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调研报告合集22篇(群管理分享)(第5/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6027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1分钟

针对存在问题,公司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继续以"一学、两争、三创"为载体,进一步总结提炼党建工作经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举措、新途径,不断提升基层党建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一要强化理论武装,将理论学习放在突出位置,系统全面学、持续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二要强化督促检查,认真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三要锻造"基本功",坚持抓党建从生产运营出发、抓运营从党建入手,聚焦基层抓党建、抓好党建强基层、建强基层促发展,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全面优化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党建强基扎根铸魂,是国企搞好发展的重要法宝,党旗飘扬凝心聚力,指引着国企前进的方向。从运行初期的日均收入7.66万元,到如今的37.25万元,城投机场高速公司以党建赋能,紧紧围绕主业职责,客观梳理薄弱环节,创造了辉煌的成绩。站在"十三五"与"十四五"的交汇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城投机场高速公司党的建设工作将开创新的局面,为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建设全市一流示范企业提供坚强保障。

质量强农绿色兴农品牌富农关于特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1年1月28日)

固原市特色农业在市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粮食及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特色种养业"1+4"特色农业提质增效。2020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58.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2元。

"十三五"特色农业工作总结

"十三五"期间,全市以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特色种养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是发展最快、收益转化最高、增产增效最好的5年,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产业基础。

发展成效

草畜产业。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114万头,肉羊240万只,生猪43.1万口,家禽52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13.8万吨,禽蛋产量2.32万吨。培育千头以上肉牛养殖示范村180个,万头以上肉牛养殖示范乡镇32个,发展肉牛规模养殖场85家,农业人口人均养牛接近1头,养牛户户均养牛达到9.4头。种植多元化饲草290万亩,调制各类饲草330万吨,草畜产业提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

2000元,比2015年增长39.9%。

马铃薯产业。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04万亩,鲜薯总产量200万吨,实现生产产值25亿元。

马铃薯综合机械化水平接近70%,年繁育核心种苗100万株,原种繁育能力1.3亿粒,全市良种种植面积全覆盖、脱毒化率达到100%,专用化面积100万亩,年精淀粉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年累计生产马铃薯淀粉及制品15万吨,年种薯外销10万吨,鲜薯外销量达到60万吨,提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元。

冷凉蔬菜产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打造高标准示范基地(园区)36个,建立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60个,露地蔬菜基地10个,总产量达到210万吨,实现生产产值35亿元,被授予"中国冷凉蔬菜之乡"称号,冷凉蔬菜产业提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元。

特色种养业。小杂粮(油料)种植面积74.9万亩,其中小杂粮46.4万亩、油料28.5万亩,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3个,推广优质杂谷种植10万亩,总产量11.2万吨,生产产值5.6亿元,单产由"十二五"末的80公斤提高到目前的

150公斤,亩产值达到1000元。

经验与启示

"十三五"期间全市特色产业之所以呈现跨越式的发展格局,与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项目推动、金融支持、社会资本投向分不开,更与各级领导重视农业供给侧靶向效应、群众创新创业的激情分不开。一是产业政策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十三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特色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对引导特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二是项目带动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引擎。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市仅国家投资特色产业项目资金突破100亿元,为特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启动了引擎。三是金融支持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动力。"十三五"期间,据市金融办统计,全市金融机构,持续发放涉农贷款598.7亿元,直接撬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1500亿元,真正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四是标准化产业化是特色产业发展的方向。十三五"期间特色产业的发展历程表明,要实现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必须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品牌化培育、市场化营销的路子,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实现优质优价。五是联农带农机制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作为农业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离不开农户,建立好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上的联农带农机制,保证与农户在技术进步、利益分配等方面共享,才是特色产业长足发展的基础。【来自:QQ群【藏经阁】,更多资料请联系QQ215425891,加入我们的会员群,海量优质文字素材和PPT课件】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三大体系"还不完善,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小,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规范,品牌聚集效应不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二产连接两头不紧密,三产发育不足,产业融合层次低。二是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低。肉牛养殖与牛肉销售市场脱节,重养殖轻市场,重点以出售活牛和生鲜肉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优质不优价,养殖效益还不高。三是马铃薯适宜品种的研发和引进不足。宁夏马铃薯品种选育只有宁夏农科院固原分院一家,相关科研人员较少,产品研发能力弱,种子资源储备近年来才起步,新品种选育尤其是适宜主食化品种选育滞后,品种单一。四是冷凉蔬菜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缺乏营销主体对接销售市场,销售市场有空缺时收益好,销售市场饱和时收益差。

