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245篇(第2/53页)
"一刻不停"抓自省,修身正己、刀刃向内,持续绷紧纪律之弦。"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制胜法宝。将自我革命贯穿于党纪学习教育中,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的现实需要,也是保障党员干部健康成长的"预防针"。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自觉用党的纪律规矩规范约束自身言行,在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中,明晰公与私的"警戒线"、是与非的"高压线"、情与纪的"分界线",确保党规党纪时刻谨记于心、严守于行。要有"刀刃向内""刮骨疗伤"的勇气和觉悟,对标对表把自身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入开展自查自纠,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一丝不苟"抓落实,念兹在兹、枝叶关情,持续笃行利民之举。"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学懂弄通党内法规,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更重要的是要以过硬的作风创造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业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自觉将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时时处处站稳人民立场,以群众视角认识和处理问题,树立践行正确人生观、政绩观、权力观,时刻铭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理念。要时刻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情于民,将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风向标",总结党纪学习教育中的优秀经验与做法,将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民生热点领域的有效举措,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执笔着色"绘就全面深改"最美图景"
近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坚定改革信心,更好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党员干部要坚决扛起推动全会精神落实的光荣旗帜,坚定改革信心、把准改革方向、强化改革责任、汇聚改革合力,认真执笔绘就全面深化改革斑斓图景。
执"忠贞不渝"之笔,以"矢志不渝跟党行"的赤诚之心,着政治坚定的"信念底色"。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推进全会精神落实,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在深学细悟中充分认识到改革为什么改、往哪里改、怎么改。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全会精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干实绩,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执"继往开来"之笔,以"革故鼎新破浪行"的改革之志,着传承开拓的"创新基色"。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新时代以来,改革创新打开新局面,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兴未艾,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这历史性的跨越,全面深化改革是有力支撑和关键变量。党员干部要保持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高擎"创新之旗",在工作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要有胆量,敢于创新,不怕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立足改革实效,发挥自身优势,用新的理论指导自身实践,在工作中敢作敢为、敢啃硬骨头,拓宽工作思路,不断推动工作创新发展,勇立潮头敢争先,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的坚定践行者。
执"实干笃行"之笔,以"肩鸿任钜踏歌行"的实干之姿,着敢于奋斗的"担当主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稳步提高,从解决温饱,到群众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靠的是广大干部敢于担当、真抓实干,笃信笃行。党员干部当厚植担当精神,鼓足实干劲头,做到从实处谋划工作、在实干中要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在实干中体现担当精神,在干成事中体现能力素质,团结带领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立足本职岗位,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干劲、"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执着,主动担负推动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的光荣使命,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用实际行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党员教育培训要"对口味、提鲜味、增回味"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在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分级分类抓好学习培训,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教育培训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关系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持之以恒做好课程设计、创新培训方法、推动效果转化,做到对"口味"、提"鲜味"、增"回味"。
在课程设计上对"口味",以"分级分类"抓实"精准施教"。党员队伍构成多元,教育培训不能搞"一锅炖""一刀切",应统筹考虑党员年龄、岗位、领域等因素,分级分类抓课程开发和班次设计,"精准滴灌"。要做好深入调研,以党员需求为牵引和靶向,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面对面、键对键地了解党员知识结构、工作岗位等情况,准确把握不同层次类别党员的特征与需求。要做好课程科学设计,围绕党员教育七项基本任务,突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精准制定培训内容、科学规划培训班次、合理设置培训人次,通过"小班次""定制化"等培训模式,精准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
在方法形式上提"鲜味",以"灵活多元"抓实"教学创新"。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要不断创新培训教学形式,以"鲜味十足"换取"人气十足"。要充分利用读书班、学习研讨等形式开展集中学习,灵活组织开展各类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开展好现场教学,利用历史展馆、革命遗址和教学基地等红色资源,让党员"零距离"感受革命和改革的光辉历史,引导广大党员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要注重用好互联网手段,针对流动党员、行动不便党员等特殊群体,组织党员通过"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开展线上学习,确保党员教育培训不"断档"、党员参与学习不"掉队"。
在培训质效上增"回味",以"增干赋能"抓实"学用转化"。党员教育培训不能仅停留在"学"上,更要体现在"用"上,要把教育培训与为群众办实事、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学在前、干在前,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组织党员通过入户调研等方式,认真倾听收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制定民生清单,引导党员主动认领,确保群众所求件件落地、事事见效。要推动机关党组织与社区、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引导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让党员教育培训效果彰显在民生细处。要组织党员承诺践诺,通过设立"党员责任田""党员先锋岗"等方式,组织党员立足岗位职责,在服务群众、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积极承诺践诺,切实办成一批民生实事。
读懂"守正创新"背后的"不渝、不懈、不息"
12月1日,《求是》杂志第23期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文章指出,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坚守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不动摇,同时要以新的理念、思路、办法、手段解决好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自我革命实效。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广大青年干部要读懂"守正创新"中的"不渝""不懈""不息",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拼搏奋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驰而不息。
