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在2024年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提纲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263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3分钟

在2024年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党的XX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这是新时代党根据形势的变化提出的新命题。以快递员、外卖骑手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优化基层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也成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和新课题。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的必然要求,这也将有助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下面,为进一步做好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刻领会做好新就业群体党建的重大意义

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加速度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快递员、外卖员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也已经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线。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改善社会治理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的必然要求。党的力量来自党的组织,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党的全面领导及党的全部工作,都需要党的组织体系上下协力,才能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得到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的党,创立百年来都十分重视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形成了中央、地方和基层三个层级的严密组织体系,正是由于这一组织体系,党才能在面对风险挑战时勠力同心。2018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党在新时代的组织路线,强调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在这一路线的指导下,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底,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506.5万个,其中基层党委28.9万个,总支部32.0万个,支部445.6万个,真正实现了将党旗插在最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是"最后一公里"。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组织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组织体系大厦的地基,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基层发展党组织的方针就是贯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严密组织架构,将党组织纵向延伸到最基层,畅通落实党中央决策的"最后一公里",同时横向覆盖各个领域,在各个领域中覆盖党的组织。当前蓬勃发展的新业态,聚集了大量的新就业群体,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更需要加强以新就业群体为主要对象的党建工作,高度关注新就业群体发展,织密党的组织网络,将新就业群体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从而拓展党的工作阵地。

(二)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关键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阐释了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要作用,对于群众路线的深入贯彻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政党的阶级基础决定着政党所具有的理论纲领和奋斗目标,政党的群众基础则决定着这个政党能影响到多少人,这代表着政党在人民心中的影响力。一个政党的产生和发展,必须要具有深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这是党巩固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根本。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是党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根本性意义的一项战略任务。因此,党必须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密切同群众的联系。自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以来,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队伍发展逐渐壮大,包括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群体。但是,他们在工作中相对缺乏保障,收入也不稳定,但他们人数又很多,一旦有问题出现就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党要想永葆生机与活力,就必须对新就业群体中的群众加强政治引领,开展党建工作,积极主动地提供服务,使新就业群体真心实意地拥护党的领导,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影响力和组织力,巩固党在新就业群体的群众基础。

(三)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坚持和完善社会治理,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最主要的是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强调,"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更需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发生在基层,最为突出的社会矛盾也发生在基层。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既需要解决民众矛盾,也要实现群众诉求,因而它既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要求。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多元化的过程,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将变得更为和谐稳定。同时,要想实现人人有责、人人享有这一目标要求,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鼓励社会参与,激发民众建言献策的积极性,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受益者;另一方面,多个主体之间更应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由党委进行政治引领,政府负责具体治理,民众在这个过程中既享有资源和服务,也要协商共治,人人参与,有序参与,营造社会治理共同体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新就业群体穿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对于基层的社会治理具有天然的优势。由党组织牵头,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既有利于基层党建格局的构建,也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肯定成绩,切实增强做好新就业群体党建的信心决心

从目前来看,各地主要从几个方面开展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工作,包括服务提供、组织嵌入、精英吸纳以及意识整合。其中,服务提供是前提和首要步骤,通过服务增强新就业群体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吸引新就业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党的组织,最终实现对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和意识整合。

