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647篇(第80/138页)
党员干部作"赏月人"换民生"折桂香"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明月皎皎,星光闪耀,阖家欢笑,团圆美好。中秋佳节已至,党员干部要牢记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以"党建引领、民生改善、创新发展"为全面深化改革内核,做人民群众"赏月人",换人民生活"折桂香"。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饮一壶"党建"桂花酒,用党建"红色密匙"打开人民"幸福之门"。"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回望百年党史,党以"丰富的经验、清醒的决策、科学的规划"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了"不竭动力"、凝聚了"磅礴力量",为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党建引领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核心。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将组织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进一步加强建设"头雁队伍",打造"头雁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完善党组织运行机制、党建过程督导机制等制度,提高党建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化"满意"为"满分",让"党建红"成为人民的"幸福红"。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吃一块"民生"赏月饼,用民生"慷慨解囊"完善为民"发展大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广大党员干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真正走"田间地头"、坐"百姓炕头",调研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将人民的"困难小事"作为自己的"心头大事";也要始终践行"民心所盼,改革所向"的为民情怀,加大民生领域改革力度,进一步在教育、养老、医疗等领域拓宽"一站式办理"等服务,构建多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资金供给体系、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制度体系,在体制机制上破解民生难题、补齐民生短板、兜牢民生底线,以优质民生服务,实现政策"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筑牢民生"压舱石"。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放一盏"创新"荷花灯,用创新"灵丹妙药"破解发展"症结难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嫦娥六号"九天揽月"、蛟龙号下潜"五洋捉鳖",到自主创新技术突破"卡脖子"难题、人才实现"揭榜挂帅"制度......创新成为增进民生福祉的"主基调"。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创新理念。坚持产业创新,以地区"特产"和国家"特色"亮明中华名片,拓宽海外市场;坚持科技创新,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科技创新实践,着眼产学研用一体贯通,构建集成、协同、开放创新生态链,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坚持"引才汇智",将"破四唯"与"立标新"并举,以完善的人才保障机制,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执"创新画笔"绘就"鹏程万里"的全面深化改革新图景。
怀"三情"提笔书写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迈入新阶段,彰显了中国以更大决心和精准政策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信念。我们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助力改革蓝图变为现实。此刻,时代呼唤,党员干部应主动提笔,勇担使命,用激情、温情和真情奋力书写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征程贡献力量!
深化改革要以"奋楫者先"的激情起笔,在"大潮涌起"中书写"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奋进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我国改革开放的宏伟画卷在砥砺前行中徐徐展开,民族复兴的辉煌篇章也亟待在不懈奋斗中继续书写。随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工作必将迎来更多难啃的"硬骨头",面临诸多"娄山关""腊子口",只有以改革的精神为引领、创新的思维为引擎,勇于破冰除障,敢于开天辟地,才能开创改革新局面。广大党员干部应永葆进取之心,无惧前路漫漫,不畏挑战重重,勇立潮头,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展现出"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坚韧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果敢,以高度的自律跳出"舒适区",勇于迎接挑战,直面压力,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情立下"军令状",以"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的壮志写下"决心书"。
深化改革要以"枝叶关情"的温情运笔,在"念兹在兹"中书写"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围绕人民利益展开,致力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改革既关乎政策高度,更牵系民生冷暖,唯有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举措牢记于心、紧握于手,才能让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党员干部应铭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铮铮誓言,常怀"吾亦往矣"的决心,满腔赤诚为群众,万里征途系民生。要在"四下基层"的实践中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把民众的"心上事"当作"上心事"。要将"枫桥经验"融入日常,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才能让改革成果惠及每一个百姓,努力成为群众信赖的"知心人""贴心人"与"暖心人"。
深化改革要以"千磨万击"的真情收笔,在"躬身入局"中书写"更向青山深处行"的实干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滚滚红尘,沧海桑田,无数共产党人引领人民在困苦中铸辉煌、在挫折后再奋起、在探索中获胜利,这一切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奋斗。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摒弃"躺平"心态,以初心使命"建系",找准干事创业"坐标",增强"不想躺"的使命感、"不能躺"的责任感、"不敢躺"的紧迫感,履职尽责,实干担当。我们也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从百姓的日常琐事与忧心难题中洞察实情,同坐"小板凳",共饮"大壶茶",倾听真实声音,收集改革的"金点子",锻造攻坚的"金钥匙",结出幸福的"金果子"。我们要秉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理念,坚守"追风赶月莫停留"的信念,共同书写改革发展的实干篇章。
敲响"历史钟声"聆听"奋进强音"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拉开序幕,战争的硝烟从东北弥漫至中华大地,无数中华儿女为保卫河山浴血奋战。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当不忘历史烽烟起,心中长鸣警钟声,在回望历史中汲取力量,在凝望当下中展现拼搏担当,以史为鉴、自强不息、砥砺前行,敲响"历史钟声",聆听"爱国强音""奋斗强音""为民强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续写时代华章。
敲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钟声",在"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中,聆听"愿得此身长报国"的"爱国强音"。"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中华民族危难时刻,坚定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因沉沦与奋发、屈辱与抗争而尤显昭彰。多少仁人志士,以"抛洒热血、毁家纾难"的慷慨唤起共御外侮的民族觉醒;多少跋涉探索,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书写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从"腹中满是草根而宁死不屈"的"铁血将军"杨靖宇到"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白马红枪"赵一曼;从"死也要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的"北国雄狮"赵尚志到"宁死也不做俘虏"的"英雄模范"投江八女......他们为了理想,秉持"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为了信念,锤炼"历百折而仍向东"的毅力。理想信念激励和指引着革命志士一路向前,锤炼出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风骨和品质,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谱系。广大党员干部当铭记英雄功勋、守望历史记忆,赓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坚定"一心向党,矢志报国"的忠诚信念,以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勇敢战胜各种重大困难和严峻挑战。
