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能力建设年、机关效能建设理论文章、经验材料汇编(58篇)(第2/12页)
一、"面对面"工作是转作风提效能的关键一招
"面对面"工作是拉近群众感情的有效渠道。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永葆生命力和战斗力的传家宝。任何时候,群众路线走得好,党的事业就发展得好。反之,群众路线走偏了,党的事业就会受到影响。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当前,少数干部依然存在"衙门作风",只会坐在办公室里"心忧天下",不主动与群众打交道,听不懂群众语言,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对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置若罔闻,甚至影响到了群众利益。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铭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做到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民生上造福群众,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
"面对面"工作是转变干部作风的必由路径。面对面交流,可以直接感受对方的心理变化,准确体会对方的真实想法,从而达到快速有效沟通的效果。工作中,通过面对面交流,可以最直接了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可以最直接掌握企业经营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可以最直接向上反映基层的所思、所想、所盼。基于这些认识,我们鼓励干部走出机关,走到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农户的火塘边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鼓励干部到项目现场、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在一线转变作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干部到发达地区、到大企业,积极接触企业家、积极宣传推介、积极引资引智;鼓励干部积极到国家部委、省级部门汇报衔接、争取支持。
"面对面"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临沧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中,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这是新时代临沧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临沧工作的根本遵循。当前,临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边境问题相互交织,开展民族工作面临巨大压力;疫情、战情、警情叠加,守边固土困难重重。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主题教育,增强"人人都是收信人"的主人翁意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临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二、"面对面"工作体现的是手握"金刚钻"敢揽"瓷器活"的硬道理
敢于向矛盾叫板。是否敢于直面矛盾,是否善于化解风险,是检验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尺。实践中,碰到矛盾"打太极"、遇到问题"绕道走"的干部依然存在,这是不敢担当的典型表现。各级干部要把消除化解矛盾作为职责所系、使命所在、价值所在,既不制造矛盾,又不害怕矛盾,更要化解矛盾;既不夸大矛盾,又不掩盖矛盾,更要消除矛盾。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办信访积案、接访下访、调查研究等制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敢于向"四风"叫板。要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四风"问题病根未除、土壤还在,一处不慎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广大干部必须持之以恒纠"四风",擦亮转作风提效能"金色名片"。要坚持领导带头,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蹲点调研,帮助基层发现优势、长项和特色,找准问题、短板和弱项,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坚持少发文、发短文,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切实防止开会像"赶场"、发文像"下雪"。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调研,坚决杜绝走重复路线、搞层层陪同。
敢于向平庸叫板。当前,"庸懒散拖"等消极思想在部分干部中还不同程度存在,必须坚决革除这些陋习。要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秉承"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理念,通过"速度+效率"相结合,做到今天的事今天办、明确的事当下办、能够"马上办"的事不要"拖着不办""过后再办"。坚持办结与办好相统一,做到第一时间办结、第一时间反馈。养成"早"的习惯,做到早介入、早研究、早落实。
三、"面对面"工作落脚点是在实践实战中成就事业
在"三好"建设中"面对面"。以"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为总抓手,全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加快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努力建成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教育基地。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合党组织设置,构建党组织领导下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边疆治理体系。做实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防机制,真正形成党委把方向、政府总协调、军队立骨干、警方抓治理、群众来参与的大边防格局。压实"五级书记"抓边防责任,落实"五级段长"责任制,强化"五个管住"措施,严守"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防输出"底线,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争做一辈子的好支书"实践活动,让"好支书"像"吸铁石"一样把干部群众凝聚在一起,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在大干项目中"面对面"。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发展项目是稳增长的"压舱石",是高质量发展的"强支撑"。要把找项目、制项目、报项目、批项目、干项目贯穿于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建立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班子成员"大分工、大合作"机制,按照"授全权、负全责"原则,明确市级领导挂帅重大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建立项目分层分级调度机制,领导干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认真落实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坚持现场办公、现场调度、现场解决问题,做到每月开工一批项目、竣工一批项目。
