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如何当好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合集15篇(第2/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166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3分钟

勇于坚持。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博作村第一书记胡小明始终坚持"脱贫攻坚在于孩子,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坚持不懈地跟上级争取资金改善彝区孩子教育资源,跟一户户孩子家长沟通,改变家庭教育理念,跟一个个孩子思想上的碰撞,让"知识就是力量"深扎孩子心中。新时代新阶段的驻村第一书记在农村基层更要坚持不懈地奋斗,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实干为基础,坚持以振兴为动力"牢记心中,切实为乡村振兴赋能加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坚持"正"字为框,干事创业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

祸福避趋之"的承诺践诺担当。所谓"正",就是要正直担当、

信守承诺。贵州省望谟县坡头村第一书记刘恭利始终以"村民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为己任,将易地扶贫搬迁职责扛在肩上,在脱贫攻坚重要任务面前,勇于担当使命,践行为民诺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征程中的第一书记要接续奋斗,用双手的温度、双脚的速度、心中的热情、头脑中的智慧践行诺言,用真心真情深扎基层一线,在派驻村的蓝图上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何当好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10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文章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继续坚持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机制,并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及时完善。

新任驻村第一书记,要读懂"第一"的精神内涵和内在要求。到村之后,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谆谆教导,永葆初心、勇担使命,不仅驻村、更要"驻心",不仅领队、更要"领跑",不仅"输血"、更要"造血",以舍我其谁、勇争第一的进取之心,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这个"第一",是群众身边的"第一贴心人"。"爱人者,人

恒爱之。"只有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群众得实惠、尝甜果,才能成为群众心目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书记"。要坚持真驻实驻,不当"简历镀金"的"过客",争当田间地头的"常客",与群众拉拉家常、唠唠嗑,在和风细雨的交谈中了解掌握群众的家庭收入、生活困难、当前需求等基本情况,通过"解剖麻雀式"调研,把准村情民意的"脉搏"。要坚持真帮实扶,以"食不甘味,寝不成寐"的紧迫感,把调研

成果转化成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具体行动,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这个"第一",是攻坚克难的"第一带头人"。今后一个时期,

是我国乡村形态快速演变的阶段。更进一步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这就要求驻村第一书记要发扬"跳起来摘桃子"的主动性,拿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创造性解决一系列新问题老难题,优化乡村振兴的发展生态。要守好基层党建"责任田",紧扣组织建设的任务要求,指导做好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软弱涣散党组织整转、村级班子建设等重点工作,着力解决党员队伍老龄化、党内组织生活不规范、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等"疑难杂症",推动基层党建迭代升级。要敢啃基层治理"硬骨头",面对征地拆迁、易地搬迁、矛盾纠纷调处、信访积案化解等"棘手问题",以事不避难的担当主动深入"漩涡中心",想方设法解题、用心用情破题,决不能"绕弯子""撂挑子""捂盖子"。

这个"第一",是共同富裕的"第一领路人"。行百里者半九

十,如何在全面小康的"乡村沃土"上,种下"希望之果",开出"共富之花",是新任驻村第一书记的重要履职课题。要发挥选派单位资源优势,落实好精准帮扶机制,在产业招引、项目申报、资金补助、政策兑现等方面出实招、硬招,以务实举措激活"一池春水",造福一方百姓。要立足地方特色资源禀赋,顺应乡村发展规律,既善于借鉴"他山之石",也坚决避免"东施效

颦",探索现代化、系统化、差异化发展路径,拓展乡村产业增值增效空间,让更多"小木耳""小黄花"成为大产业、强支柱。同时,要注意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导师帮带等方式,引导村干部独立分析研判、主动谋划项目,做到帮办不包办、到位不越位。

如何当好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11

第一书记作为党组织派到基层一线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代表,当用坚定信念筑"桥墩",用实干担当夯"桥基",用枝叶关情铺"桥面",架一座促进乡村振兴的"金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信念坚定筑"桥墩"。基础不牢,地动

山摇。当前,农村治理面临着一些难题,部分地方出现村庄空心化、党员老龄化现象,农村"三留守"问题突出,部分地方不良风气盛行......第一书记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驻村工作的第一要务,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重点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党内组织生活不规范、党内规章制度不落实、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等方面的问题和短板,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整体水平。要立足于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让鲜艳的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绝知此事要躬行",实干担当夯"桥基"。刀要在石上磨,

人要在事上练。大部分第一书记来自于城市,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初到乡村,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也难免遇到挫折与失败。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尽快调整自己,坚定理想