敲响"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担当钟声",在"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中,聆听"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奋斗强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鲜血与战争铸就的历史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以九一八事变为开端,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以力挽狂澜之势凝聚起全民族奋战的磅礴伟力,赢得了14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开启了民族复兴涅槃重生的历史征程。近百年来,从一盘散沙到大国崛起,从满目疮痍到美丽家园,从积贫积弱到全面小康,中华民族用行动向世界证明,我们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新长征路上,还有很多"娄山关""腊子口"等待我们去攻克,贪图安逸、追求享乐不行,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更不行。历史浩荡前行,时代奔腾不息。广大党员干部当始终保持对屈辱历史的"疼痛感",锤炼"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的"底线思维",切实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抓落实能力,才能确保在发展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困难矛盾面前迎难而上、危险挑战面前挺身而出。
敲响"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初心钟声",在"念兹在兹,以民为本"中,聆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强音"。"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空前的民族灾难加剧撕裂"民族伤痛",持续加深"国民伤痕",也不断加速"民族觉醒"。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抗日旗帜,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前赴后继,奋起抗争,取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一路走来,人民是我们党执政最深厚的基础和最大底气;为民造福,也是我们党执政的价值指向与奋斗坐标。我们党始终把百姓的获得感作为决策目标,在改革发展实践中体现党心和民意的"同频共振",彰显执政者的为民情怀。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广大党员干部应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坚持"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真正做到"人民至上",彰显"为民底色",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全面深化改革要"同心、同频、同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吹响了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浪潮中,要切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坚持正确方向,让改革方向与旗帜所指"同心共向"。"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句古语强调,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正确方向,改革才能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要坚定理想信念,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强化政治担当,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敢于直面矛盾、破解难题,把政治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契合实际需要。要提高政治能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确保改革措施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勇于攻坚克难,让改革过程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循大道,至万里;秉初心,谋远图。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摒弃"决心挂在嘴上,行动落在纸上"的风气,鼓足"响鼓不用重槌敲,无须扬鞭自奋蹄"的干劲,主动到经济发展、基层治理、重点项目等改革发展一线,脚踏实地、稳健前行。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发展大势,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把握时代脉搏,深入学习贯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要时刻保持定力、增强韧性,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要提升改革能力,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把握规律。要善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以人民为中心,让改革成绩与群众呼声"同音共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党领导人民大踏步奔赴新征程的重要法宝。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将群众的期盼融入改革蓝图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倾听群众呼声,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实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要回应群众关切,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推出更多惠民利民改革举措。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透过民生"小希冀"绘就改革"大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善于汇集民智、凝聚民心,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广大党员干部要透过民生"小希冀",瞄准奋斗"风向标",拿出实干"拼搏劲",力争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大有作为,绘就全面深化改革"大图景"。
透过"向往的生活",把握乡村振兴"根本点",绘就"鸭肥稻香、累累硕果"的富裕图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透过民生"小希冀",人民群众最根本性需求便是吃饱穿暖,将"钱袋子"鼓足,让"菜篮子"丰盈,使"米缸子"装满。小事绝不能"小视",吃饱穿暖蕴含的底层逻辑便是乡村全面振兴,唯有牢牢树立全面深化改革"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土地安全""粮食安全""种业安全"等"卡脖子"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让"中国碗"端起更多"中国粮",才能根本上解决14亿人填饱肚子问题,才能让乡村振兴成果惠及人民。同时,只有让农业强、农村美成为乡村"新常态","鸭肥稻香、累累硕果"的富裕图景才能徐徐展开。
透过"生态的瑰丽",践行两山理论"关键点",绘就"钟灵毓秀、景色清秀"的生态图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怡然景象;"山峦重叠入云端,千峰万壑皆相连"的奇美景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山川河流的壮美与瑰丽,也造就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大美山川的依恋。透过"生态的瑰丽",是全面推进生态保护的有效举措,是"两山"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生态保护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改善人居环境为抓手,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综合治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加快绘就"钟灵毓秀、景色清秀"的生态图景,呈现"美丽中国"壮美画卷。
透过"产业的蓬勃",找准改革任务"着力点",绘就"大破大立、晓喻新生"的创新图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大水漫灌"发展向"精准滴灌"转型。透过"产业的蓬勃",是人民群众就业挣钱、养家糊口的"小希冀",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由之路、必经之路。因此,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以"满眼生机转化钧"的追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避免被核心技术、关键问题"扼住咽喉",努力以"点上突破"换来"一域发展",把成熟可控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式引入粮食种植、水渠灌溉、数字治理、电商运行中去,以敢破敢立、不破不立、大破大立的冲劲、闯劲、干劲造就"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气象,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推动人民群众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