在发展产业中"面对面"。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招商引资是发展产业的重要抓手。要发挥临沧好山、好水、好空气等资源优势,以红茶产业链、中药材产业链、农业产业链、文旅康养产业链、大通道物流产业链和锗矿、高岭土深加工等为着力点,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大力开展产业精准招商行动。坚持一企一策,强化要素保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引导全市干部人人争做招商员、人人争当服务员,在企业招引、落地、投产全过程提供"保姆式"服务。组建重点产业项目招商团队,坚持党政"一把手"带头招商,搞清楚"我有什么优势""我要什么产业项目""谁能帮我解决发展难题"三个关键问题,着力招引增链、补链、强链项目,通过培育一批全产业链企业,切实把临沧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在培养干部中"面对面"。近距离接触干部,是察人识人的有效方式。要突出干部教育培训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通过专题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让干部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实践锻炼中长见识、增才干,做到任何时候干任何事情都心中有数、手上有招。经常性、有原则地接触干部,对干部经常开展同志式的谈心谈话,既指出缺点不足,又给予鞭策鼓励,拉近组织与干部的距离。把优秀年轻干部派到重大项目建设一线、强边固防一线、疫情防控一线,派到艰苦环境和重大斗争中磨炼,让干部通过面对面"实战",强化思想认识、快速成长。
学精神转作风增动力岭东在行动
为进一步凝聚共识,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今年2月初开始岭东区委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学精神、转作风、增动力"活动,特别是全市相关会议召开后,全区更是掀起了提升机关能力、强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高潮,用实际行动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岭东新征程。
关键词:突出"快"字,以雷厉风行的落实体现改变决心
新春过后,区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时间研究制定"学精神、转作风、增动力"实施方案,召开启动会议,着力在"学"上下功夫、在"转"上做文章、在"增"上见成效;各级党组织接到通知后积极响应,先后组织召开动员会议、主题党日等活动,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对标对表落实各项任务,同时为创造良好的氛围,督促各单位上报实时信息,依托"微视岭东""先锋岭东"微信公众平台等载体发布会议类信息32篇,活动类信息25篇,在全区掀起了一阵"学精神、转作风"的热潮。
关键词:突出"学"字,以强化业务素质锻造看家本领
在全区范围"业务大讲堂"活动,把增强业务技能覆盖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岗位,引导机关干部钻研业务、转变思想,用足用好用活相关政策,提升整体业务水平,努力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业务能手"。全区各业务部门创新方式,针对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积极开展"业务大讲堂"46次,全面查找短板差距、明确赶超措施,逐项业务、逐条制度进行学习研究、对照提升,推动了全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突出"严"字,以从严从紧的态度整治不良作风
严格落实"五细"要求,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解决思想不务实、工作不落实、作风不扎实的问题。作风整顿办公室多次深入全区各部门督查工作纪律,对请假手续不标准等问题责成相关部门进行了立行立改。引导全区各级党组织开展了68次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会议,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全区机关党员干部对照自身在政治、思想、学习、工作、能力、纪律、作风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反思查摆,共查找出800余条问题,对查摆出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承诺整改时限,认真整改并做到了及时反馈。
关键词:突出"实"字,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重中之重
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办好百姓期盼的民生实事,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现场督办和协调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119项。经常性组织在职党员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实现深入群众常态化、志愿服务常态化、结对帮扶常态化,以"学精神、转作风、增动力"活动为契机,累计引导全区各级党组织开展"学习雷锋见行动""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切实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风正好扬帆,气正能聚力。干部能力作风建设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近两个月"学精神、转作风、增动力"活动的开展,岭东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作风显著转变,抓工作、促落实的执行力、担当意识明显增强;"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形成浓厚氛围;攻坚克难、誓争一流、求真务实蔚然成风。
开展"四大行动"推进作风建设
为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走深走实,殷都区纪委监委以"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练兵"四大行动为抓手,通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提升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和水平,以高质量队伍建设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进行理论"大学习"。该区纪委监委立足实际,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以及廉政警示教育的专项学习。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党纪法规以及纪检监察系统典型案例等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专题授课、理论测试等形式,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具体行动。同时,组织干部到红旗渠纪念馆、马氏庄园等廉政教育基地进行实地培训学习,确保学习取得实效。
开展课题"大调研"。"只有走进群众身边,走进企业身边,才能了解到问题,解决好困难,才能更好推动工作。"该区纪委监委围绕高质量监督、以案促改、信访积案化解等方面研究确定了重点课题10个,机关各部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工委全部参与、主动领题,认真拟定调研提纲及方案,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企业的意见建议,及时发现问题线索,通过扎实的调研督促问题整改和措施完善,真正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实施业务"大讨论"。围绕"如何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实现队伍整体提升提质""如何扎实开展信访百日攻坚、促进成果巩固和转化"等专项活动开展大讨论,采取多层次的谈心谈话、青年干部座谈会、专业知识研讨会等方式,找准纪检监察工作的着力点和发力点。通过大讨论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找准问题不足,进行剖析整改,提出针对性强、务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提升工作能力。
举办技能"大练兵"。根据岗位特点,创新运用多种方式,举办大练兵,督促纪检监察干部迅速掌握各项纪检监察业务技能,规范使用各项措施技能、达到熟练运用。如运用谈心谈话、信访举报、专项检查等方式做好日常监督和专项治理,提升干部监督检查能力;开展实战演练、情景教学、跟案学习等模拟办案流程,提升干部案件办理能力;按照《案件质量评查标准及评分细则》规范文书格式和报告撰写,进一步提升干部案卷整理能力和文稿撰写能力。
