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11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142篇(第30/31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5241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42分钟

开展调查研究,要坚持"从实里来到实里去",真找问题,找真问题,真提对策,提真对策,进而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提高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读懂"浦江经验"答好"民生考卷"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浙江省浦江县主动下访群众,开创了"省级领导下访接访"的先河。由此,以"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逐渐形成并推广开来。"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并带头下去接访群众形成的好做法,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今年是"浦江经验"形成20周年,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读懂"浦江经验"蕴含的"三个密码"深刻内涵,才能答好时代和人民交给我们的"民生考卷"。

读懂"浦江经验"蕴含的"为民密码",问需于民听民意,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责任感答好"困难是什么"首要题。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群众再小的事也是大事,解决问题首先要明白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浦江经验"告诉我们,领导干部下访是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的好经验好做法,也是符合党中央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的好举措。"领导多下去,群众少上来"。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们做到直奔基层、直面群众、直击矛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架起党和群众"连心桥",站到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下访接待群众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场",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我们要认真答好每一道"民生题"。田间地头、园区工厂,哪里情况最复杂、矛盾最尖锐,领导干部就应该去哪里。下访接待不能搞花架子,不能做表面文章,要切切实实地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围在一张桌子上,展开"七嘴八舌式"的讨论,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读懂"浦江经验"蕴含的"实干密码",问计于民解民忧,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进取心答好"困难如何解决"关键题。"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人要下去,事要解决。老百姓不会因为我们下基层说几句客套话、场面话,就对我们满意,"浦江经验"最终的落脚点是放在"事要解决"上。只要是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习近平同志当年在浦江亲自接待来访群众,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党员干部们要激荡"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进取精神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勇气,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手的"山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把群众的一件件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成放心事、舒心事、幸福事。要把领导干部定期下访接待群众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长效机制,做到"当下改"与"长久立"有效结合。

读懂"浦江经验"蕴含的"实效密码",问效于民暖民心,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公仆情答好"困难解决的好不好"压轴题。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每一堂"民生测验"里,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要想实现向时代、向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我们就要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在实现领导干部定期下访接待群众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等制度,要定期对困难问题完成情况跟踪督促,收集记录群众对整改工作的意见建议,形成"领导下访接待+访后立行立改+定期跟踪反馈"工作闭环,要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困难解决的好不好的标准,群众不满意,就要一直改,做到"工作不烂尾,执行不打折"。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将人民群众装在心里,俯首甘为孺子牛,才能够与人民群众携手奔赴新征程、共绘新蓝图。

下基层要如"走亲戚"

《党建研究》2023年第11期发布了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专题调研组前往福建宁德调研"四下基层"的蹲点调研报告,报告内容丰富,细致入微,发人深省,一字一句间仍能感受到跨越时空的思想光芒和实践伟力。"四下基层"这一工作制度作为广大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实践价值。

时代光芒照亮前进之路,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把"下基层"当作"走亲戚",不断在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中将"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学习推广在基层、深化运用在基层。

下基层要聚焦"热门",把党的"好声音"传递进群众"心窝窝"。

惟以己先明,能使人知;惟以己先明,方使彼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前提是要以立学为先,以读书为本。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有适应新时代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储备,也要有会同群众说话的"硬核本领"。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要在各类读书班、专题党课中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在理论和现实的对照联系中不断提高自身"向外输出"和"向内转化"的理论水平。广大党员干部下基层要做好"融"字文章,要通过惠民政策讲解、反诈禁毒宣传、关心走访帮扶等各类活动中聚焦群众关心的热门话题,把握群众真实需求。要把下基层当作"走亲戚",在"走亲访友"中拉家常、讲政策、话发展、颂党恩,把党的为民宗旨讲清楚、说明白。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宣教结合中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基层要时常"敲门",把基层"烦心事"解决在群众"家门口"。

