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建设典型材料汇编-10篇
目录
1.疫情催生新基建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将全面提速-----3
2.政府各部门的数据要素、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的分工-----5
3.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16
4.政务云、大数据、智慧城市助力数字政府建设-----19
5.加快推进数字政府、新型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23
6.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智慧城市发展-----26
7."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双双驶入快车道-----30
8.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智慧城市不同着力点-----35
9.顺应数字政府趋势,火眼智能"因地制宜"助力智慧城市建设-----38
10.数据资源管理局高质量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以数管之
为助力省会之强-----41
疫情催生新基建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将全面提速
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们健康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对经济带来不可预估的沉重打击,同时也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深度检验,更是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综合考验。
疫情暴露的短板和不足
从疫情突然爆发、全力防控、逐渐控制,打赢这场战疫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功不可没的有力支撑,但从疫情防控的过程也暴露智慧城市建设的短板和不足。
规划缺乏顶层设计:此次战疫体现了我国近年来全力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和价值,尤其是在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垂直领域很快的响应过来,发挥了长足发展,但从整体规划来看仍然不如预期,不能达到跨领域、跨系统之间接口和标准统一,一旦遇到如疫情这种重大突发事件就显得措手不及,应对时难免出现混乱。
过度追求规模速度:随着我国政府推动、多企参与、合力推进的大背景下,近几年,智慧城市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可圈可点、有目共睹,但过渡追求规模和速度,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形象工程",容易忽略智慧城建设的本质和价值,造成"重硬件、轻应用"的后果。
管理运营能力不足:智慧城市是否能够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取决了智慧城市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模式,此次疫情暴露出的不足之一,很大程度在于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不够全面和健全,数据无法互联互通、无法高效整合、无法精准匹配,应急能力不够、显得措手不及,运营反馈机制不能形成闭环等等。
疫情催生新基建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将全面提速
希望与挑战共存,在后疫情时代,该如何填补智慧城市不足、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加速智慧城市建设呢?
近期政府频频发声的新基建给出了准确的方向和明确的信号,为未来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数字政府迎来新一轮发展。
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以及创新基础设施,它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数字底座。假如政府数字化建设分三层础的"夯实",能让整个城市数字化体系更完善。
总结: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并非一日可成,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建设和积累,如今在政策利好和推动、各方参与和响应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将全面提速,不断地的拓展智慧城市建设和创新应用场景。
政府各部门的数据要素、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的分工
XX市发布的《加快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的建设的意见》,给数字XX的各相关部门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一、数字经济。
1、数据要素市场-发改委牵头。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搭建市场化交易平台,建立健全数据产权交易和行业自律机制,提升交易监管水平。支持政府与行业优势企业建立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鼓励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利用开放数据,开发个性化服务、精准化治理等典型应用,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稳妥推进数字货币在新零售、电子商务、行政收费等场景进行试点测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政府一般都会把牵头部门放在第一位。
2、产业创新发展-发改委牵头。
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统筹布局,建立健全数字经济产业政策体系,打造一批集聚电子信息产业高端研发和制造企业的支撑型产业园区。以XXG技术为引领,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围绕无人驾驶、车联网、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医疗、交通、金融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智慧应用示范标杆项目和示范街区。加强政府部门对智慧化、数字化技术的首购首用,以数字政府建设和应用为牵引,带动新技术、新模式规模化应用,定期推出优质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开展全国鲲鹏产业示范区建设,建设中国鲲鹏产业源头创新中心,支持在政务、金融、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率先开展应用示范。(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3、企业上云数智-工信局牵头。
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打造系统化多层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拓展"智能+",培育数字应用新业态、新模式。鼓励企业"上云",支持企业以数字化转型加快组织变革和业务创新,培育数据驱动型企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平台型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协同推进供应链要素数据化和数据要素供应链化,支持打造"研发+生产+供应链"的数字化产业链,支持产业以数字供应链打造生态圈。(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
4、数字经济-云上城市行动-政数据牵头。
实施"云上城市"行动。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商旅文体协同,打造线上办公、线上会展、线上教育、线上问诊、线上购物等"云上城市"新模式。(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创新委、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推进)。
二、新基建。
1、通信网络-工信局。
