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史中汲取调查研究的“养分”
从党史中汲取调查研究的"养分"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在调查研究中不断前进的历史。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全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作出系统部署。"知所从来,方明所往"。我们要从党史中汲取营养,切实抓好方案贯彻落实,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中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调查研究。伟大领袖毛泽东正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一生对调查研究极其重视,认为"调查研究极为重要",围绕调查研究重要性,他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他还指出,"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要有正确的措施,就要做调查研究工作""没有调查研究,是不能产生正确的具体政策的""今天需要我们调查,将来我们的儿子、孙子,也要作调查,然后,才能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等等。这些重要论述通俗易懂地揭示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纵观党的历史,凡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作出的决策,都是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反之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丰富发展"关于调查研究重要性"的论述,他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些重要论述使我们党对调查研究重要性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实现民族复兴征程上,面对更加复杂的内外环境,解决前进中遇到的矛盾问题,须臾离不开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历史经验中认清调查研究重大意义,从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中深刻理解党中央部署调查研究的现实考量,切实增强大抓调查研究的责任感紧迫感,及时纠正"调查研究可有可无"等飘飘然的"轻视"思想;坚决摒弃"调查研究年年搞、年年都是老一套"等熬年头的"圆滑"作风,有效杜绝"时间到、任务了"等混日子的"躺平"心态,让调查研究真正在全党上下蔚然成风。
二、"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是幼稚可笑的"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比之如鱼水,喻之为血肉,视之为种子与土地。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都是通过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取得的。1941年春天,毛泽东同志在编印《农村调查》一书时,针对党内部分同志"保存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以及"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担负指导工作"的"异常危险的现象",他在序言中特别强调:"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是幼稚可笑的"。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方面,毛泽东同志为全党作出了榜样。他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放在首位。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才能动员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从而验证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群众是调查研究的主要依靠对象,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树牢"人民至上"理念,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从人民群众这一"沃土"中汲取智慧力量。一是"身入"更要"心入"。要突出一个"实"字,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身下心不下";要带着温度去调研,以普通一员走进群众、融入群众,盯住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用心用情倾听群众呼声,感受思想脉搏。二是"摸到"更要"摸准"。要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真诚对待群众,注重换位思考,坦诚与群众互动交流,让群众敢讲话、讲真话,防止居高临下、杜绝颐指气使;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既要报喜也要报忧,确保调查得到的信息真实准确可用。三是"用心"更要"虚心"。高手在民间,正如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强同志所说,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要谦虚谨慎,勇于拜人民群众为师,向人民群众寻求破解问题的办法"招数"。
三、不要"枯燥无味、千篇一律",要"有骨有肉,生动活泼"
调查研究成果通常通过调研报告展现,调查研究有没有实效,通过调研报告可窥见一斑。上世纪50年代,在开展"十大关系"调查期间,毛泽东在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的经济工作汇报材料中"应当有形象的材料,有批评,有议论,有主张。不要枯燥无味,千篇一律";"内容好,写得有骨有肉,生动活泼,不妨长一点,否则宜短,几千字也可以"。这些论述既明确了调研报告的写作标准,也阐明了调查研究的方法遵循。比如,"有形象的材料",就要求调查必须掌握第一手材料和原始资料;"有批评,有议论,有主张",就要求立场鲜明,运用科学方法,对材料进行深度加工,防止报告罗列材料、流于表层;"不要枯燥无味,千篇一律""有骨有肉,生动活泼",就要求力戒八股文风,提倡实事求是,等等。毛泽东同志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等,也都用事实有力佐证了这一点。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就要像毛泽东同志那样,遵循规律、务实作风,增强本领,最终结出调查研究的硕果。一是"调查"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调查研究只有带着问题才能防止无病呻吟、哗众取宠。《方案》明确的12个方面调研内容,正是问题意识的体现。要坚持用问题导向指引调研方向,防止主题脱轨、重点跑偏,把问题贯彻始终。二是"研究"要讲求科学方法。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在分析综合中加深认识、摸清规律,防止"大呼隆";要强化数据意识,善于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辅助手段,防止"想当然";要强化哲学思维,善于辩证分析,防止结果"南辕北辙"。三是"行文"要注重务实管用。"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毛泽东同志特别反对"党八股",他撰写的文章总是生动有趣,干货满满,令人耳目一新。撰写调研报告要力避"开中药铺"式的八股文风,不搞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那一套。要一切从实用出发,语言朴素,不胡乱堆砌、不矫揉造作;风格清爽,不乱凑四六句、不故作高深;逻辑严密,不东拼西凑,不人云亦云。
四、"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调查也好,研究也罢,最终指向都是解决问题。毛泽东曾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句话告诉我们,把调查工作做充分了,对策就容易寻找,解决问题就会水到渠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变成现实。要对照《方案》中明确的"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逐一列出解决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等要求,认真做好解决问题这个"下篇文章"。一是要真"用"促发展。调查研究都是盯着问题、着眼更好发展的,带回的方法也最鲜活最管用。毛泽东在开展"十大关系"调研基础上形成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文献。要真正让调查研究和事业发展融为一体,防止调查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变成花瓶摆设,切实用调查研究成果指导事业发展,决不能各行其道、各自循环。二是要真"敢"求突破。一些沉疴积弊的解决绝非一日之功。面对利益固化和制度体制僵化,各级要强化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敢于直面矛盾,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真正动奶酪、敢于涉险滩、善于破坚冰,把推动问题解决作为检验党性、锤炼作风的重要平台,按照《方案》明确的那样"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明确目标,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三是真"验"看实效。要抓好督查回访,按照《方案》明确的"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加强对调研课题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抓好贯彻落实。问题解决的好不好、有没有回应关切,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既要从长远、宏观、大局上看整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情况,也要从当前、微观、局部入手,及时掌握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盯住人民群众关心的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急难愁盼"身边事"持续用力,真正让人民满意、让群众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