"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谋划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以构建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为统领,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目标,紧紧围绕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和特色种养四大特色优势产业,调优种养结构、调大经营规模、调强加工能力、调长产业链条,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强化产前、产中、产后强链补链壮链措施,推动特色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加快推动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发展目标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10万亩,总产量保持在80万吨以上,肉类总产量突破15万吨,农业总产值达到190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88亿元。

全市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50亿元。其中:肉牛饲养量达到125万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00亿元;马铃薯产业稳定在10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冷凉蔬菜产业稳定在50万亩左右,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小杂粮(油料)种植面积稳定在70万亩,蜜蜂饲养量达到13万群,中药材种植面积20万亩,特色种养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亿元。

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34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0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8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68%,农业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3%。

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43家,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达到2500家,家庭农场830家,专业大户1450户,农民组织化程度达50%,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率达55%,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30%,农产品商品率达85%,特色农产品品牌数达到65个,全市农产品获得"二品一标"认证20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达10个。

重点工作

推进草畜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以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和多主体参与、多业态打造、多要素集聚、多利益联结、多模式创新为路径,着力补齐产业链短板,着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着力完善农民受益机制,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上中下游一体、产供加销互促的现代肉牛产业体系。饲草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发展千头以上高标准肉牛养殖示范村230个,万头以上肉牛养殖示范乡镇36个,新繁育肉牛100万头,肉牛改

良率达到100%。肉牛屠宰加工能力40万头,肉牛加工转化率70%以上。打造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的绿色循环生产示范基地。

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种薯繁育、鲜薯外销、淀粉加工、主食开发"四措并举,建立"两大基地三大体系",把固原打造成全国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绿色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立新业态新模式营销体系、冷链流通保质贮藏体系、科技创新应用体系、提升"六盘山马铃薯"品牌影响力,打响"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金字招牌。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到100万亩,到2025年,单产提高到2.5吨,总产达到250万吨。

推进冷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依据水源定区域,依据水量定规模"原则和"中心带园区、带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大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力度,加快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冷链物流体系、市场流通体系和质量监测监管体系"四大体系",推动实现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把固原打造成全国绿色蔬菜产品生产基地,打响"六盘山"冷凉蔬菜品牌。全市冷凉蔬菜面积达到50万亩,产量达到230万吨,到2025年冷凉蔬菜生产产值达到45亿元,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

推进特色种养业高质量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特色种养业发展方式,建立小杂粮、中药材、中蜂等特色产业创新平台,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产加销一体化的特色种养业体系。

"四个留下"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启示毕节市纳雍县陶营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黔组轩

(2021年1月28日)

昔日黄土地,今日玛瑙红。调研组走进纳雍县陶营村,整洁的村容、兴旺的产业、文明的乡风,让大家不禁感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给农村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10148元增加到如今的19301元,增加了近2倍,陶营村也因此获评第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点。省委书记谌贻琴在纳雍县与基层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党员开展座谈交流时,高度评价陶营村"支部建设有方、产业发展有效、服务群众有为"。

近年来,陶营村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紧紧抓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仅带领群众摆脱贫困,更可贵之处在于,通过"坚持配强班子,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坚持支部领办,留下一个活力强劲的合作社;坚持依靠群众,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坚持党建引领,留下一套高效管用的乡村治理体系",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配强班子

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在于有好的村"两委"班子带头。陶营村始终坚持把班子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抓严抓实村"两委"干部及村级后备力量选、育、用、管、带等关键环节,着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下深水"把优秀人才摸出来。2013年,村党总支书记肖军上任后,就挨家挨户把全村的优秀年轻人摸了个遍,最终建立优秀人才库。动员3名种植大户、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使村"两委"班子的平均年龄从47岁下降到44岁,高中及以上占比达到50%以上。吸纳大学毕业生、创业青年等3名优秀人才作为村级后备力量。

--"破壁垒"把培养机制建起来。定"培"的方向。在陶营村,对村级后备力量逐人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综合考量能力素质,初步明确每名村级后备力量今后的建议岗位。建"帮"的机制,陶营村的后备力量,由乡镇统筹包