推动通信网络全面提速。在实现XXG城市级独立组网的基础上,构建覆盖"XXG+千兆光网+智慧专网+卫星网+物联网"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双千兆城市"建设,加快建成XXG政务专网、XX.XXGHz无线宽带专网和XX.XXGHz行业专网。探索多标识解析技术应用创新。推动XXG在政务、车联网、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医疗、物流、能源等领域深度应用。(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通信管理局)。
2、感知物联-工信局。
加快终端设备全面感知。积极部署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感知设备,依托物联、数联、智联一体化平台,融合摄像、射频、传感、遥感和雷达等感知单元,建立"天地空三位一体"的城市泛在感知网络,不断增强城市立体化的智能感知能力,建设全面感知的"活力"城市,推动城市运行、自然资源、环境、气候等智能多源感知应用。进一步优化多功能智能杆布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3、大数据中心-政务局。
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整合全市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建设城市大数据中心。加快完成同城双活数据中心和深汕特别合作区异地备份中心建设。统一全市政务云架构,推动应用系统在政务云和公有云混合部署。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数据中枢和应用中枢,支撑各部门构建业务应用,避免单独建设、重复建设。协同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建设全国一体化国家大数据中心华南区域服务核心节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生产要素流通汇聚枢纽。探索开展数据资源跨境、跨域、跨级融合互通和协同应用。(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委大湾区办、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通信管理局)。
4、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发改委。
加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整合提升。支持龙头企业创建人工智能开源开放服务平台,增强算力、算法、数据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推动交通、金融、医疗等领域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创新高地。促进云计算与XXG融合,建设边缘计算资源池节点,实现算力的"云边端"统筹供给和协同调度。(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5、区块链基础设施-发改委。
加快区块链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统一的区块链底层设施环境,打造具备高性能、高安全隐私、高可扩展性以及可编程能力的政务联盟链平台,提供存储、加密、时间戳、共识机制、跨链等区块链服务。支持相关企业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协同效率。(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公共服务。
1、放管服-政数局。
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根据国家和省要求缩减行政许可事项和办事环节,推进商事登记、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领域改革创新。依法利用个人和企业"画像",拓展信用监管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建设完善"法治政府信息"平台,提升公开透明市场化环境和法治保障水平。(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
2、数字市民-政数局。
实施"数字市民"计划。大力推广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和电子档案,构建"数字市民"认证、管理和应用体系,建立数据账户和用户信息授权机制,建立健全市民办事数据共享比对机制,减少证明材料重复性提交,推动"数字市民"可跨城办理业务、跨域使用数据。探索建立全市统一"市民码"服务体系,推动全市统一身份认证和多码融合、一码通用,不断丰富"一号走遍XX"内涵。(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档案局、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
3、公共服务一屏享、一体办-政数局。
推进公共服务"一屏享、一体办"。加快构建以"指尖办"为主渠道,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一体化综合服务体系。全面提升"iXX"系列服务品牌,加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在全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应进必进",除特殊情况外,部门自建的申办受理功能应向全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迁移。推进""热线平台智能化,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加强"好差评"闭环管理。(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4、秒报秒批一体化-政数局。
推广"秒报秒批一体化"等服务。在"一网通办"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电子证照、电子材料共享,推广"秒报秒批一体化"模式,让企业、市民办事只需"选择",无需"填空"。加快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拓宽"一件事一次办"的覆盖范围,推动政务服务由"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强化党政机关政务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党政机关办公信息化水平,建成全市统一协同办公平台和党政机关内部办事服务"一次了"系统,让政务运转更高效、更智能。(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5、民生服务智慧化-政数局。
全面提升民生服务领域智慧化水平。积极推广XX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民生服务领域应用,着力提高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推动远程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数字文化等重点领域服务新模式快速发展。(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区)。
四、城市治理。
1、数字孪生-规自局。
探索"数字孪生城市"。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筑信息模型(BIM)、城市信息模型(CIM)等数字化手段,开展全域高精度三维城市建模,加强国土空间等数据治理,构建可视化城市空间数字平台,链接智慧泛在的城市神经网络,提升城市可感知、可判断、快速反应的能力。(责任单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委政法委、市住房建设局)。
2、城市智能中枢-政数局。
打造城市智能中枢。依托市政府管理服务指挥中心,聚合行业应用系统和数据,升级"城市数字大脑",强化数据推演为城市治理赋能,通过数据分析支撑城市重大决策,打造鹏城智能体的智能中枢。以数据驱动部门业务流程优化,建立智能监测、统一指挥、实时调度、上下联动的城市运行体系。建立全市大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应急系统、信息、资源、预案等全方位联动,形成全市应急"一张网"。(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
3、公共卫生智慧化-卫计委。
提升公共卫生防护智慧化水平。强化公共卫生数据采集整合和共享利用,实现与医保、公安、交通等部门跨行业、跨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建立智能预警机制,有效支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高效处置,实现联防联控。(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4、基层治理-市委组织部。
