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92篇(第8/20页)
研学"回信嘱托"同频一心逐梦的"炽热情怀"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国家京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他在回信中说,新起点上,希望你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无论是传承京剧艺术,还是奋斗在发展前沿,青年一代都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广大青年干部当研学"回信嘱托",主动同频一心逐梦的"炽热情怀",带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砥砺前行,真正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创造非凡业绩。
研学"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信念,江山多娇、才人辈出,同频"在遗忘角落里坚守,于浮华尘世中持恒"的传承情怀。薪火传承,绵延千载不绝。从京剧到国乐、从茶艺到刺绣、从花灯到舞狮、从陶瓷到景泰蓝,这些技艺穿越千年,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也沁润了情感的温度,一代代传承者主动接棒,以饱满情感赴约一次次时代之旅,以如磐信念扛起使命大旗,让今世今人感受到了天地之博大、历史之底蕴、文化之浩瀚。广大党员干部当研学"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信念,对于我们来说,既要以敬畏之心、爱护之心、尊崇之心保护好文化根脉,也要主动从先辈身上感悟爱国情怀、匠心追求和人格魅力,把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无限的爱化为奋斗的动力,真正在人生路上校准"奋斗航向",做到志存高远、不负韶华。
研学"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时光静默、大爱有声,同频"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的为民情怀。就京剧艺术来说,所表现的内容大多是爱国情怀、扶危济困、崇德向善、孝悌忠信等荣辱观念,讲述的多是历史来路上发生在群众身边最鲜活、最生动的故事,言语之间诉出了天下苍生的安危冷暖、喜怒哀乐,承载着同胞之间最炽热、最真挚的情感。这不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殊途同归,更诠释了"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的感同身受和为民情怀。广大党员干部当研学"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既要为民发声,更要为民解难、为民排忧、为民谋福,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或调研、或走访、或慰问、或关怀、或实干,要能切切实实把温暖送进千家万户、真真切切回应大家的期待与向往,做到在时光中闪耀真心、在岁月中坚守使命,真正写下分外暖心的为民篇章。
研学"追风赶月莫停留"的追求,守正创新、步履不停,同频"何惧前路茫茫,自能跨越山海"的追梦情怀。无论是京剧艺术,还是蜀锦蜀绣,无不是在继承先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蕴含了原汁原味的经典,也镌刻了大胆创作、锐意进取、创新探索的鲜明印迹,特别是随着青年一代闪亮登场,他们更是积极发挥热情足、思维活跃、动力强等优势,为各行各业赋予了发展向前的全新动力,也擦亮了"满眼生机转化钧"的崭新景象。广大党员干部当研学"追风赶月莫停留"的追求,就要做到守正创新、步履不停,既要学会从奋斗来路中解锁经验、启迪智慧,做到继承传统、保留"原味",也要主动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依靠创新创造为事业焕发强大的生命力,敢于闯出一片新天地,真正在奔赴梦想、奔赴未来的道路上,为实现更大跨越和突破而拼尽全力。
"时时事事处处"让党纪学习入心、入言、入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在学习党纪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确保党纪学习教育深入人心、体现在言谈举止中,并在实际行动中得到贯彻。
"时时"保持敬畏,让党纪学习"入心",始终"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党员干部必须深知纪律的严肃性,犹如泰山压顶,不可动摇。要"吾日三省吾身",以党章党规党纪为镜,常常对照反思自身。焦裕禄同志,他始终以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兰考县任职期间,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困的现状,他没有丝毫退缩,更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带领群众治理"三害"。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纪的敬畏、对人民的忠诚。党员干部就应像焦裕禄同志一样,时刻铭记初心使命,在日常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不断强化自我提醒。面对各种诱惑,要坚守底线,绝不越雷池一步,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唯有内心充满敬畏,才能在言行上做到审慎有加,确保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境下都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不偏离方向、不逾越规矩。
"事事"言辞审慎,让党纪学习"入言",做到"言行一致,尽显忠诚"。"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语言,是思想的"窗户",一个人的言辞往往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射出其内心的真实想法与态度。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无论是在大庭广众的公开场合,还是在看似轻松的私下交流时,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都必须格外留意、字斟句酌,坚决避免发表不当言论,以免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黄文秀同志在扶贫工作中,始终用温暖且坚定的话语鼓励着群众。她耐心地向群众讲解扶贫政策,倾听他们的心声,用真诚的言辞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她常说:"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正是她的这种态度,让她与群众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纽带,有力地推动了扶贫工作的开展。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待工作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要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去处理,确保自己的言辞既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又能像春风化雨般滋润群众的心田,赢得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同时,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持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和政治素养,以便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人民。
"处处"行为得体,让党纪学习"入行",厚植"矢志奉献、无悔付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行动,是检验纪律意识的"试金石"。党员干部应将党的纪律从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行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让纪律意识在行动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党员干部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优秀党员干部。因为党员干部的行为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雷锋同志就是这方面的光辉典范,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他的行为不仅温暖了无数人的心,也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群众心中熠熠生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党员干部都应时刻保持自律,做到言行一致,树立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坚决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切实做到清正廉洁。同时,要注重加强个人修养,提升道德素质,做到以德服人、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行感人,以良好的形象与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以党员教育"提笔"为全面深改"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党员干部队伍作为改革的先锋力量,其能力素养直接关乎改革成果。作为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者要敢于自我革命,以党员教育涵养初心、恒心和决心,不断为全面深化改革添足"精神动力、干事定力、发展势力",全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以党员教育"提笔",深描"明志刚毅信念坚"的初心,为全面深改添足"精神动力"。改革之路布满荆棘,唯有坚定的信念,才能让党员干部在改革浪潮中站稳脚跟。