"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练兵活动,意在充分激发全区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使全区纪检监察干部自觉做到真学、真知、真会、真干。"该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任务,扎实推进工作,持续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能力水平,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巧用"加减乘除"淬炼过硬作风
自"改进作风提升质效"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银川市农业农村系统干部职工"迈开腿"走入田间地头,"张开嘴"主动解决困难,"敞开心"亮出真情实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改进作风,在工作实效中比拼作风,巧用"加减乘除"把改进作风的实效写在群众的心坎里。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聚焦制约产业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制定印发了《银川市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指导性强、能够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性文件,把制度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自觉行动。
在持续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路上,市农业农村局坚持项目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工业化,聚焦自治区"九个重点产业",加快培育"一县一品"优势产业集群,开展市级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强镇和产业强村评选,打造三产融合核心示范园区10个。在擦亮"黄金奶源带"品牌方面,新增奶牛2.5万头,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全力打造中国高端奶之乡;在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方面,办好"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线路推介现场会""银川农业嘉年华"等活动,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园区50个。
同时,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市农业农村局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广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推动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全年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粮食、奶牛等商业化引种扩繁能力,推进农业优质主导品种普及,确保主要粮食作物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8%以上,良种覆盖率超过9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以上。
另外,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也是市农业农村局的工作重点,今年,在着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行动,支持龙头企业在县域布局的同时,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增值收益留给农民。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户厕运维管护机制,因地制宜推进"空心房""空心村"整治,打造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样板村12个,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率分别达到95%、60%,争创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以上。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加'油充电、'减'除杂质、'乘'势而为、'除'危避险的'加减乘除'法,做好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坚持问题导向倒逼工作任务落实,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作表率,带动包抓单位,带头转变作风,主动服务企业、群众,使企业群众和'三农'人心连心、零距离。"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
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持续大力开展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护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干部是决定性力量,作风是关键性因素。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持续大力开展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护航。
转变思维理念破禁锢。常态化跟进政治理论学习,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聚焦追赶发展定期在全县举行解放思想大讨论。加强干部跟班挂职锻炼,每年从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选派干部挂职锻炼。精准开展各类政策专题培训,比如针对项目策划包装、专项债券申报、政策资金扶持、互联网大数据思维、科技成果引进转移、金融工具运用等专题开展辅导培训,不断提升广大干部推动发展的本领。
整治四风顽疾减负担。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大力倡导"短实新"文风,大幅精简各类会议,坚持开"会中会"、开短会、开小会。统筹规范督查调研,开展"四不两直"式、案例式、点穴式督查,开展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持续清理规范政务工作群,坚决整治过度留痕,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努力追赶进位争一流。树立一流目标,锚定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各项重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重点指标"稳定全省中间偏上"的目标定位,敢于争先进位。践行一流标准,树立精品意识,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着力克服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满足于一般化的问题。争创一流业绩,在各领域竞相打造工作亮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排查矛盾纠纷促和谐。狠抓信访积案化解,采取预约接访、带案下访、领导包案、重点督办等方式,推进信访积案"清仓见底"。多元调处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多方联动调解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切实畅通信访渠道,全面公开各级领导干部电话号码,充分发挥"电子民生平台""民事直通车"投诉渠道作用,推动各类信访事项事事有结果、件件有落实。
化解急难愁盼解民忧。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评价标准,坚持从群众最急、最盼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难、最怨的地方改起,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供热取暖、物业管理、不动产权证办理、农民工欠薪、人居环境改善等问题,全力破难点、通堵点、消痛点,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回应群众急难愁盼,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优化发展环境增活力。牢固树立"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的理念,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抓手,大力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推行"绿色审批、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扁平化服务",打造高效政务环境。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壮大市场主体,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优质投资环境。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全力打造诚信法治环境。
