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学习研讨理论文章、经验材料汇编(36篇)(第11/15页)
各地区、各部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坚持节能优先的能源发展战略,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扎实工作,深化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经济与产业思考
香港中文大学赵俊华、柳文轩
现代工业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碳排放,由此引发世界范围内频繁出现山火、洪水、极寒等极端自然灾难事件,对各国的民生经济造成重创,也使得全球变暖等环境气候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已有众多科学研究证明了气候变化与极端自然灾害概率上升之间的相关性。
2016年4月22日,全世界178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巴黎协定》,其目的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各国也不得不纷纷重视起对抗气候变化这项长久的事业,并将其提上与经济发展等位的日程。
"双碳"战略的提出
为响应《巴黎协定》的约定,以及展示我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首次提出国家"30·60"战略,即"中国力争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包括在2020年12月16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1年3月5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及2021年3月7日答中外记者提问等多个场合中也声明强调,对于碳达峰和碳中和承诺目标,中国"说到做到""言出必行"。
中国之所以提出"双碳"战略,除了关系到能源、气候,以及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之外,也与我国正处于与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形成激烈的战略竞争格局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在这样的世界格局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这既由于中国的国力相比美国仍有一定的距离,很大程度上也由于中国在软实力上的弱势地位。以欧盟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国家与美国在战略利益上并非总能保持一致,但由于欧盟等国家与美国在文化和政治体制上的相似性,美国很多时候可以利用软实力上的优势,通过煽动民意,破坏他们与中国的合作。目前欧盟等国家与中国的合作,主要是利益驱动的,欧盟试图与中国在一些领域保持良好的经贸往来关系,但一旦涉及到政治、外交等其他议题,这种良好关系就很难维持。
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想,而共同对抗气候变化则是该战略实践的主要抓手之一。目前,在气候变化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协定--《巴黎协定》是由欧盟成员国主导的,于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是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也是欧盟战略意志的体现之一。中国的"双碳"战略正是起于《巴黎协定》中气候变化与碳减排的议题。在碳减排问题上,我国与欧盟的价值观相对比较契合,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因此,在未来与美国战略竞争的进程中,"双碳"战略将成为少数中国与欧盟可以达成共识和合作的议题之一,是中国外交局面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双碳"战略的产业意义
"双碳"战略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各行业激烈的讨论。其中有一部分声音疑虑"双碳"战略及全国碳市场的推出将会损害中国的产业竞争力。这种声音通常是基于一种朴素的逻辑,即碳市场的推出会增大各产业的碳成本,并作用于产业供给和员工就业率等,影响我国产业的竞争力。
需要说明,"减碳"即意味着削弱产业竞争力,这样的观点是不全面的。对"双碳"战略的产业影响,应该更全面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
首先,从短期来看,维持碳价格的温和上涨,既不会对传统产业造成过大的短期冲击,同时又能给市场提供一个长期的预期,促进我国的低碳经济转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已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当日的开盘价格是48元/吨。截至7月21日已经历数日的连续增长,最高价格可达55.5元/吨。相较于此前试点运行的区域碳市场,最高的深圳碳市场价格曾突破100元/吨,当前的全国市场价格仍是温和的。根据中金公司的研究,当全国碳价格在100元/吨以内时,对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的短期冲击是有限的。
但同时,对碳市场的价格逐步上涨的预期,又有助于传统产业向适应新型环保市场的大方向做出产业、经营以及人事上的调整。目前,欧盟的碳价格大约为58欧元/吨,我国距离与其接轨尚有一定的距离,眼下国内碳价格缓和有序的上涨可以为各产业市场提供一个相对长久的产业预期,促进各行业的低碳经济转型。
另一方面,我国的低碳相关产业,包括光伏、风电、电池、电动汽车等已经具有世界级的竞争力。长期看,"双碳"战略有利于我国在低碳经济领域中占领全球制高点。截至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254.4GW,约占全球光伏总装机的38%;风电累计装机281.4GW,约占全球风电总装机的37.8%,各自位列全球第一。2020年,中国锂电池销售收入达到2006亿元,产量为157GWh,全球占比为53.8%,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7万辆,同比增长13.3%,产量为136.6万辆,同比增长10%。目前,资本正在加速进入低碳产业领域。"双碳"战略的提出将扩大相关领域的政策优势;着眼长期,它们将有利于我国在低碳经济领域取得全球化竞争的制高点和话语权。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电动车领域,这是一个关系到能源、制造与互联网三个战略性行业的特殊领域。首先,汽车制造是整个制造业的核心。从投入产出关系来看,汽车整车制造拉动产值超过180亿元的行业有72个,仅次于房地产投资(房屋建筑)和基建投资(土木工程建筑),是总量经济拉动能力最强的行业之一。受制于西方国家在燃油车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我国的汽车制造业长期落后于西方。发展电动车的战略将有利于我国汽车制造业避开西方国家的专利壁垒,提升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自动驾驶与车载智能软件系统正成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件。考虑到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达5亿台,且每台车可配3-4个智能大屏,电动汽车可能发展成为下一个10亿级别的互联网终端。总之,"双碳"战略将助推我国实现在汽车领域弯道超车的目标。
"双碳"战略与中国能源安全
在我国工业发展、社会进步过程中,中国的资源禀赋特征是"富煤、贫油、少气",同时我国自然资源短缺又与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状态并存。截至2020年,我国原煤、原油、天然气的产量与进口情况并不乐观。原煤、原油、天然气是我国生产发展的主要一次能源,占所有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八成以上,这也可用于解释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现状。近五年来(图1),我国近五年的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于2020年分别达到39、1.9和1.4亿吨的水平。但与此同时,近五年的原煤、原油、天然气进口量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图2),在2020年分别达到3、5.4和1亿吨的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对"煤油气"的总需求正在逐年递增,这也印证了我国这几年快速发展的事实。
进口产出比的大小意味着我国"煤油气"消耗受进口影响的程度大小。进口产出比越大说明我国对进口的依赖性越大,对世界关系和谐的要求越高,一旦进口来源受到威胁,该能源的需求量也将受到威胁。根据此标准(图3),我国迄今有着大量的原油和天然气的进口需求,原油的进口量大约是产量的3倍,天然气的进口量与产量大致持平。同时,煤的进口总量也在逐步上涨,国内的煤炭储量也在日益下降。我国在能源安全上面临严峻的挑战。如果要摆脱对化石燃料能源的进口依赖,需要在新能源领域有显著的突破。
我国"多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禀赋决定了我国要在交通领域大力推动电气化转型。电动车替代燃油车的趋势,将降低我国对进口油气的需求。截至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占5.4%,年销售量136.7万量,同比上涨13.3%。"双碳"战略和碳市场的落实将在汽车用户和生产商两端做出经济和效益上的补贴,这将加速中国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速度,推进降低我国对进口煤油气需求的进程,让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实现相对独立。
