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策略分析工作报告-6篇
国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策略分析工作报告汇编(6篇)
目录
1.国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策略分析 2
2.国有企业加强专兼结合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探析 6
3.建筑央企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11
4.中国XX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13
5.当前建筑央企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6
6.做好新时代建筑央企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18
国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策略分析
摘要:党建思政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提升国企内部的核心凝聚力,以此促进国企的可持续进步。特别是在进入新时期之后,我国在国际化竞争中,越发的需要做好国企内部的改革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党建思政工作,为企业发展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划。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阐述当下国企党建思政工作开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党建;思政工作;国企
引言:国企发展直接关乎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因此需要在实际发展中,通过一个科学合理的党建思政工作模式,才可以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参考,及时发现一些潜在问题,并集中对党建思政工作进行解决与分析,这样才可以很好的促进企业未来发展与进步。
1国企党建思政工作现状
1.1工作方式单一
在过去计划经济发展进程中,国企帮助我国实现全面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贡献,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思政工作一直都是国企日常经营与管理的重要基础环节,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但是进入到全面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国企的发展进程进入到了全新的阶段,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挑战与机遇。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要进行创新,但是很多企业由于长期保持传统的发展模式,现今已经在市场当中出现了明显的竞争力下降趋势,进而导致企业发展出现问题,同时无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影响,需要进行工作机制方面的有效创新[1]。
1.2党建思政凝聚力不足
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社会结构,都伴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与建设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因此导致国企内部的职工收入水平逐渐提升。虽然这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也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体现。另外,在过去党建的工作开展中,很多工作人员由于无法得到满意的报酬,会对工作出现消极态度,这样导致很多工作人员的思想发生明显的波动问题。在自由主义意识至上的今天,需要重视党建凝聚力不足的工作问题[2]。
1.3无法顺应新形势
党建思政工作的开展,可以很好提升企业内部核心凝聚力,以此让员工发挥出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潜力。国企内部的党建思政工作开展,是当前促进国企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进入到新时期之后,企业党建思政工作开展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一些政工干部的思想比较保守,导致在企业发展中,党建思政工作的开展无法合理顺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由于企业发展无法顺应新形势,导致党建开展受到明显的阻碍,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工作问题。
2国企党建思政工作创新路径
2.1创新工作方法
在过去传统的国企思政工作开展中,基本上是通过活动、走访等各种形式,基于政治宣传为主要的工作目的。但是在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之后,让移动多媒体的设备渗入到各个行业当中,而传统的走访与访谈的形式,显然无法满足信息化的发展需求。
因此,为了更加全面多样化获取员工的信息,以此提升政工工作的影响力。可以在进行实际工作中,通过各种新媒体路径的信息传播方式,帮助企业员工更加及时的接受到宣传教育,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以及各种移动终端设备,让员工更加及时的接受到一些政治方面的宣传与引导。
通过对新技术的使用,还可以在企业内部搭建党建工作网络平台,让职工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党建方面的查询与学习,更加及时的实现对政治方面信息的传播。在这样的方式下,让企业内部推动党建思政工作的全面创新,帮助企业打造一个业务能力、觉悟以及工作积极性都比较高的工作队伍,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
2.2创新企业机制
对当前国企进行全面的企业制度优化,是推动国企党建思政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地提升国企发展的总体水平,并进一步的明确出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基层激励机制的使用中,通过长期的调研与分析,可以从工作内容与工作评价指标这几个方面出发,实现对相关政策使用的客观性分析,之后对机制的使用效果进行可行性评估,这样便可以了解到工作开展之后的大致情况,及时对一些突出问题进行及时修正。在未来发展进程中,避免受到过去工作开展的问题影响,降低工作失误,进而很好的提升工作整体水平,满足人们对于党建思政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全面强化工作效果。
2.3创新国企领导机制
在未来企业发展中,为了顺应新时期的发展诉求,就需要针对国企经营与发展进行全面思考。在企业领导层面上,则是要进一步的加强对企业思政工作开展的认知与重视程度,积极的推动对企业领导组织体系的创新,全面加强政工系统的影响力,这样才可以有效的让企业在未来发展中,满足企业发展历程,同时经过科学合理的发展与塑造,才可以有效地在思想政治、职工工作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提升工作效果。
总结:综上所述,在未来工作开展中,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地对国企党建思政工作的开展进行创新,基于工作制度、工作机制以及工作模式等诸多角度出发,形成针对性较强的改革发展方式,重点解决过去传统经营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加强专兼结合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探析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赵庄二号井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工队伍为核心,党员团青、区队干部和三员(网评员、通讯员、思想信息员)三支队伍专职兼职互为补充,广泛参与的新方法,有效解决了思想政治工作覆盖面不全、人手不足的问题,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专兼结合;政工队伍
一、实践意义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一大批能够为党守好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的忠诚卫士,自觉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矿井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牢牢掌握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为企业筑牢坚强的工作基石和人才支撑。
本文通过总结回顾赵庄二号井党委在专兼结合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把握该体系运行的客观规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对探索发展专职兼职结合式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专兼结合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背景
1.内外部形势变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化的矛盾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不断深入,企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基层党组织所处的地位、环境和所承担的任务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赵庄二号井党委既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始终围绕中心、推进安全生产、服务企业转型发展大局,而其政工队伍的工作模式和技能水平没能与时俱进,僵化迟滞,就会导致后续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2.政工队伍力量不足与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程度的矛盾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度关注自身的生产以及经营状况,对于人的关注力度明显不够,专职人才队伍的匮乏无法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落实提供便利条件,最终必然导致政工干部的工作能力受限、工作绩效受损,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优先程度成为迫切需要。
3.职工队伍复杂多样与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的矛盾
随着矿井职工队伍的年轻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也有了新的变化,服务对象也较为复杂多元,面对不同情况,这就要求企业政工队伍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既要通过深入学习,又要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融会贯通。
