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材料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30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分钟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材料

党的XX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新时代的重要体现、重要发展和重要创新,脱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绝不意味着脱贫攻坚精神可以被束之高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新形势下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大学生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承中国精神的文化需要,是彰显中国价值的教育需要,是汇聚中国力量的实践需要。

1.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承"中国精神"、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所趋。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源自现实关系、基于实践活动的理性和感性世界的精华,关涉信仰、意识、思维、观念、道德等范畴,是一个民族延续长存、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一个政党永葆生机、一个个体全面发展的内生力量。脱贫攻坚精神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与贫困作斗争过程中孕育和产生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发展、党的精神谱系的新丰富、国家文化实力的新建构。作为新时代的重要精神样态,脱贫攻坚精神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要义;既赓续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彰显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动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责任,是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复兴精神力量的重要渠道。

2.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彰显"中国价值"、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现实所需。雅斯贝尔斯认为,一个民族在何种氛围下按照何种价值标准和自明性生活,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命运。中华民族之所以在历史洪流中始终屹立不倒、奋勇前进,根本在于我们凝结了独特价值追求、形成了共同价值标准、建构了自身价值体系,并按其结构性来阐释、按其自明性来生活、按其规定性来实践。党的XX大报告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脱贫攻坚精神是新时代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优质资源,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奋斗历史和伟大成就,广大干部群众扶贫的先进事迹、感人故事、实践场景和文献资料,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图书、影视和文艺作品,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历史题材、鲜活的现实题材和生动的艺术题材。运用这些题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利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也有利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结合不紧密、内容不鲜活等问题。

3.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汇聚"中国力量"、引领大学生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实践所向。党的XX大报告强调,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青年大学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教育引导其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时代课题。当代大学生多是"00后""05后",脱贫攻坚是其青少年阶段所经历的大事件,在其"拔节孕穗"期,用脱贫过程中可知可感的叙事去感染学生,用奔康历程中自立自强的阐述去凝聚学生,用复兴进程中笃信笃行的信仰去引领学生,让他们真正融通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因此,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为民族复兴汇聚青春力量的应然之举,而且是引领大学生成长发展、主动担负时代使命的客观要求。

二、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整体视域出发,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出发,从以农业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使命出发,从为人类反贫困事业贡献中国智慧的自立自信出发,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历史性和时代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机统一。

1.因事而化,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脱贫攻坚精神孕育于党领导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之中,形成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斗争之中,发展于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实践之中,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产物。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讲清楚脱贫攻坚精神的科学内涵、学理依据、生成逻辑、价值功能等内容,讲透彻脱贫攻坚精神与建党精神的一脉相承,讲明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真正以深入的理论阐释引领学生,以彻底的学理分析吸引学生,以科学的价值判断说服学生。同时,要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知农爱农教育等教育实践,融入劳动教育、公益服务等社会实践,融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等现实场景,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农业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实现在教育中强化精神、在学习中内化价值、在实践中转化理论。

2.因时而进,历史性与时代性相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是时间性的存在,时间作为一个显性标尺内嵌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数千年反贫史、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扶贫史线性叙事的内在逻辑,也要思考和探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演进发展的内在规律。在这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以"大历史观"的视野,向学生呈现反贫除贫的历史进程,展示战贫脱贫的历史成就,揭示扶贫治贫的历史经验,让大学生在宏大历史视域中深刻理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人民群众摆脱千年贫困。同时,要将脱贫攻坚精神教育置于"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语境中,引导学生在贯通世界未来发展、民族时代追求和个人当下使命中,树立抱负、施展才干、实现梦想。

