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高质量评论解读汇编(162篇)(第27/44页)
从方法角度看,因为历史与现实条件的自身独特性,中国的现代化只能而且必须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此外,第三个明确里新增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拓宽了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解,既包括经济层面的要求,也包括政治层面的要求。原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表述,被进一步概括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体现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朝着共同富裕迈进的努力方向和评价标准等。
胡长栓:《决议》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第八个明确一分为二,把党的领导置于"十个明确"首位,同时增加了第十个明确,即"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第十个明确中,除了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八个明确的"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的表述融合进来,还新增加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重要内容。
《决议》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对于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具有重大意义,体现着我们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
回答历史之问、人民之问、实践之问、时代之问
记者: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决议》明确提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其重要意义何在?
孙晓莉: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必须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理论创新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回答历史之问、人民之问、实践之问、时代之问,回应新时代重大时代课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动车组列车驶离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新华社发
《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八个明确"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并从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重点概括了其中原创性的理念和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又根植于历史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典范,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认识,还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新的升华。
张树华:"两个确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各种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明确了坚强的掌舵者,掌握了科学的航海图,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把"两个确立"转化为"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记者:怎样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十个明确"?在学习和贯彻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点?
孙晓莉:从逻辑表达上看,"十个明确"的概括总分结合、前后照应,形成逻辑严密的整体;从理论表述上看,"十个明确"从理论、实践和文化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科学揭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实践基础和构成要素;从实践指向上看,每一个明确都既讲是什么又讲怎么做,具有很强的行动指南意义。
胡长栓:深刻把握"十个明确",离不开党的百年奋斗史,离不开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要避免脱离工作实际的现象。要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张树华: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十个明确",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既要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逐个掌握每个方面的丰富内涵,又要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其逻辑架构和相互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要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结合对百年xx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深入学习来理解,进一步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深刻领悟人民领袖的核心作用,把"两个确立"转化为"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以新气象新作为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张胜、王斯敏、赵秋丽、冯帆、胡晓军光明日报通讯员王跃军)
矢志奋斗的党永远年轻
"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体党员发出了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伟大号召。回望过去,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征程,就是一条永不停歇的奋斗之路。正是这种奋斗不息、奋进不止的精神,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成为党永葆青春、永富朝气、永远年轻的精神密码。
中国共产党在诞生之初,就注入了矢志奋斗的基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韧品格,到马克思主义"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奋斗理想,再到新文化运动"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价值追求......多重文化基因的相互融通,让中国共产党始终充盈着浓浓的青春特质,彰显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焕发着"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奋斗豪情。xx周年来,肩负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革命者的本色,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激发出改天换地的精神伟力。
一部中国共产党xx,就是一部坚韧不拔的奋斗史。百年风雨沧桑,多少风险考验,却始终志不改、道不变奋力向前。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时发愤图强,在改革探索、风急浪高时挺立潮头,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时砥砺前行,靠的就是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像我们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正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使整个党历经磨难而不屈,始终保持着发之于内、形之于外的蓬勃朝气,使党领导的事业始终呈现着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能始终葆有奋斗精神?因为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从来不是为了一党和个人私利的奋斗,而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奋斗。面对狱中酷刑,陈乔年毅然决然捐躯赴难、视死如归,立志"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为摘掉"贫油少油"的帽子,王进喜带领钻井队战天斗地,誓言"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无数扶贫干部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只为"带领群众,拔掉老百姓的穷根"......我们党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正是这样的初心和使命,激励着我们党永远坚守,砥砺着我们党永远奋斗,让一个百年大党始终风华正茂。
历史不负奋斗者,未来属于奋斗者。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激扬奋斗的精气神,始终葆有"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矢志不渝为国家发展而奋斗,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一步一个脚印把我们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始终以百姓心为心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在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旧址布局和部分复原场景,参观有关专题展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这段厚重的革命历史,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有着重大教育意义。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为民情怀。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为民宗旨,不仅写在党的旗帜上,更体现在党员的行动中。回溯xx,无数党员无私无畏勇向前,一心为民谋福祉,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起座座丰碑。焦裕禄总是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谷文昌经常告诫自己,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廖俊波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尽管所处时代不同,但他们同样爱人民爱在心里头,帮群众帮在急需处。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待群众如亲人的深厚感情,在新时代的共产党人身上延伸。"时代楷模"孙丽美原先的办公室在村委楼三楼的"书记主任室",后来她搬到了二楼的便民服务窗口,并且是服务窗口的第一个位置。她说:"这里好,离群众更近一点,他们有什么事都可以找我。""离群众更近一点",不只是空间的距离,更是心灵的距离。主动拆除"心墙"、架起"心桥",不仅"身入"、更注重"心入""情入",千千万万党员干部扎根基层一线、倾情为民服务,以点点滴滴的付出,为心怀"国之大者"写下生动注脚。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多想一想我们的工作怎么样,有没有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地方。"杨善洲的话质朴无华,却能警示我们面临抉择时该作出怎样的价值排序。"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多少都牺牲了。他们的功劳,比我要大得多。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摆'自己啊!"张富清的话发自肺腑,表达了老英雄有功不自傲的崇高境界。共产党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新征程上,每一名党员都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防止居功自傲的心态,克服"松劲""歇脚"的想法,更好地服务群众。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作决策、办事情,要把群众是否答应、是否支持作为检验标准;抓工作、创政绩,要把群众是否高兴、是否受益作为重要尺度。群众利益无小事,必须投入极大热情,实打实为群众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这样就能凝聚众智、集聚众力,激昂全体人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汇聚团结奋进、同心筑梦的澎湃动能。
树立正确xx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xx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全党开展xx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开展xx学习教育,必须系统学习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历程,深刻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高度认同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创的伟大事业,树立正确的xx观,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正确xx观是对百年xx及其规律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xx观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人民群众关于党的历史过程的性质、特点的主观反映。正确的xx观是通过xx的学习教育形成的对党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主要包括xx时空观、xx认知观和xx价值观等。
