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党课:深刻认识和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73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党课:深刻认识和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同志们,大家好!按照党支部安排,今天我围绕"深刻认识和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大家作以交流汇报。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求"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我们在新时代推动生产力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顺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的战略选择,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核心依托。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并非孤立的生产力要素,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高端装备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等多种前沿技术交叉融合、系统集成所催生的新型生产力质态,代表着生产力演进的新方向。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具有鲜明的特征:

一是创新引领性。新质生产力建立在颠覆性技术创新基础之上,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基因编辑等前沿科技成果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技术的边界与局限,开辟了全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从而引领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

二是要素协同性。新质生产力强调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与协同作用。特别是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与传统要素紧密结合,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极大地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

三是绿色可持续性。新质生产力高度契合绿色发展理念,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取得的技术突破,推动生产过程向低能耗、低排放、高循环的方向转变,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确保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高度开放性。新质生产力依托全球创新网络与产业分工体系,具有广泛的开放性与合作性。一方面,积极吸纳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高端环节,推动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与竞争力提升。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转型。通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如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等,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提升产品与服务的附加值,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二)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抢占科技制高点、掌握战略主动权的重要途径。谁能率先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发展新质生产力,谁就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掌控国际竞争的主导权。例如,我国在5G通信技术、高铁技术等领域的领先发展,显著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三)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化与拓展。它要求我们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与人才,完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发展模式。

(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基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够创造出更多高品质、个性化、智能化的产品与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例如,智能家居、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兴业态的兴起,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提升了生活品质与幸福感。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面临的挑战。一是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如高端芯片、光刻机、工业软件等领域的技术短板,严重制约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封锁与贸易摩擦加剧了我国获取关键技术的难度,自主创新压力巨大。二是创新生态尚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顺畅,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不足,创新资源分散,创新链条存在断点与堵点。同时,创新型人才短缺,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匮乏,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三是产业基础能力薄弱。部分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等产业基础环节存在薄弱之处,产品质量与稳定性不高,难以满足高端装备制造、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协同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面临挑战。四是制度环境有待优化。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尚不健全,在数据治理、知识产权保护、新兴产业监管等方面存在制度空白或滞后现象。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营商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限制与障碍,制约了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与创造力。

(二)面临的机遇。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领域加速突破,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在部分新兴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占据领先地位。二是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规模和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需求旺盛,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这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迭代与产业化推广,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收益。三是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我国能够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整合各方资源,优化配置力量,形成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四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数字金融、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与平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与路径,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路径与举措

(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聚焦制约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制定实施系统性、前瞻性的攻关计划。二是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量子计算核心算法、基因编辑技术原理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三是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研发。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克高端芯片、光刻机、航空发动机、工业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提升我国产业技术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二)完善创新生态体系。一是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资本投向新兴技术领域与创新型企业。二是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实施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培育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

(三)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一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等产业基础环节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加大对基础研究设施、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的投入力度,提升产业基础技术研发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二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与配套合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

(四)优化制度环境。一是加强政策创新与制度供给。建立健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完善数据治理规则,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促进数据要素的有序流通与开发利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侵权行为打击力度,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市场准入制度,打破行政性垄断与市场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新兴产业监管创新,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机制,防范新兴技术与产业发展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五)推动开放合作创新。坚持开放创新理念,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科技、产业、人才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我国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走出去",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吸引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向我国集聚,加强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实施,推动跨国联合研发与技术转移转化。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在国际科技规则制定、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气候变化应对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合作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同志们,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新的辉煌业绩!

谢谢大家!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