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文章:向“躺平”说不:四个中国青年“饱满”的一天
向"躺平"说不:四个中国青年"饱满"的一天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刘惟真
(2022年5月5日)
新华社天津5月4日电(记者刘惟真、王井怀、李鲲)"五一"假期,中国青年在做什么?不同于一些人流行的口头禅"躺平",许许多多中国青年在各自领域努力学习、工作和探索,追求实现自己"饱满"的人生。
大学生、创业者、技术人员、基层干部从清晨到深夜,走进四个中国青年的假期一天,中国发展的"活力密码"可见一斑。
一、清晨,科研青年的潜心求索
清晨,阳光才从郁郁葱葱的树木间露面,武汉一所高校的"90后"博士生小佳已端坐在实验室里,研读起了文献。翻阅论文材料、梳理研究思路、分析数据信息对于正在"主攻"资格论文的她来说,一天时间总是匆匆而过。
为了让论文写作的效率最大化,她不时将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向前辈们请教探讨。"我经常和师兄师姐们学习,他们能一眼看出研究内容的局限性,指出论文的问题、拓宽视野。如果只是'闭门造车',有时不免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消极循环。"
身边良好的学术氛围是中国青年学生的前进动力与能量源泉。面对重重考验,小佳并没有选择"躺平",而是在为打好学术基础、摸清门路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经验。
"虽然有时我也会遇到'瓶颈期',但在读博的过程中,一份份得来不易的研究成果给了我满足感,坚定了我沿着学术道路走下去的信念。"她说。
二、午后,"斜杠青年"的创业拼搏
斜阳午后,北京的一座影棚中,四五个年轻人拍摄的拍摄、化妆的化妆、打光的打光,正在赶制一条广告片。因为疫情,身在天津的平凡开启了"云监工"。
作为天津廿卅创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平凡这几天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他说,任务来了,熬夜通宵是常有的事。
近年来,中国年轻人兴起一股创业热潮。平凡也瞄准了互联网创意策划,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广告创意公司。制作剪辑、维护客户关系、经营管理公司毕业于广告专业的平凡很快成了能力全面的"斜杠青年"。
业务受到疫情冲击后,平凡将公司迁到天津,重整队伍。"现在虽有困难,但公司一年的合同额保持在二三百万元。"
今年初,平凡接到一家银行的冬奥会主题信用卡设计工作。他带领几名年轻人忙了一周,设计出了多款不同风格的"冬奥风"信用卡。"这种方式把年轻人和国家联系起来,让我们有了时代参与感。"
"奋斗是青年的底色,'躺平'有时只是口头上的调侃。"平凡说,更多青年创业者同他一样,正在克服困难坚定前行。
三、傍晚,"靠谱青年"的技术创新
华灯初上,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西供电分公司输电运维一班班长王泽跃换下工作服,结束了一天的巡检工作。虽然腿脚有些酸痛,但他的思绪仍在高速运转。"准备把今天的现场信息整理一下,看看作业模式如何优化提升。"王泽跃笑着说。
今年是王泽跃工作的第八年。作为一名"90后"线路运维检修工,他见证着科技给行业带来的变化,更积极投身于技术创新的洪流中。
为了让科技更好地为工作赋能,王泽跃与班组成员潜心探索,利用闲暇时间查阅资料、琢磨研究。去年,围绕"黑飞"无人机入侵可能会对电力系统设备造成破坏的难题,班组齐心研发出了一整套设备系统。而如何运用技术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也是近期王泽跃脑海中的"课题"之一。
"青年就要有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拼劲儿。在提升自我的同时照亮他人,用奋斗与奉献来实现价值梦想,这正是青春的题中之意。"王泽跃说。
四、深夜,青年干部的默默奉献
夜已深沉,滨海新区寨上街道办公室内灯火通明,"90后"基层干部宫晨光仍在岗位上忙碌。大学毕业后,宫晨光进入天津市滨海新区寨上街道,成了一名基层公务员。"基层工作琐碎繁重、默默无闻,但又不可或缺。"宫晨光说。
这一天里,作为街道党建办副主任,宫晨光一边忙着基层的党支部、群众组织及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协调,做好假期的疫情防控工作,一边梳理近年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相关材料。
为了将基层党员和群众组织起来,寨上街道搭建了不少平台组织,"帮管家服务队"便是其中一个。这支由20多个社区居民组成的服务队,平日里为社区群众修水电,疫情期间则承担起防疫巡逻、物资转运等工作。
除志愿服务队外,疫情期间街道办也迅速成立临时党支部,进驻封控区。所有党员都在一线运送物资、参与核酸检测工作,每天都忙到深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我要尽职尽责地干好本职工作,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这个时代负责。"宫晨光说。
事实上,中国青年口中的"躺平",更多的是为了缓释压力的调侃。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认为,在中国特有的人口结构和人才竞争环境下,当代青年有时确实会感觉使不上力气。但经过调研,他们发现真正"躺平"的是极少数,不懈奋斗的是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