村干部、村"两委"干部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进行联系帮带,建立帮带工作台账,及时跟踪评估帮带成效。搭"练"的平台,陶营村通过让后备力量列席村"两委"会议、参与村内事务、到乡镇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实践锻炼,"量身定制"培养锻炼平台。目前,2名村级后备力量在村参与工作,1名村级后备力量定期参加村级培训。

--"畅渠道"把能用之人用起来。动员全村100余名乡土人才,编组编队组建发展顾问、电商运营、事务管理、农业技术、文化传播等5支服务队,建立村干部包保联系服务队的工作机制,明确各服务队的服务事项和内容,制定管理办法和奖励制度,充分调动服务队成员积极性,及时为村民提供樱桃种植技术、政策法规宣传、村级事务管理等服务。2020年2月,电商运营服务队的陈晓峰成功帮助销售樱桃苗8万余株,群众获得销售收入12万余元。

--"动真格"用完备制度管起来。建职责分工制度,陶营村把33项村级事务,分解到人到岗,给每名村干部定权力、定流程、定责任;建工作运行制度,陶营村通过完善村民自治会议制度、村民小组议事规则、工作例会制度,让村级管理更加规范、决策更加民主;建考核评价制度,陶营村建立了村干部百分制考评办法、村干部责任追究制度,考核结果充分征求村民组长及村民代表意见,与个人年度绩效挂钩。

二、坚持支部领办

留下一个活力强劲的合作社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在陶营村,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合作社连接产销两端的纽带作用,集中培育出产业选择准、增收带富效果好、市场销售稳定、发展活力强劲的合作社,真正把党总支领办的村集体合作社打造成富民强村的"聚宝盆"。

--党总支领办"把准航向"。在股权上"领"。陶营村先后成立了村党总支领办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现代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统筹整合资产、资金入股现代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每人持有1股,共设有2684股,占70%;村集体持有1150股,占30%。在现代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折价入股212万元、投资10万元,占33.4%。在管理上"领"。陶营村的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现代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均由村党总支书记肖军同志兼任,村干部也全部兼任合作社管理人员。

--规范化管理"张弛有度"。肖军说,"我们坚持把'丑话'说在前面,合作办社之前先约法三章"。陶营村的两个合作社成立之初,就规范建立了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制定了章程、签订了协议,确保合作社运转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陶营村还按照"项目自主经营、效益增减挂钩、财务独立核算"原则,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聘请专业会计代理记账,确保资金使用规范、账款相符。

--项目化运营"风生水起"。陶营村现代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玛瑙红樱桃、头花蓼等涉农项目,采取社企联营模式统购包销玛瑙红樱桃获得纯收益2.78万元;采取资金入股模式从县农投公司和源生牧业公司获得效益分红4.42万元;采取订单合作模式种植中药材头花蓼550余亩,预计给村集体创收20余万元。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纳雍总溪河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基础设施维护、集体土地处置等非农项目,采取闲置土地入股坤正加油站、出让门面、出租冷库、代收水费、经营七星停车场等方式获得经营性收入。2020年,陶营村党总支领办的村集体合作社收入达102万余元,村集体经济积累达668万元,昔日名副其实的"空壳村"彻底蜕变为远近闻名的集体经济强村。

三、坚持依靠群众

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好了,产业兴了,老百姓的日子也就甜了。陶营村依托退耕还林和经果林打造,把"樱桃树"变成"摇钱树",把"小樱桃"做成"大产业",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如今的陶营"绿了荒山富了民,党群干群一条心"。

--生产有规模。陶营村"两委"综合分析市场因素、地理优势,因地制宜选准了玛瑙红樱桃为主导产业,大力推行"支部+合作社+网格员+联户长+农户"组织模式,动员农户从种玉米、种土豆转向种植玛瑙红樱桃,目前全村种植玛瑙红樱桃4821.69亩,实现家家都有樱桃树、人人会种樱桃树。在陶营村的示范带动下,厍东关乡推广种植玛瑙红樱桃3万余亩,辐射带动全县种植15万余亩。如今的玛瑙红已成为"大品牌",具有"定价权",仅陶营村果农年均便能培育销售树苗30余万株,销售金额近45万元,真正将樱桃树"废枝"变"金条"。

--销售有渠道。陶营村"两委"干部一致认为,今天的红火不等于明天的辉煌,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风险意识、危机意识。每年樱桃成熟前定期组织