"双碳"战略与石油美元
长期看,中欧在减碳方面的合作,包括中欧碳市场的联通,可能推动更大范围内的低碳经济转型。减碳将降低全球的油气需求,从根本上削弱石油美元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看,美国拜登政府对于减碳的政策支持很难长期持续。
早在2019年,国际金融论坛(IFF)和欧洲碳定价工作小组就开始共同推动"中欧碳定价倡议"。从中欧双方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合作潜力看,"双碳"战略的实施对未来双方有着更为广阔的合作前景,包括行业合作、科技合作、共同探讨市场规范标准和计量方法、碳金融、国际统一碳市场等。此外,中欧在减碳方面的合作还可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有针对性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上述合作,进而从全球的角度降低化石燃料(尤其是原油和天然气)的需求。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石油采取的是美元结算的机制。全球化的减碳合作必将从根本上削弱石油美元的基础。虽然2021年2月19日,美国拜登政府重新加入了《巴黎协定》,但从削弱石油美元的角度,拜登政府对于减碳的政策支持很难长期持续。但减碳的事业已经是目前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人类共同事业,油气的需求下降也是必然的大趋势,新的时代随着石油美元的削弱,可能出现基于碳资产的新的国际结算货币体系,进而取代美元体系。
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结算货币体系讨论,早在2009年G20伦敦峰会前,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发表过《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署名文章,提出建立超主权货币的构想。时至今天,伴随着碳市场、碳关税等市场、财政机制的提出,全球的产业发展价值都被无形的打上了碳减排的标识。未来,资本市场的资金会由高耗能、低效率的产业流向低耗能、高效率的产业,当低耗能、高效率产业在局部区域剧增时,则会引起货币增发的需求。未来的国际结算货币将由碳减排的能力决定,可以说,谁的减排能力强,谁就可以主导货币的发行,进而主宰未来世界的经济走向。不论这一结算货币是否是新的不同于美元的超主权货币,各国、各区域都力图在未来国际货币新体系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而进行产业低碳经济转型。而我国则是在"双碳"战略的指导下进行长年的未雨绸缪,力图打破石油美元的国际垄断结算体系格局。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1+N"政策体系陆续发布。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深刻认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大意义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进一步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要求,彰显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战略定位和重大意义。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有利于减少主要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二氧化碳和常规污染物的排放具有同源性,大部分都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利用。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高碳能源结构和高耗能、高碳产业结构问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利于推动总量减排、源头减排、结构减排,实现减污与降碳、改善环境质量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总体上看,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可以为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奠定坚实基础。
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气候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仅能够减少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增多、气象及自然灾害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而且能够降低由此带来的生态系统退化和物种灭绝风险,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
有利于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气候变化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同世界各国一道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显著
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不断提高碳排放强度削减幅度,不断强化自主贡献目标,协同推进气候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多赢,应对气候变化发生历史性变化。
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将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建立市场机制等政策措施,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石化、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加速,2020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约22%;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56.8%,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05年的7.4%提高到15.9%。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超过23%,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规模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当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高达77%。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持续加强。"十三五"期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相比2015年下降28.8%;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83.4%;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0.6%。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连续3个监测期实现"双缩减"。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1%,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
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日益凸显。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生效和实施。宣布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正式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和《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取得积极成果。深入开展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宣布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等东道国举措。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距离实现碳达峰目标已不足10年,从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目标仅有30年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时间更紧、幅度更大、困难更多,必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如期实现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生态文明体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统筹落实《意见》和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方式。