(一)服务提供。新就业群体因"接单在线上,工作在线下"的特殊工作模式,使得此群体具有流动性强的职业属性。在此情况下,要想做好新就业群体的党建工作,就必须要将新就业群体从流动状态变为固定状态。一些街镇组织部门为此采取了多种方式,将新就业群体固定下来。一是建立党群服务点。按照新就业群体的集聚地和人流量,统合基层党组织场地资源,在社区、企业、党群服务中心因地制宜设置党群服务点。在选定地址之后,基层党组织统一标识,配齐基本设施,为外卖或快递小哥打造专属的活动场地,让其在闲余时间能够在区域内自由活动。二是提供关爱服务。首先,提供基本服务。在党群服务点内,社区党组织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包括避暑取暖、如厕歇脚、饮水充电等多项"医食驻行"服务。其次,提供专项服务活动。针对新就业群体的一些特殊需求,整合区域内两新企业资源,开展专项服务活动。向服务点提供自助健康服务专区,其中包含测血压、测体温、跌打损伤治疗服务;党群服务中心还与美发店开展合作,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专享公益美发项目。三是重视解决小哥难题。对于新就业群体工作过程中深受封闭管理小区"进门难""信任难""就餐难"问题困扰的现象,一些乡镇(街道)党委开始探索在住宅小区内建立小哥信用体系和服务体系。以上海市为例,与物业公司达成合作,在物业员工食堂设立小哥服务点,小哥提前预约,即可享受餐食。小哥与物业达成"一次登记,多次授信"的体系,小哥可以更方便地在小区内活动。针对新就业群体普遍没有劳动权益保障的情况,乡镇(街道)总工会主动为新就业群体购买了D类保障,让新就业群体在工作生活中受到保障。针对小哥职业成长难题,有的街镇党委整合企业、学校资源,对于想学习更多职业技能的,为其提供机会到企业去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对于有升学意愿的个体,党委还为其联系老师,提供学习资料。四是开展红色教育。除了为新就业群体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专题培训设置的党课,新就业群体也可以参加其他各类党课。如上海市X乡镇,在XX大期间为新就业群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的XX大精神微党课。其中包含以镇史和镇优秀人物介绍为主要内容,穿插以党史要素开展党课以及结合新就业群体现实生活讲好党史故事等活动。除了日常党课教育,还为服务点提供各种红色教育书籍和各种红色宣传横幅,让新就业群体在空间活动中接受党的教育。新就业群体在享受服务的同时,提升了理论知识素养,增强了对党的信赖。

(二)组织嵌入。针对新就业群体高流动性的特点,一些街镇对区域内新就业群体进行了多次的反复摸排,开展新就业群体党员找组织与组织找新就业群体党员的行动。由党群服务中心在区域范围内走访外卖站点、快递服务点、网约车公司站点,将新就业群体的分布与人数同时摸清,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在摸排过程中出现新就业群体中很多党员不愿意亮明身份的问题,逐渐探索出一套适合区域情况的摸排办法,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线上访谈与线下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自上而下指的是由党群服务中心出面,与平台企业达成合作,由平台对区域内员工的基本情况进行大概了解。自下而上指的是由站点向党群服务中心报备员工情况与数量。线上访谈指的是根据站点自己报上来的情况,由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电话联系,确认信息的真实度。线下走访指的是工作人员去实地探访站点的现实情况。通过多种方式,党组织基本掌握了区域内新就业群体及其党员情况。经过多次的反复摸排之后,开始着手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建设。由于新就业群体内党员人数少,除了部分在军队入党的退役军人和原先在企业工作的转制员工,大部分新就业群体都是非党员身份。在此情况下,党组织设置存在着现实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些街镇在整合党政部门资源的基础上,在街镇党委下辖的非公经济组织党总支建立新就业群体党支部,党组织关系实行属地管理。在此基础上,聘用有着多年党建经验的退休党务干部为党支部书记。除此之外,在产业集聚地,还依托网格联合党支部,选派优秀党建指导员,凝聚新就业群体。在实践中,区域内新就业群体与网格联合党支部共享资源,共同聆听党课,共同参与活动,新就业群体内积极分子逐渐涌现。建立的新就业群体党支部,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遇事迎难而上,团结群体内其他个体,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三)精英吸纳。为了促进新就业群体党员的发展,一些街镇加大积极分子发掘与培养力度。首先向各站点发布通知,对于希望加入党组织的个体,鼓励其递交入党申请书。针对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的新就业群体,街镇党委将其纳入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考虑到新就业群体平时较为忙碌,日常的党课培训教育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除了日常线下的少数党课实践活动,其余的培训都采取线上教学模式。一些街镇总工会与团委、妇联、党群中心等组织共同发布"新"课堂·"微"模式项目,将党的XX大精神微党课、安全出行微课堂、反诈骗微讲坛等活动融合在一起,将党的教育与群体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让新就业群体积极分子在党课教育中学到更多知识技能。除了政治吸纳,有的街镇党委还采取了社会吸纳的方式,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使其由治理"变量"变为治理"增量"。实践中,发挥新就业群体灵活性强的特点,在区域范围内组建城市治理志愿服务队,使其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帮手。例如,让新就业群体担任"移动网格员",搭建新就业群体与社区、网格之间的信息反馈平台,鼓励新就业群体在游走大街小巷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城市管理漏洞,第一时间向上反馈,并协助解决问题。同时,引导新就业群体在工作过程中注意收集社情民意,关注新就业群体需求。再比如新就业群体党支部的党员和积极分子化身为宣传员,将党的XX大精神传递到大街小巷之中。总体上,通过吸纳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城市感知细胞得以扩充,基层治理触角得以延伸。对于新就业群体来说,也在参与基层治理过程中作出了自己的社会贡献,凝聚了社会责任感,在行动实践中受到党组织的感召。

