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在“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50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在"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

(本文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在3月22日上午上海、4月9日下午广西崇左、4月10日下午广西钦州的"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整合而成,内容有删减。)

中共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了建设自贸试验区的战略构想,目的是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目前我国已经部署设立了22个自贸试验区,构建起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新格局。各自贸试验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这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对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新的战略部署。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要在全面总结十年建设经验基础上,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勇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先锋,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发展和安全,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让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示范作用。

加快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关键是在"提升"上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面对新一轮"提升期"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将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深刻认识自贸试验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将对外开放"试验田"发展提升成为高质量开放的"高产田"。下面,我谈几点想法。

一、开展深层次制度创新,筑牢高水平对外开放基础

(一)加强系统性制度创新

一是加强纵向联动与横向协同,强化自上而下的授权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与指导,同自贸试验区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探索之间的联动一体推进。二是理顺自贸试验区的集中归口管理和部门协调推进的关系机制,强化权责对应和归属主体责任担当,统筹各领域各部门资源要素和政策措施,高效联动创新。

(二)聚焦重点领域进行突破性制度创新

一是在自贸试验区前期改革探索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市场准入水平,重点在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加大压力测试,特别是继续合理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快出台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加大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在更大范围实行跨境服务贸易管理新模式。二是持续深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跨境资本流动、国际商事仲裁、数字贸易、离岸贸易、离岸金融、跨境金融、跨境数据流动等重点领域的制度创新。

(三)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精准性制度创新

一是聚焦经营主体关切和诉求,顺应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的态势,以问题导向、链条导向进行改革,从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和场景应用出发开展制度创新,破除市场准入的隐形壁垒和企业健康发展的梗阻,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企业"请进来""走出去"的重要跳板。二是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所面临的普遍性和紧迫性问题,从政府职能转变、财税金融改革、贸易投资便利化、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打造外向型产业聚集地等领域深入谋划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能力。

二、开展全产业链创新,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基于重点产业开展全产业链创新

一是从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谋划设计改革,推动多方面、多领域、多层次制度体系的突破性再造和衔接配套。二是划定重点产业名录,选取生物医疗、集成电路、量子信息、智能制造、文化产业等重点或特色产业,量身定制一揽子政策体系,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系统性政策制度和工作推进机制。三是针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注重前瞻性政策制度设计,发展数字服务、专业服务、医疗健康、绿色金融等新兴服务贸易,提升国际物流、医药研发、文化旅游等特色服务贸易,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及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二)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更大力度谋划制度集成创新

一是围绕区内外产业布局,以打造特色产业链为基础,研究制定跨区制度及政策接口,沿链形成跨区域产业对接体系。二是完善分工协作,构建区内研发、区外生产,区内维修、区外服务,区内配送、区外加工,区内展示、区外销售等多形态功能联动,放大自贸试验区对激发实体经济活力的乘数效应。

(三)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是持续推动贸易、投资、金融、科技等领域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二是推动资本、技术、人才、数据等各类要素的自由便捷流动,提升自贸试验区集散和配置高端要素资源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外向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加强系统集成,提升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效应

(一)提升自贸试验区与科技创新、区域协同等国家战略的整体联动效能

一是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推进自贸试验区与开发开放功能相近、产业链条契合度高、要素集聚程度深的区域开展协同创新发展,建设活力更强的"开放试验田"。二是健全自贸试验区与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双自联动"机制,与制造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形成叠加,与海关特殊监管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开放载体联动发展。

(二)加强自贸试验区之间的联动

一是以京津冀联席会议制度、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等联动格局为基础,聚焦新质生产力,强化制度、产业、科创、贸易监管、营商环境等链接,充分发挥各自区位政策、产业生态优势,实质性联合开展制度创新探索。二是建立梯次推广分层探索机制,对在某个自贸试验区承担的试点,可选择部分试点内容在联动区域内同步探索,放大雁阵效应。三是立足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试验区网络的核心内容,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服务区域协同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四、开展差别化探索,激发高水平对外开放动力活力

(一)针对不同区域实施差别化的提升发展策略

一是东部地区自贸试验区可依托开放前沿的有利条件与经济"前队"优势,加快高端要素资源集聚,带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二是内陆地区建设具有开创性的高能级自贸试验区,推动中西部及东北内陆地区由跟随型开放向引领型开放转变,打造内陆对外开放门户。三是沿边地区找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互补优势,探索跨境贸易、跨境物流、双向投资,服务RCEP与共建"一带一路"。

(二)秉承因地制宜,兼顾"自主改"与"去风险"

一是在自贸试验区前期改革探索基础上,鼓励各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拓展改革创新的自主空间,化解各自贸试验区之间政策制度相互趋同的发展短板,促进形成职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功能性自贸试验区。二是围绕各自贸试验区所涉外贸国别、主导产业、跨境投资领域的差异性,做好扩大开放的压力测试,依托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对跨境资本项目进行智能化监管,明确各自贸试验区金融风险的重点管控范围,分级分类确立风险防范体系。

(三)围绕"沿边""跨境"大力创新

一是抓好"里头"和"外头"。"里头"是指边境自贸试验区要结合当地实际禀赋和特色,对接内地发达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吸引先进技术和人才,避免成为"过道经济"。"外头"是指要深化制度型开放,抓好与国外尤其邻国的外贸对接,在制度、规则、标准、管理等实现良好衔接。二是抓好"前头"和"后头"。"前头"是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吸引优质高端要素,对接未来产业。"后头"是指对已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改进和创新现有的规则标准等。三是抓好"上头"和"下头"。"上头"是做好顶层设计,推动相关国家政策优化。"下头"是自贸试验区要发挥首创精神,投石问路,借石攻玉,大胆去试。四是抓好"东头"和"西头"。"东头"是指要学习东部自贸试验区的好经验,自贸试验区之间互相交流,实施优化整合。"西头"是指要学习西方的相关先进管理经验。

五、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一)对接RCEP、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切实加快我国制度型开放步伐

一是鼓励各自贸试验区有针对性地对标已经生效实施、或者正在谈判的自由贸易协定,开展制度创新改革和压力测试,在区域市场准入规则、监管规则、行业标准、资质认证等多方面制定统一规则,进一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二是高质量落实RCEP经贸规则,积极落实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持续降低服务贸易壁垒,扩大运输、金融、教育、医疗、数据开放。

(二)探索高标准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则

一是建立数据安全分类分级评估体系,根据数据来源、用途、流入国对数据分类,以敏感度实施数据分级,确保个人数据出境权益、重要数据出境安全和一般商业信息安全流动。二是建立多元主体联动协调的全周期监管机制,完善数据出境监管机制,优化数据跨境流动的审批与核准程序,推动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度的建设与推广,确保数据跨境流动的合规性。三是增强数据安全管理能力,提升数据治理水平,不断加强数据治理国际合作。

(三)对标国际高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在自贸试验区加强适应国际通行规则的法治环境建设,强化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完善解决经贸摩擦与冲突的协商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二是全面推广"无障碍"电子政务应用场景,提高电子通关效率;简化优化外资管理模式,完善投资保护与促进措施。

最后,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不断扩大自贸试验区改革自主权,加快完善自贸试验区制度体系。在推进自贸试验区"大胆闯""大胆试"的同时,强化底线思维、提升风险防控意识,加大风险压力测试力度,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