召开产销对接会,与贵州首杨、广州邮政集团等企业签订销售协议,订单销售额达到58万元;组建"纳雍县玛瑙红樱桃电商销售联盟",整合辖区内8家快递平台资源,配套完善冷链物流,2020年电商销售额达到297.44万元;举办"旅游文化周""CCTV美丽乡村快乐行""白族文化节""樱桃花开"音乐节、樱桃采摘节等各类活动,唱响玛瑙红樱桃产业品牌,吸引游客入园体验采摘,全村共有采摘园300余处,品果季线下日均销售55吨、日均销售额达到110万元。

--利益能共享。同享发展红利,积极支持龙头企业通过保护价收购和利益兜底、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户形成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合理的农产品购销价格,促进农户直接受益、均衡受益。积极开发就业务工岗位,2020年共有1537人次在党总支领办的村集体合作社务工,累计发放劳务工资24万余元。共享盈利结余,建立完善合作社、村集体、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按股分红"利益联结机制,每年按照"20%作为公积金公益金、10%作为合作社管理人员奖励资金、70%作为村集体和村民分红资金"比例进行收益分配,利益联结覆盖全体村民。分享增值收益,积极发展樱桃树林下种植、樱桃果深加工、樱花观赏、乡村文化旅游等多元产业,全面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樱桃产地转变为旅游接待点、樱桃果树转变为农业景观、农业生产者转变为旅游服务者,每年樱花盛开与樱桃成熟时段,服务业从业人员达500余人,日均接待游客2万余人,实现餐饮收入1500万余元、住宿娱乐等收入220万余元、人均创收0.56万元,农民更多分享到产业增值收益。

四、坚持党建引领

留下一套高效管用的乡村治理体系

基层治理之难,在于难以破除陈规。陶营村作为全国以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改革试验试点村,大胆探索创新,提出网格化管理、"党建+积分"等乡村治理模式,通过"党建统领"开创"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新局面。

--"网格化"织密管理单元。陶营村建立"乡为指挥部、村为战队、村民组为网格单元、'十户一体'联户体"的联户联治体系,将全村划分为11个网格,每10-15户群众为1个单元组建51个联户体,每个网格辖若干联户体,每个联户体推选1名联户长。村级战队由包村领导担任战队长,乡派干部和村干部同步担任战队成员和网格管理员,村民小组长担任网格助理员,构建起高效运转的指挥作战体系,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制定联户长奖励制

度,每月评选6名优秀联户长给予100到300元不等的奖励。截至目前,已兑现奖励资金8000余元。

--"党建+"增添治理活力。陶营村全面推行"党建+积分"管理,配套开发"党建+积分"管理平台,制定"八加八减"正负面清单,网格管理员、助理员及联户长每月围绕正负面清单等内容对农户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录入"党建+积分"APP在全村进行公示,积分较高的农户列入"光荣榜"进行宣传鼓励,积分过低的列入"害羞榜"进行公示,切实增强群众荣誉感和羞耻感。同步设立"积分超市",按照1分/元的标准鼓励农户到"积分超市"兑换物品,并根据积分情况确定贫困户有关项目资金分红,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截至目前,积分超市兑换物品折价2000余元。

--"服务团"纾解群众困难。陶营村选择种植经验丰富、熟悉国家政策、群众威望较高、自愿服务意识较强的23名优秀党员组成党员服务团,主动亮身份、服务当先锋,示范带动全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职能。制定党员服务与评先评优管理办法,明确各服务团具体职责和任务分工,强化跟踪督导和考核管理,督促党员用心用情为群众提供无偿服务,以实际行动引导群众懂感恩、会感恩,营造邻里和谐、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树新风"凝聚党心民心。建立普法工作管理制度,村干部带头学法用法,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带动群众尊法、学法、信法、守法。组织召开"警民议事会""警务联席会",通报典型案例,化解矛盾纠纷,连续5年实现纠纷、上访、风险"三降"目标。广泛开展"身边人身边事""传承好家风"等宣讲活动,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等主题活动。在人口集中区域设置政策墙、法治墙、状元墙、榜样墙、害羞墙"五面墙",对正面典型进行公示,对负面典型进行曝光,推动群众道德素养持续向善向好,以每个家庭的好家风好习惯支撑起全村的文明乡风。