下基层调查研究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过程,目的是要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中了解基层真实情况,并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如何在敲门"问需"中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真正成为群众贴心人,办好群众心头事?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一线工作法",真正在一线沉下心、俯下身、扎下根。要在入户、入企、入村中深入开展走访调研、蹲点调研、案例解剖式调研,从"小"处着手,在"实"上用功。要围绕"深、实、细、准、效"五点调研要求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创新调研方法,在访企业、进车间、入村社、进田间中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建言献策,从群众智慧中汲取力量,寻求破解难题的"源头活水"。同时,要在紧盯一批"关键小事"、狠抓一类"发展难题"中建立长效机制促进调研成果转化,以高质量调研成果助推科学决策,让群众从实实在在的变化中感受到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下基层要定期"串门",把政策"服务包"投放到发展"第一线"。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指出,基层是第一线,也是前线,也是火线。为群众办实事、为地方谋发展是"四下基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信访接待、现场办公下基层则是要把政策、资源、力量向一线倾斜,在集中会诊、靠前服务中切实解决群众和企业面临的"急难愁盼"。广大党员干部要勤于离开办公室、走出文件堆,戴上"草帽子"、撂下"官架子",主动到矛盾和问题集中的地方去,用好问政面对面、书记接访日、人大代表在行动等活动载体,定期下沉一线,把服务群众向网格延伸、向前端发力。要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工厂车间现场听取群众和企业存在的困难和诉求,真正把问题发现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机制完善在一线。要紧盯各类"硬骨头"积案和"铁钉子"难题,持续加强沟通引导、加大服务力度,用走心赢得民心,用实干换取实绩。

续写"枫桥经验"话解"善治之道"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向他们表示祝贺和勉励。"枫桥经验"源起绍兴,兴于浙江,推向全国,多年来不断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语言的表达也是一门工作技巧,基层干部在直接面对群众矛盾和复杂问题时,如何把话讲好很关键,让群众听得懂、愿意听,就必须讲短话、讲风趣幽默的话、讲群众心坎里的话,汲取运用"枫桥经验",持续释放"善治"效能。

"一条板凳"话家常,筑善治之基,在"广接地气、普惠保障"中彰显民生温度。"抓实前段治理,关键在人。"自诞生起,"枫桥经验"就强调依靠人民的力量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将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根本标尺。"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要真正把评判权交到群众手中,就需要广大基层干部甘做"搭台者",做好群众工作,既要进村下乡阐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又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问题利益,将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换位思考、换位考量,让群众唱好"主角戏",通过民主恳谈、村民说事、乡贤参事、院坝议事等民主协商形式,说问题、提对策,聊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决,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做得成,将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窗口办事"讲内行,答时代之问,在"深入浅出、事上磨炼"中问需纾困解难。"群雁高飞靠头雁,船载万斤靠舵人。"对于"枫桥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里有我们党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政策策略,就是要走群众路线。"各级基层党组织是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是沟通联系的重要渠道,基层下得深才能看到关键问题,不愿下或者下得浅,就会掌握不了实情,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外行人说不出内行话",基层干部涉及业务广、接触的群众多,基层情况不明、政策掌握不透,就会造成"抓多、抓瞎",接不上话茬、听不出话音、被问得哑口无言。基层干部要远近都去、好差都看,将乡村振兴、创业就业、教育医疗、民生保障等惠民政策和办事流程熟记于心,认真科普、及时讲解、有问必答,当好答疑解惑、保障民生的"办事员"。

"院坝村落"说新鲜,行长久之效,在"创新探索、行之愈笃"中把握发展机遇。党的XX大报告明确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枫桥经验"的生命力在于基层治理改革创新,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服务途径。"变则通,通则久。"各基层党组织要探索创新组建模式,选优配强两委班子、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到村任职选调生等新兴力量,建强上下联动、锐意创新、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要创新载体,深化"党建+"融合模式,赋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宣传教育、信访安全等方面,培育乡村旅游、科技农业、健康养老等新业态,探索基层治理新动能,激活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枫桥式工作法":搭建基层治理"连心桥"

"枫桥经验",这一广为人知的基层社会治理典范,自其诞生以来,便在广袤的基层社会治理土壤中扎根生长,经时间洗礼而屹立不倒,在基层试炼中推陈出新,以此为基准的"枫桥式工作法"更是将群众和基层紧密联系在一起,搭建起新时代基层治理的"连心桥"。