3.因势而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摆脱贫困、丰衣足食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基本权利,也是各国执政者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当前国内外形势,充分运用脱贫攻坚中鲜活的"教材""教案""教例",通过国际比较向学生讲清楚贫困产生的根源,让学生深刻把握贫困既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息息相关、更与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紧密相连,深刻领悟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深刻掌握消除贫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人类社会发展进路。同时,要将中国治贫体系、治贫能力、治贫实践与全球严峻的贫困状况、艰难的减贫事业紧密结合起来,讲清楚减贫治理中国样本对全球减贫事业的重大意义,讲清楚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讲清楚中国减贫方案的独特价值、国际影响和世界意义,让大学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脱贫攻坚精神是蕴含着极具政治说服力、思维塑造力、道德感召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教育价值只能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来实现。推动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提炼这些资源中的精华部分,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陶冶的技术艺术和启迪的路径途径,切实提高亲和力和实效性。要重点从理论武装、思政课程、校园文化、网络阵地等多载体多途径着手。

1.制度化:理论武装体系"整体纳入"。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产生的现时的、鲜活的、重要的精神样态,是当代大学生亲身体验、实际参与、直接感知的意识形态,应整体纳入理论武装体系和意识形态工作。要运用各种载体分群体开展常态化学习宣传教育,形成政治引领、爱国教育、价值引导三位一体的制度机制。通过思政课程、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理论研究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在脱贫攻坚中的运用,进而增强政治自信和理论自觉。把脱贫攻坚精神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集中体会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集中感受广大扶贫工作者的爱国之心、强国之志、报国之行,集中展示党的初心使命和执政能力,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思想基础、道德标准和集体意志,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宣传脱贫典型、宣讲脱贫故事、宣扬脱贫价值取向等,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激发其主动投入中国式现代化新的伟大实践。

2.标准化:大思政课建设"全面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脱贫攻坚精神源自当代实践,具有生动鲜活的特点,理应融入思政课主渠道、融入社会大课堂、融入大资源平台。围绕中国共产党脱贫史、中国治贫实践及启示、中外治贫模式比较、脱贫攻坚精神与乡村振兴实践等,在内容上设立标准模块,在教材中编入专章专节,在课堂上列为专题讲授,推动脱贫攻坚精神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程。讲好脱贫攻坚精神,要善于用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开发脱贫攻坚现场教学专题,组织实施耕读教育、实践教学、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到脱贫地区实地调研,到专题纪念馆、党史展览馆、博物馆等参观,使其在沉浸式教学中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要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生动实践,开发教学案例库,完善课件、讲义、文献等素材库,形成共建共享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体系。

3.人文化:文化传承创新"深度结合"。关注人的生存境况、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和鲜明特征。脱贫攻坚精神中蕴藏的人文思想、人民立场、为民情怀,拥有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文化张力和影响力,能够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发挥重要功能。校园环境是大学文化的外在表达,要将包括脱贫攻坚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馆舍楼宇等元素中予以体现,使之成为重要的精神符号,进而实现文化生产力的现实转化。把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抓手,聚焦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等主题,邀请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学者讲理论、先进模范讲经历,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纪念活动等,将脱贫攻坚精神教育贯穿于文化育人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深度挖掘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感人事迹,鼓励师生创作戏剧、舞蹈、音乐、微电影等文艺作品,在校园文化创作中找准切入点、形成共鸣点、激发触发点。

4.立体化:网络育人阵地"重点嵌入"。网络既有角色意识淡化、群体去中心化特征,也有交往去边界化、信息获取零距离化特征,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进行社交、信息获取、话语表达的主要场域。要从学生的接受特点出发,与时俱进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网络思政、嵌入网络阵地,运用新话语、新媒介、新技术,借助微博、微信、抖音、知乎等平台载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网言网语""青言青语",对脱贫故事、脱贫文献、人物采访等进行大力宣传推广,让学生在网络上也能了解感受团结、奋斗、实干、拼搏、创新、为民等精神的魅力和价值的崇高。同时,结合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等需求,发挥网络阵地全覆盖、全天候、超链接的传播特点,采取慕课、直播、短视频、数字馆等方式,进一步宣传脱贫成果、推介乡村产业、呈现乡村振兴新实践新变化,增强脱贫攻坚精神教育的时代性、延续性和实效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