如今的陶营,已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一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樱桃林就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老百姓的日子就像玛瑙一样过得红红火火。陶营村的发展启示我们,要想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建强支部是关键,发展产业是基础,发动群众是根本,久久为功是保障。

加强机关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

许昌市委党史研究室 苏毅

(2021年1月28日)

机关党支部是党在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基层组织。抓好机关党支部建设,有利于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如何加强机关党支部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优化顶层设计,提高党委(党组)领导关注度。加强谋划部署,将机关党建纳入党委(党组)工作全局,与业务工作同步谋划、同步实施,把机关党建当作夯基垒台、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来抓。搞好形势分析,真正将机关党建研究提上党委(党组)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党建工作形势分析会,加强形势分析,认真听取机关党支部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将情况掌握到位、形势分析透彻、措施制定具体、责任明确到人。坚持督导常抓,采取普查与抽查、讲评与点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抽考、实地查看、随机提问等措施,逐条逐项、一项不落地对机关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党员学习教育记录、登记统计、党员发展、党费收缴等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发现并指出问题,限令整改落实,及时通报批评,认真搞好"回头看"。

加强组织建设,夯实支部建设"台柱子"。要搭好"架子",党委(党组)要通过长期观察、座谈了解等方式,将党性原则强、作风形象正、管理经验多、党务水平高、踏实负责任的好干部选为党支部书记;党支部要将群众公认、认真负责、业务娴熟的老党员选入支委或者担任党小组组长,优化班子结构,提高班子质量,撑起机关支部建设的"柱子"。要练好"内功",党委(党组)和政治机关要加强对机关党支部书记及委员的党务培训,通过定期培训、专题培训、随即培训等形式,重点强化理论学习、搞好经验交流、做好难题攻关、研究棘手问题,增强支部一班人抓党建的责任意识、政治意识,有效扭转"不愿抓"的思维、改变"不会抓"的尴尬。

严格制度落实,提高组织生活"含金量"。要科学统筹,机关党支部要列出工作计划,细化到每季度、月、周、日或者每个工作阶段,统筹好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关系,避免相互抢场地、争人员、打乱仗。要提升质量,保证组织生活在时间上不被挤占、落实上不走过场、内容上不少项目,确保党日、党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的有效落实。严格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克服批评他

人容易"丢选票、丢帽子、伤感情、伤和气"等错误想法。要注重创新,丰富党内生活形式、内容,打造"互联网+党建"平台,用好"两微一端",使讲的道理党员都爱听,开展的活动党员都爱参加,让党员敞开心扉、积极参与,使党内生活更有活力、更加生动,更能吸引人、感染人。

狠抓教育管理,强化组织向心力。以丰富活动来凝聚人心。持续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建立"机关党员之家",组织参观烈士纪念碑、英模事迹馆,播放《时代先锋》系列影片,提升机关党员的党性觉悟,确保其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看齐。以人文关怀来凝聚人心。情感是增强支部凝聚力最好的黏合剂,要关心党员生活状况,搞好谈心交心,及时掌握党员工作、生活困难,特别是在个人发展、家庭困难等问题上,及时伸出援手,解决实际困难;自身不具备解决能力的要向党委(党组)寻求帮助,以强化党员对组织的信赖和感激。以监督管理来凝聚人心。组织的监督管理,并不是约束党员自由,而是一种真诚的关心爱护。党支部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的思想状况,特别是8小时以外的"娱乐圈""社交圈""朋友圈",及时拉袖子、吹耳边风,防止党员受到不良环境腐蚀,让党员真诚感激组织关怀。

完善各项机制,确保效果常态化。落实帮带机制,班子成员挂钩到机关党支部,深入研究机关党支部建设特点、难点,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机关党的组织生活,通过面对面沟通交流掌握情况,手把手传授经验提升能力,点对点精准帮扶破解难题,提高帮带针对性、实效性。完善争创机制,将机关党支部建设纳入单位创先争优范畴,要与基层部门一并组织评选。定期开展优秀机关干部评选、优秀机关工作案例评选,组织机关工作得失分析,激发机关干部活力。严格考核机制,将机关党支部建设纳入党委(党组)履职考核范畴,作为机关绩效考评的内容,考核内容量化细化,考核结果作为评定机关党建成绩、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以促进机关领导重视党支部建设。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