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高质量评论解读汇编(162篇)(第6/44页)
成功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创造性完成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在中国革命之路究竟怎么走的问题上,出现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陈独秀等人在后期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把中国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间的区别,没有看到两者间的联系,主张先进行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后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把革命领导权让给国民党,结果导致轰轰烈烈大革命的失败;一种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混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导致中国革命濒临失败。"左"的、右的两条路线都犯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导致主观与客观相分离,都脱离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国情,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这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连接。"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我们党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制定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怎样走?新中国成立初期,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学习苏联经验成为一种必然选择。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中国共产党人逐步认识到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弊端。是继续照搬苏联经验,还是走自己的道路,成为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重大抉择。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明确提出"以苏为鉴",不能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主动汲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虽然遭遇过失误和曲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在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40多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只有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丰硕成果。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在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提供了正确思想指导。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XX周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阶段的具体实际出发,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带领一个饱经磨难的古老民族重新焕发生机、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团结带领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承载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擘画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高扬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新的征程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题: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系列述评之一
新华社记者黄玥
百年求索,正道沧桑。沧海横流,砥柱巍然。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揭示奋进新征程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历史如镜,镜鉴现实,也映照未来。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时,这首动人的旋律,在神州大地上传唱,唱出了人民的心声,激荡出历史的定论。
记忆翻涌,穿越百年时空。
XX周年前,面对日益衰弱的国家,面对陷入深重灾难的民族,无数仁人志士不懈奋斗、壮怀激烈,却没能找到一条使中华民族走出积贫积弱、走向昌盛繁荣的道路。
XX周年后,中国已经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从山河破碎到江山多娇,从"一去不复返"到"不可逆转"......探寻百年辉煌的背后,一条线索清晰可见,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日出东方,其道大光。一路走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以创新的精神迎接执政考验,以开放的胸怀应对国际挑战,用科学发展的理念不断创造着中国奇迹,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回答时代的新期望,关键在党。
行至"两个XX周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处、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关口,一个真理不断被验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
千年企盼,今朝梦圆。
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尽锐出战,1800多名党员、干部献出生命......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全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最终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中国率先走出疫情的阴霾,社会运行恢复如初。"外国媒体感叹,中国共产党正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其治理能力。
大战大考的"中流砥柱",越是经历风险挑战、惊涛骇浪,越是巍然不动、傲然屹立,展现平波镇浪的雄伟力量。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祝灵君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具有持之以恒保障和谋划人民长远利益的优势,具有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优势,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也具有灿烂历史文化延续发展不断创新的优势。
善用优势,乘势而上。
百年的筑梦路程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必须有坚强有力的党来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并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鲜明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立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至关重要--
2016年金秋,党的十八届X中X会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保障--
出台《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等党内法规;作出中央书记处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国务院党组、全国政协党组、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每年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报告工作等制度性安排;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等4个领导小组改为委员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上完善了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和定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2021年1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
"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着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职能配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备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这是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必然要求。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政党,伟大的政党成就伟大的事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继续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承载着亿万人民梦想的"中国号"巨轮必将劈波斩浪、直济沧海,胜利驶向光辉彼岸。
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坚如磐石的中流砥柱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题: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坚如磐石的中流砥柱
钟华论
青史如镜,鉴照峥嵘岁月;初心如炬,辉映复兴之路。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两个XX周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X次全体会议,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
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才能弄明白未来怎样继续成功。这次重要会议,将以对历史的回望、对实践的思考、对规律的把握,引领全党更好地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一)
"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4000余字的重要讲话,"复兴"二字出现了25次。
复兴,一个伟大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一个百年大党为之奋斗不息的伟大事业。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当年,面对孙中山先生拿出的画满铁路线的中国地图,澳大利亚人威廉·端纳摇头说:"这个如同游戏拼图一样的东西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不久前,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豪迈地宣布:"我们坚持交通先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综合交通网突破600万公里。"
百年来,在世界东方这片土地上,有多少天翻地覆的巨变,有多少日新月异的进步,有多少震古烁今的史诗。回望中,那个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更加熠熠生辉--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点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灯塔。
山河巨变,宏愿正酬。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人民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梦想照进现实,只因奋斗从未停歇,只因追梦永不止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一幅历史长卷无比恢弘,一个历史逻辑分外鲜明--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载箱量可达2.4万标准箱的"现代商船阿尔赫西拉斯"轮靠泊在青岛港前湾码头(2020年4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在党的长期奋斗历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民族复兴航船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跨越关键一程,驶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在波澜壮阔的实践中,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不断开拓新境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逐渐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推进新时代民族复兴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驰而不息全面从严治党,为民族复兴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在变局中开拓新局;统揽全局、果断决策,敢于、善于进行伟大斗争,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我国国际地位日益巩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二)
从太空俯瞰,上海、嘉兴-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北京,这条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史轨迹,犹如一个巨大的字母C写在中华大地上。"C位是怎样炼成的?"历史的问答中,折射出一个百年大党的成功密码。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相继登场,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
XX周年来,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神州大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使近代一百多年饱受奴役和欺凌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使具有五百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开辟出成功道路,使新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历史和现实无可辩驳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辨方位而正则"。踏上新征程,既有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为之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新时代不断推进民族复兴事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与重任。
(三)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在新征程上推进民族复兴事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船重千钧,掌舵一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只有党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在新征程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讲政治是具体的,要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一个重要试金石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把核心意识转化为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实际行动。
医务人员在湖北省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前竖起拇指为自己和同伴加油鼓劲(2020年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经历了抗疫斗争这堂"最强思政课",有网友感言:"生而为中国人,深感中国这艘承载着14亿多人的大船,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掌舵领航,才能穿越风浪抵达胜利彼岸。"有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迈不过去的沟坎,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
(四)
一组雕像,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里巍然矗立,定格下这样的历史瞬间--长征路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共产党人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思索前进的方向......
86年前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实现从挫折中奋起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
游客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5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陶亮摄
探索永不止步,征途永无止境。回望百年XX,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人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从"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革命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之路,到突破禁锢、"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党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恩格斯说:"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奋进新征程,必须筑牢思想之基,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当年,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深刻指出的:"一个国家走的道路行不行,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能否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社会稳定,能否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我们党以此创造历史,也必将以此赢得未来。在新征程上推进民族复兴事业,必须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牢牢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五)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考察时深情地说。
这是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4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曹祎铭摄
人民幸福,是复兴伟业最温暖的底色。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的初心。XX周年来,为了人民幸福,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怕流血牺牲、不避千难万险、不辞千辛万苦,以实际行动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把人民看得有多重,在人民心中就有多重。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才能在革命年代"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点燃亿万人民创业热情,形成"遍地英雄下夕烟"的壮阔景象;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智慧和力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底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所以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因为这一伟大事业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中国人民追梦圆梦的前进步伐。
上一篇: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