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理解"以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保证"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党课姓"党"这一根本原则,教育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思想根基、把稳思想方向,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不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始终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改革实践,为啃下改革"硬骨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以党员教育"提笔",细写"功不唐捐玉汝成"的恒心,为全面深改添足"干事定力"。改革越到纵深,各种矛盾问题越是交织叠加、错综复杂,注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艰难险阻,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心态意志提出更高要求。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主攻方向",紧跟时代步伐,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协同发力,积小胜为大胜;要永葆改革的战略定力,不断锤炼自身的耐心和毅力,不急于求成,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党员教育各项目标计划;要坚持把专业培训、党性锤炼和实践锻炼相结合,让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成长为敢闯敢试、能尽责、敢担当的改革者,成长为推动产业升级、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以党员教育"提笔",重涂"百舸争流千帆竞"的决心,为全面深改添足"发展势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者要涵养"百舸争流千帆竞"的决心,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正确政绩观,锤炼"不怕苦、不畏难、不服输"的顽强意志,主动跳出"舒适区"、敢闯"无人区",创新教育形式,侧重"学用结合",推动党员教育从"有限学习"到"广泛运用"转变;要积极选派优秀党员干部下沉到重要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在经济发展、应急处突、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中"墩苗"培养,全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以先锋之姿推动改革巨轮破浪前行。
以改革见证一场党心和民心的"双向奔赴"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之一。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以改革见证一场党心和民心的"双向奔赴"。
以"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的初心,倾听"人民呼声",以改革奏响"双向奔赴"主旋律。始终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了谁"的问题。无论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还是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进程始终都与人民呼声同频同向。要恪守以百姓心为心的价值旨归,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经常到基层"把脉问诊",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畅通基层心声、群众呼声的表达渠道,聚焦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问题,从群众所需所急所盼中精准选题,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民心所指、改革所向,在每一次"唠家常""掏心窝"中掌握一手民情,为全面深化改革蓄势赋能、破局开路。
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姿态,坚持"群众路线",以改革搭建"双向奔赴"连心桥。群众路线是历史的选择,是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的力量之源。建党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小红船成长为巍巍巨轮,根本原因就是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淮海战役"小车推出来的胜利"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从"半条被子的温暖"到贯彻"四下基层"工作理念......实践证明,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见效感知最真切,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更加贴近基层实际。在深化改革之路上,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甘当"小学生",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让改革决策更加科学、改革举措更加务实、改革质效更加明显。
以"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的决心,对标"人民满意",以改革绘制"双向奔赴"新图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期,全力推进改革"后半篇文章",打通为民利民"最后一公里"势在必行。改革效果怎么样,群众脸上有答案。在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时,要始终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多问问:群众的困难解决了吗?群众的生活改善了吗?群众的利益保障了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让人民群众成为评价改革的"阅卷人",把人民满意作为评价改革的"金标尺"。多看看群众"脸色",多想想群众"感受",多听听群众"评价",精准把握人民需求的新变化与新特点,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奋力描绘"双向奔赴"的新图景。
"不息、不辍、不止"让自我革命"时刻在线"
近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文章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优势。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学而不息""行而不辍""省而不止"的劲头,确保"党性修养""笃行实干""自我警醒"始终在线,不断将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新高度。
学而不息夯实理想信念之"基",在常学常新、常悟常进中补足"精神之钙",让"党性修养"时刻在线。"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回溯历史,理论学习始终是锻造党性,提升党的创新力、向心力和行动力的关键。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将经典著作视为"枕边书""案头卷",在研习体悟上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秉承勤与挤的毅力,读经典、研精髓、悟精义,在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联系实际学上花大力气,避免产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困境。要强调知识的迭代、能力的升级,重视思维的精进和品性的砥砺,以"不容缓"的急切感和"慢不得"的忧患意识,分秒必争"学"、全力以赴"研",真正在磨砺中闪耀党性光辉,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行而不辍砥砺担当作为之"功",在"念兹在兹,无日或忘"中走好"为民之路",让"笃行实干"时刻在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守这一初心与使命,无疑需要我们党持续深化自我革命,恒久维系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坚持不懈改进工作态度,勤奋好学提升技能。要将民众的"急难愁盼"铭记于心、付诸实践,以"民众之需,点滴必为"的热情与毅力,解决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医疗等关乎民生福祉的迫切问题,用心用情用力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在为民实践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走深走实。
省而不止紧绷反求诸己之"弦",在正心明道、怀德自重中奏响"廉洁乐曲",让"自我警醒"时刻在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员干部来说,只有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是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推进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视自我革命为锤炼品德的"毕生任务",不断筑牢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思想根基,绷紧防腐拒变之弦,不断校正个人的"航线",确保始终在正确航向上坚定航行,做到心中有戒"不妄为"、廉洁自律"不变质"。要将反躬自省抓在经常,秉持"有错必纠,无错更进"的原则,拿出刮骨疗伤的勇气向自我"宣战",坚决执行党的纪律规矩及各项制度要求,持之以恒整治不良风气,一抓到底、毫不动摇,真正将"君子修身需自省"的自觉深深烙印于心,以"永远在征途"的毅力和定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