怀"耿耿丹心",于"风云变幻"的可为时代中坚持"守正不渝",力求"信念如钢"。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是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国情基础上展开的,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连续过程。守正是确保伟大事业根基稳固的前提,守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正是一以贯之的守正,确保了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锚定正确航道、稳健前行。"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广大青年干部要不断加强思想淬炼和政治历练,深刻理解和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铸牢对党忠诚、强化使命担当,永葆初心不改、信念不移。
怀"熠熠巧思",于"万象更新"的敢为时代中坚持"创新不懈",力求"灵感如潮"。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与文明跃升的不竭动力,更是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的关键所在。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唯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如神舟十九号遨游太空,以技术攻坚突破天际;北斗导航组网全球,以自主创新领航未来;高铁动车穿梭大地,以交通变革提速时代......今日中国,正乘风破浪、奋勇前行,全方位彰显大国崛起的磅礴力量与无限可能。青年干部要从中汲取创新力量,放眼于日新月异、无限可能的"新世界",勇于开辟前人未知、充满挑战的"新天地",担当驱动创新、引领变革的"开路先锋"。面对工作中层出不穷的新难题、新考验,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突破定式、敢为人先,打破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藩篱。面对深改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要在直面挑战、主动出击中攻坚克难、开创新局。
怀"拳拳炽热",于"百舸争流"的有为时代中坚持"奋斗不息",力求"毅力如磐"。守正为创新提供定力,创新为守正提供活力,二者为一体两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传承与发展、不忘本来与开辟未来的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创新"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年干部要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中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作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核心方法和发展要求,从而不断深化对守正创新内涵的认识与把握。我们要深入调查研究,扎根基层一线,勇往"矛盾窝"里钻、"问题堆"里探,体察实情、解剖麻雀,既能总体擘画、全局筹谋,又能把握细节、研究具体。要树立舍我其谁的改革决心,保持笃行不怠的奋斗恒心,撸起袖子、卷起裤脚种好"责任田",甩开膀子、迈开步子甘当"拓荒牛",找准方位、精准发力钉牢"改革钉",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将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怀"鸿鹄之志"擎"青春之旗"赴"强国之约"
11月4日至8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2024年全国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全国各级机关30余万名新录用公务员参加培训。奋进新时代,青春正当时。初任公务员要加快转变角色身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胸怀信仰之志、奉献之志、清廉之志,高擎忠诚之旗、为民之旗、廉洁之旗,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聚力前行,奔赴"强国之约"。
胸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之志,高擎"一片丹心永向党"的忠诚之旗,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中奔赴强国之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牢记,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回望百年党史,一代代有志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无论是李大钊向往"青春之国家",还是方志敏呼唤"可爱的中国",又或是夏明翰呐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他们始终高擎信仰旗帜,挺立青春报国志向,方能在救国救民的征途上永不偏航。忠诚是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党性的具体要求和集中体现。作为初任公务员,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态度明朗。要时刻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迈好对党忠诚的铿锵步伐。
胸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之志,高擎"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之旗,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奔赴强国之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仰望历史的天空,为民情怀熠熠生辉,无论是"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焦裕禄,还是"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谷文昌,亦或是"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黄大发......他们时刻将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矢志奋斗。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初任公务员要自觉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自己的权力来自谁、要用来服务谁,把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的工作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永葆"时时放心不下"的牵肠挂肚和"事事尽心尽力"的殚精竭虑,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实干作风换取人民满意,面对条件艰苦不"撂挑子"、遇到矛盾集中不"捂盖子"、遭遇急难险重不"掉链子",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养老等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胸怀"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廉之志,高擎"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廉洁之旗,在"正心明道,怀德自重"中奔赴强国之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回顾我们党的百年峥嵘岁月,立德修身、克己奉公是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的制胜密码,从"一生公私分明"的周恩来,到"坚守两袖清风"的孔繁森,再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廖俊波......他们廉洁自律,修身正己,以实际行动给出了清正廉洁的答案。作为初任公务员,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严格遵守法纪法规和道德准绳,坚决做到在各种诱惑面前都能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信念,时刻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时刻保持"三省吾身"的自觉,将自警自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定期对照上级通报的"典型案例""反面教材",勤做"政治体检",廓清"思想迷雾",在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身边先进典型中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确保时时按党性原则进行、事事按政策规定执行、处处按制度程序办理,以清廉姿态履职尽责,扎扎实实、稳稳当当地走好人间正道。
凝"心"聚"力"绘就全面深改"最美图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作为改革的"先锋队"和"主力军",要凝"心"聚"力",坚定信念、砥砺前行,绘就全面深改"最美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