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常用查摆问题汇总(推荐)(第2/5页)
十是抓基层减负工作的责任扛得不牢。对基层减负工作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够深,没有从当前民生工作任务繁重、要求更高的角度,看待基层减负工作的重要意义,基层干部时间精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为群众提供更精细、更贴心的服务。在安排部署一些时间紧、要求高的任务时,有时为了工作提标、进度提速、任务提质,自己没有经过统筹研究,也没有考虑客观实际,就自行拍板规定了完成的时间表、路线图,目标设置不够合理,无形中导致了工作层层加码,增加了基层负担。
(十二)基层减负的数字赋能角度
十一是以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帮助基层"强筋壮骨"的优势不够。强化信息协同不够有力,对于在基层减负工作中应用数字化、智慧化的创新场景不够积极主动,对于"数字政务""数字生产""数字治理"等科技减负、数据赋能的方式方法,缺乏前瞻性的思维和系统性的思考,在整合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信息上持续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服务发展。
(十三)基层减负的保障措施角度
十二是抓基层减负工作持续用力不足。对基层减负工作研究得不够深入,在如何通过减量、减责、减压为基层减负、松绑、赋能方面,缺少前瞻性的思考和具体化的实践。推进基层减负的效能不高,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结合得不够紧密,工作合力尚未完全形成。对基层减负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梳理总结得不够全面系统,一些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没有及时形成制度规范,个别工作未能实现"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的目标。
(十四)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十三是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方式不够新颖。不善于运用新媒体新平台,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未能充分发挥网络化传播互动、体验、分享的优势,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活讲透,也没有及时从基层的生动实践和群众的新鲜经验中汲取理论营养,在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十六)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调查研究角度
十四是调查研究的优势有所下滑。面对群众的思想观念更加多样、诉求更加多元,自己仍然习惯运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传统调研方式,未能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没有综合运用战略性调研、对策性调研、前瞻性调研、跟踪性调研、解剖式调研、督查式调研等方法,有时把握不住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找不到基层问题的症结所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对于调研中发现的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好做法,总结和提炼得不够及时和系统,一些好经验没能上升为指导实际工作的理论和政策。
(十七)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走网上群众路线角度
十五是走网上群众路线的能力有待提高。不习惯运用网络收集民情民意、推动开展工作,也不善于运用网络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引领,网络互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对网络文化了解和掌握得不够及时和全面,对于群众的网言网语的弦外之音听得不够透彻,未能及时澄清模糊认识,化解怨气怨言,吸纳建设性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政决策和改进工作。
(一)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层面
一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还需进一步加力。对于如何深化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缺少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对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了解不够全面,把握不够精准,往往只能推进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未能将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融会贯通、形成合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组织体系、教育体系、监管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等"五个体系"建设用力不够均衡,不善于运用"十个指头弹钢琴",未能很好地落实管党治党"内容全涵盖、对象全覆盖、责任全链条、制度全贯通"的政治责任,一些干部的纪律意识、政治素质、工作作风距离高标准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是推进自我革命和引领社会革命用力不足。未能时刻把自己作为特殊的革命对象, 深刻进行自我剖析,全面开展自我批评,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毒素不够坚韧和执着,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内生动力有所不足,导致对于一些分管干部的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未能以最严的标准进行引导和约束,个别分管干部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自觉性不够高,存在宽松软的问题,在分管处室,尚未完全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良好机制。
三是把握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的关系不够到位。在推进改革和发展党的建设的过程中,自己看待和处理改革要求和治党标准的方式方法不够辩证,观念不够系统全面,方法不够灵活高效,制度建设不够及时完备,未能很好地处理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执行严的标准之间的关系,在教育引导上,有时只注重把严的标准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过多发挥单向的行政力量和组织力量,而忽视激发干部内生动力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分管部门在党建活力、党建质量、党建实效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个别干部存在借口从严治党而选择不作为、慢作为,甚至躺平摆烂,致使工作打不开局面的问题。
