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内控精细化管理全套制度36万字(第33/44页)
2.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
(1)固定预算
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以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水平作为惟一的基础,以上期实际业绩为依据,以单一的会计年度为预算期,确定各项预算指标数据的方法。
(2)弹性预算
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依据,以预算期内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编制能够适应多种情况的预算的方法。
(3)零基预算
对于任何一个预算期或预算项目,都不以现有的预算数为基数,而是从零开始,完全按照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和经营需要来安排有关项目预算数额的方法。
(4)滚动预算
滚动预算,又称永续预算。它是预算随着时间推移而自动递补,使其始终保持一定期限(通常为1年)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以月份为单位进行滚动编制预算的方式,称为逐月滚动预算;以季度为单位进行滚动编制预算的方式,称为逐季滚动预算。
(5)概率预算
概率预算是指对在预算期内不确定的各预算构成变量,根据客观条件,做出近似的估计,估计可能变动的范围及出现在各个变动范围的概率,再通过加权平均计算有关变量在预期内期望值的预算编制方法。
第7条年度预算编制程序
1.每年12月3日前,预算委员会负责人须向董事会提交年度预算完成情况(12月份用预计数),企业总裁向董事会提交下年度经营预测的报告。
2.每年12月10日前,董事会下达主要经营指标。
3.每年12月15日前,预算委员会组织各部门经理召开预算工作会议,将下年度的总体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并按时间分解至4个季度。
4.各部门经理组织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后交预算委员会汇总、审核、整理,形成企业总体预算。
5.年度预算必须于12月25日~12月30日之间,经董事会审核后提交股东大会审批,通过后下发至各部门正式执行。
第8条月度预算编制程序
1.月度预算要求每月30日前,由各部门经理根据年度预算目标和本期完成进度,拟订下月份指标,向预算委员会提交月度预算(草案)。
2.由预算委员会负责组织整理、汇总报董事会批准。
第9条临时预算编制程序
1.临时预算是由特殊项目或接受某项临时交办任务负责人,根据管理需要提出某一时期或阶段的预算。
2.由项目负责人编制,其直接上级和预算委员会负责审查,具体指标按审批权限批准,在审批权限以外的项目,由董事会批准。
3.董事会批准后实施。要求在项目正式启动之前完成这类预算的编审工作。
第10条在各项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因特殊情况无法确定的回款目标,其资金临时缺口,由预算委员会负责制定备用筹资方案。
第11条各部门必须根据预算委员会提出的预算编制及其操作要求,及时编制、上报、下达规定时期的预算,并接受考核。
第12条本办法由董事会批准后执行、修改或废止。
第13条本规定实施后,凡既有的类似规定自行终止,与本规定有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与国家有关规定抵触的,以国家有关规定为准。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10.3预算执行控制制度
制度名称
预算执行控制制度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
为了确保企业的各项预算执行到位,维护企业预算管理的严肃性,杜绝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预算执行机构及职责
1.集团所属各分、子公司/各部门是预算的执行机构和责任主体。
2.实际经营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分解后的各项预算标准。
3.预算执行的直接责任人是各责任主体的负责人和各分、子公司负责人。
第3条预算执行控制权限
预算执行控制权限的划分具体如下表所示。
预算执行控制权限划分表
预算执行事项
权限部门
预算内行为
1.预算执行机构责任人对各项支出预算进行实质性审查,并在授权范围内独立决策
2.财务部对预算执行机构的各项支出进行有效性审核,并将相关结果反馈给执行机构责任人
预算外行为
1.总裁在授权范围内对预算外行为的合理性进行审定
2.预算委员会在授权范围内对预算外行为的合理性进行审定
3.董事会对未进行授权的重大预算外行为进行最终审批和决策
第4条预算执行责任划分
具体责任划分如下表所示。
预算执行主要责任分配表
部门
主要预算责任对象
责任形式
生产部
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
负责执行、落实并对执行结果负有直接责任
营销部
毛利预算、销售费用预算
财务部
现金预算、财务费用预算
总裁、总裁办公室、各相关部门
管理费用
采购部
采购预算、资金周转预算、付款率预算、采购价格预算、期末库存预算
第2章预算执行事项的申请和批复
第5条预算内事项的申请
预算内事项的申请,须编制预算内事项申请书。申请书的内容如下。
1.预算内事项的活动和金额。
2.预算事项在预算书和工作计划报告书中的相应编号或类别名称。
3.预算事项预计进行的时间以及提出申请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经办部门或经办人等。
第6条预算外事项的申请
预算外事项申请,须编制预算外事项申请书,内容如下。
1.注明预算支出的原因,包括经营环境、原预算目标的合理性以及其他原因。
2.详细说明预算外支出的金额,预期回报等数据。
3.具有审核、审批权人员的签名。
第7条财务部、预算委员会、总裁、董事会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履行各类预算事项申请的核查和批准职责。
第3章预算执行结果控制
第8条建立预算执行台账
1.集团企业、下属分、子公司及各部门均建立预算执行统计台账,并由专人负责统计,及时登记,每日总结,并主动与财务对账,做到日清日结。
2.台账要按照预算的具体项目详细记录预算数量、金额、实际发现数、差异数、累计预算数、累计实际发生数、累计差异、差异说明等。
第9条签订各级预算执行责任书,确保预算执行到位。
1.责任书的体系
(1)董事长与总裁签订集团的总体预算执行责任书。
(2)总裁与其直接下级预算单位的负责人签订各单位或部门的预算责任合同书。
(3)各基本预算单位的负责人与有关管理人员签订执行责任合同书。