三、专兼结合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实践
(一)起步试验期:聚焦整合重组期间职工思想引导任务
自2020年晋能控股集团整合重组以来,随着改革措施向纵深推进,部分干部职工对改革认识还不深刻,对当前严峻形势认识不足,对于如何深化改革,融入企业转型重组还没有完全适应。为促进思想融合、文化互通和矛盾化解,赵庄二号井党委聚焦整合重组期间职工思想引导专项任务,利用"1+3"支队伍优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暖人心、稳人心"的作用。
1.依托专职政工队伍,深入开展宣传引导工作。围绕矿井宣传贯彻上级相关会议文件精神、防疫工作和矿井安全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等,主动发声。积极向上级新闻中心、报纸、网站报送新闻稿件,在矿井内外起到了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持续加强宣传阵地建设,迅速对安全文化长廊、内部网站和宣传牌板等宣传阵地企业标识(logo)进行刷新更换,为矿井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2.依托思想信息员队伍,有效开展思想稳定和舆情管理工作。矿党委牢牢把握"稳"字要求,扎实开展思想摸排和舆情管控,充分发挥区队思想信息员的作用,定期收集职工思想动态卡,深入了解职工思想变化。持续加强网络监管力度,采取日常监测与节点管控、定期研判与重点稳控相结合的方式,对内网、"两微一抖"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不间断的监测,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3.依托区队干部队伍,持续开展理论宣讲。利用班前会、安全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讲活动,认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每月一讲,做到逢会必讲思想政治工作、逢会必讲集团方针政策、逢会必讲安全生产工作"三必讲",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深入领会林武书记"4句话、32个字"具体要求,牢牢把握正确发展方向,并将新思想、新理念贯彻落实到矿井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二)全面推广期:聚焦年度安全生产重点任务
在起步试验取得预期效果后,2022年上半年,赵庄二号井党委充分总结专兼结合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经验,在疫情防控、重点工程和一级标准化持续达标管理中全面推广实施,进一步突出政工队伍的完整性、方法的有效性,使思想政治工作覆盖全部生产经营重点任务,为巩固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1.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引导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示范表率作用,开展"疫情阻击战,一线党旗红"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三个带头",通过主题学习、摸底排查、防控宣传和演练等,久久为功,慎终如始,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以党支部为单元,基层党员和区队干部队伍为核心开展"疫情防控期间职工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活动,主动发现职工封矿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各种服务活动、做好后勤保障服务等举措,在全矿上下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良好氛围。
2.围绕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开采,实现矿井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开采项目部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攻关小组",立足技术难点破解,尽早实现绿色开采,充分发挥基层党员队伍的示范引领优势,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为更好地宣传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开采技术在解决采煤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释放"三下"煤炭资源等方面的重大意义,赵庄二号井公众号平台适时推出系列报道,让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注浆充填对于矿井生存发展的"绿色意义"。
3.围绕标准化动态达标,持续巩固国家一级标准化矿井成果。坚持矿党政分线、区队干部队伍包块、党员队伍包点,在纵向上强化"三支队伍",实行自上而下垂直管理,在横向上按照专业划分区块,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网格化"管理体系。同时要求各条线、各区队干部以"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指标不调"的原则,强化底线思维、超前思维,对所负责单位特殊时期的各项工作进行指导、督导、协调,落实责任、倒排产量、挂图作战,科学安排矿井检修,加强调度协调指挥,全力以赴坚决打赢安全生产攻坚战。
建筑央企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深刻阐明了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本文结合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XX")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对当前建筑央企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进行剖析,在总结既有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力求为做好新时代建筑央企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做出有益探索。
做好建筑央企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建筑央企坚守为民初心的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国有企业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调查显示,当前中国XX20岁以上40岁以下的员工占比77.6%,以"80后""90后"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的员工为主。做好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既关乎企业当下发展,也关乎企业的未来,是建筑央企永葆姓党为民政治底色的重要保障,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
建筑央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需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首先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青年员工队伍的素质更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年轻干部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48字要求",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这为建筑央企加强青年员工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细致做好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是建筑央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内在需求。
建筑央企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互联互通首先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建筑央企大批青年员工"走出去",他们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肩负着展示国家和建筑央企形象,增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友谊的重要使命。做好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青年员工怀报国志、练真本领、做实干家,在国际化平台上当先锋、作表率,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头阵、挑重担,是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需要。
中国XX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进入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时代新人,是摆在建筑央企面前的重大课题。中国XX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培养选拔优秀青年员工摆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抓,探索出了具有中国XX特色的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方法。
坚持党建引领,守正培元铸魂。中国XX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及时传达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大讲堂、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效能。"我为青年做件事"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百名青年讲党史"活动如火如荼,制作音视频XXX余期。深入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信物百年》节目中讲述朝鲜战场上的铁钩和它背后崇高的铁道兵精神,开展"百年党旗红国企新征程""走进新国企见证美丽乡村"等活动,帮助青年员工加强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围绕青年员工工作生活实际,探索推进三级工程公司"内训师"和施工一线"百日集训"培训体系,加强对青年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全面提升素质修养和业务技能,在XX多家二级单位、XXX多个基层团组织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XX青年特色的思想文化阵地集群,探索了青年大学习研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