(二)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层面
四是对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系统思维认识不够深刻。对于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时代价值、治理理念和主要内涵,缺少理性的认知,对于党的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党性教育如何一体推进、相融共进缺少系统性的思考,忽略了党性党风党纪的内在一致性,导致自己在抓党性党风党纪上,统筹谋划不够、综合发力不足,全面从严治党的质量和效能不高,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与高标准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五是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方法不够科学有效。在思考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时,未能做到统筹考虑、整体部署、配套推进,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纪律上、制度上齐抓共管、同向发力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抓分管干部的全方位管理落实落细不够,行为管理和思想管理的方法过于老套,工作圈管理和社交圈管没有做到有效衔接,特别对于干部职工"八小时之外"的言行规范,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工作格局与良性运转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六是发挥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引领保障作用不到位。纪检监察机关"一起抓"的理念树得不够牢,上下联动、左右衔接机制不健全,未能做到组织体系、运行机制、过程结果、制度保障等层面全过程整合,存在没有固定的、对应的承办部门,归口不一、协调不畅的问题。教育、监督、办案、惩戒、整改、治理一体贯通的成效不够明显,各环节运转不够高效。同级同类干部警示教育做细做实不够到位,纪律教育与党性教育、家风教育和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尚未实现相互融通。不善于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提质增效,内设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没有完全被打破,不同层级纪委监委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仍然存在,"一起抓"的综合效能需要进一步增强。
(三)纪律教育层面
七是抓好纪律建设的政治自觉有待提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学习的不够全面,理解的不够透彻,未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未能将纪律建设置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来认知,站位不够高,视野不够广,没有将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贯穿于履行"一岗双责"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一些干部没有将"纪律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的理念深植于心,主动抓好自身纪律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存在虚化弱化现象,"违纪问题小节论"等错误观念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仍有市场。
八是纪律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够科学。教育理念不够完整准确,没有把六项纪律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来组织学习,对教育的内容、形式、对象、方法、策略综合考虑不足,一些党员干部未能全面理解和掌握六项纪律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纪律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新载体把握和应用的不到位,在教育的人性化、通俗化、具体化上,用的功夫还不够多,穿透力感染力不够强,教育成果尚未实现有机融合、抓住人心。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不够充分,纪律教育的传播新场景、全媒体宣传新阵地等网络教育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些干部仍然存在"看戏不入戏""入耳不入心"等问题。
九是纪律教育和其他教育融合不够紧密。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纪律教育体系存在薄弱环节,对纪律教育的内容把握不够全面,往往只注重引导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等重点内容,忽略了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内容,一些干部未能从中汲取充足的政治智慧、精神滋养和纪律力量,学习成效的贯通融合方面还需持续加力,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内在驱动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十是抓重点人群纪律教育持续用力不足。对年轻干部、新提任干部、新发展党员、新入职员工和重要岗位人员,纪律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没有完全根据其思想水平、文化基础、党龄阅历、所处环境和工作职责等特点,制定全周期、全过程教育计划;未能充分考虑其学习习惯、接受能力和心理需求,帮助他们开展思想政治体检,纪法培训、廉政谈话也不够及时和有效,纪律教育的穿透力感染力不强,一些年轻干部缺少纪律意识、法治意识、规矩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在围猎诱惑面前缺乏足够的"免疫力",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扣得不够紧,不够严。
(四)"三个区分开来"层面
十一是对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认知还存在偏差。片面地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只看做是对干部进行纠错的固定方法,未能将其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理念和鲜明导向,对于党员干部中出现的精神懈怠、消极躺平等问题,未能深入分析研判错误的性质,问题根源找得不准,有时存在就错论错的思想误区,进行责任追究往往多于激励担当作为,个别干部患上"被问责焦虑症",在工作中瞻前顾后、战战兢兢、放不开手脚,有时并没有助力实现"有为"这个最终目标。