树立正确的xx时空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因此,树立正确的xx时空观,就是要把xx放在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进程中去看待,放到近代世界格局变化的空间中去看待,放到中华文明50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5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去看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一方面,要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牺牲和创造的历史,放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到百年xx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xx周年。另一方面,又要把百年xx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时空中进行分析,看到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发展趋势和格局的深刻影响。
树立正确的xx认知观。xx史料是百年xx的客观存在形式,xx认知观是对客观xx史料的能动反映,是对史料自身的学习、理解和解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一方面,充分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影像资料、日记信件、图书报刊等xx史料,通过这些人证、物证,来认清楚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通过纪念展馆、主题实景演出等,借助图片、实物、声音、光电等现代技术再现特定的历史事件,真实展现重大革命事件的历史过程以及重要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用历史事实教育人民。
树立正确的xx价值观。xx价值观是在对百年xx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对我们党的历史贡献、历史意义等进行高度认同。应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历史,系统把握xx发展脉络,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xx事件和xx人物,充分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树立正确的xx观,就是要掌握最基本的xx事实,能够用历史唯物主义明辨历史真相,不人云亦云;能够掌握正确的历史分析方法,正确评价重大xx事件和xx人物;能够提高历史素养,培养正确的xx价值观。
树立正确xx观要遵循的基本依据和基本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正确xx观,"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xx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两个决议"是树立正确xx观的基本依据。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有自身的客观运行规律。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从党的成立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时期的斗争经验进行了对比总结,特别是对六届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的中央领导权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党的十一届X中X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和经验教训作出了正确结论和科学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和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这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深刻揭示了党的历史的运行规律,是党员群众树立正确xx观的基本依据。
科学的认识方法是树立正确xx观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xx观,就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xx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百年xx波澜壮阔,历史细节浩如烟海,历史脉络盘根错节。只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准确把握百年xx中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只有用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才能正确认识党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任务。总之,只有用科学的认识方法,才能形成宏大全面的历史观,才能充分认识到百年xx"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
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动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这些别有用心的历史虚无主义,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一方面必须针对错误思潮进行理论辨析,剖析其错误根源,使人们认清它的真实面目和背后目的。另一方面要讲好xx故事,引导人们正确地看待党的历史,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树立正确xx观要做到学史以明理、增信、崇德和力行
树立正确的xx观,要从百年xx中汲取政治智慧,将其转化为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史明理。历史不仅昭示着前人的成功与失败,更重要的是蕴含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影响着我们的现在和未来走向。xx学习教育,就是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更加有效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加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透彻地理解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学史增信。百年xx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史。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指导思想的必然性,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性。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因此,xx学习教育,可以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学史崇德。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人民立场作为自己的根本立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一部百年xx,"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革命烈士的视死如归、英雄人物的顽强奋斗、先进模范的忘我奉献,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谱系,学习百年xx就是要学习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学史力行。"学习xx、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修好xx这门课,必须充分认识到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必然面临着重大的挑战。xx学习教育,就要把对历史的深入思考放到时代之中,结合时代需要,立足于自身工作实际,以历史的眼界审视现实,以历史的视野观察未来,不断提升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本领,在解决时代难题中走向未来,向时代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国经济航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加快,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上年同期......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主要经济数据显示,主要宏观指标总体上处于合理区间。我国经济保持稳定恢复的态势,展示了强劲的增长韧性,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党的十九届X中X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13个方面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成就。经济体量继续扩大、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民生保障日益完善......经济发展成果既表现为国家发展进步的宏大叙事,更体现为人们日益提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革开放以后,党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领导人民埋头苦干,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国家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同时,由于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影响,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为中国经济厚植基础、突破关键、赢得未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擘画出宏伟蓝图,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中国经济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离不开掌舵领航、举旗定向。"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用"高质量发展"锚定目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用"新发展理念"引领航向,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用"新发展格局"谋篇布局,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大方向,为我们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引方向、注入动力。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强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壮大实体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做好经济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今天,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历史照亮未来,奋斗未有穷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大幅跃升的经济实力为实现更高目标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时与势在我们一边。新的伟大征程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我们就一定能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推动中国经济航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推动全党形成崭新的精神风貌、空前的团结统一、高度的政治自觉
中共中央9月10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需要全面总结的历史经验",深刻阐释了我们党要继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明确指出,推动全党形成崭新的精神风貌、空前的团结统一、高度的政治自觉,体现了我们党重视总结与运用历史经验、善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优良传统,为我们更好践行初心使命、增强继往开来的担当意识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过去xx周年,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正如十九届X中X会所强调: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许多严峻复杂的风险和挑战。我们要努力推动全党形成崭新的精神风貌、空前的团结统一、高度的政治自觉,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我们要用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来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凝聚力量、坚定信心,以昂扬的奋斗姿态和崭新的精神风貌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和发扬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宝贵经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我们党团结凝聚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团结一致向前进;要深刻汲取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全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上一篇: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