(四)意识整合。为了进一步凝聚新就业群体人心意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一些街镇灵活开展针对新就业群体的教育,以促进新就业群体意识整合。在教育管理载体上,利用互联网开展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党群服务中心根据新就业群体空闲时间零散的特性,利用微信群、QQ群和智慧党建平台等载体对新就业群体党员进行教育。在教育管理形式上,根据新就业群体工作特性,探索了集体学习、自主学习、网络教育等方式,并利用现身说法、案例举证等形式,让新就业群体党员能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实现教育效率的最大化。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激励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活动。为了增强激励效能,开展评优评先活动,探索积极参与的奖励机制。鼓励新就业群体身份与网格员等身份叠加,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各项社会治理任务,并实行积分管理,对表现突出者进行表彰。同时,定期开展相关评优活动,对于工作表现优异者给予荣誉称号及物质奖励,鼓舞新就业群体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城市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丰富教育载体、探索多样教育形式、鼓励社会治理实践多管齐下的教育管理,新就业群体中涌现出大量的先锋人士,他们对党的信念坚定,坚决拥护党的政策、方针,使得教育管理真正实现了意识整合。

三、正视问题,准确把握做好新就业群体党建的迫切性

当前新就业群体党建面临的挑战主要来源于两个层次,一方面,新就业群体依托互联网平台工作,具有显著的弱组织化特征,这使得新就业群体人员流动性强,传统党建模式难以适应新就业群体的灵活用工模式。另一方面,党建活动的内容与新就业群体的需求不相匹配、党建资源缺乏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影响新就业群体党建的效果。

(一)传统党建模式与灵活工作要求间的矛盾。传统党建工作中,对党员的教育通常采取较为固定的方式,即定期开展组织生活,让党员在组织生活中接受党的教育。"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主题党日等活动构成了党的组织生活,这些活动具有定期性、经常性特征,能够帮助党员接受最先进的党内理论教育,增强党员党性修养。然而,在新业态经济中,多采取数字经济平台进行工作,传统行业中的固定场所办公的形式逐渐弱化,"活"在网上、即时关注网络构成了新就业群体的职业特性。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对于新就业群体党组织来说显然并不完全适合,产生了传统工作模式与灵活场域模式的矛盾。具体体现在:一方面,在"线上注册、平台派单、线下工作"的全新工作模式下,新就业群体需要时刻奔波在路上,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对于固定的工作场所并没有需求;另一方面,新就业群体呈现出明显的高流动性、高分散性特征。除此之外,由于新就业群体的工作时间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因此工作时间和工作时长都具有随机性。这样一种工作模式使得新就业群体个体工作时间场域皆不一样,群体难以聚集。一些行业如快递行业涉及物品分拣、打包等活动,与外卖等行业的时间也不一致,在统一时间内进行活动很难实现。所以,新就业群体场域灵活的工作特性与传统工作模式中要求时间地点全固定的教育方式是相矛盾的,这是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管理需要面对的问题。除了党员教育方面,在组织设置方面,传统的工作模式也不能完全适用新就业群体。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下,对于各基层单位,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都应该成立党支部,同时支部设置一般以单位为主。但在新就业群体中,党员人数较少,且多属流动党员,这就使得以一个站点为单位设置党组织难以实现,导致党的组织有效覆盖不够到位,党组织在新就业群体中的影响较为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就业群体党组织设置要与传统方式相区别,兼顾新就业群体的工作特点,创新组织设置方式,从而实现组织覆盖。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