十二是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路径方法落实落细不够。推进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科学性、实效性有所欠缺,多管齐下、协调推进、综合发力做得不够到位,工作切入点找得不准,未能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容错纠错要点一览表,容错纠错行为清单不够细致、操作规程不够规范,从容错纠错到长效防错的闭环管理不够严实,问责的力度、尺度、精度、温度融合不到位,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内在动力调动不够充分,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还没有实现完全统一。
(五)规范网络空间言行层面
十三是对党员网络行为管理工作抓得不够紧。未能站在互联网上,党员的言行关乎党的形象和党群关系的政治高度,审慎看待党员发帖评论、参与群聊等行为,组织规范网络行为的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不够全面和深入,教育党员自觉坚守原则和底线不够严格和经常,网络活动的正负面清单不够明晰,通过谈心交心,一些党员干部在网上的言行,的确存在不规范、不严肃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十四是党员干部网络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未能将网络思维、网络技术、网络机制运用到党员管理和党建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学网、懂网、用网的意识和能力仍比较薄弱,面对当前网络舆论环境更加复杂的形式,政治敏锐性不强,对互联网规律把握不够全面和精准,缺少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应对有害信息能力不够,存在引发负面网络舆情的风险。
(六)意识形态工作层面
十五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知还有偏差。面对当前的形势,有的党员干部在成绩面前变得松懈麻痹,认为意识形态工作已经抓得差不多了,可以松口气、歇歇脚的错误思想,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意识形态工作和经济建设之间关系,认为意识形态工作应该给经济建设让路,导致一些经济工作缺少了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的保驾护航。有的党员干部把正常的言论和行为,进行泛意识形态化、泛政治化处理,简单机械地认为只要是谈论问题就是有意识形态问题、政治问题,进而不敢面对问题,有意回避问题、不敢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工作。
十六是抓意识形态工作的策略方法不够科学。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未能精准区分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与政治原则问题,没有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进行斗争,针对性不足,存在普遍性斗争的思想倾向。斗争艺术不够高超,存在发言方法不当、尺度把握不准、场合区分不严等问题。贴近生活进行斗争不够到位,习惯采用传统的硬性直白的宣教模式,不善于运用鲜活的语言和"大白话"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让群众有触动有感动。对于新时代青年干部的思想特点、价值取向和接受习惯,了解和把握的不够全面和细致,引导他们批驳错误思潮,分析错误实质的方法不够灵活,青年干部认同度不高,自己没有很好地把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的 "最大变量" 有效转化为 "最大增量" 。
十七是抓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感不足。对于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认识不够充足,对于一些外表裹上了"糖衣"的意识形态的思想和行为,缺少观察、思考、分析和辩证的能力,不愿意开动"脑筋"去辨别。对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方向、新特点、新规律把握不够精准,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不够及时有效,导致一些干部知识缺口、能力短板日益突出,存在本领恐慌问题,发现力、研判力、处置力和防范力有所不足,不能适应新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
1.在实践中淬炼政治素养有差距。深刻对照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关政治纪律条款,我还没有完全做到把纪律要求升华为坚定的政治信仰、内化为过硬的政治素养。工作多少年,不自觉放松了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潜意识里觉得只要把手头的任务执行好,实用主义导致放松了对政治素养的追求,树立了具体目标,忽视了政治前提、政治指引。比如,在贯彻落实什么部署方面,满足于围绕某某部门实际开展工作,没有很好地树立政治意识和政治思维,没有完全从政治标准的高度去解决问题,没有跳出"小圈子"在某某大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另外,在一些私人场合谈论工作有关的内容,没有意识到这有可能违反政治纪律,有可能造成泄密或者带来一些被动影响。
2.在学习中体悟政治纪律有差距。总觉得自己在政治理论方面有了一定基础,就放松了对政治纪律的深钻细研,满足于掌握字面条文,没有把政治纪律历史沿革、现实意义、目标导向结合起来感悟其中的主旨要义、核心要求。具体表现在,受经验主义影响,对上级关于什么决策部署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没有立足政治方面处理遇到的新问题,一定程度使得什么成效不够理想。比如,面对什么方面的复杂严峻形势,有时会有畏难情绪和逃避心态,没有完全做到不折不扣落实,缺乏应有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对政治纪律方面的教育少,习惯强调完成了本职工作就行,没有把推动某某高质量发展作为其价值理念、目标指向、政治标准。
3.在思考中提升政治站位有差距。对政治纪律的本质要求感悟不深,没有深刻认识到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具体工作的根本保障,以致于一些问题没有真正站在政治高度思考谋划、推进落实。比如,对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什么方面的改革布局理解把握还是比较肤浅,对很多核心内容还是知之不全、知之不精、知之不深,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何形成新质生产力,都只停留在概念上、口号上,在转化运用、指导实践上还没有见到扎实成效。再比如,对"提灯定损、天价彩礼、云浩止耕"等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觉得都是茶余饭后的闲聊无伤大雅,没有表现出共产党员应有的敏锐性和鉴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