搭建"连心桥",就要深入"挖"。"挖"什么?挖群众矛盾纠纷的问题所在,挖群众矛盾之外的深层纠葛,抽丝剥茧,"挖"心结,听"诉求"。如何"挖"?就要运用"炕头"聊心事、"地头"解难事的"枫桥式工作法"。放下架子,主动上门,盘起双腿,把矛盾纠纷的调处现场从办公室转移到群众炕头。主动打开工作局面,说暖情话,做暖心事,问家长里短,听所需所盼,寻矛盾起因,解化解方法,在赢得群众的信任上,用真心话、互谅话引发群众换位思考。通过摸清矛盾纠纷基本情况,掌握普遍性矛盾和个性化矛盾基本特征,从中深挖化解纠纷的"小切口",以点带面,统筹发展安全工作的大格局,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基础。

搭建"连心桥",就要强支"柱"。在建筑中,立柱是用来支撑和固定建筑物的关键结构之一。同样,在基层治理中,也需要有"法治"这样的支柱来支撑和推动工作的开展。在深挖群众需求的基础上,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妥善处理群众的关切和重要事务。以"依法治理""善于治理"和"善良之治",形成"良法善治"并以此作为"枫桥式工作法"的坚实法治支撑。"枫桥式工作法"将各种矛盾纠纷化解方式纳入法治轨道,以依法调解为基础,对于调解不成的案件依法受理并作出判决。这样一来,群众可以在法律的大框架下明辨是非对错,在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下判断孰是孰非,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纠纷,明确权利界限,达到止争定分的效果。

搭建"连心桥",就要协同"连"。挖好地基,立好支柱,还需要"桥面"连接,这是实现不同部分之间稳固连接的关键。在基层治理中,枫桥工作法通过多元化协同、多渠道协作将各方连接在一起,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工作协同。在实践中,基层治理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化协同机制,建立健全多渠道协作机制,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全方位的协作网络,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组织协助等多种方式,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矛盾纠纷的解决。由此,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高效率和高精准度著称的"枫桥式工作法",正充分发挥协同联动的魅力。

止矛盾于初发,息纷争于未始,平祸乱于将起。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作为连接基层与群众的桥梁,深挖群众需求,以法治善治为支柱,通过多元化、多渠道协同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走出了一条充满乡土气息的新时代基层善治之路。

〔漫画〕聚焦"三性"让调查研究落在"点"上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是广大党员干部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保证。广大党员干部要聚焦"三性"、落好"三点",让调查研究见活水,出真知,得实效。

聚焦"全面性",在投身基层中倾听百姓的"关注点"。"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唯有做到"群众的呼声在哪里,调研的主题就聚焦哪里",调研才能既有烟火气,又有生命力。党员干部要多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调研,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紧扣基层工作的难点堵点,做到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掌声骂声都要听。调查研究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党员干部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经验丰富的地方开展调研,又要到情况复杂地区和工作局面较难打开的地方开展调研;既到田间地头、又到生产一线;既看工作亮点、又看工作难点;认真倾听困难群众、基层干部、致富能手等不同群体分别有什么急难愁盼,不断摸透涉及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现实性问题,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切实了解人民所需、急人民之所急,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听到实话、察到实情。

14小时前上传

下载附件(724.87KB)

聚焦"针对性",在深入剖析中分析问题的"关键点"。"涉浅水者得龙虾,涉深水者得蛟龙。"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提出对策,对策建议提得准不准,关键看能否抓住并解决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党员干部要盯紧问题的"关键点",在调研时要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避免"浅尝辄止""泛泛而谈"。在调研过程中,党员干部要拿出"钉钉子"精神,梳理调研问题、盘点调研事项、分析调研数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漏掉任何一个因素,仔细甄别问题的关键。如在面对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时要把准脉、究其因,了解清楚到底是村"两委"班子缺乏战斗力,还是村内资源禀赋不足等问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努力把问题剖析得更全面一些,把差距和不足找得更精准一些,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打下牢固根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