信念,绝不轻言放弃。要意识到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不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不接几次"烫手的山芋",就不可能磨练出担当重任的真本领。第一书记要将农村一线当作强筋壮骨、淬炼成长的平台,树牢扎根基层的决心,把青春安放在乡村一线,把汗水挥洒在乡间田野,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让乡村振兴各项政策在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俯首甘为孺子牛",枝叶关情铺"桥面"。"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传家宝。当前,一些贫困群众脱贫的基础还不牢靠,还存在一定的返贫风险。"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第一书记要多到群众家里走一走,多到田间地头看一看,听一听人民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范返贫。第一书记要厚植"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为民情怀,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同时,要充分发挥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农业农村农民内生动力,实现"要我乡村振兴"向"我要乡村振兴"的转变。

如何当好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1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驻村第一书记为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下"赫赫战功"。无论是"摸清底数""政策握准,扑下身子与村民打交道"的驻村心得,还是"抓产业""文明乡风留乡愁"的创新发展,驻村第一书记用自己的艰苦奋斗平好乡村振兴之"地",筑牢乡村振兴"地圈梁","填写"驻村答案。

平好乡村振兴人才之"地",筑牢人才"地圈梁"。事在人为,

业由人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实施"乡村振兴"重在"人才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应"下深水""翻箱倒柜"摸清楚本村优秀退役军人、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等,培养一批积极主动投身到农村基层组织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战斗堡垒作用,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带动农民致富,推进乡村发展。只有帮助农村把人才强起来,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筑牢人才"地圈梁",才能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平好乡村振兴资源之"地",筑牢产业"地圈梁"。产业振兴

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富起来的重要保障。驻村第一书记要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情况,摸清所驻村资产底数,建立集体资产台账,帮助盘活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的原则,因地制宜,多路径、多形式帮助激活农村特色农业;在没有资源、产业的情况下,按照"强带弱、好带差、产业联合"等方式,帮助探索积极村集体跨村、跨乡抱团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只有农村产业强起来,筑牢产业"地圈梁",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

平好乡村振兴体系之"地",筑牢机制"地圈梁"。天之道在

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驻村第一书记须要帮助百姓建立健全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工作听证会、成效评议会、月末乡村干群联席会等畅通民意、尊重民意、符合民意的相关体制机制。引导村民主动关心、支持家乡发展,确保乡村治理合民心、顺民意,体现群众的普遍意志。在村级各项重要事务由全体村民决定,帮助完善"四议两公开""三重一大"制度,健全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帮助实现乡村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帮助提高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群众意识和责任意识,筑牢机制"地圈梁",才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体系保障。

如何当好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驻村第一书记发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在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路上,驻村第一书记"驻心""驻身""驻情",留下了拼搏奋斗的足迹,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无限希望,他们一路走来就像"打不倒""压不倒""干不倒"的"不倒翁",无怨无悔奉献在广阔的沃土。

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驻心"在振兴。习近平总

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理想信念的根基越牢固,激发出的力量越强大。驻村第一书记带着想干事、干成事的决心和信心奔赴到乡村一线,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将群众的幸福生活作为检验工作成果的标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正是初心的坚守,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行源于心,力源于志,第一书记就是要补足精神之"钙",在乡村振兴路上不断汲取"养分",筑牢信念根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以"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韧,"驻身"在乡村。滴水穿石,

久久为功,奋斗的路依然在脚下,乡村振兴同样需要驻村第一书记以饱满的热情、过硬的本领带队前行。不会就学、不懂就问,田间地头、庭院村落都是熟悉农村、学习农业的实践地,以乡亲为"老师",了解民情、感受乡土,增强为民服务本领。有真本事才能得到乡亲的认可,成为有号召力的"领头雁",用真本事才能助力乡村振兴,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驻村第一书记来自不同岗位,但却目标一致,他们迅速转变身份,从不懂农村到"行家能手",从不懂乡音到"家长里短",他们一直在用乡音、乡情快速融入农村,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驻情"在乡亲。驻村要"驻

情",真情在,身必行。驻村第一书记要有为民的意识、为民的情怀,带着"温度"去做群众工作,用真情解决群众的困难,将群众看做自己的亲人,将农户当家,全心投入,真情付出。在乡村一线的第一书记不仅要让乡亲物质生活富起来,更得让乡亲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要做好理论宣讲员、政策解答员、红利落实员、矛盾化解员、情感交流员,脚步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乡村路"。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本色,要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真抓实干,努力奋斗,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如何当好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14

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引发网友热评。在先导片中,大凉山"第一书记"胡小明用双手点亮明灯的镜头令人动容,在贫困而又闭塞的大凉山里,他为村民们托起的不只是光明,更是大凉山孩子们的希望。

"第一书记"是沉甸甸的责任,他肩负的是农民脱贫的殷殷期望;"第一书记"是金灿灿的未来,他引领的是乡村振兴的未来方向。"第一书记"是乡村发展路上的一道"光",他们照进农村、照进沟壑里、照进大山里,给乡村发展带来了温暖与希望。常亮三盏"明灯",书写"第一书记""光的赞歌"。

