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管理办法
"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管理办法
为加快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积极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参与、闭环管理"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现结合我市实际,建立"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试行)。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以党建"六域"引领"三城"创建为抓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完善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民生的体制机制,打造党建共抓、资源共享、和谐共促、发展共商、矛盾共解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二、总体目标
通过"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模式,不断强化街道统筹协调职能,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把分散的单位力量和执法资源握成拳头,合力解决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不断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三、组织机构
成立由市委组织部XXXXXX"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街道"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的指导、统筹、协调,负责研究审议"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相关工作方案、规章制度、政策措施和重大事项,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X,主要负责"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日常工作。
四、吹哨分类
围绕镇街"综合执法、管理服务、应急处置"三大难点问题,根据事件的性质及轻重缓急,将我市"吹哨报到"事项具体细分为三类,分别为"快捷哨"、"攻坚哨"、"应急哨"。
1."快捷哨":情况较简单,需要市直部门提供指导和配合的事项;
2."攻坚哨":情况较复杂,凭镇街力量难以解决,经提请镇街会议审议通过,需要市直部门提供支持的事项;
3."应急哨":镇街发生突发灾害、重大事故、重大案件、群体性事件等情况,需要市直部门紧急处理的事项。
乡镇合理利用"吹哨"机制,按照"两吹两不吹"的原则,进行吹哨,即:超出镇街权限、派驻机构也不能解决的,可以"吹哨";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可以"吹哨"。乡镇权限内可以自行解决的,不应"吹哨";协调市直部门派驻机构可以解决的,不应"吹哨"。
五、工作内容
(一)全面落实清单责任制。进一步厘清部门和镇街职责边界、吹哨情形和标准,根据法律法规相关要求,主要围绕综合执法、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城乡建设、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有针对性的制定"吹哨"事项清单,明确市直部门、镇街各自主要责任和配合责任。
(二)全面推进专门机构设立。市级层面建立综合协调平台,负责接收镇街"吹哨"信息,统筹调度有关力量协调处置,对"吹哨报到"事项进行全流程调度、监督、受理、处置、反馈,加快实现资源、信息、数据等的深度融合,做到快速响应、及时报到。镇街要明确一个内设机构为唯一"吹哨"承办机构,具体负责"吹哨"信息的收集、上报、督办和反馈、结案等工作。"应哨"部门要有专门内设机构负责接收综合平台派发的"哨件",接到"哨件"后立刻向主管领导汇报,并根据内容选派专人负责协调处置。
(三)全面推行网格化建设。以"三长"为依托,结合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双报告"机制,推动在职党员在居住地社区发挥作用,推广"单元管家"模式,将基层治理工作进一步向群众共治延伸,拓宽"哨源",让群众直接参与到基层治理工作中来,形成居民、村(社)网格吹哨,镇街统筹协调处置的新格局。
(四)全面推动"应哨"小分队建设。涉及"部门报到"的相关职能部门要在执法人员中优选精干力量,结合执法范围、执法频次等工作实际,在保证日常执法工作开展的情况下,合理调配人员,成立"应哨"小分队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执法人员,确保镇街"吹哨"有人可应。
(五)全面优化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一是深化问题收集机制,强化社区党组织联系群众、发现问题能力,在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接诉窗口",同时拓宽问题来源,将"社区、街道、县区无法自行处置的、群众来电来访举报问题"等设定为"吹哨报到"的哨源。二是推进分级分类办理,综合协调平台依据"吹哨"事项清单、"吹哨"类别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派件",涉及多个部门的需确定牵头部门,并及时督促"应哨"部门积极配合镇街快速响应、即接即办。三是"应哨"部门积极响应,快速与镇街对接,根据"吹哨"内容拟定初步解决方案并选派执法人员协助镇街开展执法工作,并接处置结果反馈综合协调平台。四是综合协调平台根据镇街、部门、群众反馈结果对部门"报到"情况进行核实,综合评价。
(六)进一步强化监督考评。建立"吹哨"事项办理结果满意度评价制度,乡镇对县直部门"应哨"事项办理情况和"吹哨报到"履行情况适时进行满意度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对县直部门及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探索建立考核结果倒查追责机制,增加社区居民的考评权重,保障居民对"吹哨报到"工作的建议权、参与权、监督权,以群众满意度为标杆,确保工作围绕群众来抓、事围绕群众来做。
上一篇:工业企业节水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