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视频会上的讲话(第2/2页)
夯实制造基础。发展先进制造能力,强化产业的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持续完善从纤维材料生产、纺织染整加工、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全产业链制造体系。
加强数字创新。建立完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行业信息基础设施,从全局高度考虑数据要素价值,推动行业数据要素从连接到协同、使用到复用、叠加到融合转变。
强化绿色制造。推动完善循环利用相关管理规范,加快构建废旧纺织品服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支持纺织品生命周期绿色评价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完善行业ESG信息披露体系、ESG绩效评估体系和ESG能力提升支持体系。
加强文化赋能。推动全产业链的流行趋势研究,持续激活纺织非遗,强化本土品牌软实力和时尚话语权建设。把握人工智能重塑时尚话语权的机遇,推动相关语料和人工智能平台的发展。
(三)提质增效,以要素之活蓄市场之势
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
发掘市场需求潜力。充分利用党中央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机遇,发展数字、绿色、健康等新消费,培育纺织行业在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运动、国货"潮品"等领域的新增长点。多元拓展国际市场。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加快品牌国际化发展步伐。
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引导技术、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向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集聚。支持建设纺织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平台,赋能企业数智转型、科技创新、绿色发展。
(四)扬长补短,以集群之强融全球之力
新质生产力要在新发展格局中发展。要兼顾效率与安全优化产业布局,平衡好原地升级、国内转移和国际化资源配置的关系。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同时,强化优质、新兴产业链的根植性和完整性,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坚持全球布局。开拓新兴市场,推动形成多元、高效的生产力布局。促进自主装备、工艺、技术输出,鼓励企业通过并购、控股、战略投资等多种方式实现全球发展。
推动区域联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东部地区依托沿海城市群加快培育具有引领性的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中西部地区充分运用区域、政策和资源优势,高起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形成跨区域协作和利益共享机制。
打造现代集群。推动集群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数字产业集群、绿色产业集群。把握各地支持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政策时机,推动产业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
春无遗勤,秋有厚冀;天地辽阔,人间值得。时间总不停留,韶光不可辜负,让我们笃根本、求实效,应当下、谋未来,在春天里出发,以新质生产力开创锦绣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