2.预算责任书的内容包括主要的预算指标、完成要求、奖惩措施,责任书附件包括经批准的预算文件、完成预算的具体措施等。
第10条预算执行情况总结和反馈
1.企业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对各分、子公司、各部门执行预算的情况进行跟踪监控,不断调整执行偏差,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2.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级预算单位应定期召开预算例会,对照预算指标及时总结预算执行情况、计算差异、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同时确定下期的工作重点。预算例会按照召开的频度应当形成不同形式的预算反馈表。
3.将本单位或本部门预算反馈表连同预算工作总结送交财务部。
4.财务部每月按照部门编制预算执行表,比较实际与预算目标的差异,并进行差异分析,填写分析结论。作为预算委员会检查和考评预算执行情况的依据。
第11条编制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1.集团企业各分、子公司和各部门定期编制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编制频率为年度、半年度和季度。
2.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须遵循以下要求。
(1)各分、子公司和各部门在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时,应与上一年度同期进行对比。
(2)各分、子公司和各部门在进行季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时,应进行下季度预测,包括但不限于市场分析、销售收入预测、重大成本支出预测、季度利润预测、资本性支出完成预测等。
(3)各分、子公司和各部门在进行第二季度分析时,应对全年完成情况进行预测。
(4)第4季度需按月提交月度预算支出预测,分别在9、10、11月底报送本月完成情况及下月的预算支出预测。
第12条预算结余可以跨月度使用,但不能跨年度。
第13条下属子公司预算执行控制
1.下属子公司应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各项费用应该按专项进行使用和控制,各项目费用当月有节余的,可以在结转下月使用,未经财务部审批,严禁各项目费用之间相互替代使用。
2.下属子公司在当月经营过程中如果发生了超预算情况,先用上月节余弥补,如果节余不足弥补的,按超预算金额的多少报不同部门审批,如果当月超预算金额在预算金额×%以内,由下属子公司总裁审批;超过×%的,需交集团财务部和预算委员会审批。
第4章附则
第14条本制度由预算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及其解释工作。
第15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10.4预算调整管理办法
制度名称
预算调整管理办法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了规范企业预算调整的管理,加强企业预算控制的科学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适用于企业总部及所属分、子公司。
第2章预算算调整管理
第3条进行预算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
1.预算调整事项不能偏离企业发展战略和年度财务预算目标。
2.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在经济上能够实现最优化。
3.预算调整重点指的是财务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
第4条预算调整方案应符合的要求
1.预算调整事项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现实生产经营状况。
2.预算调整重点放在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或非正常的关键性差异方面。
3.预算调整方案客观、合理。
第5条预算调整条件
1.企业体制改革。
2.大型自然灾害的影响。
3.企业内部重大政策调整。
4.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生不可抗拒事件。
5.国家宏观政策大幅调整,例如预料外的全国工资上涨等。
6.市场经济形式发生重大变化,企业经营目标必须进行调整。
7.业务经营范围变更。销售收入时间差异,新产品投放的推迟,显著的现金流通速度变化,新的资本投资。
第6条预算调整方式
预算调整分为预算事项的应急调整和年度调整。应急事项是指不及时进行调整就会影响生产和经营,每月调整一次;年度调整是对重大事项的调整。
第7条年度预算调整
年度预算需要做调整的,相关部门需于当年6月底前将调整预算申请上报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无法平衡解决的,报请企业董事会调整。预算的调整按原预算编报审批程序办理。
第8条应急调整
因特殊情况或应急任务需要发生的预算外项目支出,又无法等待调整预算的,则须履行相应报批程序,财务部依据有关签报或会议纪要等文件办理付款。财务部无法解决的,提请企业预算委员会特别审批。
第9条预算调整程序
1.预算调整应当由预算执行单位向企业预算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主要财务指标的调整情况。
(2)调整原因。
(3)预计执行情况和保障措施。
(4)财务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客观因素变化情况及其对财务预算执行造成的影响程度,提出财务预算的调整幅度。
2.预算委员会应当对预算执行单位的预算调整报告进行审核分析,编制企业年度财务预算调整方案,上报董事会进行审核。
3.董事会将审核通过后的预算调整方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下发执行新的预算。
第3章附则
第10条本办法由预算委员会拟定并负责解释。
第11条本办法自董事会审批后生效,修改、废止时亦同。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10.5预算执行分析制度
制度名称
预算执行分析制度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
1.了解预算执行中的差异,为预算考核提供依据,并作为考核与奖惩的基础。
2.了解预算与战略的配合程度,为预算修正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发挥预算的指导作用。