第一盏灯,是点亮"心路"的初心"灯塔"。如果说"第一

书记"驻村之旅犹如"海上航船",那么初心就是那一盏坚定而又永不熄灭的灯塔。"第一书记"来自于城市,却选择了田间地头的"诗和远方",必然心怀为民服务的初心、为民添福的信心和扎根基层的决心。基层工作纷繁复杂,面对振兴路上的重重难关,惟有坚定信念、永葆初心,方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要始终坚定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要以乡村发展为己任,将自己的汗水与学识挥洒在基层这篇肥沃的土壤中,以青春之我浇灌乡

村发展之花、培育乡村振兴之果。

第二盏灯,是照亮"夜路"的"奉献"之灯。"第一书记"是身处于广袤基层的"战士",农村不比城市,大多基础设施落

后、条件简陋,身处基层,需常怀"奉献"之心。奉献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贯穿着"第一书记"和农民之心,交织着"血浓于水"的农村情怀;它照亮着"第一书记"前进道路,让扎根基层者无惧黑暗、无惧困难。常怀奉献之心,敢当农业"拓荒人",面对农业发展要肯钻研、敢较真,积极开拓适合基层的产业之路;甘当农村"守护人",守护乡村角落,在符合乡村实际的基础上做好农村建设,吸引更多农民回到农村;愿当农民"贴心人",要当"农民的孩子",多上门、多走访,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真正做个"基层人"。

第三盏灯,是指明"前路"的"实干"之灯。大道至简,实

干为要。实干是落实的最后一根针,是擘画美好乡村图景的画笔。"第一书记"必须沉下心来、干到实处,才能取得真真正正的乡村振兴成效。实干是泥泞路上的一串串脚印,"90后""第一书记"赵军章来到上吾具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懒汉村",面对村民的质疑,一次次上门走访贫困户,说服村民发展种养殖产业、劝导年轻人下山打工,一步步取得了群众的支持与信任,赢得了脱贫攻坚的胜利。"第一书记"当立足本村实际,探索发展路径,干好每一件小事,以担当诠释初心,用实干践行使命,不断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幸福路、振兴路。

如何当好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15

当前,各地新一轮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陆续到岗履职,开启了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第一书记作为乡村振兴战场上的主力军和先锋队,要读懂"第一"背后的精神内涵,肩扛职责使命,多一些敢为人先的闯劲、敢于斗争的拼劲、为民服务的亲劲,带领广大群众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第一"代表着敢干在前、走在先,要有敢为人先、敢走新

路的"闯劲"。"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脱贫摘帽

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喜欢躺在功劳簿上歇歇脚、喘口气,对需要深化解决的问题选择视而不见,对需要继续攻克的难关选择绕道而行,在工作标准上降格以求,在盲目比较中自我陶醉,没有一点"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开创不了新的局面。前进征程上,第一书记要有敢为人先、敢走新路的"闯劲",坚决克服"差不多、过得去、还可以"的平庸心态,自觉祛除"等待观望、自我设限、甘居中游"的懈怠心理,敢于冲锋在前、领航在先、做好表率,努力找准巩固脱贫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结合点",积极探索发展特色产业"新路径",认真做好创新党建引领"大文章",引领带动产业"强"起来、乡村"美"起来、村民"富"起来,

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业绩书写第一书记的崭新答卷。

"第一"代表着善扛重担、打硬仗,要有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拼劲"。"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实践证明,前进的道路不只是坦途,既有崇山峻岭,也有激流险滩。只要不畏

艰险、不惧挑战,敢于同困难"掰手腕""拼刺刀",困难就会成为披荆斩棘、开创未来的"敲门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要求的质量更高、标准更严,面临的难度更大、挑战更多,只有不畏艰险、敢于斗争,才能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有实有效。第一书记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征途中的"关键少数",要发挥"关键作用",面对矛盾问题敢于迎难而上,面对风险挑战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努力建强基层党组织"大堡垒",找准推动产业发展"航向标",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基本盘",在乡村振兴一线扛起"第一"旗帜、展现"第一"担当,真正做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让"第一书记"的称号名实相符、实至名归。

"第一"代表着能守初心、担使命,要有心系群众、为民服

务的"亲劲"。"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对群众的那股

亲劲,昭示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守初心就是守民心。驻村第一书记作为组织选派的优秀党员干部,代表党在基层的形象和作风,只有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好口碑、支持率。第一书记要牢记为民宗旨,勇当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实干先锋,把基层一线当成践

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厚重舞台,将农村前沿看作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广阔天地,沉得下心去访民情、办实事、解民忧,善于在服务群众中总结"山言水语"、领悟"原村风味"、掌握"乡方土法",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服务群众同组织和引导群众结合起来,用担当实干的"拼搏指数"提升推动振兴的"成效指数",以实实在在的干事成绩展现一心为民的责任担当。

更多资料请联系QQ215425891,网站www.sucai198.com每日更新海量写作素材,避免熬夜加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