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习近平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重要讲话精神时的贯彻落实讲话提纲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27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习近平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重要讲话精神时的贯彻落实讲话提纲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刚才,我们对讲话内容进行了全文传达,通过学习,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强国建设中所需的各项重点工作,为未来的文化实践提供了战略方向,要深刻认识到,在日常工作中贯彻党的文化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增强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社会效益的提升。下面,就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我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最根本的要求、最集中的体现。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总体向好,但风险挑战仍潜滋暗长。这就要求我们始终绷紧意识形态斗争这根弦,提高风险预见、应对、处置能力,掌握战略主动,铸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新征程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就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铸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有效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一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推动党组狠抓意识形态领域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管理制度的落地执行,加强意识形态风险因素分析研判,对于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要态度鲜明、敢于斗争,激浊扬清、正本清源。二是坚决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网络文明建设,依法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规范网络传播秩序。聚焦互联网主阵地、主战场,加强新技术新业态的研究、运用和管理,提高网络综合治理效率,铸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三是抓好学校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学校要强化对师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发挥"大思政课"育人作用,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妥善处置学校意识形态问题,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第二,紧紧围绕人民需求,深化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虽然总体解决了"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但"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愈发凸显。因此,要持续深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一是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改革,切实将促进居民文化参与、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作为着眼点,从"建筑师、工程师"角色转向"促成者、赞助者"角色,转变自上而下单向递送模式,实施开门服务、开放服务。二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短期应通过转移支付等形式尽量补齐落后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和人员经费的短板,中长期则应从预算编制、投入运行、绩效评价等方面着力构建长效保障机制,尤其是加快地方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制度化、法治化进程。三是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全国统一的文化大市场为契机,促进政府、市场、社会各方文化信息、资源、技术等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动,打造"公共文化+"多业态融合发展综合体。四是加大文化科技创新力度,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装备水平,加强公共文化智慧营销、服务与技术应用,用科技手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五是加快文化和教育的融会贯通。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核心是将文化融合的政策关口提前,通过文化和教育部门的规划契合、资源整合、政策配合,实现培育方针、激励手段、情境调节等方面的协调同步,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文化教育和学科教育融合发展。

第三,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总书记强调,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更加需要也更有能力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文化支撑。一是强调李根铸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之根、之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提供源源不断的历史经验、客观现实,另一方面以其具有的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特征,让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深深地打上中国特色的烙印。二是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造就不断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文化。三是坚持守正创新。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科学对待本民族文化,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坚持继往开来的精神,坚持推陈出新的方针,坚持科学扬弃的方法,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机统一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勇于创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第四,建强干部人才队伍,加大高水平文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干部配备、人才培养、资源投入等工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在新起点上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领导干部要全面增强各方面本领,努力成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行家里手,以过硬的素质本领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新征程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就要把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持续推进,为更好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要突出政治标准选贤任能,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二是完善干部队伍建设系统规划。要夯实基层基础,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关键吃劲岗位特别是重大斗争一线磨砺干部、培养干部。三是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要组织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考核激励机制,为各类人才成长进步、创新创业搭建平台。四是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人才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让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多作贡献。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进行努力。只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敢于兼收并蓄;增强文化自觉,敢于创新超越,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