3.为编制下期预算积累经验,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权威性。
第2条定义
预算分析就是通过对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进行比较,确定是否存在执行差异,为进行预算调整、预算修正提供依据。
第3条预算分析责任单位
1.董事会为预算分析的决策机构。
2.预算委员会为预算分析管理机构。
3.各业务部门为预算分析的执行机构,财务部负责对企业总体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第4条预算分析管理方式
企业通过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通报预算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第5条预算执行分析的内容
预算执行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差异性分析
定期进行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的比较,提供差异性分析,为预警提供依据。
2.一致性分析
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与企业长期目标及基本目标的一致性。
3.例外事项分析。
分析由于例外事项引起的对整体预算目标的影响情况。
4.差错分析
分析由于目标理解不一致而造成的填报错误内容。
5.进度分析
对各项预算目标的进度进行分析,为考核工作提供依据。
第2章编制预算执行分析报告
第6条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执行部门设专人及时检查、追踪本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收集、汇总有关财务、业务、市场、技术、政策、法律等信息,为预算执行分析报告的编制做好准备。
第7条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分临时性报告和定期报告。对重大差异和问题要编制临时报告,定期报告分月度分析报告和年度分析报告,要全面分析本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
第8条编制预算执行分析报告的要求
1.把握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角度进行。
2.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等多重方法。
3.对于预算执行当中产生的差异,应客观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或建议。
第3章预算分析报告的审议和评估
第9条预算分析报告的审议和评估通过定期召开的预算执行分析会议进行。
第10条预算执行分析会议准备
1.各单位提前准备同预算相关的各方面(财务、业务、市场、技术、政策、法律等)信息、图表资料等。
2.财务部汇总各预算执行部门编制的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总体的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并在会议召开前3天内提交给预算委员会。
3.预算委员会工作人员将相关会议资料进行整理后,打印、装订并及时分发给各个参会部门和人员。
第11条参会人员
总裁、预算委员会负责人、财务部负责人、相关预算执行单位负责人等。
第12条召开时间
1.季度预算执行分析会时间分别在4、7、10月下旬,时间1天。
2.年度预算执行分析会时间在1月下旬,时间1~2天。
第13条会议规则
1.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目的不仅是为了揭示和解释问题,更主要的是形成对问题的共识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2.对于预算执行中出现的超出合理范围的差异,应当客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或建议,并编制预算执行差异分析报告提交给董事会审核。预算执行差异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本期预算数、本期实际预算完成数、本期差异、累计预算数、累计实际发生数、累计差异数。
(2)对差异进行具体分析的过程和说明。
(3)产生不利差异的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
(4)形成有利差异的原因和今后进行巩固、扩大、推广的建议。
第14条会议议程
1.企业预算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上期企业总体目标完成情况、主要差异及其原因。
2.逐一总结各单位上期预算完成情况,发掘问题,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责成解决。
3.总结会议达成的需要上报董事会审核解决的问题,明确改进目标。
4.总裁进行总结后宣布闭会。
第15条会后事项
1.预算委员会负责人上报董事会需要审核的解决事项和问题。
2.预算委员会及各相关单位整理、记录会议产生的资料。
第4章附则
第16条预算委员会负责对本制度进行解释和修改。
第17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10.6预算审计管理制度
制度名称
预算审计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条目的
在预算审计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审计工作效果,规范审计工作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意义
通过实施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第3条方式
预算审计采取全面审计与抽样审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4条频率
1.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每半年1次,时间设定为7月上旬和1月上旬。
2.在特殊情况下,企业也可以组织不定期的专项审计。
第5条责任单位
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由审计部负责组织、实施和总结汇报,财务部门、相关执行部门须予以全力配合。
第6条审计范围
1.检查企业各部门预算批复情况。
2.检查各部门按照批准的年度预算和用款计划,拨付本部门预算支出资金的情况。
3.检查执行单位预算执行的调整情况和预算收支变化情况。
4.检查企业预算管理制度规定的预算执行中的其他事项。
