一是建立农民职业培训学校,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干事创业能力。二是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方式,专家授课要通俗易懂,注重提升农民学习效率;强化农民实践,帮助农民在实战中掌握技术。三是定期组织农民咨询答疑活动,及时解决农民面临的技术问题,让农民在参与中有获得感、幸福感,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村干部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基层治理的成色和乡村振兴的成效。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首要任务,其中培育村党组织书记是关键环节。

第一,完善村干部培训机制。一是细化培训内容。要根据各类村庄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村干部素质等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分类施策,精准制定培训内容。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建立村干部乡村振兴大讲堂,结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辩论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村干部培训,为村干部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体验,增强培训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提升村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和干事创业能力。

第二,优化村干部监督机制。一是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的议事决策流程,明确并规范"三务"公开的目录、时间及程序,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二是基层纪委要高度关注群众举报,定期开展针对村干部的各类检查、抽查和专项督查工作,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公开、不透明问题,坚决查处。

第三,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一是畅通村干部晋升渠道,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二是提高村干部待遇,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三是重视对村干部的人文关怀,乡镇领导要定期与村干部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搭建多元主体协同平台

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发力,搭建多元主体协同平台不仅能够高效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促进多元主体合作与交流,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为此,县乡政府应当牵头搭建平台,为多元主体协同发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支持。

第一,搭建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平台。工程项目以工代赈的实施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而且能够提高村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增强村民群众的集体认同感和爱党爱国情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共财政大力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及产业发展等工程项目,政府通过平台公布工程项目名称、落地地点、经费、完成标准、监督机制等信息,并把这些工程项目交给项目所在村的集体经济组织,由村干部带领村民实施,工程项目所需技术由政府安排技术人员负责。

第二,搭建社会化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公布各村的资源情况、产业基础、发展需要等信息,并配备专门的青年服务团队和人才队伍,为村庄合作、村企合作提供服务。一是为产业相近、地域相连、目标一致的村庄提供服务,使其联合起来、抱团发展。二是为企业在农村投资产业提供服务,帮助企业办理项目落地选址、土地流转或征用、入驻手续等事项。三是与高校、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在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第三,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该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定期组织村干部、企业家、农民代表等开展交流活动。不同主体通过平台交流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共同探讨乡村振兴的难题和解决方案;还可利用平台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演讲比赛,村民都能够通过手机观看比赛,形成村与村之间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既有助于村干部锻炼能力、树立形象,也有助于村民群众关心并积极参与村庄事务,进而使农民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同志们,乡村振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力推进我县乡村振兴工作,为建设美丽富裕幸福新家园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