推动科技赋能基层治理。优化"多网合一"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条块结合"的统一基层网格治理平台,全面推广统一地址库应用。加快智慧社区建设,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民政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各区)。
5、社会信用-市监局。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出台XX经济特区社会信用条例。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基础库,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信用平台,实现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互联互通。创新信用建设服务方式,推动信用信息深度开发利用。推动"互联网+监管"改革,实现信用监管数据可比对、过程可追溯、问题可监测,对违法行为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6、区域协作-政数局。
深化智慧城市合作。探索建立标准统一、开放的数据端口,建设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电子签名证书互认,推广电子签名互认证书在公共服务、金融、商贸等领域应用。深化与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加快XX-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示范区建设,推动在数字互联互通、人才交流和培养、技术合作与创新创业等重点领域全面合作。(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委大湾区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五、网络安全-网信办。
1、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等相关法规。加强规划建设、运行监测、通报整改等各重点环节的网络安全管理。持续开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检查,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个人信息开发、利用、保护定期检查,深入推进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网络不良信息技术监管处置能力,强化有害信息治理。(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密码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通信管理局)。
2、强化网络安全整体防护。
建立健全"防御、监测、打击、治理、评估"五位一体的网络空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应急处置平台,推进密码全面应用,强化数据安全保护,形成网络安全整体防护体系。完善数据安全防范措施,提升数据采集、生产、加工、共享、服务、消费等全链路数据安全治理能力。加强信息安全审计,引导各部门数据生产、加工和消费链路部署在可监控的安全环境中,为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提供整体安全防护。(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密码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通信管理局)。
3、强化安全技术应用创新。
探索动态防御、量子密钥通信技术在重要领域的应用。推动安全可信技术在传输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和安全计算环境的应用。研究利用多种数据脱敏算法,避免个人标识、属性、成员关系等各类隐私数据泄露。推广数字水印,增强电子文件的可追溯性。落实网络安全审查工作制度,促进先进技术应用与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相结合。(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密码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合计项工作:
4、发改委主导XX个项目,参与XX个项目。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区块链基础设施
数字经济数据要素
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
5、政数局主导五大板块中,除了网络安全的四个板块中的XX个项目,参与个项目。
新基建-大数据中心
公共服务-放管服
公共服务-数字市民
公共服务一屏享、一体办
公共服务-秒报秒批
公共服务-民生服务智慧化
城市治理-城市智能中枢
城市治理-区域协作
数字经济-云上城市行动
6、工信局主导XX个项目,参与XX个项目。
新基建-通信网络
新基建-感知物联
数字经济-企业上云数智
7、网信办主导XX个项目,参与XX个项目。
网络安全-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防护
网络安全-安全技术应用创新
XX市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政数局、大数据局,已经成为数字化城市的中坚力量。
数字化城市的相关合作,首先要找对相应的主导单位。
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奋进新时代,珠海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迎来了新机遇。XX年,市政协社法委围绕"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开展了年度重点课题调研。调研报告指出,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的核心是大数据应用,我们应以大数据发展应用为抓手,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着力将珠海打造为数字中国建设全国先进城市。
现状:管理机制待完善,市民感受度不高
XX年,市政协社法委组织课题组,深入有关部门、企业和外地先进城市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圆桌协商会充分协商交流,历时半年多,形成《加快推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打造数字中国建设全国先进城市--关于推进珠海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指出,近年来,珠海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和政务信息化建设,成为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荣获数字中国建设XX年度全国佳案例最佳实践项目奖,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站在新时代珠海"二次创业"的新起点上,对标国内先进地区,珠海仍面临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政务数据资产价值尚未释放、数据驱动的智能型政府决策能力亟需提升、市民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感受度不够高等短板。
支招:心中"有数"做好科学决策
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自由"资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调研报告建议,迎接大数据时代,首先需要职能部门转变观念,进一步树立"大数据思维"和"数据决策观",努力做到心中"有数"、协同"存数"、主动"晒数"、善于"用数",积极利用大数据进行科学决策。
同时,新时代珠海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需要在"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指引下,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当前,杭州、XX、银川等城市在大数据的商业运维模式、立法保障、产业发展、应用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让大数据在政务、产业和民生中得到深度融合应用,充分发挥"数据"的乘数效应,激发了强有力的发展新动能。
整合统筹加强大数据综合管理