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稳步提升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水平。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加强"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成果应用,健全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统筹推进区域绿色发展,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把降碳摆在更加突出、优先的位置,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编制出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持续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力度。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加大对挤占生态空间和损害重要生态系统行为的惩处力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强草原、河湖、湿地保护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不断完善政策制度支撑保障。统筹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动建立温室气体数据统计核算、数据管理及履约长效机制。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稳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主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推动各方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发挥主席国优势,开好COP15第二阶段会议,推动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有效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发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合作平台作用,大力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言必行、行必果
生态环境部
导言:
发自北京9月15日,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中国在面临极端气候变化的时候,还会完成自己设定的去碳化目标吗?"对此,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回应,我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态度是坚定的。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中国言必行、行必果。
黄润秋表示,今年夏天,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遭遇的高温、干旱、洪水等灾害性天气,"让我们都感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就在身边,也凸显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
2020年9月,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实现这个目标,对我们是巨大的挑战。但这也充分彰显了我们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黄润秋说。
黄润秋在会上表示,十年来,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这十年的工作力度展示了中国的决心。
在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上,十年来,中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68.5%下降到去年的56%,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了6.9个百分点,达到了16.6%。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增长了2.1倍,突破了10亿千瓦,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都是稳居世界第一的。
在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上,十年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了26.2%,是全球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相当于少用了14亿吨的标准煤,少排放了29.4亿吨的二氧化碳。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销量2021年达到352万辆,也是位居全球第一。
在持续提高碳汇能力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上,十年来,中国森林面积增长了7.1%,达到2.27亿公顷,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森林碳汇增长7.3%,达到每年8.3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抵销了我国一年的汽车碳排放量。我国发布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持续开展适应型城市的建设试点。
此外,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一上线就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截至昨天,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5亿吨,累计成交额85.59亿元。
黄润秋表示,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多边进程,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生效和顺利实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同时,中国持续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截至上个月底,累计安排超过12亿元人民币,签署13份合作文件,培训超过2000名发展中国家相关人员。
黄润秋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态度是坚定的。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中国言必行、行必果,我们将全面落实已经制定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为建设美丽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宣传部于2022年9月15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32场,我们很高兴请到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先生,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等方面的情况,并回答各位关心的问题。
下面,请黄部长作介绍。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首先非常感谢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我非常高兴利用这个机会向各位记者朋友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实际上,这些年我们与各位记者朋友一起见证了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你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讲好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故事,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你们的贡献。在这里,我代表生态环境部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新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生态环境领域同样如此,这十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从思想引领来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从战略部署看,我们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的谋篇布局更加完善、更加系统,也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