第7条预算审计以企业确定的中心目标进行控制的4个节点。
1.预算计划系统
预算审计要切入经营活动的策划阶段。这时参与,一是向管理者提供咨询,以防止其在编制全面预算管理方案时的政策、规定、方法程序等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二是为今后的评价、建议作好基础准备。
2.业绩评估及考核系统
把预算审计作为绩效考评的基础,使之发挥评价与激励作用。在资源调配、风险控制、降耗节能、降低成本、提高收入策略方面,发挥其作用。
3.关键职责系统
定期检查被审计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定期的测评,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避免目标不相容或目标置换,处理好灵活性和权威性的关系。避免因循守旧,处理好预算目标高与低的关系。
4.业绩跟踪系统
建立预算审计的分析指标,确定预算审计评估体系。跟踪收集经营管理活动的有关信息资料,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偏离经营目标的情况,是否存在或潜伏内外环境的变化引起的风险,各种内控制度是否得到遵守等。
第8条审计工作程序
1.做好审计前的准备工作,审计对象经批准确定后,由审计部门正式下达"审计通知书",并收集有关资料。审计对象必须自觉接受审计,在接到通知后,按照要求,认真总结,提供必要资料。
2.进行实质性审计,审计组进入被审计单位后,分组进行检查,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检查,做好审计记录和取证工作,编写好审计工作底稿。
3.编写审计报告,做出审计结论。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一分为二、用数据说话"的审计原则,根据审计工作底稿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编写出审计报告,征求审计对象及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4.审计部根据审计结果给出审计处理建议,然后将审计报告和审计建议一同报送预算委员会。
5.审计对象对审计报告如有异议,可向上级提出复审要求。
6.经审计组长及审计对象签字的审计报告由预算委员会和审计部分别存档。
第9条本制度自董事会批准后生效,修改废止亦同。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第11章企业内部控制-成本费用
11.1成本费用授权批准制度
制度名称
成本费用授权批准制度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了对成本费用管理过程中的各个业务环节的授权审批事项进行规范,确保授权和审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对以下事项的授权批准情况作出规定。
1.成本费用定额、决策和预算的授权批准。
2.成本费用计划的授权批准。
3.成本费用支出的授权审批。
4.成本费用分析的授权审批。
第3条属于本部门授权范围内的成本费用业务不用通过审批程序,由部门负责人自主决定。
第2章授权批准方式
第4条企业成本费用预算编制和预算调整实行股东大会最终审批制,除此之外的其他成本费用业务的开展实行总裁最终审批制。
第5条企业成本费用的授权批准实行以"一审一批制"为主,其他授权批准方式为辅的批准方式。
第3章授权批准权限和程序
第6条各部门根据企业相关规定、企业经营现状以及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待批待审事项,并根据待批待审事项的要求编制相关申请报告或报表。具体如下。
1.财务部负责编制、汇总企业总体的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
2.各部门负责编制本部门的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
3.各部门对超出成本费用定额外的成本费用支出事项提出申请。
4.各部门对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在本部门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编制报告。
5.财务部对本企业总体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编制报告。
6.财务部定期编制成本费用相关财务报表,报上级审核审批。
7.其他成本费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须报审报批的事项。
第7条企业财务部作为成本费用管理的主导部门,承担成本费用业务的汇总和初次审核功能,具体具体工作事项如下。
1.汇总并初审各部门的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进而编制企业总体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
2.汇总和初审各部门对本部门成本费用执行情况的分析报告,进而编制企业总体的成本费用执行分析报告。
3.汇总并初审各类成本费用定额,进而编制企业总体成本费用定额标准。
第8条企业财务总监作为财务部的直接领导,对成本费用的业务承担复核以及授权范围内的最终审批的职责。
1.复核财务部编制的企业总体成本费用定额、预算和计划。
2.复核财务部编制的企业总体成本费用分析报告。
3.在授权范围内,审批超过成本费用定额的成本费用支出项目;无最终审批权的,提出审核意见,报总裁最终审批。
4.定期或不定期对财务部的成本费用核算业务进行检查和复核。
5.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部门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第9条企业总裁负责对成本费用业务的重大事项和关键事项的审批,并授权财务总监对一些常规文件和报告进行最终审批。
第4章授权批准控制
第10条审批人应当根据成本费用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第11条对超越审批权限进行审批的,要追究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给予相关责任人撤职或辞退处分。
第12条授权批准的部门或人员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权限范围内的审批事项,故意拖延的要给予经济处分或行政处分;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给予相关责任人撤职或辞退处分。
上一篇:公司全套管理制度合集27000字
下一篇:医院医保工作全套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