调研报告指出,数字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建设宜统筹考虑,统一组织实施,不宜分开规划,多个主体分别管理和实施。
调研报告建议,设立集中统一领导小组,全方位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同时,理顺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的部门职责关系,加快成立大数据综合管理机构,将分散在相关部门中的智慧城市建设和政务信息化工作职能进行整合统筹,同时建立数据归集、整合、共享、开发、应用的部门责任制和督查督办机制。
加快建设着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以数据资源为重要生产要素、以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数字经济正蓬勃发展,并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调研报告建议,围绕数字基础型、应用型和服务型XX个重点产业方向,着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珠海智慧产业园建设发展方案》的全面实施。大力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培育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产业生态。支持壮大数字经济专业人才队伍,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
注重安全不断完善应用保障体系
大数据"腾飞"离不开健全的应用保障体系。调研报告建议,加强政策保障,加快研究出台大数据发展应用的相关配套政策,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强化资金保障,建立财政引导、市场主导的资金支持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大数据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着力立法保障,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适时推动出台《珠海经济特区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珠海市政府数据资产管理登记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注重安全保障,构建安全保密管理、安全技术使用、安全风险防控"三位一体"的"数字珠海"安全保障体系。
政务云、大数据、智慧城市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XX年开始,市大数据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大数据、智慧城市工作部署,以政务外网、政务云、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为支撑,全力推进政务信息系统集约化和政务数据交换共享应用,"政务云集约化"建设促进行政成本不断降低,"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大数据、智慧城市"不断完善和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强政务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提升政务外网服务能力
我市政务外网已建成了市县两级"纵向到底"的政务外网广域网,并实现了与国家和省政务外网的互联互通,"横向到边"的市级政务外网城域网覆盖面不断扩大,今年在做好全市XX个政务网外接入、使用单位运维服务的同时,根据市政府对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将政务外网广域网和城域网核心设备搬迁至XX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机房,为网络核心设备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修订完善了《XX市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网络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相关要求,规范网络安全日常维护工作,开展定期、不定期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政务外网核心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持续推进信息系统迁移上云,政务云平台安全稳定运行
截止目前市政务云平台共部署运行个单位的XX套信息系统,共开通虚拟机XX台,使用CPU核、内存.TB、存储XXTB,云资源平均使用率.%。同时不断加强安全防护水平和日常巡检,对政务云平台堡垒机、防火墙进行升级并通过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的测评,组织完成XX次应急演练,向上云单位发送安全分析报告XX份,处理各单位需求工单XX个,积极开展云平台软、硬件设备预防性维护工作,更换存在隐患的内存、硬盘等,有效的排除了故障隐患,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上云单位平均满意度达到%。市政务云平台建成投运以来,节约硬件设备采购、运行、维护等费用XX多万元,实现了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由传统的"按需而建"模式逐步向"按需而用"购买云服务模式的转变,有效的促进了政府信息系统集约化管理。
政务数据共享应用成效明显,有力支撑"数字政府"建设
市级政务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国家、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并根据国家、省级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清单,结合各部门工作职能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逐步完善城市基础数据资源归集体系,持续推进政务数据梳理和归集。目前市级政务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梳理入库XX项政务数据目录,上线发布市级政务数据资源XX个,数据接口个、库表XX个、文件XX个,库表数据量超过XX万条;向省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提供政务资源目录XX个、数据资源XX个;建成市级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空间地理、统一身份认证等基础数据库,支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互联网+监管"、社会信用、不动产登记、"多证合一"等数据共享交换和业务协同,各类共享数据资源接口累计被调用亿次,数据共享应用评级全省排名第二,基本形成了形成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交换体系,为"数字政府"建设打牢了数据共享底座。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全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对大数据、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部署,结合全市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请市政府印发了《XX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提出了全市新型智慧城市"XX+X+N"的总体架构,并对未来两年我市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同时还调整了"XX市智慧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二是大数据、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支撑作用明显。XX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政务云平台、政务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基础设施建成并投运,全市人口、法人、社会信用、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和健康、住房、社保等主题数据库基本建成,为"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数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