推动重难工作破瓶颈。聚焦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堵点问题,完善包抓推进机制,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强化政策赋能,不断扩投资、稳增长、增后劲。深入开展工业产业攻坚大突破行动,全面推行产业链链长链主制度,持续做大中医药、铝冶炼及加工主导工业产业,着力打造亿元级企业、百亿级园区、千亿级产业链。聚焦风险化解,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力化解金融风险,坚决防范遏制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开展能力素质大比武。每季度将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各项重点指标摆上"擂台",在部门之间开展指标进位评比活动。突出产业培育、示范村打造、农业园区建设等工作,在乡镇之间开展观摩比特色活动。区分业务骨干、岗位能手等不同岗位,每年定期开展业务知识比武活动。定期对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工业突破等重点工作靶向调度,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围绕人民满意保民生。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的需求和期盼日益多样化,也对干部工作作风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基层一线大调研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水、电、路、房和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社保等民生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做好督考运用强保障。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理念,建立健全党政一体化督考机制,推行月调度、季考核、半年观摩、年终奖惩等办法,加强即时督查、跟踪督查,定期通报、定期排位、定期调度,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通过督考手段推动作风转变,强化结果运用倒逼作风转变。
以能力作风建设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干部能力作风的"试金石"。
为有效破解营商环境提升中的痛点、难点问题,祥符区以能力作风建设促营商环境提质优化,以能力提升服务、以服务促进效能、以效能推动发展,在制度层面创新、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上不断发力,着力构建公平、亲清、利企、便民的一流营商环境,点燃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引擎"。
"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全区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市场主体活跃度显著提高,市场活力得到释放,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动力。"祥符区委书记王彦涛说。
一、强化顶层设计实施规划引领
该区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祥符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考评体系。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了《开封市祥符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试行)》《开封市祥符区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惩办法(试行)》等系列政策,推动政府与市场紧密结合。
该区公开遴选23名综合素质高、可塑性强的行政审批办公室主任,统一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彻底实现了"三集中三到位",政务服务整体能力和水平得到较大增强,服务标准化得到较好展现。
重塑督查机制,加强督查力量、改进督查方式、增强督查合力。该区组织抽调精英30名,配备10名督查系统联络员,打造10个督查组,构建了以区级领导为负责人、督查组组长为"头雁"、副组长为"主力"、联络员为"纽带"的"一组多元"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了全链条闭环监督运行机制。
二、突出数据赋能激活数字服务
该区在开封市率先打造区级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平台。从基础数据采集应用、系统架构整合、业务数据归纳接入等多方面着手,完成政府端、企业端、小程序、营商监控大屏的功能扩充,全面提高祥符区营商环境的整体管理、综合决策、预警提升和公共服务水平。
政务数据对接共享。该区依托政务服务一体化服务平台,建立了区级统筹、部门协同、整体联动、线上线下融通的祥符区"一件事一次办"新型智慧化政务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了"企业开办""企业注销"等13个线上"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网办理、一窗出件、一键评价、一体监管"的"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精准挖掘海量数据,打破信息孤岛。
在开封市数据共享平台中,该区共建设资源目录158项、上传数据363万条,在全市排名第一,资源目录"应编尽编",政务数据"应汇尽汇"。在河南省数据普查工作中,完成省下发应梳理系统数量7项,完成率100%;完成省下发事项数量编制2200项,覆盖率100%。通过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推动"码上办、网上办、掌上办",不断提升办事效率。
三、提升服务效能打造祥符品牌
祥符区建立健全区级领导班子联合推进工作机制,实施"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流政策、一抓到底"的重点项目"五个一"工作制度。
创新服务方式。该区率先在县区级政务大厅设置"办不成事"监督窗口,并纳入"有诉即办"专区,结合该区政府门户网站"办不成事"线上反映专栏,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监督。同时,在全市率先构建了"五起来"区、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实现了审批服务"三个100%",全区共梳理2175项政务服务事项,100%接入"一网通办"平台、100%全面实施快递服务,高频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
该区积极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抽查的统一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推进"互联网+监管"。深化"放管服效"综合改革,持续聚焦办好"七件事"("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拿地即开工""交房即交证""打击电信诈骗""打击恶意逃废债""依规依法兑现承诺")。
聚焦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该区开展了"执纪监督""法治监管"两个优化营商环境护航行动;将"万人助万企"活动纳入"一中心四平台"基层社会治理系统,利用大数据为企业纾困解难;实施银企对接工程,推进普惠金融建设,将金融服务高效地送进企业门。今年通过"行长进企业"活动,已发放贷款54522.39万元。
向作风转变要效能用效能提升聚动力
大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云岭大地正掀起起步冲刺、奋勇争先的热潮。16个州(市)纷纷提速竞跑、争先进位,各级各部门积极转作风、提效能,全省上下着力推动思维之变、方式之变、作风之变、机制之变,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人社局局长学习二十大报告心得体会
下一篇:市委政研室收看二十大心得体会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