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述调查研究的重要文章-40篇(第18/42页)
在毛泽东倡导下,1957年全党和全国形成了一个围绕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而展开的学习热潮。刘少奇南下五省的调研及其思想成果,对推动这次学习起了重要作用。
博采众长制实策
刘少奇的调查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政策性,有的成为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八大的准备,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刘少奇负责八大政治报告的起草。为此,从1955年12月7日开始,刘少奇找国家机关、中央各部委的负责同志到他那里去汇报。一直到1956年3月上旬,连续听了30多个部门负责同志的汇报。一般情况下,一个部门谈一天,个别部门也有谈上两天的,经常从白天一直谈到午夜。这样一天连着一天谈,进行7到10天,算一个段落,然后间隔个把星期,再谈七八个部门。总之,刘少奇是集中心思来进行这项调查研究工作的。
毛泽东听说刘少奇正在召集中央各部委逐个听取汇报的事,说这个方法很好,让人帮他也来组织这样的汇报。经过一系列的调研之后,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后,立即引起刘少奇的共鸣,决定将其作为起草八大政治报告的指导思想。可以说,全方位的调查研究为写出一个好的八大政治报告奠定了基础。
除了党代会报告这样的大政方针,还有很多具体政策措施的制定,是深入调查研究的成果。全国各地区人民法庭的普遍建立,就是一例。1961年在天华大队调研时,刘少奇过问过一个"饲养员破坏耕牛"的案子:天华大队的一头耕牛死亡,解剖后在牛肺内发现一根铁丝,调查人员就认为是饲养员冯国全有意破坏。听完调查组汇报此事后,刘少奇当即指出:"这不可能吧?牛皮那么厚,牛劲那么大,怎么能钉进去呢?这件事还要查,不仅要查当事人,还要问问老兽医或专门学过这种医的人。"经过认真调查,原来是一个小孩出于好奇将铁丝喂给牛吃,后来铁丝窜到耕牛肺中造成死亡。冯国全破坏耕牛案完全是冤案,因此为冯国全平了反。由此,刘少奇主张在农村区一级设立公安派出所和人民法庭,方便群众告状,并有利于案件的及时正确解决。也是在刘少奇的积极推动下,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区人民法庭。这一措施,对推进我国法制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朱德:庄稼长得好,我心里就踏实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进行正确决策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朱德同志对调查研究工作,不仅十分重视,而且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朱德同志不顾年事已高,坚持用大量的时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他曾经教育孩子说:"深入群众中去,就真正会了解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如何完成,就会想出很多办法,同群众一起创造出许多新的办法,把工作推向前进。"从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去世,他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在党内领导人调查研究工作方面创造了两个之"最":一是走的地方最多。朱德同志每年都要拿出两三个月或更多的时间到全国各地视察。从北方草原到南疆胶林,从茫茫戈壁到东海舰艇,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二是给中央写的调查报告最多。朱德同志每次外出视察回来,总是不顾旅途劳顿,认真地撰写调查报告,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积极参与党和国家建设的重大决策。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保存的朱德同志的调查报告有一百多篇。这些报告蕴涵了丰富的治党、治国经验,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朱德同志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深入厂矿、农村,远至东北林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山区。即便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也要找机会到北京附近的工厂农村看一看。他说,"我看还是要抓生产,哪有搞社会主义不抓生产的道理呢""我外出活动,只是为了关心生产""我只要看到工人在生产,庄稼长得好,我心里就踏实"。他的每一篇报告几乎都涉及当地的经济形势,包括工业、农业、外贸等情况;几乎每一条建议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朱德同志认为,"我们得到政权后,就是要搞生产""无论工业、农业,都要想方设法发展生产,这是最重要的""只有生产的东西多了,一切矛盾才能解决"。
听汇报时,朱德同志总是鼓励大家讲真话,他常说:"你们在生产第一线工作,了解情况多,要向上边反映真实情况,要讲老实话,不要报喜不报忧。"朱德同志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到工厂、生产队、田头、水库边,或直接到百姓家中看一看。比如,他视察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时,曾到蒙古包中同牧业社社长和生产队长谈话。在新疆,他也曾到毡包中看望牧民。派身边工作人员下去调研,工作人员下去前,朱德同志总是叮嘱他们:"看到问题就要报告中央,不报告就是不忠实;要不就是观潮派,看到坏事也不讲。"朱德同志对他们在调研中形成的报告十分重视,总是依次审阅改定后上报中央。朱德同志在调查研究中始终坚持的这些做法,对各地的调查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朱德与调查研究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朱德在调查研究方面是一位楷模。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年事已高,但朱德不辞劳苦,每年都用两到三个月或更多的时间到全国各地视察。仅1956年到1965年的10年间,他就到过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他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他向中央写了大量的调查报告。从1951年到1966年,他向党中央提交了108份反映各行各业实际情况的调研报告,其中有98份报告是他亲自主持起草的。朱德在报告中提出了许多符合实际情况的真知灼见,比如,他提出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他比较早地提出国防工业要走"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发展道路;在上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中,他提出停办农村公共食堂、恢复农村自由市场、调整农村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等,这些都是对于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身居高位、事务繁多且年事已高的朱德是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呢?从他的调查经历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方法。
找准问题、有的放矢
调查研究主要是为国家建言献策,要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相结合。朱德的调研工作也一直遵循这个原则。
1956年,为党的八大制定正确的路线做准备,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了密集的调查工作。70岁的朱德,也积极投入其中。5月16日至23日,朱德赴山西考察。6月6日至13日,他前往辽宁考察。这两次考察的重点,都是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农业合作化以后农村的新情况。在八大的大会发言上,朱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上一篇:机关单位调查研究工作制度
下一篇:公司员工培训提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